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你的评论...
24
sue 2010-01-04 10:26   #22楼
看样子蛮精彩的。。。miss了。。。残念。。。
响铃 2010-01-04 10:56   #23楼
据笔者了解,此次邀请演出,是为尝试举措,主要在市直机关发票观看。没有对外进行广告宣传,故许多朋友不了解。相信将来的清远,这样的演出,会越来越多!清远的文化发展,有我们热心的广大网友,有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繁荣昌盛的。
花花 2010-01-04 10:57   #24楼

谢谢北江领导人新年的鼓励!图片后半部分,更为出色,但今天已超限额,只能发这些了。若大家喜欢,再继续上传。
响铃 发表于 2010-1-1 18:07

俺不是领导人,响铃兄你就别笑话俺了...:L
响铃 2010-01-04 11:22   #25楼
"俺不是领导人,响铃兄你就别笑话俺了..."
论坛管理者就是领导,“管”者,“官”也,微臣可没笑话啊。“密切联系领导,表扬和自我表扬”可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之重要两条啊。这也是文化之一。:lol:lol:lol
北江文化本版热帖-
  • happy 发表于 2008-08-31, 329 回复

    happy everyday

    开此贴,除了写写心情心语外,当然还支持下本地论坛啦! 第一天报道,希望有好的心情!... 阅读全文
  • happy 发表于 2008-09-09, 167 回复

    《点点滴滴》

    因为我的仔仔乳名叫点点,开这个贴,主要是记录他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 口述:点点 代笔:happy!... 阅读全文
  • 林风 发表于 2011-08-25, 151 回复

    八碑墓(大结局了)

    秋意早起,凉风阵阵萧萧刮过山岗,吹落一大片一大片枯黄的树叶,这树叫细叶相思树,除了山顶一条长长的防风带外,其余的就是凌乱地生长在这乱葬岗的坟墓之间。相思树长得笔直笔直的,是这里常种的防风树,树木高大,听说这片树林已经种了十几年了,埋在这里的先人更是很久很久的年代,其中一座最为古老,它孤怜怜地坐立在山顶与山腰之间,可能就是“七上八落”的位置,它远离墓群,其实是墓群远离它,因为它比这里的墓群所有的墓都要早,甚至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埋葬在这里,它像是这里的王者霸主,但它看上去却是那么的凄凉、孤独!四周没有一棵高大的树木,只有杂草丛生,而且这里生长的草是出奇的高大,基本把它隐藏起来,很明显它已经太久没有人来拜祭了,偶尔阵风稍大吹低杂草,隐约可见残旧的灰砂白墙,让人感觉到它是哪么的神秘莫测,哪么的阴森,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慌,如果是一两三个路人经过都会远远的兜个转儿走。... 阅读全文
  • happy 发表于 2009-05-18, 143 回复

    《为你写诗》

    其实一直以来,俺就有一个远大的梦想,不过这个梦想大得有点不切实际,就是想为论坛里的每个同学写一首诗!夸张吧?!由于自己不是诗人也非作家,所以,这个梦想一直不敢付诸实践。 如今,既然成为文化版版主,干脆就试试吧!每个人都有份,不过,可能得排队! 写得不好,欢迎拍砖,也欢迎同学们互写~~~ 声明:俺不是诗人,俺以下写的诗,不讲通仄,不求押韵,讲求的,只是别人给自己的感觉或纯属是自己的感觉!... 阅读全文
  • 以斯帖 发表于 2010-02-01, 32 回复

    1982清远大水(很珍贵的图片)

    水浸清城,汪洋一片。   地方影像志(4)   樊沃夫 黄宅裕 刘苏   现在的清远人对于洪灾的记忆,也许停留在1994年那场百年一遇的特大 洪涝灾害。然而在清远老人的记忆中,1982年的那场特大洪涝灾害才是真正 的梦魇。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已退休的刘伯仍然心有余悸:“那场洪水真的 是很大,一夜之间,整个清远都成了一座水城。”   31个公社48万人受灾   那场特大洪涝灾害,来势凶猛,受灾面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清 远县31个公社受灾,全县总人口89万人,其中48万遭遇洪灾,占总人数的54 .3%,损失极其严重,局部地区属于毁灭性破坏,部分重灾社队的农民几乎 丧失生存的基本条件。   1982年5月12日凌晨三点开始,当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一场突如其来的 特大暴雨袭击了清远县。鱼坝、洄澜等24个公社(镇、场)暴雨成灾,市区录 得最高雨量600mm,飞来寺高达800mm,致使山洪爆发,北江河水急剧上涨, 县城13日午夜北江水位达到15.9米,超过历史最高洪峰。内涝水位超过16米 ,造成黄岗围、黄坑围、清西围、飞水围、秦皇围、大厂围、白庙围等36宗 堤段决堤,缺口75处,总长4335米。   山洪冲毁全县公路干线共512公里,大小桥梁冲毁无数。毁坏农田6万多 亩,早稻受浸40万亩,其中失收29万亩,浸坏、冲走旱粮作物36万亩,鱼塘 浸顶25000多亩。倒塌房屋68221间,有203人丧失了生命。40万群众被洪水 围困,17万人无家可归,露宿山头、基堤,饥寒交迫,处境十分困难。   位于北江河畔的清城镇。5月12日,西郊的黄坑围被山洪漫顶并冲开7个 缺口,加上北江水位急剧上涨,清城腹背同时受到洪涝袭击,洪水如脱缰野 马,冲进街道,穿房入屋,几小时内,全城顿成汪洋泽国,县府门前水深高 达2米,中山公园达到3米。受浸六天时间,倒房879间,浸坏和冲走大量物 资,工、商、财、文、教、卫生、交通、邮电各行各业被迫瘫痪,整个县城 受到重创。   海路空三军清远抢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尽管刚刚改革开放,经济基础薄弱,然而当了解 到清远遭遇特大洪灾后,从中央、省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全国各 地有关部门纷纷来电来信表示慰问,除了将节衣缩食的钱粮物资送给灾区, 还派出各种技术员支援县各业及早恢复生产。   省民政厅立即拨出应急救济款230万元帮助灾民渡难关。据当时的统计 数据显示,现金50多万元,大米45万斤,稻谷7万多斤,炒米14万斤,面食4 万多斤,衣物66万多件,还有大批药品、医疗器械和水泥等物资。   在人民群众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的始终都是人民子弟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时派出海陆空三军部队指战员到灾区救人抢险,投放救 济物资,为灾区人民防病治病,洪水一退又迅速奔赴恢复生产的第一线,担 负起抢修公路、桥梁的艰苦任务,仅用18天时间就修复了清阳公路,提前42 天完成工程任务,有力地加速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步伐。   广大群众也奋不顾身自觉投入抢救国家人民生命财产的行列,努力使损 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洪水一退,立即投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5月底至7月 初,上千名县、社、队干部带领7万民工奔赴复堤工地,通过艰苦奋战,完 成了125万土方任务,使全县堤围缺口堵复90%,其中8宗捍卫万亩以上的堤 围已基本复原;修复被冲毁的农田2万多亩;修复灌溉11万多亩,同时清阳 公路、清西公路全线恢复通车。   清远大水成记忆   再次经历了1994年的大洪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位于北江上游 的升平镇修建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决定,1994年10月18日,飞来峡水利枢纽工 程正式开工,1999年10月8日正式建成投入试运行。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关键性工程,枢纽以 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效益。飞来峡水利枢纽与北江 大堤联合运用组成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近期可将北江下游防御洪水标准从 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北江大堤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后,堤 库联合运用可防御300年一遇洪水。   如今清远人民再也不用担心洪魔肆虐,也从此告别了多灾多难的昨天。 在今年“3.28”庆典上,清远人获得了一个更为振奋的好消息,清远水利枢 纽已正式启动。可以想象,在不远的明天,如诗如画、山水相映的新兴城市 将呈现在市民的面前。 水浸清城,汪洋一片。 洪水凶猛,淹没了村庄,冲毁了桥梁。 被浸的朝阳里 下廓街受淹情景 禾云公社黄田一带一千多亩农田被沙石堆积达一米多高。 四十万人被洪水围困,十七万人无家可归。洄澜、禾丰等群众 转移到北江堤坝上生活。 灾民正在分发空投饼干 石角公社小学毕业班正利用几张乒乓球台进行毕业考试。 黄坑围堵口复堤工地... 阅读全文
  • 布衣 发表于 2013-01-22, 48 回复

    清远运动休闲网暨协会基地陆续曝光

    经过东方 大雄 文伟 子俊 虫仔 老狼 JUI IRJ 野狼 轻风 秋天 若冰 天蓝月 芭芘 硕鼠(参与TX太多,难以一一列出 排名不分先后)..........等等一众TX的辛苦努力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清远运动休闲网暨清远市业余无线电协会清城区无线电协会清城区自行车协会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的活动基地初步成型.未来几天将陆续放上基地的装修布置情况. 基地由45平方米的办公室和60平方米的多功能室组成 位置:新城区清远市人民医院对面的青少年宫二楼. ... 阅读全文
  • 关于作者-
    响铃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也谈《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为和“野云随风”共同探讨同感兴趣的话题,特编撰此短文,以作交流!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自诗三百与《楚辞》之后,文学作品逐渐盛行起来。自此百家争鸣,不时有流芳之作惊世而出。自《诗经》、《楚辞》起,汉赋、唐诗、宋词,以至后来盛行的戏曲小说,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演变,延绵不断。如果把中国文学史比成延绵不断的群山,那么横空出世在清朝康乾末年的小说《红楼梦》便是这群山中的巅峰。   《红楼梦》自出世以来,便征服了千千万万读者。自古就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说,足显其盛。而后《红楼梦》研究者自成一派,直到现在,“红学”研究已经历时了二百多年,足以使人叹为观止。《红楼梦》被视为“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灭”的“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达到了我国文学创作的最高峰。 而它又不仅是小说这么简单。它集诗词歌赋、经史子传、医艺杂说之大成,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我们的毛泽东主席甚至还称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不但“文备众体”,而且入情入景,这是文学史上闻所未闻的。“除小说主体文字本身也兼收了‘众体’之长外,其它如诗、词、曲、赋、歌、谣、谚语、偈语、辞赋、对联、书信、灯谜、酒令等等,应有尽有”。研究它的都是清代以来各个时代最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脂砚斋、胡适、鲁迅、周汝昌,也有像张爱玲等,那一个不争的天昏地暗! 而它的主题也不是单纯“宝黛爱情”悲剧那么简单。它既讲宝黛的爱情,也讲封建社会青年女性的普遍悲剧,还讲贾府的衰亡,影射封建皇朝的必然没落。每一个内容都可以有众多例子可以说明。仅以其写那个时代女子最终不免薄命的悲剧为例。曹雪芹通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对小说中纯洁美丽的所有的女子发出尊重、赞叹、惋惜的呼声。大家读过《红楼梦》后,就会问:“这些优美动人的女子怎么会被压迫、被歧视、被污辱,然后又悲惨的死去,为什么没有一个强大的力量可以改变它,这是谁的错?”《红楼梦》就是通过 “美的毁灭”,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剧美,让你深思,痛恨那个社会。再说封建社会衰亡史影射说这一内容。它一开篇第一章就暗示“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家的兴衰荣败,让曹雪芹有着刻骨铭心的切肤之痛,这宁荣两府由兴到衰的描写,难道看不到康乾开始衰败的迹象?曹雪芹也同样借写贾府家族衰亡史,喻示当时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 试问,纵观整个中国文学史,有哪一部作品,有“红学”这样一个专门的称谓来命名其研究的领域? 无论是其思想深度、艺术造诣,还是两者的完美结合,或是其文化内函的博大精深,还是其人物、情节、景物的细致刻画,都是古今中外任何单一部文学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size=10.5pt] 如果《红楼梦》诞生在当代,诺贝尔文学奖,非它莫属!
    0 赞 · 51 评论 @响铃
  • 周六羽球活动回顾 周六羽球活动小结: 今天活动愉快结束! 海豚、响铃、森林、火机、海陆空先后到达,随后东方、009、天使专程赶来声援,练习刚好尽兴!海豚是游泳结束后赶来,且是第一个赶到,: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全场练习,打完双打、打单打(强项),口言透支,不见倦意,精神可嘉、韧劲可佩!东方、009不愧为版主,尽管另有任务在身,仍尽心尽责,全情投入!: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森林、火机、海陆空都可见基本功扎实,天使很虚心,进步不少,关键开心! 最大的收获是:经东方、009、海豚及参加活动者初步商定,以后每周日下午4-6时,初步约定以“北江运动休闲”名义暂时固定在市体育馆订场练习羽乐!有兴 趣之网友,欢迎参与练习。场租、用球费用每次活动后A ,估计每次每人A10-15元,球拍、矿泉水自备,交通工具自行解决。 最大失误是:没有留下联系电话,导致积极报名参加的筛子TX,找不到组织。为此,特向筛子TX道歉!:loveliness: :loveliness: 为吸取教训,日后本人召集,一定留下联系方 式! 相约活动方式,建议每周由响铃、东方、009、海豚轮流于周四前在网站“体育健身”以“周日羽球活动预约”发帖召集,视报名人数,于周五前致电体育馆 3373755订场。
    0 赞 · 66 评论 @响铃
  • 纯真! 一直很欣赏老同学阿里几年前驴行西藏的惊人杰作,他起的名字是《四脚一鞋》,我第一感觉是《天真纯朴》、第二感觉是《顽强的生命》,你觉得还可以起什么名字?阿里、老布、老饭,为让北江网友一同分享,就特许转帖吧! [attach]13400[/attach]
    0 赞 · 69 评论 @响铃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