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起珠海的金台寺,有一个神乎其神的传说,
珠海斗门地形如漏斗状故取名斗门,传说以前此地常受台风吹袭,百姓深受其害。
当地人们倡议择地建寺以震风妖,于是就在此动工兴建了金台寺,从此后但凡是有台风路过斗门均绕道别处了。
其实这只是个传说,不要看现在的金台寺金碧辉煌,但那只是个新建筑,旧的金台是已经有了千百年的历史了
这个周日我们珠海摩旅营的摩友们就要去探寻那千百年前的老金台寺
讲起珠海的金台寺,有一个神乎其神的传说,
珠海斗门地形如漏斗状故取名斗门,传说以前此地常受台风吹袭,百姓深受其害。
当地人们倡议择地建寺以震风妖,于是就在此动工兴建了金台寺,从此后但凡是有台风路过斗门均绕道别处了。
其实这只是个传说,不要看现在的金台寺金碧辉煌,但那只是个新建筑,旧的金台是已经有了千百年的历史了
这个周日我们珠海摩旅营的摩友们就要去探寻那千百年前的老金台寺
现在正是神湾菠萝成熟的季节,
我们这次的集合地点就选在远近闻名的“肥婆菠萝销售中心”
神湾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特别适宜菠萝的生长。
经过长期选种培育,现在神湾菠萝,一般每个重一市斤左右,色泽金黄,很是诱人
金台古寺的旧址,位于黄杨山背后。在大赤坎村附近。我们大队从坦洲走,经神湾,过斗门大桥,进白蕉,
走到井岸镇与斗门镇交接的大转盘时,左转为黄杨大道,直行是去莲洲那条路。
继续直行,在大赤坎村附近,一处隐蔽处,貌似前行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左转进入一条上山的泥道
经过大约30分钟的穿越,我们到达了位于一个山坡上的小平台。
大岩壁,在这里可以欣赏溪水,欣赏山涧。
停下车取出早上买的菠萝犒劳大家
我们的驴行水平都是登山的初级阶段,大家的身体还没有适应登山节奏,很容易累,
连滚带爬的爬了约20分钟到达了金台水库,站在大坝之上往对面望去
看到了已经成为废墟的旧金台寺,令我们大吃一惊,“什么!旧金台寺才一间屋子?”
有些哭笑不得,,因为不知是哪个好心和香客可能还是想在那儿供奉香水,在原来的残垣断壁基础上修葺了一番,
给以前的残屋加了铁皮顶,还做了水泥地,可见也是费了很大的心思,不可谓心不诚也.
可是,可是,那一片白色的屋顶,实在是,实在是太刺眼了,把一个好好的遗址搞的不伦不类,
好像孙悟空变成的那座庙,多余的尾巴竖起一个旗杆一样,大煞风景,让人哭笑不得.
破庙前那刻写有乾隆四十二年的石柱,倒立在门前
旧金台寺牌匾,虽然已经破败,不过牌匾依旧摆放的整齐,端然而立,承载着旧金台寺最后的尊严!
从它的地基中可以看的出昔日这个藏在深山中的古寺的香火鼎盛,名声之广,
前后三进深,二边有厢房,前面应该还有一个小小的院子,择湖而建,
不难想象来烧香求佛的要翻过多个山头,走过多少山路,才能到达这儿,把他们所有的愁苦和虔诚都留在这儿.
不知道现在已经迁到新金台寺的和尚会不会也时不时的再到这个湖边静坐片刻,再到这个旧址上转念一会经.
在金台寺遗址呆了良久,群主神秘的讲道:“我带你们去个地方吃中饭,这个地方外地人没有别人带是绝对到不了的”
下山先到大赤坎村,从村牌坊进去,绕两个弯,走过村间小巷,来到一个篮球场,饭馆就在球场边上。
抬头一看,金字招牌“大赤坎烧味海鲜餐厅”还挺醒目的,看看蓝球场上停了不少车,估计平时生意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