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探究峡山文化,只为活动筋骨,愉悦双眼,失落于PETER哥的灰机,周六毅然约上老K、风雨夜归人、LILI踏上南峡之脊。天气预报当天为阴天、阵雨,且凭经验分析,“海马”对清远地区是没有影响的,在对线路进行了解分析之后,决定从飞霞方向穿越至之渔人码头。
无法预计的一次中等强度的穿越竟成为崩溃之旅,五六个小时的行程耗费了九个多小时,烈日当空,好像要把我们烤干似的,经过雨水的滋润,芒草长得如人一般高,每走一步都要拨开草丛,探探路在何方,途中心悸、头痛等现象偶有人发生,面对眼前的一幕幕美景,却无力再掏出相机,简直可以说是磕磕绊绊走下来。所幸的是:一、对线路有大概的了解,该线路方向感明显,不至于迷失方向;二、同伴体能好、意志力强;三、食物、水及药物准备充分;四、体能分配适当,适时休息、调整;五、发挥团结互助精神。不足之处:一、对天气的预测过于乐观,未能预计到午后艳阳高照,导致从东向西穿越,而太阳最强烈之时正是不见树木的山脊;二、对体能状况过于乐观,未能考虑到烈日轰炸之下大量脱水造成体能的严重流失。
经过这次近乎崩溃的行程,个人对酷暑天户外穿越深有感触。
一、选择合适的穿越路线。夏天烈日当空,气温又特别高,天气的不利环境因素,会影响到大家的表现。要令夏天时穿越更加舒适,所选择的路线适宜间中有林荫,同时在分隔一段合适时间内会路经溪涧。
二、切忌过分高估自己。要根据自己体能有选择地参与活动,意外中的伤者固然是可怜,但请各位也为拯救者着想。
三、确保充足的饮用水。不要过于相信以往的经验或者向导,受环境、气候的影响,往年的水源极有可能干涸。建议带3升以上的饮用水以及少许食用盐。
四、适当分配体能,适时寻找阴凉的地方休息调整。
五、衣帽方面不用介绍了。流汗特别多的戴上帽子会很闷热,建议披上擦汗的毛巾,会比较通风透气,而且湿透的毛巾还可以降温。
六、慎防中暑。当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症状时,要及时找一个阴凉的地方,把患者的双脚抬高,头部稍微放低,同时立即补充水分(最好是淡盐水),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