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你的评论...
32
莫愁 2009-09-15 17:31   #24楼
读书不能用“有用或无用”来简单定论,书中虽没有黄金屋或颜如玉,但俗话说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书确实能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其实读大学我觉得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读书学习,更重要的是大学里的氛围。
前几年很多大学都扩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圆大学之梦,不再过去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就业形势变得不乐观,所以很多人都疑惑起来该不该选择继续读书这条道。我弟今年高三,成绩还可以,他也面临这个困惑,也提到了读书无用之说,我们一家子进行了一次“辩论”,最后结论是考上了就读,其实弟弟还是挺喜欢读书的,呵呵!希望弟弟在最后一年的高中生活结束后能继续读书!
那年夏天 2009-09-15 20:10   #25楼
(五)摘录这些事例,想要表达什么观点?可以自己组织文字鲜明地提出来。问我够不够,如果不够,再摘成千上万条,还是词不达意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录这些事例,是用来回答你16和18楼所提出的问题。
(四)你的腔调怎么和TG一样样啊?难道屁民们都喜欢站在反面麽?
(三)无可比性,我知道你没见过学生带木仓回学校,带刀带铁管的见过吧?如果他们可以带的话…… 自己可以想象一下。
(二)这个我懒得驳你了……
(一)结果预计是这样:正面和负面的文章比例约为1:6,正面消息多数为官腔文,五毛文,偶尔有些偏远山区的先进事例;而负面消息则大多是屁民们的文章。
另外,弱弱的问一句,楼主是七千万之一吧……? ­
黯然销魂 2009-09-15 23:46   #26楼
原帖由 那年夏天 于 2009-9-15 20:10 发表
(五)摘录这些事例,想要表达什么观点?可以自己组织文字鲜明地提出来。问我够不够,如果不够,再摘成千上万条,还是词不达意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录这些事例,是用来回答你16和18楼所提 ...

你的言论太偏激了,跟PF骂街没啥区别!严重BS你!
日出东方 2009-09-16 02:01   #27楼
理性地讨论吧,没必要动气哦。
大可 2009-09-16 08:23   #28楼
摘录这些事例,是用来回答你16和18楼所提出的问题。
(四)你的腔调怎么和TG一样样啊?难道屁民们都喜欢站在反面麽?
(三)无可比性,我知道你没见过学生带木仓回学校,带刀带铁管的见过吧?如果他们可以带的话…… 自己可以想象一下。
(二)这个我懒得驳你了……
(一)结果预计是这样:正面和负面的文章比例约为1:6,正面消息多数为官腔文,五毛文,偶尔有些偏远山区的先进事例;而负面消息则大多是屁民们的文章。
另外,弱弱的问一句,楼主是七千万之一吧……?   


回25楼:
昨晚喝多了,没上网。今早一打开,发现挺热闹。干脆回完再上班咯。
    (四)用哪一种腔调来说话,关系不是很大吧。能说清楚意思就行咯。“TG”是什么意思一?请解释一下。
    (三)“木仓”何解?“学生带刀带铁管”。。。。。。如果我说,1990年,我读高一时(城区一中),带我们寝室的七个室友(每人一条铁管)去打高三级的学长们;读大学时,带四个广东老乡跟踪一个骂广州太阳神队“胡志军,彭伟国傻B”的上海球迷并把他爆打一顿,你相信吗?我不用想象,因为我经历过。
    (二)不是懒得驳吧,是没有意义的一个话题。哪一个国家没有腐败呢?关键是如何去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一)“正面和负面的文章比例约为1:6。。。。。。”,不知你大学是学什么专业的?我学的是新闻专业。上课时,我老师就说过一句话:“狗咬人很普遍,没多大新闻价值;可人咬狗就不同咯”。从新闻学的角度来看,负面的新闻永远比正面的报道有吸引力。用正常的思维想想,一个贪官包了多少“二奶”,受贿了多少钱?这很容易记住的。可一个人民公仆做了多少好事?解决了多少问题?相信没多少人愿意去记。
    (0)“弱弱的问一句,楼主是七千万之一吧”。大声说出来,我就是七千万份之一。
[ 本帖最后由 大可 于 2009-9-16 08:27 编辑 ]
布衣 2009-09-16 09:04   #29楼
又一个七千四百万份之一托腮静听!
日出东方 2009-09-16 09:29   #30楼
打酱油路过:lol ,顺便帮楼上的楼上回答一下:
4、TG这个词原本我也不知,搜索了一下,有很多种传说,各取所需吧。
3、木仓是合起来看的。就象弓虽这个字(词?)一样:loveliness:
2、通常我们都很腐败,例如搬台冰箱上峡山,只是为了能喝上冰镇雪碧,又如搬张折叠床去隧道露营,只是为了睡得舒服一些:D
1、虽然我也是七千万,但总觉得做好一件事是份内的,不必要让别人都知道,但一粒老鼠屎会搞坏一锅粥,这点却是谁都知道。有人帮忙挑刺,是值得庆幸的事。
楚风 2009-09-16 09:33   #31楼
大声说出来,我就是七千万份之一。
早上我就大声地说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素质与众不同。
大可 2009-09-16 09:35   #32楼
谢谢30楼的回答.:handshake
[ 本帖最后由 大可 于 2009-9-16 09:37 编辑 ]
pc 2009-09-16 10:34   #33楼
  "有用论""无用论"还是爷辈哪句话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有用无用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就会知道了.时间也可以证明一切.世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的都是矛盾的,读书也是一样,有用的,无用的都用,关键是看个人的体验.个人的观点是读好书(不是死读书)肯定比不读书要好..
   现在的无用论是因为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一扩招,数量出来了,质量跟不上不说还下降了.现在的好多本科生还不如扩招前的中专生.只是得一纸文凭能力却没有.
[ 本帖最后由 pc 于 2009-9-16 14:17 编辑 ]
水哥 2009-09-19 14:46   #34楼
读书总的来说个人认为还是有用的,提出读书无用论的一些人,我想这只不过是他读书的成本与出来工作的收入的期望不相称吧。读书咋没用呢?最起码读了几年书,字也认识多了。读书的好处之一就是培养了你的思考能力。。。关键是读好书,活用之。
狩猎者老白 2010-01-20 01:10   #35楼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就很苦恼自己的浅薄
关于作者-
大可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人活着为什么? 人活着为什么? 这是一直以来我在苦苦寻找答案的问题。 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找到答案。 人生,其实是由很多的烦恼组成的。 小时候,为处处受大人的管束而烦恼;念书时,为还没参加工作而烦恼;工作后,为工资太低而烦恼;成家立业后,为日子过得太快而烦恼;前段时间,在为装修房子而烦恼;这段时间,在为个人前途烦恼。。。。。。 我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很多的烦恼等着我。 这些烦恼,是一种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种压力,久久挥之不去,贯穿人之一生。
    0 赞 · 27 评论 @大可
  • 闲说清远的文化与发展 记忆中,建市以后,清远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当时上马的项目,如金泰、金三角电器城等等,到了今天,大都成了记忆。经过“韶关帮”的差不多十年的一番瞎搞,清远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广东的寒极,城市规划说变就变,经济依然落后,文化依然缺乏,大案要案常有(抢银行、贪污受贿),大吧在广州最霸道,等等……,总之,都不是好东西。宝贵的十年啊,犹如南柯一梦!韶关帮主政的十年,清远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反而加大了,思想僵化,乐于窝里斗,思维更是停止不前。那时候,因为是清远人,出到外面说句话都不敢大声。 清远真正开始发展是在陈用志主政时期,清远的交通道路建设,城市建设,招商引资,都是从那时开始发生质变的。也就是从那时起,“清远现象”才引起了广东乃至全国的关注。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几年列全省第一,人民群众的生活也随之不断提高。看看节假日来清远游玩的旅客,看看酒楼饭馆的人潮,看看旅业的兴旺,今天的清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近几年,清远尽管发展很快,但由于起点底,经济总量不大,所以整个城市的经济水平依然不高。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清远的任务还是求发展,即先求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文化的发展。 一个地方的文化事业发展是与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可见,发展文化,满足需要,是各级政府的任务之一。清远缺乏文化,政府是有责任的,这点,笔者也赞同。但全怪政府,似乎也有失公平。 ,她需要历史的沉淀,积累。甚至可以说,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一个地方,人民的温饱还没有解决,能有多少精力搞文化? 同理,一个人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了,他才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享受。就象TX们,只有坚实的物质做保障,才能专心去骑行、探险、越野、户外。相反,一个人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没有满足,他那来心思去看电影、去买书?逛博物院? 深圳特区建立了这么多年,取得了这么大的经济建设成就,有图书馆、有博物馆、有电影院,又怎么样?它还不是被誉为文化沙漠? 我们的市区也就十来万人,真正富裕起来的就更少了。所以,清远文化的缺乏,表面上是政府的不作为,实质上是时候未到,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 当清远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在全省的前列了,市区人口急剧增加了,全民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时,我们的文化建设就摆上议事日程。
    0 赞 · 27 评论 @大可
  • 我与清远运动休闲网 [册成为“清远运动休闲”网会员的。基于两次偶然的经历,我与这个网结了缘。 第一次是在一个周六的上午,几个友人相约到喜盈门喝早茶。聊天聚旧时,一个满脸沧桑感的人推门而进,仔细一看,竞是一位好几年没碰面的朋友。于是我们很兴奋地互相问候了一番,彼此之间了解了大家的近况。交谈中得知,他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偶尔还去越野、露营什么的,与周边的发烧友联系密切。我当时心想,这人还挺前卫的,沧桑感也许就是这样而来的吧。当时,他没提到清远运动休闲网,但他手中的对讲机,时不时冒出几句不知谁说的话来,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喜盈门一别没多久,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赴宴。他说去小市花坛边那间蕙心阁吃。我很早就知道那是一间西餐厅,但之前从来没去过。上楼梯时,我留意到两边贴着一些户外运动的放大了的画面,但里面的人一个都不认识。上到大厅,我们随便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大厅不大,旁边的三、四张桌子已经坐满了人。我发现在喜盈门见到的那位朋友也在。吃饭时,他还拿出一瓶人家送给他的米酒给我们品尝。我记得,当时他还介绍了一个坐在旁边的女孩给我们认识,后来才知道她就是墨脱,一个刚念完高中的女孩子。我跟那个朋友讲,我想加入骑行队伍,目的是想减体重。他表示支持,并介绍我上“清远运动休闲网”进一步详细了解。从那时起,我才知道了清远运动休闲网。 第一次打开网页,我发现里面有很多好活动。户外、球类、游泳、爬山、写文字、跑步等等。大学时,我学的是新闻专业。四年的校园生活,我养成了写心得,写随笔的习惯。于是,我尝试着贴一些小文章,发在“心情心语”;或者贴一些自己的认识,放在“谈天说地”里,以此作为一种生活的休闲方式,作为一种排解工作压力的途径。还别说,感觉挺有效的。现在想想,还是要感谢墨脱的。是她的墨脱之行,给了我很多的话题,慢慢的打开了我的思路。尽管有嫌疑,但我并不是想“傍大款”。我贴的文章长短不一,但每一篇都是思考的结果。有多少人回贴,有多少人赞同,这个我不太看重。我看重的是,从思考,到成文,到发贴,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一种乐趣,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快感。 当初,我入会的初衷,是想加入骑行一族的。目的也很简单:减肥。记得上网之初,在黑豹的指点下,我连自行车的款式都选好了。但直到今天还没去买。原因有二:一是在装修房子,买回来没地方放;二是年轻时踢足球不注意,目前伤痕累累,特别是膝关节。我想,只能看身体状况如何,才决定去买咯。在这里,也要感谢豹哥对我的指点。有机会的话,还是要请他喝几杯的。 如今,加入这个网已经一个多月了。不知不觉中,我又养成了另一种习惯:每天,无论有多忙,或者有多晚,我都会打开网页看一看,以此作为一种寄托。工作之余,偶有所想,我也会把它记下来,与大家分享。我想,我已经乐在其中了。 前几天,网站的管理员发来信息,征询我做“谈天说地”版主的可行性。当时我回复说,我刚加入不久,就要肩负重任,恐怕不妥。更主要的是,我怕做不好,怕辜负大家的厚爱。 今天一早,“丑妇”终于见“家翁”了。心情更是忐忑不安。希望各为TX对大可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宽容,多一点鼓励。 就以此作为大可的“就职演说”吧。
    0 赞 · 25 评论 @大可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