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新年的钟声——2011年1月2日登石钟山记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0:55 编辑
(元旦登完石钟山回来以后一直在忙,没有时间写游记,为了能给后来者或者对石钟山感兴趣的TX提供一点资料,想想还是把迟来的作业交上吧!) [p=30, 2,ft]连山县山连着山,山多且美,出门就见山,走路要爬山,干活要进山,看风景当然也上山,石鼓山和石钟山就是其中的两座,这两座山均属起微山脉,位于该县的福堂镇和小三江镇的交界,S263线从两者之间穿过,东边是石钟山,西边是石鼓山,两山遥相呼应。去年的8月1日,与清远山林、金坚等山友造访了石鼓山,被山顶巍峨的巨石所震撼。晨钟暮鼓代表着自然的气息,承载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我们领略了石鼓的风采之后,就期盼着一睹石钟的尊容。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我们就选在20011年的新年,把石钟山作为新一年登山的起点。

[p=30, 2,ft]1月1日,热带雨林、四哥、又一峰、米格、金坚、清远山林、牛牛、晴晴、小魏和俺等10人直驱连山,在笔架山自然保护区的天鹅湖保护站小住一晚。2日一早,接上向导,从S263线转入象一条彩带般的盘山公路,在山腰上飘呀飘,8:50分飘到了石钟山脚的二代村,海拔高度已经到达550米。

[p=30, 2,ft]从二代村的屋背上山,一直沿着山脊往上升,虽然有比较明显的道路,但是一开始就急升的陡峭山路,让我们喘不过气。一个小时不到就到了海拔近900多米的高度,在我们以往登的千米高山中,还没有这样急升的山坡,而且既没有茂密的森林,也没有漂亮的风景,一路非常枯燥。简单、牛牛、和小魏几位MM已经花容失色,担心她们能否坚持下去,令我不得不对队伍和前进方法进行调整,把队伍分成两部分,清远山林、热带雨林、米格等强驴在向导的带领下以正常速度前进,并做好路标记号。简单、牛牛、小魏几位MM和身体不适的四哥在又一峰的带领下慢速前进,我居中联络。

[p=30, 2,ft]过了大约一公里的缓路,接着又是一个急坡,比第一个坡更陡,有一段还必须手脚并用才行,过了这个坡海拔达到了1200米高度,在一个墓地平台山上休息。眼前列列群峰绵延不绝,浮云飘忽于山间,宛如海市蜃楼,美丽的风景让我们心旷神怡,疲惫烟消云散。

[p=30, 2,ft]两队人马聚齐休息后,又迎来了第三个坡。这个坡虽然路程长一些,但是坡度相对比较缓,大家保持着整齐的队列前进。满山遍野的杜鹃树,等到山花烂漫时,这里又是一个观赏杜鹃的好地方。穿过杜鹃林,再越过一片阔叶针叶混交林和竹林上到了一个小山顶,冬季的高山草甸已成一片金黄,一条条山脉向四处延伸,不远的一个山头就是石钟山的顶峰了。

[p=30, 2,ft]最后一段路,看似很近,可走起来却不容易,因为常年人迹罕至,脚下只有依稀的路痕,要拨开竹丛和树丛才能前行。接近峰顶的地方全是被苔癣包裹着的岩石,石头与石头之间,上下层级有两米多高,横向之间是深不见底的缝隙,有的地方还必须从石洞穿过,因此,大家只能下托上拉,同心协力、小心翼翼地才上到顶,12点50分我们终于踏上石钟山1491米的顶峰。

[p=30, 2,ft]无限风光在险处,石钟山顶当然也是风光无限。一根高达60多米,直径达30多米的石柱屹立在山崖边,犹如一座倒扣着的巨钟,不知石钟之名是不是由此而来。周围更是万壑纵横,高峰林立,石鼓山、横水顶、布正顶、黄莲界、笔架山、起微山等千米高峰簇拥在周围,站在石钟峰顶,山高人为峰、一览众山小的情怀油然而生。雨林大哥从背包里掏出了国旗,望着飘扬的国旗,更让大家豪情万丈,兔年的千米高山之旅由此拉开帷幕,给力2011。


写下你的评论...
19
大风窗 2011-01-16 16:04   #2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0:55 编辑
美丽的天鹅湖,每一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
大风窗 2011-01-16 16:10   #3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0:55 编辑
二代村是石钟山脚的一个瑶族小山村,归属连南县盘石镇管辖,从这里上山是登石钟山的其中一个起步点
大风窗 2011-01-16 16:19   #4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0:55 编辑
一个小时急升近500米,山陡路滑的第一个坡
大风窗 2011-01-16 16:24   #5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0:55 编辑
坡度更大的第二个坡,是村民平常下木头的山坡
大风窗 2011-01-16 16:29   #6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0:55 编辑
1200米左右的高处,满山遍野都是杜鹃树,待到山花烂漫时,又是一个观赏杜绝花的好地方
大风窗 2011-01-16 16:34   #7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0:55 编辑
阔叶林、针叶林、竹林、高山草甸混交的第三坡
大风窗 2011-01-16 16:39   #8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0:55 编辑
第四坡冲顶,全是高大、湿滑的岩石
大风窗 2011-01-16 16:43   #9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0:55 编辑
无限风光在险处,1491米的石钟顶
大风窗 2011-01-16 16:53   #10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0:55 编辑
下午2点开始下撤,3点50分全体原路安全回到二代村
孔乙己 2011-01-16 17:07   #11楼
占位围观
.........
:lol
又一峰 2011-01-16 17:57   #12楼
辛苦大风窗了,文字好、摄影也好:victory:
天蓝玥 2011-01-16 18:59   #13楼
图文并茂,身心跟着一起旅行
林风 2011-01-16 20:11   #14楼
好野啊......
文伟- 2011-01-16 21:10   #15楼
围观  围观   :victory:
牵手 2011-01-21 08:20   #16楼

该回复已被管理员删除

当然 2011-01-22 22:15   #17楼
想出去走走了
雨姗 2011-01-23 11:06   #18楼
眼睛跟着去旅行
摄驴四哥 2011-01-23 18:13   #19楼
近来玩黑白胶卷入了魔,好不容易才拍了几张,作为楼主的帖子补充
普洱人家 2011-04-05 22:13   #20楼
图文并茂的回顾,看了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赞一个:victory:
关于作者-
大风窗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笔架山之哀伤 吾乃笔架山,人曰市肺、绿肺。今,肺为人所伤,吾之所痛,亦吾之所哀,故登坛一鸣。 人与山为友,山必益之,水盈而林密,竹壮而笋肥,花艳而蜜甜,仓实而民安。人与山为敌,山必损之,水竭而林枯,树倒而土崩,物绝而兽逃,仓虚而民潦。此乃天地之理也。 忆往昔,笔架之山,林木莽莽,竹影摇曳,谷幽兰香,鲜花烂漫,溪流淙淙,潭深鱼跃,虎豹出没,鸟语啾啾,方圆百里,绿野仙境,真乃植物之家园,动物之乐园,人民之宝库也,渊明及此,亦当世外桃源。此乃天之幸,人之福焉! 看当下,伐木毁林,蓄水发电,挖山采矿,溪水断流,山崩地裂,兽迹难觅,车来人往,商贾如鲫,污水横流,目力所及,伤痕累累,呜呼,植物失家园,动物丢乐园,人民难安居,霞客屐至,定当拂袖而去。此乃天之痛,人之祸焉! 鸟结巢于秀林,人择居于良地。皮之不在,毛何以为存?林之不在,鸟何以为巢?地之莠尔,人何以为生?故笔架之山民弃故地而走他乡,徒乎奈何! 伐木采林,如揭吾之皮焉;挖山采矿,如掏吾之心焉,筑坝拦水,如截吾之血焉。乌呼,此乃吾之伤乎,痛乎,哀乎!君亦伤乎,痛乎,哀乎? 国之策出,曰之和谐,求天人合一。吾等盼天有法理,人存良知,植树护林之行切切当急。吾亦指天为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以绿肺之功福佑清远之万民!
    0 赞 · 53 评论 @大风窗
  • 金鸡秋韵——2010年11月20日金鸡岭穿越回顾 对江西武功山的高山草甸心驰已久,但因路途和时间问题,一直没有成行。最近听朋友说连山笔架山自然保护区内有一片近万亩的高山草甸,场景甚为壮观,于是心有所动,立即前往。19日下午后6点钟集合完毕,清远山林、大风窗、小亮和当然、F两位MM一车五人,经清四公路、接S263省道,然后转乡道直驱位于连山县上帅乡的广东连山笔架山自然保护区办事处,深夜12点才到达保护区。一出车门,一阵清爽的空气带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因长途奔波而略感疲惫的身体马上恢复了活力,迎接我们的除了热情的主人和先其到达的热带雨林、老知和四哥等人以外,还有灿烂的星空和圆圆的月亮,雨林大哥还打开了车上的音响,优美的音乐轻快地在旷野中流淌,让我们感到十分的亲切和幸福。安排好第二天的行程,各自洗刷完毕,大钟已是凌晨一点,大家在月光和犬吠声的陪伴下,慢慢进入了梦乡。
    0 赞 · 31 评论 @大风窗
  • 醉在春天里——登佛冈通天蜡烛峰记述 ——2010年3月20日登佛冈通天蜡烛峰记述 明天就是春分了,春天已过一半,春天的气色已溢满了整个大地。这不,今天登佛冈通天蜡烛峰,被一路浓浓的春色熏醉了。 早8点整,轻风、角色、金坚、晴晴、祝华伉俪、小赖、权哥、清远山林、海宾、大黑豆等11人在市体育馆汇集完毕,向心目中的女神——通天蜡烛进发。 我们从市区走S354,在龙山镇学田上G106国道,到G106的2359里程碑处右转往迳头村方向走。接下去一段路有很多岔路口,多亏轻风TX出行前做足了功课,根据他手上的导航书,不知转了多少个弯,穿过多少个村庄,沿着山间公路,一直攀升到海拔550米,于10:20到达起步点——荆竹园村。好心的陈大叔已在村口等侯多时,并给我们找好了向导。 向导带我们沿着村前的公路前行,身边四周都被春色所包围,村前的小河静静地流淌,河边的小草已长出青绿的叶子;菜园子里的黄花从栅栏顶上悄悄地探出头来,羞涩地看着我们这些陌生的来客;而那些经过一个冬天流放的耕牛也回到了村里,勤劳的村民已开始春种。 一公里后,我们转入了左边的一条机耕路,正式开始今天的登山路程。一路上,浓郁的荆子花、金英子花香,清淡的竹叶子、芳草香,时时沁人心脾;摇曳的竹子似乎在向我们招手,而土里的竹笋露出它的尖头拼命往外钻。一根挺立在阳光下壮硕、肥美的竹笋,萨时引来了轻风、角色、金坚、海宾、清远山林等人的“长枪”、“短炮”,她的惊艳与风采绝不亚于T台上的模特。 春天,万物苏醒,整个山林就象一个大舞台。你刚跳完我来舞,你才唱罢我来歌。一路春风,一路歌。这唱歌的不是我们的队员,而是山里的台湾相思鸟。或许是这里的山林太美,或许是这里的山民太善良,总之,这里的台湾相思鸟特别的多,一路上伴随着我们的都是“吱吱”、“吒吒”的叫声。但,可气的是,只见其声,不见其影,她们活脱脱是一只只神秘的小精灵。 12点,我们到了高度750米,在小溪边的一片竹林休息用餐。向导的儿子是一个活泼调皮的12岁的男孩,一路上给我们带路,不显一点疲惫。我们的队员刚坐下,还气喘个不停呢,他就给我们展示了爬竹子工夫,两下三下,他就爬到了竹子上,还展示了几个高难动作,又是一个山林里的精灵。 用罢午餐,我们穿过一片杉木林,上升到800米左右,对面山坡上一丛丛粉色杜鹃,立刻引起大家一片惊呼。向导更是火上加油:“漂亮的还在上面呢”,令我们加快了攀登的脚步。 870米,我们走出了树林,登上了山凹,眼前全是灌木和高山草甸,两边是连绵的山峰,前方山下是从化的一个水库。我们要探询的杜鹃花一丛丛谦卑地生长在其他灌木林中,树上长满了含苞待放的花蕾,要领略通天蜡烛灿若红霞的景象还是早了一点。 我们沿西边的山峰继续攀登,靠从化一侧山坡非常陡峭,但这边的风景也特别美丽。不仅山花烂漫,而且游人也特别多,很多都是从广州、从化、深圳过来的。1:30,我们到达了通天蜡烛的顶峰,高度1047米。山顶非常狭窄,是一条由北向南的山脊,山脊上坐满了人,多时有近百人,人声嘈杂,仿佛这里不是千米高山,而是城郊公园。 15点,我们从后山下撤,向导戏称带我们走大运,从刚才上山的地方绕一个大圈。也许是这条路平常很少人走,树林里到处是野猪翻土找食的痕迹,而且山路很滑,时不时听到队员滑倒的声音。下到750米处,对面山上粉色、红色杜鹃开了一大片,但基于时间紧迫、山林茂密,我们也只好远观而不能近抚了。 17:30,安全回到荆竹园村,告别陈叔和向导,我们带着快乐,带着醉意,打道回府。 [attach]56993[/attach] [attach]56994[/attach] [attach]56995[/attach] [attach]56996[/attach] [attach]56997[/attach] [attach]56998[/attach] [attach]56999[/attach] [attach]57000[/attach] [attach]57001[/attach] [attach]57002[/attach] [attach]57003[/attach] [attach]57004[/attach] [attach]57005[/attach] [attach]57006[/attach] [attach]57007[/attach] [attach]57008[/attach] [attach]57009[/attach] [attach]57010[/attach] [attach]57011[/attach] [attach]57012[/attach] [attach]57013[/attach] [attach]57014[/attach] [attach]57015[/attach] [attach]57016[/attach] [attach]57017[/attach] [attach]57018[/attach] [attach]57019[/attach] [attach]57020[/attach] [attach]57021[/attach] [attach]57022[/attach] [attach]57024[/attach] [attach]57025[/attach] [attach]57026[/attach] [attach]57027[/attach] [attach]57028[/attach] [attach]57029[/attach] [attach]57030[/attach]
    0 赞 · 34 评论 @大风窗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