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湖发现600年前将军墓


广东清远飞来湖工地发现600年前将军墓         正在施工的飞来湖防灾减灾工程施工人员近日在清新黄坑芋头岗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处古坟,并在准备进行推平作业时从古坟土堆中掘出了一块青铜墓碑和陶器若干。据史料记载,芋头岗古墓曾葬有明朝将军白廷用,芋头岗的施工因此被暂时叫停。  记者日前接到清新龙颈镇水东村村民白先生的报料后,于前天来到芋头岗。“3个月前,清新县考古人员就通过飞来峡拆迁办的工作人员通知我们水东村理事会,让我们过来拆迁办讨论迁坟事宜。”白先生说,古坟所葬正是水东村村民的二世祖白廷用。
  他拿出一块锈迹斑斑的青铜墓碑告诉记者,墓碑是在近日推平作业过程中挖掘出来的,与其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件瓷器,但由于挖掘过程中钩机不慎将瓷器打烂,村民就将瓷器和青铜墓碑都拿回村中保存。
  墓碑上记载:“廷用白公,字致用,清远滨江人,乃始祖公右之长子,而公左之胞侄也。永乐四年五月初九日终于福州任上,葬在本山。公初右后选万户府,世袭锦衣卫百户后蜀清远卫指挥使,特授福州后卫指挥使……”
  为证实古坟确实是其先人,白先生还邀请了该村理事会成员之一、70多岁的白永老人,由其将水东村族谱中记载的白廷用生平向记者做了介绍。“墓碑上所载与我们族谱上所记载的一致,当时他是明朝的一位将军,村民在上世纪‘大跃进’时期之前都会到此祭拜,但‘大跃进’后此墓受到了破坏。”白永说。
  水东村村民告诉记者,清新县考古人员计划在本周三对此处古坟进行考古挖掘。
  “近日因建设需要,GOV部门征用了芋头岗一带的土地,白廷用将军墓在征用的范围内,要求水东村迁坟。白廷用将军墓是已有600年历史的名人古墓,在我县来说实属不多,可能是我县的重点文物,理应受到GOV及有关部门的保护。”白永老人认为,建设所需,无可非议,但文物的保护亦不可忽视,他建议GOV有关部门想出两全其美之策保护古墓。
写下你的评论...
10
布衣 2009-10-28 11:49   #2楼
白廷用在驱赶瑶民维护汉族利益的确居功甚伟。
白狐 2009-10-28 12:43   #3楼

白廷用在驱赶瑶民维护汉族利益的确居功甚伟。
布衣对此历史从那里了解?
Jenn. 2009-10-28 13:04   #4楼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有米 2009-10-28 14:03   #5楼
在飞来湖上建一座白廷用博物馆,或白廷用庙,也将其坟置于其中,这样一来可以将这位伟人的功职展示,更能得到后人的了解尊敬。第二可以为飞来湖添上一笔点睛之作增加飞来湖的另一焦点。
白狐 2009-10-28 14:18   #6楼
原帖由 有米 于 2009-10-28 14:03 发表
在飞来湖上建一座白廷用博物馆,或白廷用庙,也将其坟置于其中,这样一来可以将这位伟人的功职展示,更能得到后人的了解尊敬。第二可以为飞来湖添上一笔点睛之作增加飞来湖的另一焦点。

费用谁出?
布衣 2009-10-28 14:25   #7楼
原帖由 Jenn. 于 2009-10-28 13:04 发表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百度里不会有白廷用抵御海盗 驱赶山民的记录吧.
鲁粤 2009-10-28 14:48   #8楼
原帖由 布衣 于 2009-10-28 11:49 发表
白廷用在驱赶瑶民维护汉族利益的确居功甚伟。
赖伯此话有损民族团结,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爱爱爱爱爱爱我中华,呕啦啦啦啦
白狐 2009-10-28 14:52   #9楼
原帖由 布衣 于 2009-10-28 14:25 发表
百度里不会有白廷用抵御海盗 驱赶山民的记录吧.

有机会希望请教一下。
布衣 2009-10-28 17:40   #10楼
原帖由 鲁粤 于 2009-10-28 14:48 发表
原帖由 布衣 于 2009-10-28 11:49 发表
白廷用在驱赶瑶民维护汉族利益的确居功甚伟。
赖伯此话有损民族团结,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是一家,56种语 ...

那是前 前朝的往事,现代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当然不会有那么回事了。:lol
水哥 2009-10-28 20:35   #11楼
原帖由 有米 于 2009-10-28 14:03 发表
在飞来湖上建一座白廷用博物馆,或白廷用庙,也将其坟置于其中,这样一来可以将这位伟人的功职展示,更能得到后人的了解尊敬。第二可以为飞来湖添上一笔点睛之作增加飞来湖的另一焦点。
确实,比观X台有意义多了。
关于作者-
白狐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清朝锅耳砖屋探索召集 清朝末期锅耳砖屋,位于清新县龙颈镇水东村,以前小时候经常在那里玩,可以说是半个家乡。听老人说屋顶有锅耳的都是当官的或者有钱的人家才能建的。那里物一间连着一间,巷子深长而窄,门口一般都有块石板凳,小的时候没有大人带着都不敢走远,一是怕迷路,二是怕那阴深深的感觉。现在都有十多年了,很多人去了香港,还有很多人到城里买房子了,现在变得更冷清。只有那些没有走的人守在那里,但也都大部分起了新房子,旧的砖屋或是被遗弃,或是被拆掉,现在那里到处都在收购,我想用不了多久,那里又会变成一个水泥城市了。 各位摄影爱好者,或者怀旧者,有兴趣同行的,可报名,现在正式召集,预定于6月13号(本星期六)上午九点出发。车程三十分钟左右。可自架车,可包车,看人数和各位意见而定。中午买菜在农家做饭吃,下午回程。费用结束后摊分。报名请告知联系电话。 本人联系电话:13828516087 [attach]28997[/attach]
    0 赞 · 176 评论 @白狐
  • 甘肃风情体验骑行募捐之旅现场直播跟踪        经过多方的帮忙和努力,甘肃骑行募捐之旅终于启程了。现在我们已经在火车上了。购买的捐赠文具也已经发出,剩下的捐款去到兰州再买合适的文具,送给更多的贫困的学生。在此,也要谢谢飞杨车行帮忙把车包装得好好的,方便于我们托运。出发也收到一些祝福的电话和短信,非常感谢他们记得我的行程和祝福。我在远方也会想念你们的。想念你们之余,也给你们发来我这里的情况图象吧。图片上有日期和时间,地点名,所以我就不多解释了,请多留意了: [attach]34540[/attach] [attach]34541[/attach] [attach]34542[/attach] [attach]34544[/attach] [attach]34545[/attach] [attach]34546[/attach] [attach]34548[/attach] [attach]34549[/attach] [attach]34550[/attach]
    0 赞 · 153 评论 @白狐
  • 龙颈竹筒饭、擂茶活动回顾            今天,一行十八人,成功出发龙颈探索清朝砖屋,竹筒饭做得有声有色,擂茶喝得津津有味,让人感受了一番野外竹筒饭的鲜味,擂茶生津解渴的甘香,最可惜的是最后一锅猪肝瘦肉鸡粥给倒掉了,不然准备拿回来给妈妈尝尝我们快乐的味道的。虽然因为天气的酷热,着实让大家出了不少汗,那些剩下的菜拿回来都变味了,但是今天的活动却让人有回归自然,体现劳动的快乐。谢谢各朋友的支持和配合,让活动圆满结束。   下面让我们今天的摄影大师展现他们的影象杰作吧:
    0 赞 · 123 评论 @白狐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