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你的评论...
59
心灵柔柔 2009-06-17 12:47   #22楼
看图长见识,羡慕呀。支持继续发PP。dd25001
当然 2009-06-17 12:51   #23楼
<P>dd63001&nbsp;西宁 格尔木。。。</P>
晚风 2009-06-17 13:15   #24楼
好PP,好旅程,好幸福,好有米,请问是公费的吗?dd56001 dd56001
雪玲 2009-06-17 14:15   #25楼
天啦,这些PP太诱惑人了,我受不了了dd52001 dd52001 dd52001
看来我今天晚上要做梦去旅游看看
又一峰 2009-06-17 15:32   #26楼
 <FONT color=black>大昭寺座落在拉萨市的中心,是西藏佛教徒心目中的金色圣殿,同时也是藏汉团结友好的最有力的印证。</FONT>
<P><FONT color=black>  这座著名古寺始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是西藏最早的木构建筑,<WBR>当时是两层船形神庙,后经历代多次增修扩建,形成今天占地25,100平方米的大型<WBR>建筑群。</FONT></P>
<P><FONT color=black>  传说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WBR>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WBR>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一场由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的浩荡工程开始了。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余,因藏语中<WBR>称“山羊”为“惹”,称“土”为“萨”,为了纪念白山羊功绩,佛<WBR>殿最初命名“惹萨”,后改称“祖拉康”(经堂),又称“觉康”(佛堂),全称为“惹萨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驮土建的。“大昭”<WBR>的的名字据说与始于15世纪的“传昭大法会”有关。</FONT></P>
<P><FONT color=black>  释迦神殿是大昭寺的主体,也是大昭寺的精华所在。殿内主供文成公主从长安携来的释迦牟尼佛像,这是整个藏传佛教信徒们皈依的中心。拉萨之<WBR>所以叫拉萨(神地),也是源于这尊佛像。年年月月,春夏秋冬,每天前来朝<WBR>拜和围绕佛像转经的信徒香客络绎不绝。</FONT></P>
<P><FONT color=black>  宗喀巴塑像前的金本巴瓶,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御赐,瓶高34厘米,通体由莲花瓣纹,如意头纹和缠枝纹等图案组成,另有五彩缎制成的瓶衣。筒内<WBR>有如意头象牙签5只,专供寻找活佛和呼图克图灵童时所用。二楼南<WBR>侧法王殿供有藏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公主、大臣禄东赞等塑像,也是早期的作品。二三楼之间有班丹拉姆<WBR>护法神殿,这是大昭寺和整个拉萨城的护法女神。</FONT></P>
<P><FONT color=black>  顶层四座巨大的金顶分别建于公元14世纪中叶和17世纪,她们耸立于拉萨古城的中央,如神鸟大鹏展开金翅,在高原特别亮丽的日光下熠熠生辉,使大昭寺这座千年古庙的建筑整体显得格外神奇壮观。<WBR>大昭寺前的公主柳,相传是当年文成公主亲手种植,相传公主在拉萨<WBR>种植的柳树不仅仅是这一颗,还有三颗分别种在布达拉宫下、小昭寺前和东城的八朗雪(黑帐篷)附近。公主柳旁的甥舅会盟碑,是公元<WBR>822年唐蕃会盟时所立。</FONT></P>
<P><FONT color=black>  由正门进入后沿顺时针方向进入一宽阔的露天庭院,这里曾是规<WBR>模盛大的拉萨祈愿大法会"默朗钦莫"的场所。届时拉萨三大寺的数<WBR>万僧人云集于此,齐为众生幸福与社会安定而祈祷,同时还举行辩经、驱鬼、迎诸弥勒佛等活动。“默朗钦莫”始于公元1409年,最宗喀巴大师为纪念<WBR>释迦牟尼以神变之法大败六种外道的功德,召集各寺院、各教派僧众<WBR>,于藏历正月期间在大昭寺内举行祝福祝愿的法会而建成的。庭院四<WBR>周的柱廊廊壁与转经回廊廊壁上的壁画,因满绘千佛佛像而被称为千<WBR>佛廊。整座大昭寺的壁画有4400余平方米。</FONT></P>
<P><FONT color=black>  继续右绕,穿过两边的夜叉殿和龙王殿,数百盏点燃的酥油供灯的后面便是著名的“觉康”佛殿。它既<WBR>是大昭寺的主体,也是大昭寺的精佛之所在。佛堂呈密闭院落式,楼<WBR>高四层,中央为大经堂藏传达室佛教信徒认为拉萨是世界的中心,而宇宙的核心便在于此<WBR>处。目前这里是大昭寺僧人诵经修法的场所。从大经堂正可遥遥看见<WBR>造型精美的千手千眼观世音塑像,两侧有两尊装饰华丽的佛像,左为<WBR>莲花生,右为强巴佛塑像。</FONT></P>
<P><FONT color=black>  大经堂的四周俱为小型佛堂,除位于正中心的释迦牟尼佛堂外,<WBR>开间均不大但布置简洁。释迦牟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这里是朝圣<WBR>者最终的向往。此殿供奉的释迦像是文成公主所带的佛像。</FONT></P>
<P><FONT color=black>  沿千佛廊绕“觉康”佛殿转一圈“囊廓”方为圆满。这便是拉萨<WBR>内、中、外三条转经道中的“内圈”。拉萨主要的转经活动都是以大<WBR>昭寺的释迦牟尼佛为中心而进行的,除“内圈”外围绕大昭寺则为“<WBR>中圈”即“八廓”,也就是古老而热闹的商业街——八角街;围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为“外圈”,即“林廓”,已绕拉萨城大半。</FONT></P>
<P><FONT color=black>  大昭寺内的各种雕刻风格特殊。在大殿周围的廊殿间、殿门、梁<WBR>架、廊枋上,都雕刻着各种生动的图案。大殿内还有与敦煌石窟相似的飞天浮雕柱头;在初檐与重檐间有半圆雕的人面狮身伏兽<WBR>作了承檐,雕梁画栋,绚丽夺目。大昭寺内保存着各类佛像、唐卡、<WBR>法器、供器等宗教艺术品,其中有一副刺绣“胜乐佛”唐卡,系明永<WBR>乐皇帝时</FONT>所赐,为国内所罕见的珍贵文物。此外,寺内还收藏着相传<WBR>为文成公主带进藏的形式古朴的乐器和羊头壶等文物。</P>
又一峰 2009-06-17 15:34   #27楼
大昭寺(二)
又一峰 2009-06-17 16:04   #28楼
纳木错是西藏三大神湖之一,也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意为天湖。相传这里是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BR>&nbsp;&nbsp; 纳木错位于拉萨市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的班戈县之间。它的北侧依偎着连绵的高原丘陵,东南部是海拔7111米,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一望无际的广阔草原在湖水的四周展开。为去纳木错,我们翻过了5190M的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口,在拍照时由于拍进了藏人的牦牛被要了5元钱,你就是删除也必须给钱。<BR>为了能拍到纳木错的弯位我体验了一次在高原跑、快走和登高后到西藏来最历害的一次高原反应,头的后脑痛够不停。<BR>
[ 本帖最后由 又一峰 于 2009-6-17 16:07 编辑 ]
又一峰 2009-06-17 16:11   #29楼
纳木错(二)
尜云 2009-06-17 16:23   #30楼
占坑~~PP!dd86001
王子 2009-06-17 17:07   #31楼
今年最强影像!
又一峰 2009-06-17 17:25   #32楼
所有PP为原创,未经任何PS过:lol
又一峰 2009-06-18 15:17   #33楼
从拉萨到巴松错要行车近6个多小时,中途经过松赞公布的出生地和5013米的米拉山口。巴松错又名错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面面积达6千多亩,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SPAN style="DISPLAY: none"> xj#anr </SPAN>&nbsp;<BR>&nbsp;&nbsp;&nbsp;&nbsp;&nbsp; 巴松错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的雪山倒映其中。黄鸭、沙鸥、白鹤等飞禽悄然浮游在水面,湖中则是游鱼如织往来穿梭,更显得一派宁静。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一“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让人觉得蔚为神奇。在青海湖边我们看到了藏人的天葬台,岛上也有座藏人的水葬台。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显得是那么的神秘。岛上又有一小巧玲珑面积不足200平方米的寺庙,名为“错宗工巴寺”,始建于吐蕃赞普时期,是宁玛派寺庙,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庙内主供莲花生,在一尊大威德金刚塑像脚下,有两块天然鹅卵石上面有一凹进的圆窝,传说是格萨尔王征战此地时战马留下的蹄印。另外在这个不大的小岛上的其他地方,也密布着许多神奇传说:格萨尔王挥剑于石头上留下的剑痕、树叶上有自然形成的藏文字母的“字母树”、松藏干布在石上留下的足印、莲花生洗脸的神泉……林林总总让人不由得对这充满神迹的小岛顿生景仰之心。<SPAN style="DISPLAY: none"> j8cXv </SPAN>&nbsp;<BR> 从巴松错到林芝的八一镇还有二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沿途的流洋流风景优美。林芝是广东和福建的对口援建地区,随处可见以广东或福建援建的建筑物。
又一峰 2009-06-18 15:19   #34楼
巴松错、林芝(二)
[ 本帖最后由 又一峰 于 2009-6-18 15:25 编辑 ]
又一峰 2009-06-18 15:20   #35楼
巴松错、林芝(三)
又一峰 2009-06-18 15:23   #36楼
谢谢各位欣赏<BR><B><FONT size=5>恭祝各位TX---------扎西德勒!</FONT></B>
迷惘的农民工 2009-06-18 16:55   #37楼
又一次重温西部旅行,2009好行程!:handshake :handshake
雷霸天 2009-06-18 17:19   #38楼
西藏!向往极了!dd61001 dd61001 dd61001 无弹药!作梦算了!
913zgc 2009-06-18 17:51   #39楼
好景好旅程:victory:
yuya 2009-06-18 18:24   #40楼
dd61001 哗,什么进侯才轮到我去呢?
周围娟 2009-06-18 18:36   #41楼
dd59001 那山那水,美呀
关于作者-
又一峰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英德赏油菜花、桃花、摄影活动回顾 [attach]92387[/attach]   “哇、哇…,好靓呀!”,阵阵小孩的尖叫和女士们的兴奋呐喊声把我从恹恹欲睡中叫醒。顺着手指向窗外望去,扑入视野的是遍田的一片金黄,刺得眼睛都有些痛了,好像谁不小心把颜料桶弄翻了似的。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清远运动休闲网的39名TX急不可待的跳下车门,飞奔的向田野走去,捧起油菜花像蜜蜂似的吸起来。油菜花的香味别具一格,捧起一朵,淡淡的香味便萦绕在鼻尖,从花蕊中源源不断地溢流出来,让你情不自禁地把鼻子往前一凑再凑。一下碰到了细细的花蕊,就会让花粉把你染成了黄鼻头。要是油菜花们手拉手聚在一块,那香味可就不得了了。微风吹过,那金黄的香气铺天盖地地涌来,让你贪婪地大吸一口,哇,暖暖的香味弥留在齿畔,让你的喉咙也甜甜的。蜜蜂、菜蝶你来我往,围着花儿们久久不肯离去。它们也像你一样,让这香味给醉倒了。   这正是我们想象中的油菜花。   在此感谢:老驴们从始至终的关心和帮助、感谢云博士、子曾经曰过和TX们的支持、配合、辛苦了财务若冰、林子,感谢英德小虫网的英德葑、模特莎莎,感谢… 精彩回顾请林子附上,财务情况请若冰整理附上,精彩相片请大家附上。 (第四页81楼附本次活动财务报告)
    0 赞 · 170 评论 @又一峰
  • 七星墩山下摘笋记 今天是2013年的3月9日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担心自己体力不支,一直不敢涉足户外玩穿越露营。上周看到清远运动休闲网上赖伯召集去七星墩,看禾雀花,摘黎梗竹笋一天活动,就开始在徘徊,去?还是不去。笋,含有丰富的维C和粗纤维,是所有食物中最好的排毒食品之一。到清远后,吃笋都是靠买别人摘回来后加工过的,不是很新鲜,也不合自己的口味。为了重温儿时摘笋欢乐情景,加上为那娇娇欲翠的禾雀花,打上背包出发吧。 早上7:30分和天地赶到新中源时,已有部分TX到了。由于某种原因,只到8点30左右联系到的车辆才姗姗来迟。布衣 、了哥、 银河、亦意、西瓜、小Y等27人驱车前往七星墩。 七星墩,位于英德黎溪南部,与佛冈交界。下车徒步10几分钟,沿种有沙塘桔的山边行走不久,就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不一刻就到了传说中的白水寨瀑布。 先上集体照(七星墩山下合影) 白水寨 过了白水寨,沿山路直上,一路山景不错,可谓山清水秀。不久见个个都张开大嘴,不知是在紧张呼吸,还在大口大口的呼吸的氧离子。路边也不时可以看到人村民留下的炭窑。 中途小休 小潭流水 再来个远景 村民留下的炭窑
    0 赞 · 136 评论 @又一峰
  • “我环保 我自豪”-- 清远运动休闲网2016南岳赏雪祈福之旅回顾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一首《满园春.雪》让多少出生在南方、成长在南方的人产生无数的猜想;一幅幅北国风光在摄影大师的镜头下,又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2016年1月18日,从天气预报得知本周末我国南方地区受超级寒潮带来的“极寒”天气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将普降大雪。19日,一太早赖伯私信说要组队去南岳衡山赏雪,叫我一起带队。清远,这场雪,我等了好久,原本周六是值班的,为着去金子山拍雪景,班也换好了,就等周五一下班就出发。赖伯的一个私信加电话,将我的行程打乱了。同是同道中人,该出手时就出手吧。只要金子山还在,拍摄机会就还有。兄弟情,一辈子。于是退了去金子山之约,收拾好背包,带上好心情,到衡山拍雪去。 回顾整个行程,要说辛苦,应该是台前幕后的林工、赖伯、云客和三台车上的账务人员,从活动的策划开始,他们就在默默的联系着车辆、住宿、饮食,确认出行人员名单,询问保险情况等。到了目的地,又忙于指挥交通,组织购买门票,安排人员住宿、吃饭等(在此,特地为林工、赖伯、云客、校掌和三位美女账务人员大大的点个赞!)。本次南岳衡山赏雪祈福之旅,三台大巴,穿省过州,往返行程近1500公里,虽然出了点小小的插曲,全体人员平安回到清远就达到了此行的目的。为了看雪天日出、为了梦中的美景,抵着寒风,想想在零下12度的环境下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何况路上结冰,又湿又滑,可谓步步惊心,终于从心理理解到中国有句成语叫“如履薄冰”了。  24日凌晨,4点钟。一太早与头天晚上就约好的惠兰、苹果仔、思思等靓女起早摸黑,走在又湿又滑的路上从入住的农家山庄出发,经过南台寺、磨镜台、紫竹林、佛寿殿、南天门等地,急行军近3个小时,终于在日出之前赶到了上封寺附近的观景台。由于山区雾大,刚开始时的日出并不是理想的摄影天气,看到不少来自广州地区、长沙地区等的游客,在纷纷拿起手机在拍摄。可是,在当时零下12度的天气下,不管你是苹果、还是雪梨,拍不了几张,手机便自动关机。面对白雪皑皑下的大美雪景,我也顾不上一路奔波的劳累,急忙从怀里掏出脚架,准备安装好脚架时,没想到脚架给冻住了,怎么拧也拧不开,一生气之下,大力一点拧了,哪知拧过头,这下脚架废了,手也整伤了。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面对如此难得一见的美景,难道就罢了,难道没有其它办法了?情急之下,借用地形,将就好三脚架,顶住寒冷和手痛,拿起相机,不断地变换角度,开始拍摄了。 好在去之前做了一点功课,做了点保温措施。还好5D3的原装电池还算对得起它近400元的价格,也没有想像中的电量损耗快,整个拍摄过程了就用了才一块电池。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为什么玩摄影的人都喜欢在自己的相片上打上自己的水印了吧。无限风光在险峰。确实,为了一张风景相,摄影人冒着危险、起早摸黑,三番五次来回走,为的就是一张相片。这种经历你懂多少呢?凭什么随便的将他人辛苦拍来的相片,不打招呼,就拿来用呢?就算你署了作者名又能说明多少问题?所以请尊重摄影师,如果真的喜欢他(她)的相片,就大大方方的与摄影师商量,争取拿到没压缩的高清大片,那才叫过隐。 好了,其它的都不说了,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感觉吧。老规则,去片。
    0 赞 · 103 评论 @又一峰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