刚哥哥 LV.1 幼儿园
- 摩羯座性别保密现居住在 地球村于2009/11/08注册至今
太久没有上论坛了,都有点对不起坛主了,发些PP吧,作个礼物
2011年,越野E族英德中队自驾云南,横穿云南,飞机到昆明后拿了朋友的车经楚雄--大理--高黎贡山---保山----腾冲-----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丽江-----大理-----楚雄-----昆明----东川----昆明飞机回广州.送上PP吧
越野E族英德中队
耳海的美
双水廊桥,美女老板娘,美女住客
腾冲的宁静
刚哥哥在拍照,本身也是景呀
仙境纳帕海
松赞林寺晨曦
排的有些乱,还是腾冲
东川红土地
... 阅读全文
那湖边的意境,长湖随拍
最近二天天气潮湿
开上小吉去踏青
到了长湖
发现有另外一种意境
... 阅读全文
赖伯说我的呼号申请成功了!谢谢赖伯
接赖伯通知,我的呼号申请成功,BI7LMO,赖伯说号很浪漫哟:罗密欧,哈哈,谢谢赖伯
... 阅读全文
华钿勇士杯英德中队后记
[attach]45635[/attach]今天是英德分队越野赛T2丛林赛的日子 。 第一次参加赛事就遇到硬仗因为是晚上19点开赛 , 赛道是发车左弯再转右后直上50到60度100多米高大坡 ,到山顶九曲直下600米是个激流水渠2米宽有4根1米5-6米的木可供搭桥 ,过后80米是个下4米高60度的坡到烂泥湿地调头后【可下一台车一台不下以册救援】 返回发车点收车。 时间限30分钟 , 12组机车[每组2台车]抽签后我们抽到第六轮发车的好签 看完赛道后我们四位车手[小勇 大勇 狂人 军仔]经过一段时间激烈的讨论初步定好通过的办法。 在讨论的时间里第一组以8分钟就回到发车点 ,观众发出的欢呼声 ,给我们增加了许多压力, 接着第二第三组都在水渠那弃权。 第四组发车后其中一台在通过水渠时翻车退赛。 此时我们的心情更沉了, 到第五组发车, 只见2台机车咆嚎发车, 左弯转右直爆大坡 , 但只爬10米左右停下了 ,该车马上倒车再冲, 但倒车时该头车把底盘撞坏了, 3分钟就退出比赛 。 此时我们的压力已到顶点, 都已感觉完成赛事的希望渺茫了 , 因为我们是不专业的车而且首次参加这类赛事 ,经验是零啊 ! 但我们是英德市唯一参赛组所以必须要上!!! 发车- 加速- 机声轰鸣 -两机车咆嚎爆坡 -一气呵成 ! 极速颠簸到达水渠 ,此时2米渠面已经被前几组刨成2.5-6米宽 , 我和军仔在冰冷的水中泊好桥木 ,大勇极速前冲, 前轮一冲而过蹦的一声后后轮过不了, 迅速找锚点 -拉绞盘- 终于数分钟刨上来 , 再泊桥, 尾车车手狂人一次爆过! 这时观众已发现是本土赛车时雷鸣的掌声和呼声让我们激动万分 ! 狂人驾车下泥潭 -裁判吹哨示意可返回后-我们和大勇拉绞盘- 把狂人拉回-调头- 回到水渠 , 也许观众的鼓励给我们增加了运气,回程顺利通过! 返回收车点 , 迎来全场如雷欢呼 ! 成绩是28分钟!感谢队员们可嘉的合作精神 !感谢全体成员的技术和好运气! 希望明天的河道赛也能拿到好成绩![attach]45637[/attach]
25日T2第二赛区是河道赛-水上漂 发车点到收车点600米时限10分钟通过 因为我们的赛车都没专用胎被其他车队笑到-街车啊 你们也参赛?行街就行咯 唉 气死 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参加 心里确实没底 平时玩车都是在山上 沼泽 -下水喔 刘姥姥进大观园 头一回啊 九时抽签 好运气总是跟着我们 第四组! 共12组参赛 一组四台车 看前面三组的赛事能摸清河道性质啊 看他们通过后好像也挺难的 因为河道有深有浅 错走到深水区就拖车退赛收场 11时到我们这组了 一到发车区 观众就欢呼鼓励 英德分队加油! 发车 水花飞溅 刚出发车区狂人就已超前了 我们两参赛车基本是毫无悬念就通过 我和狂人0.8分钟 大勇和军仔1.025分钟 好成绩 全场英德观众就像炸了营般欢呼 在收车区大地[总裁判]欢快地猛对我们泼水 众多专业车手都对我们竖起了大母指! 24日25日两场积分加起--英德分队T2赛季军!首次参赛 不专业的车 季军! 我们四人喜悦欢呼!
[attach]45636[/attach]
[attach]45638[/attach]
[attach]45639[/attach]
[attach]45640[/attach]
[attach]45641[/attach]
[attach]45642[/attach]
[attach]45643[/attach]
[attach]45644[/attach]
[attach]45645[/attach]
[attach]45646[/attach]
[attach]45647[/attach]
[attach]45648[/attach]... 阅读全文
徒步,从五郎嶂开始
[attach]45584[/attach]
[attach]45633[/attach]
计划了很久,也犹豫了很久,从来没有想过自已一米七五的身高,一百七十多的身仔骨到底能不能去承受这么高强度的徒步了,记得徒步的时候,还是十多年前在军营的时候拉练过了,回来工作时也曾经有过一次经历,但也是十多年前了,现在都三十好几了,养尊处优,也不知能不能再去承受了。
越野E族网站背包E族的版块吸引了我,经常上E族,但是背包却很少,记得还有次代个朋友在上面发过一次关于徒步船底顶的贴,就再也没有去过了,为了这次去五郎嶂,专门上去看了一下,找找一些小知识,学习学习高手们的经验,看到一个贴子,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她们是热爱大自然和自由的理想主义者,她们背起背包,带上睡袋和日常用品,手拿一张地图就可以开始一个人的旅行。她们是一群怀抱理想独自上路到处流浪看世界的人,旅行是她们生命的又一种延续。 ■背包族的特征: 1.她们不畏艰难,意志坚定。 2.她们对大自然的迷恋超越了自己的生命。 3.她们有挑战磨难的勇气。 4.她们是对生活充满好奇的人。 5.她们生命的状态就是永远行走在路上。 6.当然背包,这可是她们离不了的家当。 背包族大都孤独而干练,沧桑而简洁,偶尔现身于喧哗市井,更加显得突兀和与环境的格格不入。他们属于蓝天、高山、旷野,他们只是路过城市的,他们属于旷野与山峦。当旅游这个词被工业化的车轮碾得体无完肤,当美丽同样被成群的游人践踏而至凋零时,他们的嘴角带着反讽的笑,避开大路,避开风景名胜,在游人稀少的地方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他们在山水间流连,他们在火车车窗前呆坐,在阳光中穿行,把目光投向或远或近的目标。他们都会很认真地走路,心无旁骛。走路是他们的生存状态,走路是他们旅行的目的。所谓的目的地,也许只是漫漫路程的一个逗号,他们在目的地休息,然后再开始另一段路程。 为了寻求一种随心所欲的满足,一切困难都由自己搞掂。用自己抓来的鱼做菜,住自己搭的小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一份收获。而大自然的宁静、同伴间的嬉耍,加之艰苦的生活条件、适度的体力消耗,足以使身心得到松弛和愉悦。人生就是旅行,一切的可能性与未知性是最刺激的。面对陌生的人群、奇异的饭菜、突然的自由,每个人都会有一种幸福得不知所措的感觉。旅行,是不是就是捡回了一段完全新生的岁月?
看完这段话,更坚定了我徒步五郎嶂的决心,洪昭早已在计划此次的行程,关于驴行的装备已准备齐全,就看行动的了!!
十一月七日这一天,我们终于踏上了行程,其实五郎嶂并不是在哪里,就在英德,离英德市区也很近,几十公里,在云岭镇水头村委会这个地方,从村委会望过去,就可以看见高高雄伟的五郎嶂了,高耸入云,关于五郎嶂的资料很少,百度也只是寥寥可数的几个政府的宣传资料,没有其它更多的可参考资料,清宣统《英德县志》则记载:“茶产罗坑、大埔、乌坭坑者香古味醇,如扑茂之士,真性自然殊俗。其余黄金山、水边、黎洞、黄寨等处所产远为不逮……五郎嶂产茶,气味清绝,观音山旧茗茶山亦产茶。”不过,那时种植的是“丛生茎小而长,叶尖如指的小叶种茶树。也只找到这点点东西了。
九点半,我们开车到达了水头村委,提前找的向导已经等候我们多时了,我们已经比预定时间迟到了,向导是洪昭提前找的,都是水头本地人,因为每年都要上五郎嶂采茶,对此地的地形熟悉,所以找了他们做向导。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我们的五郎嶂之行。 10:53,我们走了约一个小时,到达了海拔350M的中心垦休整,因为山势崎岖,我们背着包,走不了多远,已经是气喘吁吁了,二只脚好像灌了铅一样的沉重,抬都抬不了了。只能先休整,十分钟后继续出发,11:51分,海拔525M,脚扎了刺,好在没有什么大问题,先处理一下再出发,一不小心又将长裤给划破了一大口子,郁闷!!
我穿了件短T恤,已是全身温透了,二只脚也开始习惯了路途,没有那么累了,有的是麻木了,已经还会感到太多的累感了,只是这五郎嶂的路,不,不能叫路,因为没有路,向导说还是年前来了,现在的路都让树给挡住了,他们也得慢慢找才能细辩出来,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五郎嶂基本属于原始密林,平时没有人走,一路上,都不小的枯树倒在一旁,地上是厚厚的一层层的叶子,踩上去刷刷作响,林子密得头都不能抬,我身材较大块,又背着一个大大的包,只好猫着身子,二手放在脸前,作个“个”字,一步步的往前移动,不时的用登山杖去辅助前行。
12:08分,我们到达了一个有点平的地方,海拔590M,叫了一下大家先休整一下,狂人一听休整,一下来劲了,拿出来茶叶旦来吃,并说减负,呵呵。
问了一上向导,我们还上去一个地方叫“屙屎凹”只有那个地方往下去一点有水源了,再上去就没有水源了,据说嶂顶有个天池,但是已经旱了好几个月了,向导不敢肯定那里一定有水。听了向导的话,我们开始凝重起来,没有水,可是一件麻烦的事,没有粮,还可以顶过去,没有水,那就麻烦了。
于是,我们就往前赶,在12:50分,海拔是725M,队伍休整,到13:29分的时候,海拔795M,到达“屙屎凹”平地,休整后继续出发,路越来越难走了,林也越来越密了,向导已走错了二次了,只是一直都说没有错没有错,我们也没有去问了,14:34分,海拔725M处,整个路途唯一的取水点到了,我们还是从上面走下来取水做饭补给,洪昭将任务作了一下分工,我和一个向导去做饭,其它人将几个矿泉水的水整合一下,然后带水上嶂顶。中午做的饭是猪肉青菜,打了水,烧饭,做菜,野营炉具发挥了它的作用,不一会,饭菜就做好了,我们吃过饭后,已是15:46分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烧好路上要喝的水,收拾好炉具,打好备用水,我们又出发了,这次出发,我们不能再停了,只走了一半的路程,上面的路越来越难走,向导说我们必须快点,不然天黑之前上不了嶂顶,我们必须在天黑之前到达嶂顶,不然就看不到来扎营了,这样安全系数就会减小,所以,我们必须在天黑之前到达嶂顶。
我们就这样不停的往上爬,往上走,走过了怪石坡,进入了枯木林,穿过了细竹垦,终于看见了天空,抬起头,嶂顶已经可以看得见了,拿出手表一看:16:53分,海拔1015M,差不多了,休整一下,喝口水,山上其实也不太冷,只是风很大,按这个速度,天黑之前估计没有问题。在我们面前的就还有一个黄茅岭,所谓的黄茅岭,就是一大片茅草的一个坡,看就在眼前,走起来要命,光在这个黄茅岭都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到达扎营的窝时,已经是17;48分了,离嶂顶还差二百多米了,向导说上面不能扎营,只好在这里先扎营了,明天再上顶吧。
扎好营的时候,天已以完全黑下来了 ,现在的天,六点多一点就开始黑了,已经可以看得到山下的那些点点灯光了,四周一片漆黑,陪伴我们的,只有呼呼的风声和风刮过茅草的阵阵刷刷声。
拿出炉具,烧了水 ,不能一个个来煮,因为没有太多的水,只好水一开烧一个,然后捞起来,继续做第二个,省着水来用,就这样,凑合着就一餐搞定了,没有水,就喝啤酒罗,将带来的啤酒全部干完,也算减轻了明天下山的负担。
因为爬了将近八个半小时的山,大家都累的不得了,吃过面后,一个个都说想睡了,将东西收拾好后,我拿出湿纸巾,代替了毛巾(这时候,湿巾比什么都好),用了将近十几张,将全身擦了个遍,也算洗了个澡吧。呵呵
睡到半夜约一点多的时候,大雨,帐蓬还是可以的,风大,很响 ,雨大,没事。迷迷糊糊再次入睡。期间让狂人吵醒N次,差点没扔他下山。
11月8日早上,6:00,估计是早睡或者是风声的原因,起床了,哇噻,全包在一片白蒙蒙的雾水当中了,吵醒CK后,想拍日出,拍个屁呀。回帐再睡,迷了一会,一看表,8:00多了,再探个头出来看,还是白蒙蒙的,这下不能等了,洪昭这家伙说再等太阳出来再走,看天气,这太阳是不会再出来的了,再不下山的话,我们又要下午或者晚上才能下到山脚了。
收拾好帐蓬后,我们也没有吃面了,吃了几块朱古力,就开路了,下山的时候,路都是湿的,没有一会,鞋子,裤子就全部都湿,我用头巾包着脸,头上戴着帽子,一会也开始滴水了。下山虽说是快一点,但是却是脚往前顶,顶的脚痛得不得了,小肚子发软,这个时候,登山杖发挥了它的威力,一步步的将我们往下带,经过枯木林的时候,发现原来大树也是靠不住的,手臂粗的树干,一碰就倒,原来是它已经干枯坏死了,已经承受不起太大强度的外力了,害得差点没有摔下山。
经过了将近五个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下到山来了,时间是中午的12点左右,平路走起来都不平了, 向导阿星已叫他老婆做好了饭,我们到了他家洗了一下后,就一阵风卷云涌的将中午饭扫进了肚子里。休整了一下后,我们终于结束了我们此次的徒步之行。
五朗嶂,在我的旅行生涯里,也许,就是我徒步旅行的开始,五朗嶂的经历,从此永远铭记在心中。... 阅读全文
~仅显示最近5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