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鸡模特不错,够专业~~~~:lol :lol
暗部和高光缺失不是这样定义的,只要没有超出柱状图的两端,就不能算缺失。本来cmos容宽度就比ccd大,只要用中间部分就可以完全满足需要。要是两边拉满,这么夸张的色彩,对于这个主题是不合适的。不信你可以做出来试一下。应该不会是你的显示器色彩太过清淡吧。
dd66001 嘿嘿,不谈论这个话题了,随心所欲的拍吧,自己喜欢就可以了。何须介意别人的呢~~~~是不是?
我都打算脱离数码的行列了,数码的颜色和宽容都怎么及胶卷呢?
禄来加福头加富士我最爱啊



不要模拟任何胶卷,直接就用胶卷
我都打算脱离数码的行列了,数码的颜色和宽容都怎么及胶卷呢?
禄来加福头加富士我最爱啊



不要模拟任何胶卷,直接就用胶卷
这个简直就是恶魔啊


哈哈,德头,还是蔡司莱卡好。那样一套本来就价值不菲,而且用起来消耗也很多。数码的乐趣,又岂是胶片可以得到的呢。睡了,明天还要早起。dd64001
要不你搞一个适马的SD14单反,也是有够毒的。
tzm511 tzm511
东风,你的龙颈人物像干嘛不发点上来呢?
已经更新到回顾贴,大家可以去看看。
dd53001 你是不是懒了点...哈哈哈...(好搞笑..)
呵呵,我们就是对于一些技术细节略微讨论切磋了一下而已,没事的。
大家多交流才有进步啊。但是我还是觉得不应该太多的拘泥于一些器材的细微差异。
宾得也好,佳能尼康或者其他一些厂家的器材也好,都会有多多少少的有一些缺憾,或者特点。当然,价格高也算是一种缺陷吧。我还是觉得用好手上的器材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说用宾得拍出佳能的感觉,应该问题不算很严重吧。
应该将关注重点集中在选材,立意,构图,甚至后期处理方面,如何能够更好的表现主题内容。如果在某种情况下,色彩的细微差异是重要的,那就多关注色彩。如果在一些题材下,色彩算次要的 ,那就不必多去拘泥。现代的相机,电子测光技术非常成熟,动不动就五六十区,只要合理运用,人机配合,获得正确的曝光是不成问题的。而无需再像先辈摄影师那样,为了一个未知的正确曝光而大费周章,剩下不少精力,这就是相机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还有景深与虚化的控制,这个并不是越虚化越好的,而是应该看题材合理的控制,适当的收放,必要的时候多尝试几个组合,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现在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拍照,我觉得除了一些艺术追求以外,还有可以和更多的人分享你的所见所闻,让更多的人也得到和你在现场同样的感受,那就再好不过了。
[ 本帖最后由 〓东★风〓 于 2009-6-22 14:28 编辑 ]
大家多交流才有进步啊。但是我还是觉得不应该太多的拘泥于一些器材的细微差异。
宾得也好,佳能尼康或者其他一些厂家的器材也好,都会有多多少少的有一些缺憾,或者特点。当然,价格高也算是一种缺陷吧。我还是觉得用好手上的器材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说用宾得拍出佳能的感觉,应该问题不算很严重吧。
应该将关注重点集中在选材,立意,构图,甚至后期处理方面,如何能够更好的表现主题内容。如果在某种情况下,色彩的细微差异是重要的,那就多关注色彩。如果在一些题材下,色彩算次要的 ,那就不必多去拘泥。现代的相机,电子测光技术非常成熟,动不动就五六十区,只要合理运用,人机配合,获得正确的曝光是不成问题的。而无需再像先辈摄影师那样,为了一个未知的正确曝光而大费周章,剩下不少精力,这就是相机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还有景深与虚化的控制,这个并不是越虚化越好的,而是应该看题材合理的控制,适当的收放,必要的时候多尝试几个组合,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现在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拍照,我觉得除了一些艺术追求以外,还有可以和更多的人分享你的所见所闻,让更多的人也得到和你在现场同样的感受,那就再好不过了。
[ 本帖最后由 〓东★风〓 于 2009-6-22 14:28 编辑 ]
喜欢东风"应该将关注重点集中在选材,立意,构图,甚至后期处理方面,如何能够更好的表现主题内容。"
摄影这东西,主要还是反映主观的一个东西,它记录了你的视角,让大家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东西",只要是有心人,有自己内容的人,拿着现在这么先进的器材,拍出好照片不成问题.
自己的视角+决定性的瞬间就是一张好照片
摄影能表达自己的思想,,
摄影 先是悦己,然后才是悦人..
这时候让所谓的技术参数一边玩去吧.dd74001
[ 本帖最后由 阿信 于 2009-6-22 19:10 编辑 ]
摄影这东西,主要还是反映主观的一个东西,它记录了你的视角,让大家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东西",只要是有心人,有自己内容的人,拿着现在这么先进的器材,拍出好照片不成问题.
自己的视角+决定性的瞬间就是一张好照片
摄影能表达自己的思想,,
摄影 先是悦己,然后才是悦人..
这时候让所谓的技术参数一边玩去吧.dd74001
[ 本帖最后由 阿信 于 2009-6-22 19:10 编辑 ]
器材过得去就可以了,完全不讲参数也是不可能的啦,有时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只能通过参数与机器沟通啊。
现在学习冲洗胶片,才知道远比数码后期更复杂,数码用电脑就可以了
胶卷,什么逼冲,刮片。用水温控制定影剂等等。比电脑过之无不及
胶卷,什么逼冲,刮片。用水温控制定影剂等等。比电脑过之无不及
可惜没能去。
:L :L :L :L :L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