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年前的小学毕业照



如果能找回照片上的TX们就好了.
写下你的评论...
3
yarlungzangbo 2009-08-26 18:25   #2楼

红领巾,少先队,时刻准备着;
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决心遵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劳动,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出一切力量!
!·#¥%……—*()—
硕鼠 2009-08-26 20:24   #5楼

呵呵``比你高三届```
大可 2009-08-26 23:26   #7楼

回四楼:“沄”字是“潭”字,指的是源潭镇咯
清远摄影本版热帖-
  • 驴子小刘 发表于 2015-12-07, 810 回复

    祖国的火车站

    火车,装得多,跑得快,安全系数是现时所有交通工具中最高的,是全球最富的及最穷的国家都必不可少的机械交通工具,没有之一。 1781 年,英国人詹姆斯·瓦特制造的蒸汽机问世以后,人们就考虑将其运用到交通工具上。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1771~1833 年),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终于在1804 年创造了一台单一汽缸和一个大飞轮的蒸汽机车,牵引五辆车厢,以时速8 公里的速度行驶,这是在轨道上行驶的最早机车。因为当时使用煤炭作为燃料,故人们称它为“火车”。1814 年,史蒂芬森也在积极研制火车,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他制造出了第一辆有两个汽缸的,能牵引30 吨货物可以爬坡的火车,使火车的锋芒初步显示出来。1825 年英国在斯托克顿与达林顿之间开设了世界上第一条营业铁路,史蒂芬森制造的“运行号”列车运载旅客行驶其间。 1843年上海开埠后,随着西方列强在上海设立租界,西方一些先进的器物也不断引入上海。1870年代,外国人借口黄浦江泥沙淤积严重,运送货物有所不便,要求修筑一条吴淞到市中心的铁路。1874年英美两国商人合资开设了“吴淞道路公司”,买下了今河南路桥堍到吴淞一带的田地,在未获清政府批准的情况下,偷偷修起了铁路。两年后,一条全长14公里的窄轨铁路----淞沪铁路建成了。 1905—1909年,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的中国近代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 京张铁路,并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的建设及火车运输在全国各省八面开花,1997年4月1日至2004年4月18日,我国经过五次火车大面积提速,体现了铁路运输生产力发展的新水平。而近年的高铁,更是锐不可挡,营运高速铁路里程己是世界第一,已达1.6万公里。 有铁路必有火车站,我国的火车站,大到进去了荡失路的有,小到只有一个值班员的也有,每次火车出行,到各地进站前或出站后都拍张火车站的照片,总计也有一百多张。后来在一个网站发消息,向全国网友征集各地火车站的照片,收获颇丰,现发出来大家欣赏,去过或未去过,看看也是挺有乐趣的,如集邮一样,如各位也有火车站的照片,也可发上来补充。... 阅读全文
  • X-左手 发表于 2013-12-06, 24 回复

    南雄坪田银杏

    [attach]206400[/attach]... 阅读全文
  • 文伟- 发表于 2013-12-08, 7 回复

    不知是什么花

    [attach]206526[/attach] ... 阅读全文
  • 大白菜 发表于 2013-12-06, 1 回复

    城市广场 志愿者日

    [attach]206389[/attach] ... 阅读全文
  • 春夏变秋冬 发表于 2013-12-06, 0 回复

    暴风的汉子

    暴风的汉子 ... 阅读全文
  • 边蜂 发表于 2014-05-11, 171 回复

    打鸟专辑(更新中。。。。)

    由去年8月至今的鸟贴汇集而成 夜鹭 池鹭 夜鹭 夜鹭 ... 阅读全文
  • 子俊 发表于 2013-10-12, 168 回复

    GR 持续放毒终结篇 多谢一直关注本贴的朋友

    理光GR,定位是街头和日常随身的主机,它的设计更多着眼于如何能在街头快速反应,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拍摄时机转瞬即逝,他是一系列GR和GRD的延续。 GR很低调,黑不溜秋的小样,掏出来无法吸引任何目光,实属行走江湖杀人无形的居家旅行必备暗器。 GR不是给新手用的机器,他需要懂他的人来操控。理光花了太多的心思,让这台小机器单手可以操控其所有的功能,强大的菜单设计,让你能感觉到每个你想要的功能都可以安排到自己顺手的位置。 没试过想买一台相机等了那么长时间才到手的,现在终于拿到手了,开始上图,这个贴试验一下,会一楼一楼的上新片,不是什么作品,随身机,随意拍。 ... 阅读全文
  • 关于作者-
    大可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人活着为什么? 人活着为什么? 这是一直以来我在苦苦寻找答案的问题。 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找到答案。 人生,其实是由很多的烦恼组成的。 小时候,为处处受大人的管束而烦恼;念书时,为还没参加工作而烦恼;工作后,为工资太低而烦恼;成家立业后,为日子过得太快而烦恼;前段时间,在为装修房子而烦恼;这段时间,在为个人前途烦恼。。。。。。 我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很多的烦恼等着我。 这些烦恼,是一种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种压力,久久挥之不去,贯穿人之一生。
    0 赞 · 27 评论 @大可
  • 闲说清远的文化与发展 记忆中,建市以后,清远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当时上马的项目,如金泰、金三角电器城等等,到了今天,大都成了记忆。经过“韶关帮”的差不多十年的一番瞎搞,清远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广东的寒极,城市规划说变就变,经济依然落后,文化依然缺乏,大案要案常有(抢银行、贪污受贿),大吧在广州最霸道,等等……,总之,都不是好东西。宝贵的十年啊,犹如南柯一梦!韶关帮主政的十年,清远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反而加大了,思想僵化,乐于窝里斗,思维更是停止不前。那时候,因为是清远人,出到外面说句话都不敢大声。 清远真正开始发展是在陈用志主政时期,清远的交通道路建设,城市建设,招商引资,都是从那时开始发生质变的。也就是从那时起,“清远现象”才引起了广东乃至全国的关注。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几年列全省第一,人民群众的生活也随之不断提高。看看节假日来清远游玩的旅客,看看酒楼饭馆的人潮,看看旅业的兴旺,今天的清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近几年,清远尽管发展很快,但由于起点底,经济总量不大,所以整个城市的经济水平依然不高。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清远的任务还是求发展,即先求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文化的发展。 一个地方的文化事业发展是与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可见,发展文化,满足需要,是各级政府的任务之一。清远缺乏文化,政府是有责任的,这点,笔者也赞同。但全怪政府,似乎也有失公平。 ,她需要历史的沉淀,积累。甚至可以说,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一个地方,人民的温饱还没有解决,能有多少精力搞文化? 同理,一个人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了,他才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享受。就象TX们,只有坚实的物质做保障,才能专心去骑行、探险、越野、户外。相反,一个人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没有满足,他那来心思去看电影、去买书?逛博物院? 深圳特区建立了这么多年,取得了这么大的经济建设成就,有图书馆、有博物馆、有电影院,又怎么样?它还不是被誉为文化沙漠? 我们的市区也就十来万人,真正富裕起来的就更少了。所以,清远文化的缺乏,表面上是政府的不作为,实质上是时候未到,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 当清远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在全省的前列了,市区人口急剧增加了,全民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时,我们的文化建设就摆上议事日程。
    0 赞 · 27 评论 @大可
  • 我与清远运动休闲网 [册成为“清远运动休闲”网会员的。基于两次偶然的经历,我与这个网结了缘。 第一次是在一个周六的上午,几个友人相约到喜盈门喝早茶。聊天聚旧时,一个满脸沧桑感的人推门而进,仔细一看,竞是一位好几年没碰面的朋友。于是我们很兴奋地互相问候了一番,彼此之间了解了大家的近况。交谈中得知,他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偶尔还去越野、露营什么的,与周边的发烧友联系密切。我当时心想,这人还挺前卫的,沧桑感也许就是这样而来的吧。当时,他没提到清远运动休闲网,但他手中的对讲机,时不时冒出几句不知谁说的话来,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喜盈门一别没多久,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赴宴。他说去小市花坛边那间蕙心阁吃。我很早就知道那是一间西餐厅,但之前从来没去过。上楼梯时,我留意到两边贴着一些户外运动的放大了的画面,但里面的人一个都不认识。上到大厅,我们随便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大厅不大,旁边的三、四张桌子已经坐满了人。我发现在喜盈门见到的那位朋友也在。吃饭时,他还拿出一瓶人家送给他的米酒给我们品尝。我记得,当时他还介绍了一个坐在旁边的女孩给我们认识,后来才知道她就是墨脱,一个刚念完高中的女孩子。我跟那个朋友讲,我想加入骑行队伍,目的是想减体重。他表示支持,并介绍我上“清远运动休闲网”进一步详细了解。从那时起,我才知道了清远运动休闲网。 第一次打开网页,我发现里面有很多好活动。户外、球类、游泳、爬山、写文字、跑步等等。大学时,我学的是新闻专业。四年的校园生活,我养成了写心得,写随笔的习惯。于是,我尝试着贴一些小文章,发在“心情心语”;或者贴一些自己的认识,放在“谈天说地”里,以此作为一种生活的休闲方式,作为一种排解工作压力的途径。还别说,感觉挺有效的。现在想想,还是要感谢墨脱的。是她的墨脱之行,给了我很多的话题,慢慢的打开了我的思路。尽管有嫌疑,但我并不是想“傍大款”。我贴的文章长短不一,但每一篇都是思考的结果。有多少人回贴,有多少人赞同,这个我不太看重。我看重的是,从思考,到成文,到发贴,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一种乐趣,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快感。 当初,我入会的初衷,是想加入骑行一族的。目的也很简单:减肥。记得上网之初,在黑豹的指点下,我连自行车的款式都选好了。但直到今天还没去买。原因有二:一是在装修房子,买回来没地方放;二是年轻时踢足球不注意,目前伤痕累累,特别是膝关节。我想,只能看身体状况如何,才决定去买咯。在这里,也要感谢豹哥对我的指点。有机会的话,还是要请他喝几杯的。 如今,加入这个网已经一个多月了。不知不觉中,我又养成了另一种习惯:每天,无论有多忙,或者有多晚,我都会打开网页看一看,以此作为一种寄托。工作之余,偶有所想,我也会把它记下来,与大家分享。我想,我已经乐在其中了。 前几天,网站的管理员发来信息,征询我做“谈天说地”版主的可行性。当时我回复说,我刚加入不久,就要肩负重任,恐怕不妥。更主要的是,我怕做不好,怕辜负大家的厚爱。 今天一早,“丑妇”终于见“家翁”了。心情更是忐忑不安。希望各为TX对大可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宽容,多一点鼓励。 就以此作为大可的“就职演说”吧。
    0 赞 · 25 评论 @大可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