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智慧
昨天和论坛某水友在群里吟诗作对了一翻,不想把肚子里的书虫给引出来,整个晚上,以前熟读现在本以为忘却的古诗纷纷浮现脑海。虽然多半已经是残文断句,缺也依稀能回溯当年趋风附雅的浪荡行径。
在不知第几次默诵不出完整的一首古诗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就算不同诗篇的诗句重新组合在一起,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味道。
就像下面一首:
独在异乡为异客,
忽见陌头杨柳色。
孤帆远影碧空尽,
风送宫嫔笑语和。
“独在异乡为异客”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忽见陌头杨柳色”源自王昌龄的《闺怨》;“孤帆远影碧空尽”则是从大家非常熟悉的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抽出来的;而“风送宫嫔笑语和”乃顾况《宫词》中的一句。
而且,这貌似不相干的几首古诗随机抽出几句以后,竟然也会变成另外一首同样有意境的画面。
独自在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抬头忽然看见见陌头杨柳新绿的颜色,随风飘过来宫嫔的笑语,伴和着江上的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眼前立刻浮现一名小宫女在春日暖阳中,忙里偷闲在花园里看着杨柳枝头上的新绿,耳畔回荡着宫廷妃嫔们的欢声笑语,思绪却苦叹何时才能随着江上的孤帆一同回到家乡。
大家一起来玩古诗吧。
有兴趣!
趋风附雅的酸秀才—二少!;P
拼在一起是一首诗,但格律不合.比如第二句,七绝里无论如何都是要押平韵的,但此句是仄收,且不叶韵.
呵呵。。如果真要研究平仄又是另外一个帖子了。。
不过是拼凑起来好玩而已。。
也不用太讲究。。呵呵呵。。
只要有意思就行。
真要算起来,七绝的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尽不押"歌"韵呀.
不合仄
不押韵
何为诗

不押韵
何为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
身同感受!
身同感受!
多谢
豹兄关心,
一直在瞎忙,
偶尔抽空都会坠网,
匆匆一览,不留片言,
像借了钱没还,
惭愧,惭愧!
:L
豹兄关心,
一直在瞎忙,
偶尔抽空都会坠网,
匆匆一览,不留片言,
像借了钱没还,
惭愧,惭愧!
:L
如果我设没记错,二少是户外感情菜地前版主。:handshake
多谢
豹兄关心,
一直在瞎忙,
偶尔抽空都会坠网,
匆匆一览,不留片言,
像借了钱没还,
惭愧,惭愧!
:L
这个【格调】才 有意诗dd14001
豹兄关心,
一直在瞎忙,
偶尔抽空都会坠网,
匆匆一览,不留片言,
像借了钱没还,
惭愧,惭愧!
:L
这个【格调】才 有意诗dd14001
集古诗而别成一首,古人常拿来作游戏之用,也是考查知识面是否广博的一个好办法。
呵呵。。。好玩。。。
呵呵。。楼上一众人等。看来都是文学修养高深之士。
鄙人竟敢行班门弄斧之举,实在惭愧。。
鄙人竟敢行班门弄斧之举,实在惭愧。。
不是有个文人墨客吗?怎么不来发表你的高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