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孝
2012-07-27 08:28 阅读 13638
绚丽多彩的"神老节"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19:43 编辑
近日,楼主应邀参加连州市瑶安瑶族乡盘石里村"神老节"。清远日报昨天封面新闻有报道。
62条评论
分享
喜欢
收藏
写下你的评论...
62
评论
全部回帖
62
只看楼主
布衣
2012-07-27 08:35
#2楼
“神老节”源于唐朝,至今有1000多年历史,目前只在盘石里村流行。
相传很久以前的一个六月初六,有13位神老来到盘石里村开山造田,为后世瑶族人留下了千亩良田。后人为纪念13位神老,便雕塑了13尊神像,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纪念仪式。
掌孝
2012-07-27 08:40
#3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19:43 编辑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勇敢的民族,其历史可追嗍到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这个古老的民族顽强地生存发展,保留了具有自己独特民族风格的传统文化,她从大山走向世界,成为国际性的民族。
掌孝
2012-07-27 08:49
#4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19:43 编辑
瑶族由盘瑶支系含平地瑤,布努瑶支系,茶山瑶支系构成,总人口约300万,瑶族语言分为勉金门瑶语,布努瑶语,茶山瑶语,平地瑶语四个部分,都有着汉藏语系语言所共有的特征。
硕鼠
2012-07-27 10:12
#7楼
呵,看到了穿民族服装的掌孝兄~犹如万红丛中一点绿~:):victory:
掌孝
2012-07-27 15:22
#8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19:43 编辑
瑶族的先民在南北朝以前与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统称为"荆蛮","贡蛮","长沙.武陵蛮","五溪蛮"。瑶的称呼最早出现于唐初<梁书.张缵传>,"零陵,衡阳等地郡有莫徭者,依山险而居,历政不宾服",迄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
掌孝
2012-07-27 15:32
#10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19:43 编辑
关于瑶族名称的由来,《宋史.蛮夷列传》说"蛮徭者,居山谷间,... ...不亊赋役,谓之徭人,"称瑤人不"不事赋役"得名。
布衣
2012-07-27 15:42
#11楼
"不事徭役"是否是说他们懒或是享有特权?
掌孝
2012-07-27 21:27
#12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19:43 编辑
简陋的牌坊,纯朴的村民热情欢迎八方来宾。
掌孝
2012-07-28 00:15
#13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19:43 编辑
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论男女都能唱歌,较有名的歌有《盘皇歌》,《密洛陀》,《还坛愿歌》,《千家峒歌》等。
掌孝
2012-07-28 08:26
#14楼
瑶族舞蹈以芦笙长鼓舞最为有名,瑶族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其中大部分瑶族聚居在广西与湖南,广东交界的五岭山脉南北地区,形成"南岭无山不有瑶"之特点。本次神老节,就有来自广西,湖南的瑶族同胞,右一为本村的节目主持人赵小叶。
掌孝
2012-07-28 08:39
#15楼
目前,全国共有广西的金秀,都安,巴马,富川,大化,恭城,广东的连南,乳源,湖南的江华,云南的河口共10个瑶族自治县。此外,以瑶族为主体的还有广西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广东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云南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掌孝
2012-07-28 08:50
#16楼
瑶族人民热情好客,给每一位来访者敬酒,记得要一饮而尽咯,如果你不饮晒,是非常不礼貌的。图中拿红纸者为村长赵新国,在后面的画面中,村长很搞笑。
掌孝
2012-07-28 14:56
#17楼
据史籍记载,连州的瑶族在隋朝时,莫徭已分布在长沙,武陵,桂阳,澧阳,衡山,熙平等郡(当今湖南大部,广东北部和广西东北一带)。
掌孝
2012-07-28 15:08
#18楼
本帖最后由 掌孝 于 2012-7-28 16:30 编辑
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被贬连州剌史,写了两首描绘莫徭生活风俗和狞猎的诗歌,即《莫徭歌》和《连州腊日规莫徭猎西山》。可见,隋唐时代连州已有瑶族。
掌孝
2012-07-28 15:19
#19楼
据说,瑶族从江北渡过南京七宝洞,经江西,湖南迁来广东。当时瑶汉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始有"良徭"(即本地瑶和过山瑶)之称。图为村委,鼓手赵新保。
掌孝
2012-07-28 15:28
#20楼
后来,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岐视,压迫瑶民,甚至派重兵征剿瑶排,瑶民被迫逃避到粤湘边境的深山老林栖身,有的根据地理环境和生产环境,不定期的搬迁,有的就地定居,繁衍生息。图为唢呐手盘双有。
掌孝
2012-07-28 16:55
#21楼
连州现有瑶族约6100余人,占全市总人口1.25%,主要分布在瑶安、三水两个民族乡12个村。另外西岸镇的梅水、明义、马带、久安、亲连,东陂镇的桃树坪,龙坪镇的蔡屋,九陂镇的长圹、水圹等地也有少量瑶胞杂居。除蔡屋、长圹的瑶胞于清末从寨岗、白芒(今属连南县)迁来,属排瑶外,其余均为良瑶。
掌孝
2012-07-29 09:19
#22楼
瑶族有12姓,即:盘、沈、包、王、李、邓、周、赵、冯、雷、胡、唐。相传瑶族始祖名叫盘瓠,与皇帝(平王)女结为夫妻,生有六男六女,各取一姓。他(她)们就是瑶族的祖先。
掌孝
2012-07-29 09:29
#23楼
连州市瑶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文,自称为“勉”方言,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
掌孝
2012-07-29 17:59
#24楼
连州瑶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颇具民族特务的文化艺术,内容丰富,流传着许多宝贵的民间故事和传说,繁多的民间文牒,民族歌谣,舞蹈“耍歌堂”、“坐歌堂”、挨汪嘟“(打长鼓),剥唝”(打鼓)和布袋木狮等。
1
2
3
4
共62条
关于作者
-
掌孝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关注了
0
关注者
0
文章
38
TA的最新主题
徒步穿越天堂与地狱之间
引 子 墨脫,在藏传佛教经典 中被称为"博隅白玛岗",意思就是"隐藏着的莲花",据说墨脫的地形极象一幅多吉帕姆女神的仰卧图,因此这里被认为是金刚亥姆多帕姆用自己的身躯幼化出的,佛教信徒视为圣地,心中隐秘的莲花。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珞巴族等少数民族。 墨脫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麦克马洪线上,军事意义十分重要。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的我国境内最后的一个县,也是西藏东南部最为偏远的一个县,面积三万多平方千米,这里地势险峻,海拨从500~5000米不等,由于有高山挡住了寒流,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丛林茂盛,蚊虫,蚂蟥很多,地形复杂。迄今为止,墨脱仍是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墨脱所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是世界最大峡谷,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圴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2133米,长440公里)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0米)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也是全球热带森林的最北边界,它使热带气候北移了五六百公里--五千纬度带之多,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大峡谷腹地墨脫县年降水量接近3000毫米,是全球抬升最快的地区,这也是墨脫为什么不通公路的重要原因。墨脫县是中国大陆2100多个行政建制县中,惟一不通公路的县。 早就对墨脫垂涎三尺,虽然要徒步进入,但依然想走进去看看,利用黄金周的机会,9月25号上午九时,从广州白云机场乘坐cz3463航班客机经重庆江北机场直飞拉萨,下午二时三十分抵达贡嘎机场。
0 赞 ·
507 评论
@掌孝
徒步穿越天山,惊叹大美新疆(下篇)。
徒步穿越天山,惊叹大美新疆(上篇) . 2013年9月21日至26日徒步穿越狼塔V线后,返回和静县已是零晨时分,27日即搭乘火车至库车县,和另几位队员汇合,补充物资,休整两天后,9月30日在库车火车站包车前往拜城县黑英山乡,继续第二段行程,徒步穿越乌孙古道。狼塔V线我们是由北往南穿越,而乌孙古道我们是由南住北穿越。 新疆正中位置上的库车县,东连轮台,西接拜城,北邻和静,南通沙雅,是阿克苏地区和南疆旳东大门。古称龟兹,是丝路中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库车在唐代就被西方誉为"西域乐都"。 亚洲中部最大的山系---天山全长2500公里,西起乌兹别克斯坦克孜勒库姆,东至中国哈密星星峡,我国境内天山全长1700公里,其巨大身躯崛起于荒凉,炎热,干燥的荒漠戈壁,山巅高峰终年头戴银色雪冠,身披绿色铠甲,在南北疆之间形成了一条又高又长的绿色长廊。 历史上的夏特古道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沟通伊梨河谷与南疆的最便捷通道。如果说"丝绸之路"是东西走向的道路是支撑新疆交通的骨架,那么南北向道路则让这副骨架变得有血有肉。在自然与人类合力之下,天山腹地中诞生了近二十条堪称"天路"的南北向古道。它们几乎是由探险先驱用脚步"踩"出来的。天山腹地最具代表性的古道有4条,1.古乌孙至温宿国(今昭苏--阿克苏)的夏特古道,2.古乌孙至龟兹国(今特克思--库车)的乌孙古道,3.交河古城(吐鲁番境内)至乌拉泊古城(今乌鲁木齐西南郊)的白水涧道,4.西州(西城都护府驻地.今吐鲁番地区)通庭州(今吉木萨尔县境内)的车师古道。我们这次是反穿乌孙古道。
0 赞 ·
409 评论
@掌孝
徒步穿越天山,惊叹大美新疆(上篇)。
(出处: 清远运动休闲网) . 由北疆穿越到南疆(狼塔V线) 由南疆穿越到北疆(乌孙古道)
0 赞 ·
329 评论
@掌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