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缺少皈依的一群


自古以来,“从整体上讲,广州无论是社会氛围还是民风,都是趋利务实,经世致用,注重实际的获取,商业味太浓。”这个山高皇帝远的蛮痍之地,中原文化不够深厚,无一不给外来文化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广州2000多年的历史,在文化的态度上,它有着佛祖的“肚量”,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它都能一一兼容。这种广泛包容性,使得广州人在文化结构上,左右逢源,难以划分。
    老广州人,不但信佛,信仙,也信祖宗,鬼神。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宗教寺庙,都香火不断,信客络绎不绝。他们拜神,无论是玉皇大帝、观世音菩萨、如来佛祖、弥勒佛、天后元君圣母娘娘。。。。。。都是他们的膜拜对象。且不分宗派,一庙之中同时奉祀三四种神祗也很正常。广州人“无教不信,无神不拜,分不清何佛为何道。‘有奶就是娘’的现世作风表达在宗教上,就是‘有灵就是神’。”事无大小,都来上香晋拜。所谓“拜得神多自有神保佑”。其虔诚的程度,只要数数广州的祠堂寺庙便知。
    这种信仰,并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信神敬神多出自实用,功利而且势利。 钟叔河先生《念楼集》有语云:“这种以许愿还原、有求必应为特征的敬神,也就是人神之间的权钱交易、行贿受贿。人们这样做,或是为了祈求,或是为了报答,宗旨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决非信仰。做之既久,像逢年过节提了礼品往领导家里去一样,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近代广州,作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它无疑是外来文化的“领头羊”。这里最先废除裹足,最早剪掉辫子,西关小姐还最早敲响了解放女性的先声。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意识传入,瓦解他们本来就不是很深厚的民族传统根基。在宗教方面,基督教的人生状态、信仰、人际、科学、处世等方面思想向导符合了新时代发展的趋势,也合乎他们迫切挣脱民族包袱的心理需求。一时之间,外来宗教在上流社会兴起,呈现一种趋之若骛的热情,但这毕竟只是暂时的。对广州人来说,文化地域的差异性决定西方的宗教只能略懂,难以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广州人便用他们的“折衷主义”,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制造出一套属于自身生存的信仰体系。
   于是,近代广州出现两种文化极端,对封建迷信的坚定不移和民主科学的向外,也是贫苦劳动阶级与上层资本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文化如同民族命运,在二十世纪的暴风雨中艰难前行。
   当代经济化,全球化的更新变换中,迫使青年一代的精神价值重新审核鉴定。过去遗留的文化,没有对他们造成太大心理负担。广州人“早已习惯于事物的高频率变更,有一种冷静中的容忍和容忍中的冷静”。在这种心理定势上,当代广州人很难在心底形成长久而又诚恳的服从一种价值体系,或信服某种宗教信仰。他们既不信佛祖,也不信上帝。比起外界,他们更相信自己。与其烧香拜佛,祷告上帝,他们更宁愿遵从“人定胜天”的成功论,唯我论。他们的精神状态,随时会因为外界的变换起伏不定,甚至濒临崩溃边缘。在物欲膨胀的潮流里,朝九晚五的广州人经常产生“不知何处去”的困惑。
   所以现在的庙宇,纵使香火鼎盛,但来的人大多是游人,而不是信客,带着一种观赏性质,而不是出于内心需要。广州的宗教文化保护得很好,历史对边缘的痍蛮之地特别优待,除了自然灾害之外,并没有制造多少人为苦难给广州。一千年的宗教寺庙灵堂,经修缮,还是有模有样。成了对外开放,游人观赏游览的旅游景点,上了年纪的广州人,还保留着一些风俗习惯。上香,拜佛,留点香油钱,为了求一个心安。现代青年人早已缺失这种闲情逸致,他们关注的是庙堂背后。商人打着宗教的名义,做起了无知信客的生意。玉器,古董,凡一切与佛祖有关的东西,都成了他们的欲望驱动。华林寺,便是广州有名的“玉器一条街”。讨价还价声淹没了诵唱经文,金钱贸易取代了宗教活动。商人强占了寺庙,欲望扰乱了静斋。广东省科学馆和中山纪念堂外的“算命一条街”,更是讽刺。
   二十一世纪“上帝死了”“万物崩离,中心失依”。一切看不见的暴行都打上文明的旗帜,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安静的地方越来越少,这座城市的人越来越膨胀。拥有真正信仰的人越来越稀有,欺世盗名的人越来越肆无忌惮。归根到底,还是缺少一种衡定价值意义的信仰。广州人自古便缺少宗教意识,缺少宗教上的终极关怀,很容易将金钱、地位、名誉当作人生的根基和目标。导致患得患失,被世俗的功名利禄牵着鼻子走。在功利的社会里人们既无法判断来路,亦不知去往何处。文化的用余秋雨的话来说是“缺少皈依的一群”。
   1700年来,你不断对外吸收,容纳,兼容并束,我以为你已走到了前头,殊不知,你还在后头彷徨。
                                                                                                                       2008。10。22。增删五次。
写下你的评论...
19
日出东方 2009-04-07 06:33   #2楼
不错,很有深度。其实不但广州人如此,广东人乃至整个华人世界都是如此。从来没有过虔诚的宗教信仰,对多神的膜拜只有心灵上和物质上的算计,都是一种渴望有回报的“投资”。
这个贴转到文化版吧。
布衣 2009-04-07 07:56   #4楼
何须“皈依”:lol
自由 自在 自然 自我 !:victory:
宁远 2009-04-07 08:32   #7楼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将自己隐藏在凡俗生活中,何尝不也是一种乐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皈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
湾仔 2009-04-07 08:32   #8楼

没什么研究!dd54001
布衣 2009-04-07 12:04   #10楼
原帖由 黑豹 于 2009-4-7 11:49 发表
昨晚有幸得睹墨脱芳容,让黑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victory:

豹哥,是那种被电击的感觉吗?:lol
迷惘的农民工 2009-04-07 12:22   #11楼
本来无所谓有,无所谓无,难道非得找一种理由,一种束缚
莎莎 2009-04-07 12:39   #12楼
广东人好像个个都盲目的迷信的,不过,我就是不信:lol :lol
楚风 2009-04-07 12:41   #13楼
我觉得宗教的相互兼容没有什么不对。宗教本身是一种哲学意识形态,任何一种宗教信仰都仅代表其价值取向。没有单一的宗教信仰或者没有宗教信仰,并不意味着人的精神状态就是空白鄙陋。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不是因为没有宗教信仰,而是因为民主和科学的落后。其实中国古代不乏这民主和科学这两个元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尤其是墨家中就有很充分的主张。只是近代中国落后了。四大宗教流派的宗教信仰和价值取向在中国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布施到下层民众的生活中,下层民众由于没有文化,最后将之俗化成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宗教不应该成为主流社会统治阶层的选择,因为这只是一种微观的心灵的抚慰。因此,宗教应该是个人的自由选择,这样也就不存在批判和指正的必要。在西方,宗教信仰浓厚的地方一样也是有例外的,比如巴黎圣母院的那个神父。印度等地的佛教氛围很浓厚,可谓深入人心,但我们不难发现,个中还有多少释迦牟尼的原教旨?恐怕很少。不然,印巴也不至于兄弟反目。所以,我认为,宗教不是解决世间纷争的手段或者唯一手段,仅仅是一种心灵挣扎、迷思的一种解脱和抚慰。如果广州人从求神拜佛中获得了心安,我们也不用管他是不是真信宗教,信什么宗教,也没必要让他们明白神灵的谁跟谁,无非求心安而已。尊重别人是民主社会最主要的特征,那我们就尊重别人吧。余秋雨作为一个文化学者,仅仅代表其自身的理解,一家之言而已。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信仰,这跟哪一个宗教没有必然的联系。
莎莎 2009-04-07 13:16   #14楼
原帖由 黑豹 于 2009-4-7 11:49 发表
昨晚有幸得睹墨脱芳容,让黑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victory:

由暗恋,转明恋了么:o :o :lol :lol
通菜 2009-04-07 16:42   #15楼
在中国发展一些宗教替代品是最好的
日出东方 2009-04-07 16:59   #16楼
原帖由 通菜 于 2009-4-7 16:42 发表
在中国发展一些宗教替代品是最好的

但极易发生偏差,FLG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实自古以来,统治阶级都不希望任一个能控制民众心灵的宗教过于强大,甚至形成一个隐形的统治阶层。政教合一与分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不过相信很多人并不感兴趣,包括我自己。:lol
有关宗教的问题,相对比较敏感,作为茶余饭后谈谈尚可,深入探讨就不必了。
PS:楼主这个贴好在是发在本地论坛,要是发在广州的论坛,恐怕早就被口水淹没了;P
宁远 2009-04-07 17:07   #17楼
我是个凡人,只追求凡人的幸福。
小美 2009-04-07 18:05   #18楼
宗教不是解决世间纷争的手段或者唯一手段,仅仅是一种心灵挣扎、迷思的一种解脱和抚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信仰,这跟哪一个宗教没有必然的联系。
yuya 2009-04-07 19:09   #19楼
下层民众由于没有文化,最后将之俗化成一种封建迷信活动,这一点是事实。
暖暖 2009-04-08 21:40   #20楼
dd53001
无神论。。。。。。
又一峰 2009-04-08 22:04   #21楼
楼主,这就是老广的特色,敢为人先,敢创敢干,包容多过宽容,在他们心中没有了皈依,确又拥有了他们心中真正的皈依。
翩然 2009-04-13 15:20   #22楼
人还是有有信仰的好,这是种心理治疗,毕境生存是有压力的,谁也不想做市井之徒,谁都想高高在上!
休闲人生 2009-05-14 12:34   #23楼
你很有才,什么时候拿吉他过来教我呀@!!!
墨脱 2009-05-23 22:14   #24楼
楼上的,你是????
关于作者-
墨脱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募捐:给背崩小学的孩子每人一双鞋 2009年10月13日,在基地成功举行了为墨脱接风慈善酒会。这次活动多得YISON的发起。 以及赖伯,阿甘等等人的全力协助,还有当场的全体TX的支持。 当然,少不了《北江纪实》和《百姓关注》记者的关注和支持。 昨晚,当场的所有TX都进行了慈善募捐。募捐的目的是为背崩小学的孩子每人买一双鞋。 背崩,位于西藏林芝县墨脱县境内一个乡,意味着比全国唯一一个未通公路的县城——墨脱。还要深入,封闭,贫穷。 9月,我在背崩乡希望小学支教了一个月。这里有300多个学生,都是所属背崩乡各个村里孩子。有200多名住宿生,一个星期才回一次家。 但需要在路上走好几个小时,最远的要走八个小时。 其实,这里孩子并不是没有鞋子穿,可是只有一双鞋。以致他们都不舍得穿,将它放在 床头,当成神佛那样供放着。而自己就光着脚去上学。这样的情景,实在让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我想一个慈善计划, 给这里的每个孩子买一双鞋,让这双坚硬的鞋子,带山区的孩子走向美好的明天。 这个计划必须得赶紧。意味墨脱11月中旬到5月份是封山时间,不能进入。所以,若我们筹到买三百多双鞋的7000元。 那么我们将定于20日出发林芝,坐三天的车进入背崩乡。 同时,也在召集一些有时间的TX,代表清远休闲运动网,一起将这些物资亲手送进背崩乡希望小学。 有意者联系墨脱。QQ393955007 电话 15876344156 18889003440 希望各位TX多多募捐,给山区的孩子一双鞋。 捐款地点:小市蕙心阁餐厅柜台。 捐款时间:即日到10月20日止 我们将会随时更新捐款数目情况。昨晚晚会情况的照片,请各位带相机来的TX陆续上传。 [attach]42980[/attach] [attach]42981[/attach] [attach]42982[/attach] [attach]42983[/attach]
    0 赞 · 135 评论 @墨脱
  • 送鞋的意义 还有几个小时,我将又上路,踏上前行的航班。 回来的时间很短,还来不及停下歇会,脚步又起航。 有很多事情还没有做,有很多话还来不及一一诉说。 感谢大家对这赠鞋活动的支持。我始终觉得,亲自送去,感人心者,人必因诚而应。 尽管路途艰难。 我不断反思此行的意义。有的人说,为什么不关心白湾的孩子,那里更近,更值得照顾。其实,爱心是没有地域之分。 不管是以前参加清远家园的义工活动,还是现在的墨脱送鞋。出发点都是为了尽一些绵薄之力。 古人说,见死不救,是最大的恶。我眼见背崩乡的孩子,舍不得穿那双摆放在床头的已经破烂不堪的胶鞋,不由得为之心酸。 再加上,现在准备封山了,他们需要一双鞋子,暖和耐用的鞋子,可以让他们不用光脚踩在雪地上,徒步七八个小时回家。于是,此行的紧急和仓促,就是为了在封山之前,把一双双鞋子递到孩子们的手里。 因为,有一种情意,金钱无法衡量。如同当初雨林千里迢迢寄来背崩乡的三十盒月饼,寄了二十多天,邮费还比月饼贵。其实,他亦可以直接汇钱给学校买,但他没有。这种方式,并不是用价钱精心打算出来的价值意义,而是用心。因为,月饼里也有一种情意,月是故乡明。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故乡的人都在惦记着你。于是,雨林在中秋之前,给我们每个老师来了一场温心的感动。来自于莫不相识,来自于千里之外的远方问候。送钱,厚度不过是几毫米。怎么有千里送月明的感君一片心。 或许这个时代,最缺的并不是物质的给予,而是一场发自于内心的感动。 于是,我看到论坛里的分歧,亦能理解。不是每个人都能身在现场的感受,正如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一颗迫切的炙热的心。 仅仅只是一双鞋子,但在我们的心里,却是带着沉甸甸的希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这双鞋子,带孩子们走出大山。
    0 赞 · 67 评论 @墨脱
  • 4月10晚上8点,相约登百步梯。 黄坑有百步梯,且一路霓虹,带状盘旋,扶摇直上,高空凌云,星光般璀璨。站在最高处,眺高望远,整座城市收于眼底,望断天涯路。 清明时节,曾与左岸凌晨两点,登百步梯,但由于没有霓虹灯,遗憾而归。现在,在这里发帖,相约一起爬天梯,赏花,赏月,赏夜色。 何妨三两好友,披席而坐,谈笑风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有兴趣的朋友,跟帖报名。 集合时间:4月10晚上7点50分。8点准时出发,迟到请吃野。 集合地点:黄坑生态园别墅旁边,也是二渡河边。在黄坑坐303路公共汽车可以到 {即百步梯广场} 装备:可自带零食,饮料,相机。 难度系数:低。十八岁以上,70岁以下。十二岁小朋友须有家长带领。 领队人:湾仔 13729600670 协助:墨脱,左岸 联系电话:15876344156 13750147612
    0 赞 · 63 评论 @墨脱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