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天气有那么恐怖吗?懂气象的来探讨下


看到广州日报新闻如下:
 受切变线和锋面低槽的共同影响,4月17日,我省广州、深圳、佛山、河源、梅州、东莞、中山、阳江、肇庆、揭阳等市部分地区出现短时强降雨、雷雨大风天气,广州市南沙区,佛山市顺德、南海、高明区出现冰雹及龙卷风天气。4月17日上午8时至晚上8时,全省共有47个气象站录得超过50毫米雨量(其中深圳市罗湖区罗湖党校录得全省最大累积雨量127毫米),242个气象站录得25毫米~50毫米雨量;99个气象站录得超过8级的大风(其中顺德区陈村仙涌居委会录得全省最大阵风14级)。此次降雨,有效缓解了我省旱情,但也带来灾情。据初步统计,截至17日晚上11时,全省累计受灾人口2155人,因灾死亡17人(其中广州市两人,佛山市南海区3人,顺德区11人,肇庆市1人),
  因灾伤病153人(其中3人伤势较重),农作物受灾面积1086.7公顷,倒塌房屋15间,直接经济损失约5500万元。死伤人员基本上都是简陋工厂及在建建筑物倒塌所致。
  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先后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救治伤员,妥善做好因灾死亡人员亲属的善后工作;加强防范和检查,落实各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在这住了几十年,昨天这天气就是下着小雨,几十公里之外竟然相差甘大?我不懂切变线锋面低压槽,但我想有人告诉我,昨天的切变线和锋面低槽是怎样形成的?是自然的气像情况吗??联系到昨天到处都人工增雨,我用脚趾头想了下,我觉得是和人工增雨作业有关,是不是用药用得太狠了?
写下你的评论...
12
林风 2011-04-18 14:06   #2楼
是不是气流上下强烈对流而引起的切变线锋面????
林风 2011-04-18 14:07   #3楼
本帖最后由 林风 于 2011-4-18 14:08 编辑
转自网络
人工降雨的科学原理
云是由水汽凝结而成;而云的厚度以及高度通常由云中水汽含量的多寡以及凝结核的数量、云内的温度所决定。一般来说,云中的水汽胶性状态比较稳定,不易产生降水,而人工增雨就是要破坏这种胶性稳定状态。通常的人工降雨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在云雾厚度比较大的中低云系中播散催化剂(碘化银)从而达到降雨目的。一是增加云中的凝结核数量,有利水汽粒子的碰并增大;二是改变云中的温度,有利扰动并产生对流。而云中的扰动及对流的产生,将更加有利于水汽的碰并增大,当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承受不住水汽粒子的飘浮时,便产生了降雨。

降雨的形成
    在云块中,随着空气中水汽的不断补充,过饱和的水汽继续不断地在云滴上凝结和凝华,使云滴继续增大,当增大到一定程度,由于重力作用,云滴开始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大的云滴下降速度快,小的云滴下降速度慢,因此大的云滴会赶上小的云滴,合并成更大的云滴,如此下去,云滴就象滚雪球一样越聚越大,最终落向地面,成为雨滴。
  在夏季晴朗的日子里,当某地区存在暖湿时,便会产生对流运动。暖湿气流从地面升起,因绝热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成云。在下降气流控制的地方,空气绝热增温,空气相对温度较小,云无法产生,于是便形成了一朵朵的顶部凸出、底部平坦像馒头一样的淡积云,若对流继续发展,由于上升气流的中部比周围强,于是便形成了象山峦或宝塔那样的浓积云和更加宠大的犹如巍巍高山的积雨云了。
肉夹馍 2011-04-18 14:24   #4楼
旱的太久
见到有机可乘
各地猛药纷出
一不小心
没拿捏好量
于是
杯具了
.......
:lol
轻烟 2011-04-18 14:47   #5楼
极端天气~~~~人为对环境破坏的恶果~~~:(
日出东方 2011-04-18 15:09   #6楼
原来雨都下到南边去了。个人认为,人工催雨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一种行为,大范围的人工催雨有可能增大局部地区发生人为自然灾害的危险性。
硕鼠 2011-04-18 20:51   #7楼
为什么清远不下大点呢,旱了这么久,乡村周围都在修灌溉水道``
小李飞刀 2011-04-18 23:02   #8楼
其实很简单的,本来昨天那些雨云很平均的,但是下雨也要讲政治嘛,大家都旱了这么久了,见有雨云来了,肯定是要先照顾珠三角啦,所以昨天清远是没有打增雨剂的,是打了赶雨剂,目的就是要把雨云赶到珠三角去,可能其他的穷困地区也是这么做了,于是,想也想得出了,全部的云都赶到一个地方云,这不玩大了吗?:lol
布衣 2011-04-18 23:51   #9楼
我第一次听说切变线是1982年5.12.这是这切变线造成了当时灾难性的降雨.切变线是气流上下流动(高冷低暖)诱发降雨.锋面低槽应该是冷暖气流交汇区域(我国多出现南(暖)北(冷)气流的交汇,像梅雨的形成.),也是降雨形成的原因.
切变线和锋面低槽共同影响下不暴雨才怪呢.
子俊 2011-04-19 03:26   #10楼
开车切变线我就识,其实气像也是个极高深的学科,太多的未知数,当今的科学应该不能百分之百可控吧?看看新闻,全部报告了灾害,死了十多个人,但全部责任推到老天爷身上,真的是百分之百的天灾吗?真的和人工降雨无关吗?我就觉得应该探讨下,让公众知个明白,让死了那些人也死个明白。
小倩JoyCe 2011-04-19 08:46   #11楼
冰雹喔、砸伤巧多人喔。
轩宇 2011-04-19 09:30   #12楼
云量大,下药猛,落冰雹…死得人多
布衣 2011-04-19 10:33   #13楼
子俊 发表于 2011-4-19 03:26
开车切变线我就识,其实气像也是个极高深的学科,太多的未知数,当今的科学应该不能百分之百可控吧?看看新 ...

会有些微关系,但现今的人工降雨能力远还没达到形成灾难性暴雨的水平.
就如炸弹引发地震,不知要多少当量的炸药才可以引发灾难性的地震一样.
气象武器 地震武器还需要你去创新呢.:lol
关于作者-
子俊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GR 持续放毒终结篇 多谢一直关注本贴的朋友 理光GR,定位是街头和日常随身的主机,它的设计更多着眼于如何能在街头快速反应,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拍摄时机转瞬即逝,他是一系列GR和GRD的延续。 GR很低调,黑不溜秋的小样,掏出来无法吸引任何目光,实属行走江湖杀人无形的居家旅行必备暗器。 GR不是给新手用的机器,他需要懂他的人来操控。理光花了太多的心思,让这台小机器单手可以操控其所有的功能,强大的菜单设计,让你能感觉到每个你想要的功能都可以安排到自己顺手的位置。 没试过想买一台相机等了那么长时间才到手的,现在终于拿到手了,开始上图,这个贴试验一下,会一楼一楼的上新片,不是什么作品,随身机,随意拍。
    0 赞 · 168 评论 @子俊
  • 2011.01.01转运北峡回顾 零晨三四点回来,一看还没同学发片片上来,那我就开个头,发些片片,精彩游记就有劳各位了。先上个集体照 峡江风景 空气不怎好,拍远景是没办法了 胜利在望了,最后一个山头 [float=left][/float] 有人远远落后 [float=left][/float] 体能的不支,加上畏高,最后这一百米的高度竟然让她畏步不前!三个北江猛男马上成了坚强后盾,小月月展开心理辅导。[float=left][/float] 再往前几米,再往前!你就离成功更靠近! 终于这位同学靠自已克服心魔,攀到顶峰! 山顶大会师[float=left][/float] [float=left][/float] 有些人要更上一层楼[float=left][/float] [float=left][/float] [float=left][/float] 一串二,老牛今次算少了,听说上次是一串四:L [float=left][/float] 女人也不让须眉[float=left][/float] [float=left][/float] [float=left][/float] 这张不请吃饭不删[float=left][/float] 以下人员经长时间专业训练,家庭观众切勿模仿 猜得出我想表达的意思吗?是这个脚踩死了一只?还是熏死了一只蝴蝶?;P [float=left][/float] 蔡司的焦外散景 [float=left][/float] [float=left][/float] 有些同学叫我拍过照片的,或许没放上来的,短信我吧,或不想出镜的也是。再有就是需要原图的,原图是清晰二十倍。因为我一直压后,前面队伍的同学就多上片片补充下了。
    0 赞 · 146 评论 @子俊
  • 8 29 穿越水松坑瀑布回顾 水松坑经过各位驴友的一探再探,传说中的休闲级路线已经成形,昨天布衣又再召集,于是也跟着去一探究竟。 昨天一同出发的是:布衣 小骨 小骨+1、包子 KKKKKK, 老徐,老徐夫人,君子 君子+1 子俊 清蓝,合共十一人。 自己要拿相机,就不出镜了。
    0 赞 · 81 评论 @子俊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