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看“12连跳”的?


-富士康“12连跳”记录
●5月26日晚11:20发生今年第12起员工坠楼事件,坠亡者为男性。  
●2010年5月25日,男工李海(19岁)清晨坠楼,死亡。   
●2010年5月21日,男工南钢(21岁)从楼顶跳下,死亡。   
●2010年5月14日,梁超(21岁)从楼顶跳下,死亡。   
●2010年5月11日,祝晨明(24岁)从租住房屋的楼顶跳下,死亡。   
●2010年5月6日,卢新(24岁)从阳台纵身跳下,死亡。   
●2010年4月7日,观澜樟阁村,富士康男员工(22岁)跳楼,死亡。   
●2010年4月7日,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18岁)跳楼,死亡。   
●2010年4月6日,观澜C8栋宿舍女工饶淑琴(18岁)坠楼,在医院治疗中。   
●2010年3月29日,龙华厂区,一男性员工(23岁)从宿舍楼上坠下,死亡。   
●2010年3月17日,富士康龙华园区,新进女员工田玉从3楼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楼受伤。   
●2010年1月23日,凌晨4时许,富士康员工马向前(19岁)坠楼,死亡。
写下你的评论...
42
狩猎者老白 2010-05-27 09:15   #2楼

10死2伤,究竟是为什么?
布衣 2010-05-27 09:28   #3楼
社会转折时期青年一代心理危机是主因吧。
林风 2010-05-27 09:30   #4楼
全是年轻一代,经不起一点点的苦难
阿甘 2010-05-27 09:33   #5楼
科学没法解释的东西,要请大师看看
阿甘 2010-05-27 09:35   #6楼
估计是看多了铁达尼了,你跳我也跳,
又或者看得太多电视广告了,大家跳才是真的跳;跳跳更健康……
雷霸天 2010-05-27 09:44   #7楼
富士康管理是一个问题,时下部份年青人心理素质也是一个问题,.
日出东方 2010-05-27 09:56   #8楼
超自然现象,现代科学无法解释。
雨姗 2010-05-27 10:04   #9楼
现在的80末90后大都是糖水浸大的,受一点挫折就容易想不开。所以现在的孩子真的不能太纵容呀!!!!
三度空间 2010-05-27 10:10   #10楼
这是社会普遍的问题。当今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一大群人承受能力是很差的,因为他们都是大人们哄大的,唯我自大。低不成高不就。从校园出来工作都拿到的工资少于自已读书时父母供给的,生活的落差加上无日无夜的流水线工作,前途渺茫。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为人口减少我们的幸福感就增强,就从此走向安康。
周围娟 2010-05-27 11:00   #11楼
本帖最后由 周围娟 于 2010-5-28 10:22 编辑
悲哀。。。。。
光头李鬼 2010-05-27 11:07   #12楼
社会转折时期青年一代心理危机是主因吧。
布衣 发表于 2010-5-27 09:28

社会转折时期的青年不会都集中在富士康上班吧,这个问题确要请大师来回答了。
光头李鬼 2010-05-27 11:10   #13楼
悲哀。。。
不过现在刚出社会工作的人,承受能力是不怎么强。。。
毕竟他们在家都是掌上明珠,在外受气哪能忍受。。。
所以可能选择这种方式。。。
其实我自己的承受能力也不强,遇到困难也会偏激的想死了算了, ...
周围娟 发表于 2010-5-27 11:00

他们都不想选择轻生的,只是不幸选择了在富士康工作。
光头李鬼 2010-05-27 11:13   #14楼
这是社会普遍的问题。当今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一大群人承受能力是很差的,因为他们都是大人们哄大的,唯我自大。低不成高不就。从校园出来工作都拿到的工资少于自已读书时父母供给的,生活的落差加上无日无夜的流水线工 ...
三度空间 发表于 2010-5-27 10:10

据说富士康的月工资一般打工仔都有2-3000的,连偶都望尘莫及呀!
硕鼠 2010-05-27 11:18   #15楼
是不是刑事案件呢?:(
花花 2010-05-27 11:21   #16楼
羊群效应在富士康的真实再现…
kiss 2010-05-27 11:58   #17楼

社会转折时期的青年不会都集中在富士康上班吧,这个问题确要请大师来回答了。
光头李鬼 发表于 2010-5-27 11:07

一针见血,这个问题实在太关键了。
另外平均工资2000-3000的代价是高强度的工作,那就不算高了
晶晶亮 2010-05-27 11:59   #18楼
-富士康“12连跳”记录
●5月26日晚11:20发生今年第12起员工坠楼事件,坠亡者为男性。  
●2010年5月25日,男工李海(19岁)清晨坠楼,死亡。   
●2010年5月21日,男工南钢(21岁)从楼顶跳下,死亡。   
...
狩猎者老白 发表于 2010-5-27 09:14
恶毒的资本主义,的劳动人民的福利待遇,是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
小米shirley 2010-05-27 14:22   #19楼
选择沉默{:4_182:}
林风 2010-05-27 14:29   #20楼
听说十三人已经出现了,今天早上,女性,重伤
狩猎者老白 2010-05-27 15:43   #21楼
如林风言
百度了一下,网上是传出有第十三跳。
关于作者-
狩猎者老白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你是怎么看“12连跳”的? -富士康“12连跳”记录 ●5月26日晚11:20发生今年第12起员工坠楼事件,坠亡者为男性。   ●2010年5月25日,男工李海(19岁)清晨坠楼,死亡。    ●2010年5月21日,男工南钢(21岁)从楼顶跳下,死亡。    ●2010年5月14日,梁超(21岁)从楼顶跳下,死亡。    ●2010年5月11日,祝晨明(24岁)从租住房屋的楼顶跳下,死亡。    ●2010年5月6日,卢新(24岁)从阳台纵身跳下,死亡。    ●2010年4月7日,观澜樟阁村,富士康男员工(22岁)跳楼,死亡。    ●2010年4月7日,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18岁)跳楼,死亡。    ●2010年4月6日,观澜C8栋宿舍女工饶淑琴(18岁)坠楼,在医院治疗中。    ●2010年3月29日,龙华厂区,一男性员工(23岁)从宿舍楼上坠下,死亡。    ●2010年3月17日,富士康龙华园区,新进女员工田玉从3楼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楼受伤。    ●2010年1月23日,凌晨4时许,富士康员工马向前(19岁)坠楼,死亡。
    0 赞 · 42 评论 @狩猎者老白
  • 原文删了, 原文删了, 原来, 并没有真相, 我读了很多年的历史, 直到我明白历史全是虚构, 我也还在读。 亲历的事情, 参与的人多了, ——以各种角度各种角色参与的人,并倾注了他们的热情, 真相也不再了。 直到,事件直接人也得在别人或材料那儿获取“真相”时, 真相确实已经不再。 谢谢关注真相的人!
    0 赞 · 21 评论 @狩猎者老白
  • 惦记 惦记? 不是我在惦记谁,而是有人在惦记我家里的几块破烂。 让人惦记,一般来说是很美的事情,尤其是老人,如果子女天天惦记着她,她一定是很幸福的。 可惜这次惦记上我丈母娘的,不是我和贱内,也不是她老人家的其他子女亲戚,而是一个小偷。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我不知道贼是出于哪种心态,来缠绕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让人为他消得人憔悴。 第一次,我和老婆上班去了。有人在对面楼梯有人逐家逐户的探头探脑,到对面天台时还跃跃欲试想攀墙进去,这一切都被我的机灵的丈母娘窥测在目,小偷或许并没发现暗处的那双眼睛。煮饭中的丈母娘突然听到自己家里天台有动静,因为心急那几只下蛋的小母鸡,老人家不顾一切冲上了天台,并对那人大喝了一声,“你在干什么?”那人翻进天台还没来得及有所举动,就被惊雷般的怒喝所震慑。那人年纪约30,个子也挺高的(起码比我丈母娘高,因为她说那人甚至比我高,令我暗自衡量万一战事发生究竟多少胜率),他显然受到了惊吓,因为这座小城的人也象其它城市的人们一样,白天都在为生计忙碌,怒火中烧的老太婆眼神并没有他所希望见到的怯懦。于是小偷落荒而逃,而我的丈母娘直把他追到下一个楼层。晚上谈及这事,丈母娘还在因害怕而全身颤抖,如子女们所知,老人家从来就是个胆小懦弱的女人,她苦苦经营一辈子,口袋里也没剩下几个钱,几个鸡足够值得老人用命去搏了,何况这几个鸡每天至少都会生一个蛋以上。 第二次是发生在当天晚上,丈母娘睡不着,因为几个鸡还在天台上,担心鸡给偷走成了她的心病。在我们都还在看电视新闻时,她居然从床上惊起,说听到天台的动静。我躺在沙发上懒得动,老婆追出门口叫,“谁在上面,打伤你了可别怨人啊”。在老婆的威逼下,我才迤迤然上到天台,什么也没发现。但丈母娘和老婆却坚持说刚刚就是有动静,象是从墙上跳下。 第三次是隔了一天的早上,天还没亮,丈母娘听到动静就跑上了天台,她只看到逃逸的人影,天台的门已经打开,几块值钱点的废铁已经捆绑好放在门口。 这些天,我不得不每天都回家,无论天色再晚,即使单位没车也得踩单车回来,回到家里第一件事,便是在本楼天台巡察一通,然后打开门,以示再无贵重物品。之所以这样做,是念及小偷在没人发现的情况下翻身进来两次,也没有破坏我这些年栽种的花草树木,算是盗亦有道了。
    0 赞 · 8 评论 @狩猎者老白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