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 LV.9 初二生
- 摩羯座性别保密现居住在 地球村于2008/07/08注册至今
10月5、6日大天湖露营、浮山洞探秘活动召集
【线路介绍】大天湖位于石潭镇潮水村,海拔三百多米,四面环山,景色优美。而浮山洞位于大天湖的入水口,洞口位置极度隐秘,在2011年10月被布衣与浮石无意发现。
【活动主题】欢赏大天湖美景,湖边有一涵洞,内有大量石蛙和鲢鱼。考察原始神秘浮山洞
【活动日期】2015年10月5日-6日
【活动线路】石潭--潮水--大天湖--浮山洞.
【线路级别】标准
【备用线路】无
【路况说明】山路、碎石路。
【集合时间】8点00分出发
【集合地点】旧城桥北路新中源陶瓷城门口
【活动费用】交通费用,包车,费用AA;早、午、晚餐自理,也可集体购物共同进餐。无门票和其他费用,预算200以下。
【报名格式】报名,XXX 男,一人,联系电话 139XXXXXXXX,已购保险
【报名人数】5人成行,上限20人。报名截止时间:10月4日中午12点正(过后已报名但放飞机的照A车费)
【行程安排】
D1,8:00-9:30到达石潭镇,采购公共物资,10:00到达潮水村进山,11:30到达大天湖扎营午餐,下午游泳捕鱼或涵洞捉石蛙。
D2,自然醒。早餐。9:30安排后勤,进入浮山洞,18:00返回清远,集体FB后各自归家。
【物资装备】
1、装备:睡袋、帐蓬、登山包、登山鞋、安全头盔、头灯及备用电池、快干排汗衣裤、手套、护膝、帽子、指北针、防水袋、哨子、登山杖、刀具、打火机、塑料袋、证件、个人药品。
2、药品:十滴水、人丹、风油精、跌打药、创可贴、蛇药、蚊怕水等。
3、饮水:2升饮水、运动饮料。
4、食品:共公物资一早一晚餐,一中午干粮、1份紧急备用粮、行动粮若干。
【风险提示】 可能遇到的危险(请了解潜在危险,谨慎报名):
2、滑坠山崖、沟谷
3、被乱石或树木滚落击中
4、碰伤或扭伤手、脚
5、毒蛇、黄蜂侵扰、袭击
【免责声明】
本活动只为约伴爬山,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参加者须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赔偿责任领队不承担,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领队声明依法解决。代他人报名者,被代报名参加者如遭受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领队同样不承担。本领队声明中关于免除领队赔偿责任之约定效力,同样及于本次活动其它队友,凡报名人员视同默认户外活动规则, 活动中个人如有意外召集者不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作为强制性要求,参加者视同默认。
重温:每个人都是领队
每个登山队员都负有双重任务∶让队伍以安全的方式向目标迈进,以及凝聚团体向心力。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得负起领导的责任。
营造一种相互支持的氛围,这是领导的重要工作。队员必须知道他们的伙伴关心他们,而且愿意帮助他们。你应该积极参与,成为团队的一份子。
你也要为自己的知识、技巧和准备度负起责任。在投入前先对这次登山之旅探究一番,确定这次活动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用品和装备都要准备妥当;如果你对这次路线是否适合你或是该带什么装备存疑,事前就要问清楚。无论什么时候,一旦你觉得事情应付不来,就要讲出来。艰难的路段最好请人协助;宁可放弃,也不要发生意外。要为队伍及其福祉著想,而你所能做的贡献就系于你为领导所做的准备——或许说是系于你最好的。
... 阅读全文
2013.10.20北江河道漂流考察活动回顾
2013.10.20北江河道漂流考察活动回顾
清远作为漂流之乡,相信很多同学都去过各大景区漂流过,但我一直认为,漂流并不应该只局限于景区内。清远也是湖城,江河湖泊甚多,能在野外江河上自由漂流,品味两岸景色,何其美哉?!08年开始,先后购买过三个充气橡皮艇,并在北江漂过几次,但充气的橡皮艇一般船身较大,不利于用桨,而且易于刺破。经风景同学的指点,在再三思量下,终于下决心买下一艘硬艇,皮划艇中的平台舟。艇到后,马上发贴召集漂流活动。有点遗憾,除了风景,并没有其他同学参加这次活动。:lol20日一大早,与风景会合,打包好行李与船只后,开始了今天的北江河道漂流考察之旅。
漂流路线图
到达目的地
我的新艇
开漂!
... 阅读全文
2013.10.20星期天北江河道漂流考察活动召集!
2013.10.20星期天北江河道漂流考察活动召集!
集中时间:10.20日星期天早上7:30分。
集中地点:姐妹桥南桥头旁边凉亭。
装备要求:必须自带皮划艇、桨、救生衣、防水防晒装备、水以及两餐干粮。
报名要求:男女不限,18岁以上,自购保险,有野外漂流经验。
活动目的:全民健身,强身健体;考察北江支流蓄水后两岸现状,以及水文情况。
特别注意:已报名两人皮划艇均为单人艇,不能两人共一艇,请有兴趣的同学自带艇或外借。
联系人:浮石 13926669001
【活动风险提示】 户外活动具有天然的危险性。请充分考虑个人的社会责任,以及个人、家庭对可能产生的意外情况的承受力后,才审慎选择报名参加。请参加者根据自己的能力、经验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以及合理控制活动强度,珍惜生命,反对冒险。
【注意事项】
1、要有团队精神,活动中请务必听从领队的安排与指挥,团队行动,不能独自离开团队单独行动,谨守二人同行原则。
2、基本出行装备尽量齐全,若有缺少请自行向別人借取或添购。
3、行进途中应注意本身身体狀況.若有不舒服.请立即告知领队或较有经验之伙伴.切莫抱勉強或不好意思拖累的心态。
4、个人药品用品请务必携带。
5、参加队员自行准备干粮和饮用水若干。
6、应理智评估明白自己的户外活动能力,体能不足的,谢绝参加。
7、要求报名队员在参加本活动前,自行购买户外人身伤亡意外险。
[size=13.5pt]【免责声明】集体AA户外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任何不可预测的危险情况均可能发生,论坛的活动组织者和领队将充分考虑每次活动的安全性,但不对活动中发生的事故和伤害承担任何法律和经济责任![size=13.5pt]
[size=13.5pt]活动组织者建议参加活动的网友必须自购户外保险。户外活动线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每位参与者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安全负全责。如果因为参加活动过程中发生危险情况或受到伤害,组织者将尽力帮助和救护,但组织者和其它同行人员不担负由此带来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法律和经济责任。[size=13.5pt]
[size=13.5pt]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赔偿责任等,活动组织者和领队不负责承担任何法律和经济责任,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活动免责声明依法解决。代他人报名者,被代报名参加者如发生危险情况或受到伤害,领队同样不承担任何法律和经济责任。本声明中关于免除领队相关法律和经济责任之约定效力,同样适用于该次活动其它领队及所有同行队友。[size=13.5pt]
[size=13.5pt]集体活动不存在私隐行为,组织者或参与者都有权通过文字、视频、影像等方式真实地把行程记录下来,发表于清远运动休闲网上,以供大家分享交流。所有解释权归各自处理,不另作解释。
... 阅读全文
探洞入门-常识
在网上看到这一文章,觉得很有收获,与大家分享
作者:王大勇(字耀生),重庆奥特多探险队队长,专攻洞穴探险。
洞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个充满神秘的区域,欧洲人认为洞穴是通向地狱的通道,藏民认为洞穴是邪恶的地方,从不轻易进入。电影中描述的洞藏宝藏和守卫的巨蟒,还有各种附加在上面的神秘咒语,撩起了人们对洞穴的向往,也产生了恐惧的影响。经常有人问我:你们在里面遇到过鬼没有?你们在里面遇到过老虎没有?你们找到过宝藏吗?等等。这些都不奇怪,因为对洞穴的恐惧和
好奇,在人们的心中被无限的放大了。
对洞穴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它,它有其可怕的一面,因为对地底世界的探索是真正的探险,但又只是正常的地质现象,很多人其实都去洞穴游览过。我希望能通过以下的交流,让大家对洞穴有个初步的明确的了解。
说起洞穴,就不得不从喀斯特地貌说起:喀斯特是前南斯拉夫西北的一个高原名,那里是石灰岩覆盖区,而南斯拉夫的学者又是最先对其进行研究的,按国际惯例,就以地名来命名。在我国是岩溶的代名词。
那么喀斯特洞穴是不是就代表了所有的洞穴呢?显然不是,它只是洞穴的 一 钟。让我们看看国际洞穴联合会对洞穴的定义:人能进入的天然地下空间。这就把人挖的矿洞、地道什么的就区分开来了。
随着对洞穴的研究,人们已经较全面的对洞穴进行了分类,我们做个简单的介绍。
按地下空间的形成分为:原生洞穴和次生洞穴
原生洞穴是地下空间与周围围岩是同时形成的。一般来说,与地下水没有关系。主要有熔岩隧道(俗称火山洞)和钙华洞。火山洞穴的形成是由于流动的岩浆内外温差造成的,外面的冷却快,就结成硬壳,而中部的岩浆保持高温继续流动,就不断的先前形成洞道。
次生洞穴是指先形成岩石,而后岩石又受各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洞穴。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有哪些外力作用岩石,并形成什么样的洞穴……
溶蚀作用形成的洞穴,有岩溶洞穴和半岩溶洞穴。岩溶洞穴在我国十分常见,也是现在
洞穴科学考察和研究的主要对象。半岩溶洞穴比如四川绵延的砾岩喀斯特洞穴。
机械侵蚀作用形成的洞穴,比如海浪拍打侵蚀形成的海蚀洞穴,干旱地区的风成洞穴,土层中的潜蚀洞穴等。
按洞穴的空间形态(也就是走向) 分成水平的,倾斜的,垂直的和综合的四种。
按洞穴规模来分类 分成四个等级……
小型:长度小于 50 米 ,垂深小于 50 米
中型:长度 50 米 ~ 500 米 ,垂深 50 米 ~ 200 米
大型:长度 500~ 5000 米 。垂深 200~ 1000 米
巨型:长度大于 50000 米 。垂深大于 1000 米
按水纹情况分为干洞和水洞 水洞又分为出水洞和进水洞。
目前最流行的分类方法就是按规模来分的。一个探洞者的成绩,也是通过探洞长度或深度的数据和来体现的。
洞穴的成因:
水和可溶性的石灰岩是形成岩溶洞穴的前提条件。水将可溶性基岩溶解为重碳酸钙,年复一年,洞道空间不断增大,到无法承受顶部重量的时候,产生坍塌,坍塌只改变空间的形状,并不改变空间大小。坍塌物又随水流被带出,水流继续溶蚀基岩,如此反复,洞系也就形成了。以下的化学反应式就是洞穴形成的原理,但它又是可逆的。
CaCO3 +H2O+CO2 → Ca(HCO3) ( 岩石溶解形成洞穴 )
Ca(HCO3) → CaCO3 ↓ +H2O+CO2 ↑ (析出沉淀形成钟乳石)
岩溶洞穴也要经过形成、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坍塌天坑的形成,就是洞穴发展的表现。
钟乳石的分类
岩溶洞穴中,最直接的资源就是它的钟乳石。那么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形态,我们怎么去区分呢?
重力水沉积:这是洞穴中最常见的和数量最多的沉积物。它也有更细的分类……
滴水沉积:有鹅管、石钟乳、石笋、石柱。鹅管向下 生长,很细,中空,管壁洁白,透明。钟乳就是鹅管长粗,长大后的形态,多是圆锥形。石笋在滴水的作用下,由下向上生长,中心无孔,成叠帽状 。石柱就是石钟乳和石笋连在一起后的形态。流水沉积—从洞顶流下来的叫天流石 ,如石旗、石幔等。沿洞壁流下来 的叫壁流 石,如石维幕、石瀑布等。产生与洞底的称为底流石,如流石坝最为明显。
池水沉积:有边石、晶花、穴珠、 月奶石、穴筏 等形态。边石常形成边石坝,形状和流石坝相似,要根据形成方式不同注意区分。
非重力水沉积:由洞壁或钟乳石中析出的毛细水和薄膜水沉积而成。如石枝(卷曲石)、穴发等不常见的形态。他们的出现很有意思,给洞穴增色不少,我喜欢叫它们为“洞穴精灵”。一般出现在较封闭的洞段。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鹅管和石钟乳在生长了一段时间后也发生了变向,这是风力的作用造成的,所以不要被大自然的手法欺骗了。
协同沉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运动方式的水流,交互协同作用形成。如莲花盆、棕榈状石笋、晶锥等形态。
上面没有详细说明的形态,都可以顾名思义。区分完各种形态后,我们就要说说为什么钟乳石有白色、黑色、棕红色等颜色。
钟乳石的颜色和形成是密不可分的,方解石的可能颜色中就有白、黄、黑色。 石膏的颜色中也有白色、黄色和棕色的可能。而一般呈棕红色的,多是含有三价铁的原因。如果水通过了煤层,则会形成全黑的颜色。其他的颜色成因可能有氧化还原反应、风化、人为破坏等因素。一般的探洞者并不需要知道其确切成因,我们在这里也就不多讲了。
人们在发现石钟乳的时候,多会问到年龄问题。石钟乳必须在洞道脱离全充水状态后,才能生成,所以岁数一般都比洞穴的形成年龄小的多。一般来说,洞中最古老的石钟乳大约在 35 万年以上, 100 万年以内,这类的外表都表现为严重的风化剥蚀状态;年龄在 15~30 万年的,外表色泽较深(褐色或灰黑色),表层轻微风化但未成层脱落且已经停止生长。 10 万年以内的,色泽较浅而且表面光滑坚实;最年轻一代的年龄是 2000~20000 年。在一些洞中,科学家们监测的结果是,石笋一般的生长速度大约是一万年增高 0.6~ 1.2 米 ,而且各类石钟乳的形成过程中,石笋的沉积速度最快。所以任何方式的损坏,都是无法挽回和弥补的,也是不可原谅的。
关于洞穴中是否有怪兽和巨蟒,我们先从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说起:
大家都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那么在没有阳光的地底,是否也会呈现原始森林里万物繁荣的景象呢?回答是肯定的:不可能。洞穴越往深走,食物链越简单和低级。所以肯定不会出现异形、巨蟒之类的大体型怪物(人为的不算),洞中全是巨石和泥土,它们如果长期生活在里面,吃什么呢?建立了这样的概念后,我们就说说洞中到底有些什么生物……
按照生态特点,洞穴动物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真洞穴动物:只生存于黑暗世界中,在洞外环境无法存活。一般有体内缺少色素,视觉器官退化或消失,新陈代谢慢等特点。如洞穴盲鱼、洞 螈 、洞穴蟋蟀、洞穴 蜈蚣、洞穴 蝌蚪等。
喜洞穴动物:在洞中完成生命循环,也能在洞外黑暗环境中生存。如洞鼠、蚯蚓、某些蠑 螈 。
寄居性动物:临时寄居在洞中的动物,如蝙蝠、雨燕、 蛇及一些 昆虫。
在最近的报道和探险中,又发现不少的动物。在神秘的地下世界中,不知到底还有多少的未知动物在等待我们去发现、认识。
以上动物就勾绘了一个食物链的轮廓:
在水中,洞穴蝌蚪吃水中的微生物,洞穴盲鱼吃蝌蚪,蝙蝠又捕食盲鱼,微生物又分解蝙蝠粪便和 盲鱼 的尸体。
在陆地,洞穴蟋蟀和洞穴蜈蚣以老鼠或蝙蝠的粪便为生,老鼠或蝙蝠又会捕杀洞穴蟋蟀和蜈蚣,而尸体和粪便又会被微生物分解。
洞穴有自己的气候现象,主要是通过流动的水和对流的空气来调节的。洞穴内实际上是个相对恒温的环境。海拔对洞穴的平均温度有一定的影响,但一般都在 11-15 ℃ 之间。这才有洞穴“冬暖夏凉”的由来。
洞中的空气流动,除了调节气候,对洞中钟乳石的生长也影响很大,所以在进行洞穴探险或洞穴开发的时候,不要轻易的去打通洞道,这样的后果往往是毁灭性的破坏。
进洞的人往往在进入一段窄小通道的时候,会感觉到很急的风,可一走完就立刻风平浪静了。这就要说一下“烟囱效应”,它是由于洞口(或裂隙)高度不同,造成洞内外不同温度的空气自然对流的现象。“烟囱效应”显示很强的季节变化,冬天洞中的热空气由下而上的运动,夏天则相反;而春秋天,在洞内外压力接近的时候,随洞外昼夜温度的变化,出现每日不同时刻的风向变化。
地下河的流动,也会产生空气流动,这种现象叫“乘车效应”。
说到这里,就可以回答一个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了。那就是洞中到底有没有毒气?洞中的氧气会不会不够?
真正应该关注的是氧气是否够的问题。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大气中 CO2 的平均含量是 0.03% ,人在 3% 或以上 CO2 含量的环境中就有危险了,具体生理反应是呼吸增快、脉搏加快、头痛、眩晕、耳鸣等。蜡烛和火柴火焰闪烁。由于 CO2 密度是空气的 1.53 倍,所以它常常沉在洞底。那也不是所有洞底 CO2 含量都很高,按我的经验,洞内突然变的温暖了,或鼻子能感觉到有异味,就说明洞道不通或不畅通,这样的地方就要注意点了。而凉爽、通风和有水流动的洞道一般都是很安全的。
洞穴中有很高的负离子,能够刺激人体呼吸道的自我净化作用,提高免疫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进入洞穴后会有兴奋的感觉。
洞中还会有很微量的放射性元素,纯碳酸岩比其他岩石的放射性要低。但长期在洞中工作和停留的话,还是要注意停留的累计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开发利用的洞穴都要进行放射性监控的原因。
洞穴环境对人体会引起的综合性生理变化,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生物韵律的破坏--洞中没有季节、时间上的变化因素,使“生物钟”被破坏,并且周期拉长。
2.气候混沌化--洞中没有温度、湿度的变化,长时间在洞中,可能产生混沌状态。
3.感觉混沌化--长时间处于静、黑的环境中,没有习惯的视力和听力的刺激,造成
功能减退,导致中枢神经产生紧张,直至产生幻觉。
4.冷的作用--会导致在人的机体内适应紧张和 超紧张 的保护机制,产生慢速和快速的应激反应。
人类的祖先有很长时间的居住经历,人对洞穴应该是有特殊情结的。洞穴里不断发现的人文遗迹,都说明了人与洞穴长期且密切的关系。
北京周口店发现了猿人,长江三峡的峭壁洞穴中发现了悬棺,欧洲各地发现的洞穴壁画,各地在洞穴中发现的各种文物,还有洞中到处可见的硝坑,都反应了人类对洞穴的利用是有史以来的。 硝坑是 我国洞穴中特有的现象,也是先民从硝土中提炼硝的方法,反应了先民的聪明,也折射了工业的落后。
除了人文遗迹的堆积外,洞中还有大量的古生物遗骸堆积,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大量的详实资料。
对洞穴的保护
这是个重要的问题,目前国家和地方都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洞穴,保护行为只是在民间的层面。所以, 做为 洞穴探险者或爱好者,都应该身体力行的、积极的、自发的宣传保护意识和实施保护。在洞中,我们除了垃圾和照片外,不应带走任何洞内物品。不破坏任何生长物,不捕杀洞穴动物,不污染洞穴水。人多时,应走单线队列。在国外,大小便都是用特殊的容器装,离开时带出。
对洞穴的开发,应该本着科学规划、科学开发的原则。实践证明,在未进行全面的勘察、测绘和规划的情况下,急于开发,缺乏保护措施,会给资源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开发者来说,洞穴资源也不会有长的商业生命力。
任何洞穴资源都是我们的财富,除了我们能欣赏外,还要让我们的后代也能看到。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个人,都能真正的做到爱护、保护洞穴。
在洞中如何保证安全
进入洞穴,首先要保证光源够用,使用质量可靠的灯具和带足量的电池是很好的习惯,如果时间长的话,必须要多准备两个备用灯具。配戴头盔可以保证你在洞中的安全行走(准备练和已经练成铁头功的除外)。
进入陌生洞穴,应有两人以上的人数。如果迷路,不要乱走动,保持平静心态,在原地等待救援是最好的办法。
洞中温度较低,休息时要保证温暖,睡带以 400 克 或 以上充棉量 为好。衣服最好带件抓绒。
洞穴中的水,必须煮开后才能饮用,如果水源不是很清洁,煮前最好过滤几次。在不清楚水纹情况,又没有器械提供保护的情况下,不要随便涉水。要做好防水措施(主要是电池和电器的防水)。
在洞穴中行走的时候,不要跑动、跳跃, 不 需用器械上下坡的时候,应尽量手脚并用。
在陌生洞道中,应该让经验丰富的队员走前面。沿途可按规定做标记。
各人分别携带自己的电池、食物等物品。
安全是任何活动的基本原则,安全意识即可以为自己提供保证,也是对团队负责的积极表现。这样的人才是受欢迎的。
专业洞穴探险者应该具备专业的技术和可靠的装备,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世界和国内的洞穴数据
世界最长的洞系:美国猛 玛 洞 长 556 849 米
世界最深的洞: 格鲁吉亚的 Krubera Cave 深 1710 米
中国最长的洞系:贵州双河洞长 100 044 米 现排名世界第 16 位
中国最深的洞: 重庆 武隆的气坑洞 深度 920 米
中国最大的洞厅:贵州格必河苗大厅 116 000 平方米
人对氧气和 CO2 含量变化的反应
氧气的影响
20.9% 有利呼吸、焰火正常
19% 尚未感觉不适、焰火降低 1/3
17% 从事紧张工作时感到心跳加速和呼吸困难,停止则无影响,焰火熄灭
15% 人体缺氧,呼吸与脉搏急促,判断力减弱,肌肉功能破坏
12% 感到明显确氧
二氧化碳的影响
1% 呼吸次数和深度有增加
3% 呼吸、脉搏加快,焰火闪烁
4% 头痛、眩晕、耳鸣
6% 呼吸十分困难,乙炔灯燃烧不好
7~10% 数分钟后神智不清 ,死亡,乙炔灯熄灭
作者简介:王大勇(字耀生),重庆奥特多探险队队长,专攻洞穴探险。奉行“探险不冒险”的原则,强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是重庆洞穴探险的领军人物。在其努力下,重庆的洞穴探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曾开设“专业SRT培训班”、成功探底378米茂台竖井、成立低海拔技术救援队、在警察学院开专业课、参与国家大型科考计划、成功与央视《科技博览》合作救援节目”等。... 阅读全文
9.15、16最美海岸线之:大鹿港穿越活动回顾
大鹿港-鹅公湾也是深圳最美丽的海岸线之一,这里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海天一色,涛声切切,这里海风拂面,溪流潺潺,这里还有摇曳生姿的芦苇,当然少不了幽雅洁白的沙滩。西贡村到大鹿港前部分是山路, 大鹿港—鹅公湾这一段基本上是沿海岸线,基本上就是走一半的山路一半的海岸线. 大鹿港和鹅公湾是深圳大鹏半岛上的两个相邻的海湾。大鹿港海湾位于深圳西冲的西边,它的背面是红花岭,正面是香港海域,西侧是鹅公湾,东边是墨岩角和西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大鹿港造就成三面环山,成月牙形的天然海湾。大鹿港是深圳最佳的海边露营地之一,这是因为它可能是深圳最后一个没受到污染、有溪流和纯天然的沙滩,这里远离都市,呈纯天然原始型态。
9月15日早上7点正,我们一行10人从新中源出发,前往另人神往的大鹿港。
约10:30到达坪山,刚好小萍同志的朋友家鱼塘抽水,下去捉鱼并在他家中饱餐一顿。饭后直达西贡,约3:00开始上山穿越至大鹿港。
经过两小时的穿越,17:00成功到达大鹿港露营点,此时已有深圳的驴友驻扎,我们找不到统一的搭帐点,只好分开几处搭帐篷。
农历的初一是涨潮时间,晚上海浪越来越大,帐篷搭在低位的驴友连夜搬家,没位置的只能放在石头上。我和山猪几个在半山上搭帐,一晚听浪好不过瘾。早餐后9:00出发,正式开始海岸线穿越。
一路上景色极美,第一次负重在大石头又跳又爬的,深深的感受到了痛并快乐着。大鹿港穿越到柚柑湾只有6公里,但大部分都是巨石路并不易走,走走停停,下午 5点左右,全队人安全到达柚柑湾,稍事休息后驱车前往水头饱餐海鲜,晚上约11点返回清远,结束本次精彩之旅。
... 阅读全文
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第二次会议召集
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已于四月初成立,为使协会更好开展各项工作,决定于本周星期天晚上8:00在少年宫”召开第二次(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
一、会议时间:2012年5月27日(星期日)晚上,8:00时
二、会议地点:清远市少年宫(市体育馆旁)初定,如换地点提前通知
三、参加人员:协会成员以及有兴趣参加协会活动的同学
四、会议主要议程:
1、会旗、会徽事宜;
2、商量如何开展复习应急救护活动。
3、近期工作计划,讨论协会将要开展的各项工作。
五、联系人:浮石 13926669001 东方:13926688782 赖伯:13602932699
六、报名格式:浮石报名,男,一人,联系电话:13926669001
为支持清远地区野外科考事业的发展,促进户外探险考察运动的健康良好发展,请有识之士及有兴趣的人士积极参与!
清远市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
2012年5月23日
-------------------------------------------
参与人员:
1、浮石报名,男,一人,联系电话:13926669001
2、东方报名,男,一人,电话已知
3、北江美石 男 电话13622938129
4、小草芬芳报名,女,电话:669208
5、常在心报名,男,电话:13232803555
6、布衣报名,男,电话:13602932699
7、老狼报名,电话已知
8、雨姗报名
9、大雄哥哥报名,男,电话:13802892618
10、磐石,男,18926611118
11、... 阅读全文
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筹)第一次筹备会议(欢迎有兴趣者踊跃参加)
为使“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筹)”的各项筹备工作顺利开展,特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
一、会议时间:2012年1月13日(星期五)晚上,8:00时
二、会议地点:旧城海景湾大排档(下廓水上派出所对面)
三、参加人员:筹备组成员(即已在筹备贴正式报名的成员),以及其他有兴趣加入的人员。
四、会议主要议程:
1、机构设置与分工:讨论协会的组成人员(理事)、机构设置及人员分工;
2、任务和目标:明确协会中长期任务和工作目标;
3、近期工作计划:讨论协会成立之后将要开展的各项工作。
五、联系人:浮石 13926669001
六、报名格式:浮石报名,男,一人,联系电话:13926669001
为支持清远地区野外科考事业的发展,促进户外探险考察运动的健康良好发展,请有识之士及有兴趣的人士积极参与!
清远市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筹备小组
2012年1月9日
... 阅读全文
2012年的第一次露营
2012年的第一天,参加完了峡山活动后还意犹未尽,与东方、风景相约,晚上划船到姐妹桥下小岛露营。
小岛本来是不存在的,蓄水后就成一个岛屿,长一千多米,宽也有近百米。岛上长满芦苇,进入的人少了,环境也就漂亮了。
晚上出发时东方有事不能到,我和风景还有白羽箭三人划船到达露营点,搭账、生火、烤香芋。
... 阅读全文
筹备成立“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的通知
为探索和发掘清城区及周边地区户外动植物资源,推动野外科学考察活动,培养广大市民、学生的野外生存技能以及发展我区野外求生、科学考察事业,经请示上级相关部门同意,拟筹备成立“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
一、筹备小组:筹备组暂由东方、布衣、浮石组成,欢迎有共同志向者加入。
联系方式:东方 13926688782 QQ:229777 布衣 13602932699 浮石 13926669001
二、发展计划
协会成立后,上级相关部门将每年适当支持一定的活动经费,用于购买相关装备、物资,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培训、讲座交流等活动,将大大提高活动的安全性、科学性和能动性,希望广大有兴趣以及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各界朋友踊跃报名参加!
三、协会将开展的主要活动内容:
1.开设野外生存、急救知识、动植物知识等培训,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
2.结合理论知识,推广野外生存培训及素质拓展训练的实践活动。
3.组织科学考察活动,定期设立科学考察项目开展研究实践,并对成绩突出者适当进行奖励。
4.组织开展负重徒步、定向越野、自行车长途骑行、野外露营、登山攀岩、漂流等各种形式的户外运动,在条件成熟时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户外运动挑战赛。
5.在各方面准备工作充分且能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组织到外地考察如沙漠、雪山、原始森林等有一定挑战性的野外环境。
6.编辑、刊印野外生存及科学考察活动的成果汇编,撰写相关的科学考察报告或论文。拍摄、编辑相关的野外生存或科学考察音像作品与照片集。
四、进度安排: 1、2011.12月-2012年1月,完成相关筹备工作; 2、2012.2月,协会成立,制定工作计划; 3、3月,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五、筹备工作要求: (一)成立筹备小组,推选协会理事,填写相关表格报有关部门批准;
(二)制定活动计划; (三)报名人员要求: 1、热爱野外探索、探险活动,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2、身体健康,无重大影响身体之疾病,并有一定的户外求生技能,能经常参与户外科学考察活动。
3、有生物、地理、天文、岩石等相关专业知识以及撰写科考记录经验的优先考虑。
------------------------------------------
附:日出东方草拟的活动方案:
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筹)活动方案
(讨论稿)
一、拟定研究课题
1、东城湿地栖息动物种群现状观察(依种类分列子项目)
2、禾花雀在清远境内的迁徒路线及种群生存现状考察
3、笔架山地区山猪分布及现状考察
4、峡山珍稀野生药用植物考察(依种类分列子项目)
5、北江原生鱼种类现状考察(依种类分列子项目)
6、笔架山野生茶资源观察研究
7、笔架山原生观赏花卉分布及现状考察(依种类分列子项目,如杜鹃花、禾雀花、
吊钟花等)
8、废旧物资处理地区水生生物现状考察
9、笔架山、峡山地区岩土风化及水土流失现状考察
10、石灰岩洞穴生物观察研究
11、笔架山蝴蝶种类及生态考察
12、清远地区传统村落、道路和桥梁研究
13、笔架山水源、水质研究
……
有待继续补充完善。
二、活动开展办法
选定一段时期内要研究的课题之后,由有兴趣的协会成员组成课题小组,拟定详细
的活动计划,分工合作。
1、资料收集:通过查阅专著、杂志、报刊相关资料,搜集有关部门、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基本素材参考;
2、知识培训:通过搜集和印发技术资料、邀请有关专家培训讲课、自学等形式,对协会成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野外生存技能、急救技能、摄录技巧、资料整理技术等各方面能力的培训;
3、采访:采访熟悉项目有关情况的人士,用笔录、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原始材料,如猎人、渔民、山民、药农、相关部门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研究专家等;
4、实地观察:组织小组成员到现场进行观察,通过摄影、录音、录像等手段,忠实
记录观察到的情况。以不损害观察对象生存现状为原则,适当采集样本,送有关部门、专业人士鉴别研究,并取得鉴别研究结果。
5、汇总资料,形成结论,撰写论文,报相关部门参考。
三、经费
协会提供必要的考察装备、专家、采访对象劳务费、文档音像资料整理费等支持。每次活动的交通、食宿等费用仍以参与人员平摊(AA)为主。
四、说明
1、部分课题有可能涉及的分布区域范围过大、品种过多,可先从局部、单一品种观察开始,分成若干个子项目,得出结论后汇总。
2、此方案为总体方案,选择哪个课题、什么时间完成还有待协会成员共同讨论确定,没有时间表限制。
3、根据人员、时间、精力、经费等条件,以每年选取1-2个课题为宜。部分课题可连续性、长期性开展,以获得动态、变化、实时的数据资料,定期汇总形成报告。
该贴已经同步到 浮石的微博... 阅读全文
越南韩松洞,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洞穴走廊
(转自户外资料网)
根据一项新的科学勘探,最近在越南偏远丛林地区发现的韩松洞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洞穴走廊。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根据一项新的科学勘探,最近在越南偏远丛林地区发现的韩松洞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洞穴走廊。韩松洞内绝大多数区域的横截面积达到262×262英尺(约合80×80米),击败此前的纪录保持者——位于马来西亚婆罗洲的鹿洞。
地球上“我最大”
鹿洞的横截面积不低于300×300英尺(约合91×91米),但它的长度只有1英里(约合1.6公里)左右。相比之下,勘探人员在座落于越南风牙者榜国家公园的韩松洞内前行了2.8英里(约合4.5公里),后因遭遇季节性洪水才被迫停止脚步。他们认为这条洞穴走廊的长度远不止2.8英里。
此次韩松洞勘探任务由英国洞穴研究协会的科考队进行。科考队成员亚当·斯皮兰表示,洞内几英里长的区域横截面积超过460×460英尺(约合140×140米)。斯皮兰是首批进入韩松洞的两支勘探小组成员之一,其所在团队勘探的走廊洞壁高度达到46英尺(约合14米)。他说:“第二支小组遇到了洪水,只好停止脚步。我们决定明年重返韩松洞,爬到洞壁上面,进一步勘探这个洞穴。”
激光设备测洞
几年前,当地一名农民发现了韩松洞的入口。2010年4月,这名农民带领英国-越南科考队进入韩松洞。在这个石灰岩巨洞内,科考队发现了一条地下河,长度达到1.6英里(约合2.5公里)。此外,他们还发现了高度超过230英尺(约合70米)的巨型石笋。借助于激光测量设备,科考队对韩松洞的大小进行了探测。国际洞穴学协会会长安迪·伊维斯表示,现代激光测量技术能够将测量精度精确到毫米。国际洞穴学协会是世界上的洞穴勘探权威,总部设于法国。
伊维斯说:“借助于激光测量设备,对韩松洞的测量能够达到极高的精度。激光测量最后得出的数据可能低于我们的估计,因为多年来我们一直估计过高。”伊维斯并没有参与韩松洞的勘探,但他指出新发现证实了韩松洞在洞穴家族中的最高地位。他说:“越南的这个洞穴超过鹿洞。”有意思的是,被韩松洞请下第一宝座的鹿洞正是由伊维斯发现的。
但这位英国探洞专家同时指出,世界上最大的洞室仍旧是婆罗洲的砂拉越洞室。他说:“这个洞穴的面积非常巨大,不可能被其他洞室超越。它的面积相当于3个伦敦温布利体育场。”
声音大得吓人
韩松洞所在地区拥有丰富的石灰岩洞穴,在此之前,英国探险队也曾对这一地区进行勘探,但并未发现这个巨洞的存在。斯皮兰在提到免费3D地球软件“谷歌地球”时表示:“越南的这一地区地形非常复杂,给勘探带来相当难度。这个洞穴地处偏僻地带,非常不显眼。由于完全被丛林覆盖,你根本无法在‘谷歌地球’上看到任何东西。只有在距离这个洞穴足够近的地方,你才能发现它的存在。在此前的勘探中,勘探人员距离入口仍有几百米远,因此并未发现韩松洞。”
勘探人员得知,当地人知道韩松洞的具体方位,但由于心存恐惧,他们不敢进入洞穴一探究竟。斯皮兰说:“韩松洞内的气流会发出很大的声响,你能够在入口处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声音真的很大,让人感到一丝畏惧。”
而更令勘探人员感到担忧的是,韩松洞内生活着有毒蜈蚣。斯皮兰表示,勘探人员还发现了猴子在洞顶活动,捕食蜗牛。他说:“上方大约300米处有几个天窗,猴子显然是利用天窗爬进爬出。”在2011年重返韩松洞时,一名生物学家也将跟随科考队进入洞穴,研究洞内的地下野生动物。
斯皮兰指出世界上一定存在更大的洞穴等着我们去发现。他说:“这是洞穴勘探中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卫星照片显示,比韩松洞更大的洞穴可能就“躲藏”在亚马逊雨林深处... 阅读全文
8.18观坑骑行相片(走私)
8.18观坑骑行相片(走私)
放假后一直忙于游泳教学,今天偷闲与女友相约骑行
N久没骑观坑了,美景依旧,可惜观坑旧房在装修,以作他用
喜爱露营的TX又少了一个好地点了
黄坑到笔架山山脚4公里。
山脚到笔架度假村3公里,到坑口7公里,到蝉眉坑13公里,到观坑22公里,直骑至无路处25公里
全程回来58公里。
... 阅读全文
2.26白湾天坑探险活动回顾
是的,我们是走私了,TX们要拍砖就轻点,还有千万不要拍脸,这年头都得靠脸吃饭的
人少的活动就是那么简单,通个电话啥都可以定下来了。
N年前那地方掉下一头牛,村民必须下去杀了用绳拉肉上去,那时肉少,据说下去的人才分了三斤牛肉。
天坑就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了。
N年之后,我们来了~~~
... 阅读全文
10.24环库路徙步活动回顾
小时候总听到人家说秋游秋游的,为什么去旅游常常是秋天,而不是夏天或者冬天呢?
慢慢长大了才发现,秋天,的确是游行的最佳季节。
10.24号早7:30分,我们一行10人:东方、米修、梁汉文、冰点、冰点+1、楠楠、傻孩子、阿森、幽灵、浮石集中在新中源,包车前往飞来峡大坝。
普洱人家与两朋友已在出发点等待,集合后一行13人8:20分开始环库路徒步之行。
以骑行的方式游览该路线已好几次了,但徒步还是第一次。
同一条路线,不同的旅行方式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
徒步,更让我亲近大自然,更让我留恋她朴质的芳香。
... 阅读全文
10.16湾仔大道骑行活动精彩回顾
秋意渐浓,微微的秋风让今天的骑行畅快无比
无敌的美景,美味的午餐,合作的团体,让本次活动充满欢声笑语
早上9点,一行14人(村长、荧火虫夫妇、一米、小风、大旧、车前草、七仔、潜
水艇、华仔、华仔+1、阿光、利仔、浮石)
集中在笔架山脚开始今天如梦幻般的旅程
... 阅读全文
10.16湾仔大道骑行活动精彩回顾
[attach]75742[/attach]
... 阅读全文
清远自行车专卖各车店位置
清远自行车专卖各车店位置(点击放大)
清远飞扬自行车行新城旗舰店(经营美利达自行车、欧亚马折叠车)地址:北江二路国泰广场首层
电话:3850158
清远飞扬自行车行黄坑店地址:笔架路45号河畔名居C栋19号(广硕鞋厂对面)
电话:5860181
清远市捷安特、大行折叠车专卖店地址:清城区新城八区凤鸣路2号和富楼首层(市房管局旁)
电话:3110900
黄坑凯路仕自行车专卖店地址:清和大道黄坑天湖家电对面,太和二中旁
电话:5829566
清远自行车DIY店:广泰商业街4号区 电话:
... 阅读全文
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出炉 船底顶榜上有名
后知后觉,最近才在网上看到这一消息:
2009年11月10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布了“寻找十大‘非著名山峰’”榜单,十座适合户外爱好者游玩的山峰在专家与网友、读者的评选中脱颖而出,北京“驴友”钟爱的海坨山与小五台也名列其中。2005年,杂志社曾评选出中国最美的十大山峰,使南迦巴瓦等边远地区的极高山声名鹊起。今年,中国国家地理推出的“非著名”山峰,则是在中高山中进行评比,为普通的登山爱好者开辟更多精彩路线。
此次评选将“非著名山峰”定义为:海拔在1000——5000米,具备该种地貌的典型特征,或具有独特的生物资源,或具有多样的民族风情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较好的可进入性。活动启动之后,主办方收到了合作媒体及网友推荐的约400座山峰图文、近2000张图片与200余条攻略。最终,湖南韭菜岭、广东船底顶、四川九顶山、甘肃扎尕那山、江西武功山、河北小五台山、陕西鳌山、北京海坨山、云南雪岭、贵州佛顶山这十座山峰成为佼佼者,杂志社还评出最佳图片、最佳攻略等奖项。
中国是一个多山之国,名山之多,数不胜数。不仅有风采绚丽、各怀绝景的“五岳”,更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以及“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但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泰山、黄山等名山已经太“老”,缺乏吸引力,而珠穆朗玛峰等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峰又可望不可及。
为此,中国国家地理联手瑞士“天梭表”与“探路者”户外品牌,对中国潜在山河进行重磅推介。大量“身怀绝技”的山峰被当地驴友推荐出来,如湖南“K2”韭菜岭,被视为驴友毕业考试的广东船底顶等。北京登山爱好者熟悉的小五台、海坨山最终侪身十大“非著名”山峰,得以向全国的驴友展现风采。
“"非著名山峰"多环绕城市,是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度假地,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这次评选活动给了"非著名山峰"一个著名的机会,也唤起了社会各界对山峰生态资源的重视和保护。
海拔高度:2009米
地理位置:位于湖南道县西部,与广西交界处。
评语:为中国五岭之一都庞岭的最高峰,海拔2009米。韭菜岭集原始的环境和丰富的瑶族文化于一身,户外旅游资源丰富,以高强度的徒步路线著称,被称为湖南的K2。
海拔高度:1586米
地理位置:位于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
评语:位于广东英德和曲江交接处,属南岭山脉南支,海拔1586米,为广东第二高峰。船底顶囊括了竹林、草地、溪流、湿地、悬崖、乱石坡等各种山区地貌景观,被视为省内驴友自虐的巅峰之地。
海拔高度:4984米
地理位置:四川阿坝茂县境内,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属岷山山系龙门山脉。
评语:九顶山以奇峰异树、雪山峡谷、草甸湖泊及羯羌文化闻名,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户外运动的天堂。... 阅读全文
一个人 一台车 一次孤独的骑行
计划骑行路线:侨中——区府——三桥底——北江河堤——白庙——禾仓——飞来峡——库区环库公路——黎溪——水边——西牛——九龙——英西峰林——浸潭——十里竹廊——沙河——珠坑——黄坑 两天内完成 全程大概300公里
6.14早上睡到自然醒,一看超9点了,急忙打包行李推车出门,向黎溪进发,争取能到达吃中午饭。
可能是由于太长时间没骑长途,一路下来感觉特耗体力,到飞来峡大坝已近12点。
这次出行并没带相机,只能用老式手机拍下沿途景色。
在大坝补充能量后,再次踏上美丽在环库大道。
开始时天气并没有像预告说的大到暴雨,一路只在去白庙途中下了几分钟小雨。没有太阳的阴天骑行还是挺舒服的。
但没过多久我就知道错了,闷烘的天气让人浑身乏力,骑一小段就想休息。
到黎溪都过三点了,虽然一直有干粮补充,但没饭吃就觉得饿。
为了赶路,加之已过吃饭时间,转向水边方向进发。
这时天空黑云慢慢越积越厚,暴风雨即将来临,天气预报还是挺准的。连忙加速前行。
4:30左右突然电闪雷鸣,幸好连江口镇及时的出现在河的另一边,找到渡口坐船过江,选一旅店住了下来,结束今天行程。... 阅读全文
5.1飞来峡库区环库公路骑行活动回顾
[attach]58935[/attach]
... 阅读全文
5.1飞来峡库区环库公路骑行召集(活动顺利完成!)
骑行线路:清城区区府---北江河堤----白庙------禾仓-----飞来峡------库区环库公路(原路返回或走高田公路,看情况)1日来回,初步估计100公里。
【联系人】浮石 电话:13926669001
【报名条件】男女不限,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自行车骑行经验。
【报名截止时间】2010-05-01 00:00前。
【行程安排】05月01日(星期六),早上8:00时,清城区政府广场集中(国际酒店旁)
【装备要求】要求报名队员自备性能良好的自行车;请携带必要的骑行装备、修车工具和备胎;足够的干粮、水,做好防晒工作;电子产品做好防水工作;其中自行车头盔为必须佩戴,不做好安全措施者劝退。(车前灯和尾灯建议携带,但头盔仍为首要、必备!。)
【活动人数】 1人成行,不设上限;
【费用预算】尽量以干粮为主,遇有饭店就集中腐败 药品:需要使用的,自行携带。
【天气情况】 不下雨都成行。
【发起人免责声明】
本次活动将秉承自助、非功利性之原则。组织活动仅为约伴出游性质,组织者仅仅负责召集和协调,不对任何由骑行活动本身具有的风险,以及来回路途中发生的危险所产生的后果负责,不对活动中活动参与人所受到的人身损害承担任何责任。受损害人应依据法律规定依法解决。强烈建议报名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都自行或集体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参加活动的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户外运动的危险性,注意安全,并对自己的行为及后果负完全责任。凡报名参加者和被代报名参加者均视为接受本声明。
【活动风险提示】 户外活动具有天然的危险性。请充分考虑个人的社会责任,以及个人、家庭对可能产生的意外情况的承受力后,才审慎选择报名参加。请参加者根据自己的能力、经验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以及合理控制活动强度,珍惜生命,反对冒险。
【注意事项】
1、基本出行装备尽量齐全,若有缺少请自行向別人借取或添购,自行车、骑行头盔、手套、修车工具、备胎为必备装备,建议携带对讲机增加骑行乐趣和协调工作。
2、行进途中应注意本身身体狀況.若有不舒服.请立即告知领队或较有经验之伙伴.切莫抱有勉強或不好意思拖累的心态。
3、应理智评估明白自己的户外活动能力,体能不足的,谢绝参加。
4、请大家提前10分钟到达指定集合地点,迟到不候。
5、要有团队意识,请勿离开团队单独行动。
6、凡跟贴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已阅读本注意事项和免责声明。... 阅读全文
~仅显示最近20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