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你的评论...
24
布衣 2011-01-19 14:16   #22楼
尊敬做实事的人!:handshake
林风 2011-01-19 19:37   #23楼
向他们看齐......
猜猜菜 2011-01-20 08:33   #24楼
跟图两张
风铃 2011-01-21 01:40   #25楼
因为当天临时有事要处理,所以提前离开了,硕鼠大师和各志愿者们坚守到活动结束,你们辛苦啦:handshake
北江文化本版热帖-
  • happy 发表于 2008-08-31, 329 回复

    happy everyday

    开此贴,除了写写心情心语外,当然还支持下本地论坛啦! 第一天报道,希望有好的心情!... 阅读全文
  • happy 发表于 2008-09-09, 167 回复

    《点点滴滴》

    因为我的仔仔乳名叫点点,开这个贴,主要是记录他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 口述:点点 代笔:happy!... 阅读全文
  • 林风 发表于 2011-08-25, 151 回复

    八碑墓(大结局了)

    秋意早起,凉风阵阵萧萧刮过山岗,吹落一大片一大片枯黄的树叶,这树叫细叶相思树,除了山顶一条长长的防风带外,其余的就是凌乱地生长在这乱葬岗的坟墓之间。相思树长得笔直笔直的,是这里常种的防风树,树木高大,听说这片树林已经种了十几年了,埋在这里的先人更是很久很久的年代,其中一座最为古老,它孤怜怜地坐立在山顶与山腰之间,可能就是“七上八落”的位置,它远离墓群,其实是墓群远离它,因为它比这里的墓群所有的墓都要早,甚至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埋葬在这里,它像是这里的王者霸主,但它看上去却是那么的凄凉、孤独!四周没有一棵高大的树木,只有杂草丛生,而且这里生长的草是出奇的高大,基本把它隐藏起来,很明显它已经太久没有人来拜祭了,偶尔阵风稍大吹低杂草,隐约可见残旧的灰砂白墙,让人感觉到它是哪么的神秘莫测,哪么的阴森,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慌,如果是一两三个路人经过都会远远的兜个转儿走。... 阅读全文
  • happy 发表于 2009-05-18, 143 回复

    《为你写诗》

    其实一直以来,俺就有一个远大的梦想,不过这个梦想大得有点不切实际,就是想为论坛里的每个同学写一首诗!夸张吧?!由于自己不是诗人也非作家,所以,这个梦想一直不敢付诸实践。 如今,既然成为文化版版主,干脆就试试吧!每个人都有份,不过,可能得排队! 写得不好,欢迎拍砖,也欢迎同学们互写~~~ 声明:俺不是诗人,俺以下写的诗,不讲通仄,不求押韵,讲求的,只是别人给自己的感觉或纯属是自己的感觉!... 阅读全文
  • 以斯帖 发表于 2010-02-01, 32 回复

    1982清远大水(很珍贵的图片)

    水浸清城,汪洋一片。   地方影像志(4)   樊沃夫 黄宅裕 刘苏   现在的清远人对于洪灾的记忆,也许停留在1994年那场百年一遇的特大 洪涝灾害。然而在清远老人的记忆中,1982年的那场特大洪涝灾害才是真正 的梦魇。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已退休的刘伯仍然心有余悸:“那场洪水真的 是很大,一夜之间,整个清远都成了一座水城。”   31个公社48万人受灾   那场特大洪涝灾害,来势凶猛,受灾面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清 远县31个公社受灾,全县总人口89万人,其中48万遭遇洪灾,占总人数的54 .3%,损失极其严重,局部地区属于毁灭性破坏,部分重灾社队的农民几乎 丧失生存的基本条件。   1982年5月12日凌晨三点开始,当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一场突如其来的 特大暴雨袭击了清远县。鱼坝、洄澜等24个公社(镇、场)暴雨成灾,市区录 得最高雨量600mm,飞来寺高达800mm,致使山洪爆发,北江河水急剧上涨, 县城13日午夜北江水位达到15.9米,超过历史最高洪峰。内涝水位超过16米 ,造成黄岗围、黄坑围、清西围、飞水围、秦皇围、大厂围、白庙围等36宗 堤段决堤,缺口75处,总长4335米。   山洪冲毁全县公路干线共512公里,大小桥梁冲毁无数。毁坏农田6万多 亩,早稻受浸40万亩,其中失收29万亩,浸坏、冲走旱粮作物36万亩,鱼塘 浸顶25000多亩。倒塌房屋68221间,有203人丧失了生命。40万群众被洪水 围困,17万人无家可归,露宿山头、基堤,饥寒交迫,处境十分困难。   位于北江河畔的清城镇。5月12日,西郊的黄坑围被山洪漫顶并冲开7个 缺口,加上北江水位急剧上涨,清城腹背同时受到洪涝袭击,洪水如脱缰野 马,冲进街道,穿房入屋,几小时内,全城顿成汪洋泽国,县府门前水深高 达2米,中山公园达到3米。受浸六天时间,倒房879间,浸坏和冲走大量物 资,工、商、财、文、教、卫生、交通、邮电各行各业被迫瘫痪,整个县城 受到重创。   海路空三军清远抢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尽管刚刚改革开放,经济基础薄弱,然而当了解 到清远遭遇特大洪灾后,从中央、省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全国各 地有关部门纷纷来电来信表示慰问,除了将节衣缩食的钱粮物资送给灾区, 还派出各种技术员支援县各业及早恢复生产。   省民政厅立即拨出应急救济款230万元帮助灾民渡难关。据当时的统计 数据显示,现金50多万元,大米45万斤,稻谷7万多斤,炒米14万斤,面食4 万多斤,衣物66万多件,还有大批药品、医疗器械和水泥等物资。   在人民群众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的始终都是人民子弟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时派出海陆空三军部队指战员到灾区救人抢险,投放救 济物资,为灾区人民防病治病,洪水一退又迅速奔赴恢复生产的第一线,担 负起抢修公路、桥梁的艰苦任务,仅用18天时间就修复了清阳公路,提前42 天完成工程任务,有力地加速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步伐。   广大群众也奋不顾身自觉投入抢救国家人民生命财产的行列,努力使损 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洪水一退,立即投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5月底至7月 初,上千名县、社、队干部带领7万民工奔赴复堤工地,通过艰苦奋战,完 成了125万土方任务,使全县堤围缺口堵复90%,其中8宗捍卫万亩以上的堤 围已基本复原;修复被冲毁的农田2万多亩;修复灌溉11万多亩,同时清阳 公路、清西公路全线恢复通车。   清远大水成记忆   再次经历了1994年的大洪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位于北江上游 的升平镇修建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决定,1994年10月18日,飞来峡水利枢纽工 程正式开工,1999年10月8日正式建成投入试运行。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关键性工程,枢纽以 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效益。飞来峡水利枢纽与北江 大堤联合运用组成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近期可将北江下游防御洪水标准从 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北江大堤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后,堤 库联合运用可防御300年一遇洪水。   如今清远人民再也不用担心洪魔肆虐,也从此告别了多灾多难的昨天。 在今年“3.28”庆典上,清远人获得了一个更为振奋的好消息,清远水利枢 纽已正式启动。可以想象,在不远的明天,如诗如画、山水相映的新兴城市 将呈现在市民的面前。 水浸清城,汪洋一片。 洪水凶猛,淹没了村庄,冲毁了桥梁。 被浸的朝阳里 下廓街受淹情景 禾云公社黄田一带一千多亩农田被沙石堆积达一米多高。 四十万人被洪水围困,十七万人无家可归。洄澜、禾丰等群众 转移到北江堤坝上生活。 灾民正在分发空投饼干 石角公社小学毕业班正利用几张乒乓球台进行毕业考试。 黄坑围堵口复堤工地... 阅读全文
  • 布衣 发表于 2013-01-22, 48 回复

    清远运动休闲网暨协会基地陆续曝光

    经过东方 大雄 文伟 子俊 虫仔 老狼 JUI IRJ 野狼 轻风 秋天 若冰 天蓝月 芭芘 硕鼠(参与TX太多,难以一一列出 排名不分先后)..........等等一众TX的辛苦努力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清远运动休闲网暨清远市业余无线电协会清城区无线电协会清城区自行车协会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的活动基地初步成型.未来几天将陆续放上基地的装修布置情况. 基地由45平方米的办公室和60平方米的多功能室组成 位置:新城区清远市人民医院对面的青少年宫二楼. ... 阅读全文
  • 关于作者-
    硕鼠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伦洲越野狂飙——之真男人 没有目睹无法感受越野的乐趣,不亲自坐上越野的吉普无法体会狂飙沙滩草地丛   林的荡人心魄的刺激,不坐车头副驾位置无法感受真男人的狂野——Very Man   and Sure Man——一天之中让我同时深刻理解真男人and 真女人的风采——   Very Girl(Woman) and Sure Girl(Woman)。因为只有初中文化,如语法或词或文   笔错误请各位专业人士指正,我只想尽量用自己的想法和语言表达今天的心情。   早上的两小时和下午的两小时非常值得,相信即使花上几百元门票也是无法像今   天一样令我有如此真切的感受。   [attach]39616[/attach] 真男人不屈不挠,即使前方艰难险阻也毫不会影响他前进的方向,他狂野的原始的疯狂让人陶醉——即使我一位男性也不例外。 将近四点我来到伦洲,吉普就已经开始撒野啦```` 电台的呼叫声彼起彼伏,炎热夏天的狂躁也向我袭来``` 吉普——与我有缘的它再次出现在我面前! 看看它高昂的头! [attach]39618[/attach] 据母亲说怀我时难产,母亲就是坐着场里唯一的一台小车(吉普)去县城的医院,再到八十年年代和父亲坐过一次吉普去了当时路况极差的龙须带水库。让我真切感受到吉普的魅力。 无线电应急车也加入了这次活动```它的矗立的天线显示它的特殊之处。 [attach]39617[/attach]                   [attach]39619[/attach]
    0 赞 · 92 评论 @硕鼠
  • 20090725花花生日晚会回顾 首先祝寿星女花花生日快乐,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handshake 有幸参加花花的生日PRATY,见到一众车友20多人,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先上PP。:) 主角花花和二少倾情演绎:lol [attach]33631[/attach] 尽情处舞姿翩翩 [attach]33632[/attach] 默契投缘 [attach]33633[/attach] 可爱与成熟并重``` [attach]33634[/attach] 骑手也有可爱的时候 [attach]33635[/attach] 格格和静静唱儿歌 [attach]33636[/attach] A董 [attach]33638[/attach] 自然风领导风范出场 [attach]33637[/attach]
    0 赞 · 117 评论 @硕鼠
  • 天开清远峡——记独行穿越南峡山 天开清远峡——记独行穿越南峡山 6点自然醒,清理一番后换上在杂货店花十多元买的廉价军鞋。出发啦,直往飞霞山顶而去(所谓飞霞山顶,只不过是飞霞风景区对面,并没进入景区内),经过源潭新桥时,停车拍了一张早晨的朝霞。 半小时前 早晨的旭日祥云 过了红绿灯,左拐飞霞景区牌坊,不一会就进入崎岖盘旋的山路,大概2、3公里就上到了飞霞山顶。靠左边一个山道小径就是我这次拍照的进入路线。时间是6.30分,将车锁好,给家里打了电话告知已到飞霞顶(看了《127小时》主人公经历后的经验,一定要告知家人自己的目的地和方位。)往林子走去(直到这时还想像不到今天会有如《生存大挑战》般的经历在等着我,此为后话。)这道小道被我称之为森林公园般的小道,曲径幽深,绿树婆娑,沿着中国联通修的阶梯拾级而上(我一直是联通的手机用户,唯一满意的是为我修了这么好的爬山小道),落叶满地,沿途白色小花满树满地,鸟儿不时在远处鸣叫,声声入耳,心旷神怡。我无瑕顾及身边的景物,因为两小时的时间就要赶回家里,没办法,为了生活人总要工作。 落花满地的幽深小径 急步快走来,20分钟来到了我的“私家无敌观景台”。昨天我第一次站在观景台时,不禁赞叹不已,北面:层峦叠嶂的峡山和蜿蜒穿越的北江尽收眼底;南面:整个源潭镇及其陶瓷城和大片湿地水田村庄也一览无余。再次感谢联通为我架设的观景台。这个观景台是已经不再使用的基站,旁边是另一个正在使用的,这次我没急着登上观景台,而是转过去那正使用的基站看看有没有登屋的梯子。可是很遗憾,没有找到。但发现基站背后有路继续前行,相信越往前去越是高峰,美景一定在等着我,这个信念令我毫不迟疑顺着小道往前走````。 背上的摄影器材很重,为了减轻负重,拿出单反挂在脖子上,一来可以减重,二来方便拍摄所见景色。但这次经历告诉我不必要的器材能不带就不带,否则走这样的山路会很痛苦,更何况是没水没食物的情况下。备足卡就行啦,这次带多器材的最大用处是卡满后换卡,基本不可能换来换去,如果有的话带台单电或小DC作为备机。山脊小道上,不断见到断了倒伏的枯木横卧路间,寻找一个视野开阔的制高点是我的目的,好奇心也驱使我不断往未知方向,不可预知在我看来是最神奇最好玩的了。 第一个能看到北江的制高点 很久以来,每次清远源潭的来回往返,这座眼前连绵不断的神秘峡山每每令我有登上山顶一览众山的向往。第一次登山要追溯到1991年在清新黄坑职校读书时溯溪攀岩登顶微波站(八片山);而后进入清远运动休闲网,数次跟随论坛老驴赖伯登顶大罗山和穿越笔架山水松坑,在看了子俊TX推荐的户外影片《127小时》后,更激发了我的登山穿越南峡山的欲望。 许多天的雨水,久违的太阳终于在林子洒下一抹阳光,看到光影不错,随手拍了两张。 不远处的山下是兵营,此时将近7点啦。兵营的士兵们正晨操,雄壮响亮的口号声不时传来,也许这样的原因令我没有一人独行的恐惧。仿佛无数士兵伴我同行般。于是拿出相机不时拍摄驻军部队的兵营。从山上俯瞰,新建兵营整齐豪华,感觉现在当兵真好,有津贴,伙食还很好。如果是义务兵,还有工资拿,想像不到的好,据说现在当兵很难,少不得要走后门。 、 俯瞰山脚下的兵营 在兵营这个点停留了好一会,想拍拍士兵操练,可是好一会都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罢了,继续前行吧!结果很快就找到了第二个制高点,应该如轻风所说的好机位。 兵营的附近,有几个好机位,视野开阔,北面和南面都能好清楚看到。可惜今天虽然阳光灿烂,但能见度还是不高,有点遗憾`````` 第一张北江顺流而下,第二张往飞来寺方向,第三山北峡山,第四也是飞来寺方向! 在兵营的这段山路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当我决定穿越南峡山往前行时,由于雾大,早晨的草都挂满露水,裤脚和鞋都湿了,鞋子不是防水的登山鞋,行进中连袜子里都是水,湿得不得不停下来脱掉鞋子将袜子扭干,经验再一次告诉我:下次登山一定要穿登山鞋,才不至于这么狼狈。就在脱鞋子的一瞬间,居然发现远处的小山峰上坐着两个穿着一红一白,一男一女的两个人在眺望北峡山方向,难道有人比我还早!这会儿心里很紧张,脑筋在急转弯,是什么人这么早呢?身上带着不少器材,被抢了就损失大啦。先躲躲看清楚先吧!是割松香的工人?是登山的驴友?还是打猎的猎人?正在我脑筋急转弯时,这两个人起身,其中白衣服那个男的还戴着白手套,我马上换上75-300mm的镜头,准备拍下这两人,可是树挡着,难道是清城方向来的驴友,但不可能这么早啊!原以为这两人会从山脊向清远方向走,可是等了一会居然不见了人影。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纳闷,再一想,莫非是兵营的军官和家属早晨登山晨运。肯定没错,呵呵,幸好不是遇上强盗,否则损失就大啦。其实在兵营的这段山脉两边都是用铁丝网拦着的,可能是被行山的人压底可以从容通过。终于松了口气,不用折返回去了,继续为了梦想穿越。 但是又一个杯具出现啦。当跨出兵营段的山脉,飞来寺已经近在眼前的时候,又饥又渴的我坐在地上休息,突然发现裤袋里的钱半路弄丢啦。原来一路走来,两个镜头轮换着用,觉得换下的镜头放进骑行包麻烦,就顺手放在裤袋里,本来钱应该在包里的又恰好放在裤袋。结果一袋一掏,钱就弄丢啦。(这次教训告诉我,钱一定要放包里的小袋子里)沮丧啊,本来是饥渴的,现在却被沮丧的情绪占据了,毕竟满腔热情穿越南峡山却被丢钱的杯具破坏啦,本来没水没食物已经够呛的啦,现在没钱,即使穿越后到高铁总要坐公交吧,总要找吃找喝的吧。切身体会到:“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万万不能”至理名言。手台有带着,可以呼叫HAM码头接应,但这不是我的性格,非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不会求助的。剔除这些可能,就只有往回走了。此时此刻,时间是8.30分左右,我相信自己已经走了有一半的路程。不甘心不甘心,休息了一会后,冷静了下来后一想,看看包里还有没有钱:翻了一番,雨伞、手台、摄像机、、、、、、终于在内袋找到了几张钞票!一张五元、三张一元,总计八元钱,我一阵狂笑,天助我也!除了2元公交,还有5元买吃买喝的,足够啦!(这次经验告诉我:家里的每个袋子都要放上几十元,以备不时之需!)结果这次穿越得以继续,也造就了后一段如《生存大挑战》的难忘经历。 穿越兵营后山途中留影 飞来寺就在眼前,胜利在望啦! 在包里找到的8元钱,就是这8元钱给予了我信心,促使我走完这段路! 越过飞来寺后,跨江大桥已经见到啦,胜利在望啦。呵,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越来越高,汗水已经湿透衣服。胃里的还是昨晚的食物,由于觉得已经快走完全程,心情也特别好。但我大错特错啦,貌似很近,但在炎热天气的煎熬、没水没食物的饥渴下,步子越来越慢,这是后话!此刻我的心情还是大好的!蓝天白云,峡山美景,许多天的阴雨天气在这里一扫而空,我频频举相机拍下这好天气好景色记录好心情。蓝天,怪石,北江,北峡山,还有沿途一路都是的白花(不知叫什么名字)。 这边厢是美景不断,南面拍的相片却显示我的方位还是在源潭新马段,一大片绿油油的田野和三条进村的村道是再熟悉不过啦!也许我太过乐观啦! 一路干渴,令拍照乐趣大减。渐行渐慢的我记得资深驴友枯木曾经对当然MM说过:用鼻子呼吸比用嘴呼吸更能保存水分,减少饥渴感。反正意思大概是这样吧。于是尽量保持呼吸均衡,渴了用口水沾沾唇。行走依旧,但步步越来越慢,眼中也对沿途丢弃的空瓶关注起来,渴望驴友留下的矿泉水瓶里有水,更希望驴友们遗留下食物。可是一次希望和一次失望在不断地重复。沿途许多八宝粥和怡宝的瓶子,但都是空空如也的。走吧走吧,尽快脱离这地方吧。走过了山脊,眼前是杂草丛生的丘陵地带。没有了险峡,有的是起伏不断丘陵。终于,发现了拧得很紧的大半怡宝矿泉水,呵呵! 驴友的漏网之鱼,我也顾及不了许多了,拧开来闻闻,还好!含了一口,心想:不知是那个GG还是MM留下的:湿湿嘴将水喷出,不敢喝下,看看标签,“避免阳光直晒及高温,储于阴凉干爽及洁净地方”,山上直晒及高温了免不了的。直觉告诉我这水不能喝下去,喇了两口水后。剩下的半瓶水拧上盖子原地放回,继续前行吧`````走着走着后悔那支水没带在身上,但已经没有力气再往回走啦! 一直在杂草中穿行,这段路比前一段难走了许多,数次差点迷路走岔,幸好重新老马识途,避免浪费更多的力气。但每次上坡,都是步履艰难。(经验教训再次告诉我,每次出行都要带上水和食物,只有在你觉得需要的时候才感觉到它的重要,但它足以让脱离困境。)就在前行了好一断距离时,发现有块湿润岩石,再走一段又发现一块湿润的草皮,在山顶,我已经不抱希望有任何关于水和食物的传说啦。但是这次我又错啦,也许上天在保佑我吧,绝处逢生再次出现:我发现了泉水!山顶也有水源!没错,呵呵,此时此刻,还有什么比水更重要呢?冰镇的矿泉水,真真切切就在眼前!我摘了棕叶,折成杯子状勺水喝,甘甜可口,我一连喝了十多杯。神水,力气马上恢复了。当然十多杯是很少量的喝,脱水后大量喝水会有危险的````。 泉水水源,用棕叶勺水喝`````美味甘甜``` 喝水后全身都没有一件可装水的瓶子,再次后悔刚才捡到的半瓶水没带着,这样就可以用瓶子装水带在身上,那喝水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啦。但没办法,(经验教训再次告诉我,任何时候驴行都要带着瓶子,即使空瓶也别扔,起码带着一个。)水也喝了,渴也解了,继续走吧。也许运气比较好,离开小山窝爬上山就见了一个空的怡宝瓶子,标签还很新,瓶子是刚丢弃不久的。于是顾不上疲劳,拿着瓶子折返小山窝取水,直到装满为止。呵呵,想不到的事很多,但这里有水源是我万万想不到的。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啊。再继续走的一段路,还剩下小半瓶水时,我又发现了第二个水源,又及时的装满瓶子,以水解渴充饥。在这两个水源的支持下,我终于走到了高铁站的后山,再往北江方向走就可以下到五一码头了,这样就可以结束了这次穿越,但我没有这样决定,而是往南面继续走。这样决定的原因是南面的山势更高,可以看到除了高铁站和伦洲全貌外,还可以看到洲心的大片农田和南面的高铁;另一个原因是想快点回家,往南面走可以走到往源潭的公路,直接乘坐公交回源潭。由于这个决定,让我在烈日中煎熬多了两个小时,体力已经消耗差不多了,炎热和饥肠辘辘令我在这段基本是走一段就在树荫下休息一会。停下拍照时腿也有想抽筋的迹象。幸运的是前段下撤的路是为高压线网铺设好的阶梯路,后一段是联通的本地光纤电缆路,顺着这些道路和指引,在经过第三个水源补给点后,终于到了檀香种植基地,基地保安亭的保安带着审慎的眼光问我干什么的,我答行山的。原本想下到山见到农家问下有无冷饭菜汁的,可是想到保安也只是一人一个饭盒,基本是无望的。继续着自己的赶路,第二个保安亭,两个保安开摩托跟了上来,我让他们先走,但他们转了一圈往回走,也许他们认为我很可疑吧。毕竟檀香价值不菲。在还有几十米就到公路边时,原先开摩的一个保安上来说送了一程,虽然知道上车会晚节不保,但还是接受了他的帮助,坐上了摩托,(虽然可以继续走出去,但可以不走就不想再走啦。)这位好心保安送了到马路后直接送到了对面等公交。 至此,坐上公交后回到源潭已经下午2点,下车直接买了两个面包,一路吃着回家!回到家,少不了再次好好慰劳一下自己的肚子。结束了今天南峡山的整个穿越。
    0 赞 · 64 评论 @硕鼠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