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自己.
近期时间很喜欢听佛乐,佛乐可以令人抛开纷扰,还心灵一片宁静;有人问我是不是想出家;
若能在这个大千世界,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看破红尘;为寻求一片宁静而选择出家,同时也意味着对人间事物的洞察,是一种智慧。
想起一首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转)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则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而最楼上的说的是一种超脱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
主旨在心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dd44001 dd44001
格格:我屋企都有好几本经书收藏,要不要借你睇下吖?dd66001 dd66001
还是喜欢可爱活泼的格格```
格格想出家?出嫁还差不多吧:lol :lol :lol
格格是想“出嫁”了?
是风动还是幡动,
日:是心动了……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dd66001
格格想做“太太"了dd62001 dd62001
dd37001 dd37001 dd37001
dd37001 dd37001 格格一定系想“出嫁”
:( 好多字,呵呵。。。
佛说,你该招附马了
格格 什么时候介绍你男朋友给我们认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来就不是树,明镜也不是台,世上本来没有任何物体,又哪里来的尘埃。
世人心中无喜无怒无忧无思无恐,对人无欲无求,对事无怨,平静处世。
菩提本来就不是树,明镜也不是台,世上本来没有任何物体,又哪里来的尘埃。
世人心中无喜无怒无忧无思无恐,对人无欲无求,对事无怨,平静处世。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属佛理:lol
格格是想“出嫁”了?2
一纸婚书有多大意义?
我若不参与,这世界就与我无关;我若不存在,对我来说世界也不存在。
如果有感情,又何必要那张纸作证明?
如果没感情,又何必多此一举去撕碎?
少了它,该留下来的还是留下来;
多了它,该留不住的还是留不住……
当然,如果可以给你一纸婚书,那意味着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对自己负责,对你一生负责,守候你保护你,跟你有自己的家庭,儿女……
但是,责任,从来都是所少人害怕承担和承担不起的无形压力。
如果没感情,又何必多此一举去撕碎?
少了它,该留下来的还是留下来;
多了它,该留不住的还是留不住……
当然,如果可以给你一纸婚书,那意味着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对自己负责,对你一生负责,守候你保护你,跟你有自己的家庭,儿女……
但是,责任,从来都是所少人害怕承担和承担不起的无形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