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继善楼,堂屋里摆放着朱氏先祖的图像,因为早已不住人的缘故,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七间大屋相连,厢房一间接着一间,可以想像当初家族的兴旺景象,只是如今人去楼空。
继善楼只有两堂,中间是天井,不过因为是两层的楼房,所以楼上的一间也布置成了堂屋的样子




七间大屋相连,厢房一间接着一间,可以想像当初家族的兴旺景象,只是如今人去楼空。
继善楼只有两堂,中间是天井,不过因为是两层的楼房,所以楼上的一间也布置成了堂屋的样子




继善楼的内饰不但精致,而且相当地有文化气息,
在二楼的堂屋两侧,悬挂着两幅镏金的木刻家训,字是中正楷体,文秉儒家古训,倚栏细看,
周围是精巧的镂空木雕、精湛的彩塑壁画、精奇的飞兽檐刻,于是不禁羡慕起那个儒雅的主人起来,
在这样秀气的山谷,住这样精致的屋子,不正合了“山中日月长,筑庐读诗书”的意境么?




在二楼的堂屋两侧,悬挂着两幅镏金的木刻家训,字是中正楷体,文秉儒家古训,倚栏细看,
周围是精巧的镂空木雕、精湛的彩塑壁画、精奇的飞兽檐刻,于是不禁羡慕起那个儒雅的主人起来,
在这样秀气的山谷,住这样精致的屋子,不正合了“山中日月长,筑庐读诗书”的意境么?




站在矮墙上可以俯瞰整个桥溪村,在高远的天空下,
远望阴那山的黛色山影,近看继善堂连绵的大屋,嘴里尝着甘甜的砂田柚,心里感受着四百年来的变迁――回到乡土,
回到自然,我们用思维的脚印,踏上先人的坐标,感同身受,这就是我们热爱旅行的一个理由。




远望阴那山的黛色山影,近看继善堂连绵的大屋,嘴里尝着甘甜的砂田柚,心里感受着四百年来的变迁――回到乡土,
回到自然,我们用思维的脚印,踏上先人的坐标,感同身受,这就是我们热爱旅行的一个理由。




桥溪村位于梅县雁洋镇辖区内,阴那山五指峰西麓。
桥溪村毗邻的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距离桥溪村15分钟车程




桥溪村毗邻的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距离桥溪村15分钟车程




这晚与十几位梅州摩友欢聚晚餐,
期间大家相互谈摩旅,谈体会,谈梦想,让我感受到了梅州摩友的风采
感谢:土老史,心静如水,浪涛沙,钟哥,艺枫,雁洋卡莱,杜蕾斯,火狐338,横向G值,随云,东老板,阿黄,自由,晓翼....等共16位梅州摩友
你们的热情让我体会到了天下摩友是一家的内涵,谢谢所有的梅州摩友们!!!!




期间大家相互谈摩旅,谈体会,谈梦想,让我感受到了梅州摩友的风采
感谢:土老史,心静如水,浪涛沙,钟哥,艺枫,雁洋卡莱,杜蕾斯,火狐338,横向G值,随云,东老板,阿黄,自由,晓翼....等共16位梅州摩友
你们的热情让我体会到了天下摩友是一家的内涵,谢谢所有的梅州摩友们!!!!




摩旅游梅州.享受慢生活(6)---五百年的大浦老县城茶阳镇
这次到梅州摩旅出发之前做了不少功课,其中五百年的大浦老县城茶阳是确定必到的地方
从梅州市区出发不多久,就开始下雨,雨中的梅州也是别有一翻味道
沿江而行,猛然间看到一个古老的村寨被包围在城墙之中,这是哪里,掉头直接开到城墙下


这次到梅州摩旅出发之前做了不少功课,其中五百年的大浦老县城茶阳是确定必到的地方
从梅州市区出发不多久,就开始下雨,雨中的梅州也是别有一翻味道
沿江而行,猛然间看到一个古老的村寨被包围在城墙之中,这是哪里,掉头直接开到城墙下




进入到村中看到介绍的碑文才知道我们进入到了三河古镇
三河镇位于大埔县西部,是梅江、汀江、梅潭河的汇合处,
这里有客家妇女带孩子的韩江源石雕,据说是三河镇的地标雕塑。
在这里可眺望由三江汇合的美景。


三河镇位于大埔县西部,是梅江、汀江、梅潭河的汇合处,
这里有客家妇女带孩子的韩江源石雕,据说是三河镇的地标雕塑。
在这里可眺望由三江汇合的美景。




在三河坝的西岸,有古三河明城墙,沿路走进去,还有中山公园,公园里有全国最早建造的中山纪念堂。
不过现在的三河古镇已经没有昔日的辉煌,在春雨绵绵下,显得有些苍凉,
我们心里惦记着茶阳古镇,也就没有心思呆下去,匆匆照上几张相片继续我们的旅程
大埔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小城”还是符合的,因为去茶阳镇的路上,风景真的好美,
可惜天空一直在下雨,未能中途停车下来取景,事实上,梅州是个非常适合摩旅的地方
茶阳镇,位于汀江下游,作为大埔老县城,已有47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茶阳经常发生水灾,1961年秋,始迁县城到湖寮镇。。
进入茶阳镇没有过多的犹豫,直接找到了镇上最有名的建筑“父子进士碑”
父子进士”牌坊,又称“丝纶世美”牌坊,位于大埔茶阳镇大埔中学校门口,
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八年距今390余年,为纪念当时父子同中进士,父亲饶相儿子饶与龄所建。
曾经看过一个资料,进士大概到现在就相当于省的状元,父子同中真是了不起


父子进士”牌坊,又称“丝纶世美”牌坊,位于大埔茶阳镇大埔中学校门口,
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八年距今390余年,为纪念当时父子同中进士,父亲饶相儿子饶与龄所建。
曾经看过一个资料,进士大概到现在就相当于省的状元,父子同中真是了不起




整座牌坊为花岗石预制件叠架而成,高12.5米,宽4.65米,共为三层檐顶。
四根正柱、八根附柱并列四排,支撑石梁、石匾、顶盖,形成中间大门、两侧对称小门的布局。
坊顶亭盖为仿木古雕凿件。中间一横匾,正反面分别雕刻“父子进士”、“丝纶世美”。

四根正柱、八根附柱并列四排,支撑石梁、石匾、顶盖,形成中间大门、两侧对称小门的布局。
坊顶亭盖为仿木古雕凿件。中间一横匾,正反面分别雕刻“父子进士”、“丝纶世美”。




亭盖、横匾石梁饰以“双龙腾云”、“双龙戏珠”、“双龙衔花”等图案。
两侧小门顶端饰以“双狮滚球”、“花鸟动物”图案。石梁顶端均镶有一块麒麟石雕匾。
整个牌坊结构严谨精致、造型美观大方、雕刻工艺精湛,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精品。
站在碑前,仿佛眼前出现了那两父子衣锦还乡,荣耀先祖的景象,感慨良久

两侧小门顶端饰以“双狮滚球”、“花鸟动物”图案。石梁顶端均镶有一块麒麟石雕匾。
整个牌坊结构严谨精致、造型美观大方、雕刻工艺精湛,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精品。
站在碑前,仿佛眼前出现了那两父子衣锦还乡,荣耀先祖的景象,感慨良久




茶阳最为值得已有的就是他的骑楼群,
主要集中在茶阳城区的中山路、高福路、太平路、太华路、万川路、新马路、建设路7条街道,
始建于明清时代,风格独特,经过500年的积累现在是粤东最大的骑楼群,
整个骑楼群多为三、四层建筑,全长一千多米,约有店铺700多间。
本帖最后由 哮天犬 于 2012-6-7 18:20 编辑
我们骑着摩托车漫无目的的在茶阳古镇上闲逛
我们骑着摩托车漫无目的的在茶阳古镇上闲逛
如今的古镇,烟云尽散,繁华归去,像一个洗尽铅华的贵妇,古朴而端庄,儒雅而雍容,泰然而安详……
行进间看到前面一家标有茶阳古镇风味小食—福记肉丸的店子,哈哈,口福来了
那店中老板娘看到我们外地来到,热情细心的给我们介绍起茶阳肉丸来:取上等猪、牛瘦肉,将筋膜用刀解开,摊于竹箅子之上备用。
用一种特制的捶刀两把,将上等猪、牛肉捣成肉酱,放置于大缸盆,按重量比例放调料用手拍打和成肉泥。
左手将肉泥挤捏成小丸子,用汤匙断出置于盛有清水的缸盆中。
稍候,入沸水锅稍煮捞起备用。


用一种特制的捶刀两把,将上等猪、牛肉捣成肉酱,放置于大缸盆,按重量比例放调料用手拍打和成肉泥。
左手将肉泥挤捏成小丸子,用汤匙断出置于盛有清水的缸盆中。
稍候,入沸水锅稍煮捞起备用。




食用时,放点葱花、味精、糊椒粉,汤味更具芳香,肉丸或蘸辣椒酱,或点鱼露即可,
吃起来有香脆、爽口、味美真不愧为客家的传统美食,价钱还不贵5元一碗
吃完一碗不过瘾,“老板,再来一碗过把瘾”



吃起来有香脆、爽口、味美真不愧为客家的传统美食,价钱还不贵5元一碗
吃完一碗不过瘾,“老板,再来一碗过把瘾”




就在我们美滋美味的吃着肉丸时,看到对面的店铺前一块招牌上写有“笋粄、豆粄”的字样
连忙问道“这笋粄、豆粄是什么东西呀”
那老板娘爽快的答道“那也是我们这里的特色小吃,你们过去尝尝就知道了”

连忙问道“这笋粄、豆粄是什么东西呀”
那老板娘爽快的答道“那也是我们这里的特色小吃,你们过去尝尝就知道了”


走到对面店子,细看那些笋粄、豆粄,其实和制作饺子差不多,不过原材料就相差好多
其制作包括粄皮和内馅两部分,粄皮以薯粉为原料,用开水拌和揉搓,配以适量煮熟的芋或甘薯,制成薄度小圆形粄块;
内馅则以半肥瘦猪肉及竹笋为主,分别切碎,再配上虾米、鱿鱼丝、香菇、胡椒粉、盐等。
然后用粄皮裹住肉馅,捏稳封口成半月形,放进开水锅中煮至粄块浮起即熟,便可加上佐料食用。

其制作包括粄皮和内馅两部分,粄皮以薯粉为原料,用开水拌和揉搓,配以适量煮熟的芋或甘薯,制成薄度小圆形粄块;
内馅则以半肥瘦猪肉及竹笋为主,分别切碎,再配上虾米、鱿鱼丝、香菇、胡椒粉、盐等。
然后用粄皮裹住肉馅,捏稳封口成半月形,放进开水锅中煮至粄块浮起即熟,便可加上佐料食用。



至于豆粄,粄皮的制作与笋粄相同,不同的是内馅则以赤豆或白豆为主,咸甜皆可,
煮成后用热油浸润,更能显示粄食的香滑可口,且不致相粘
香喷喷的豆粄、笋粄端上,晶莹剔透的表皮,乌黑溜溜的肉馅,顿时食欲又起,吃到嘴里柔韧香滑那个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