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LV.2 一年级
- 摩羯座性别保密现居住在 地球村于2011/03/15注册至今
清新三坑镇与三水南山镇交界惊现白米埔朱氏诰封亭
清新三坑镇与三水南山镇交界惊现白米埔朱氏诰封亭。该诰封亭为我白米埔朱氏二房十二世功立公墓葬的一部分,位于三水飞凤岗。该坟失祭多年,毁于21世纪初佛山当地的“平坟”运动,坟堂被原龟背、墓圈和墓手的灰砂所覆盖。经初步发掘,现存墓志铭和子孙碑各一方、墓前石柱一根(原有两根)、墓后诰封亭碑三件(其中一件亭状碑头被推倒,另一件碑角断落)。
[size=13.5pt]墓主朱功立简介:字能客,号宏毅,例贡生。乃白米埔始祖可达公第十二世孙,生子十一人。生于康熙丙申年(1716),终于乾隆丙午(1786),寿七十一。以子贵显,三次被清政府诰封/诰赠:乾隆四十一年以长子朱维緻州司马加二级克襄王事,诰封为“奉直大夫”;嘉庆二十四年以十子朱献章任南韶连镇标中营守备,诰赠“武德骑尉”;嘉庆二十五年再以十子朱献章任潮州城守营都司,诰赠“昭武都尉”。诰命之荣,光于闾里。
诰封“奉直大夫”制文:奉天承
... 阅读全文
关于续修我白米埔可达公系《敦伦朱氏族谱》倡议书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有祖斯有宗,有宗斯有族。然尊祖敬宗收族,不有谱以联属之,则尊卑无以辨,亲疏无以别;甚至代远丁繁,竟有遇而未识者。世系日紊,情谊日离,于亲亲之义,不能无憾。此宗谱之不可不修也。更藉此修宗谱之际,丕显祖德,敦宗睦族,凝聚族人向心力,继而重修我白米埔朱氏大宗祠,光耀我族。唯此,上可告慰列祖列宗,下能善待孝子贤孙,一偿历代先人之夙愿,功德事也。有识之士,犹不可等闲视之。
我始祖可达公元末世乱避地,自穗城(广州)诗家里迁清西白米埔,至今继继存存二十余世,历600余载,丁蕃支茂,人口达万余之众。世居三坑各村场,亦有远及山塘、清城、滨江、源潭,及邻县广宁、四会、三水……更有徙居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地区国家。
(即白米埔系,属三世祖稚公二房,至五世分为端、廉、顺、礼四大房)。明清两朝,我族门庭贵显,科甲接踵,仕宦满途,文官武举,蔚为盛族。明工部主事朱稚公、将仕郎梧州府检校廉祖;清都司名立公、恩科举人潮州府守营都司献彰公等,不胜枚举,斯为清西一大显宦望族焉。时越唐宋元明清,族系所属,前修之叙备矣,族人当铭记之。尤远祖文公(朱熹)当为族人骄之,国人敬之,世人仰之。其天人理学,上承孔孟,下集程张,横空出世,空前绝后,如日月星辰光照千秋,垂中华史册留芳万古,较世界古哲,遥遥领先。
时光荏苒,转瞬百年,世事沧桑,兴衰多变,旧谱久未续修。我族前修之宗谱纂于道光七年(1827),迄今已逾一百八十五载,未入谱者亦七八世矣,实汗颜乎愧对祖宗。今时逢盛世,国泰民安,是时,我辈责当补百年之缺,理长幼之序,载朱门宏业,彰祖宗福祉,纂修族谱当是迫在眉睫,族人翘首以待之事。
所幸,经倡修小组成员(朱健明)多方寻访获知,本乡将军氹朱天培宗亲藏有《敦伦朱氏族谱》残本一套(四卷),遂登门拜访,并获赠此谱光盘。此君向热心族务,且惜谱如宝,自知古谱经年久岁远,纸质已薄如蝉翼,脆弱不堪,恐其累掀致损,轻不示人。然更知该谱对我朱氏一脉之重,故若干年前特托请清远记者高峰代将古谱照相成册,制成光盘,并无偿赠予关心族事、有志修谱者,善举也!该谱虽部分有散佚,然自始祖可达公至四大房十七八世世系记载基本清晰明了。后经健明(湴塘白沙)、名坤(广宁涌坪)历数月重新编辑、排版、校检错漏、付印并装订成册,已小范围分发各村、房,望得谱者不吝传阅,让更众宗亲了解,提高族人修谱热情;继而搜集散落于三坑及周边各村场之古谱、残谱,以补遗阙。由是观之,此时续修新谱,补百年之缺,犹为未晚。我辈当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一、推举、召集各乡、地(包括香港)有名望,有学识,热心族事者若干人,组成编修班子;成立编修族谱委员会,主持运作,制定修谱规章制度,尤是财务管理、监督制度,务必做到公开透明。各族众行察访,推荐热心族务、学行兼优、才力素著者,出任参与修谱委员会成员。(主要编修成员可考虑支付一定薪酬)
二、主编(修)一职人选任用。其决定所修宗谱整体水平及修谱工作能否得以完满完成,需有对族务万分热忱、不计个人得失外,更应具备一定组织协调能力、较高文化水平、及过硬写作功底,尤以文化学者,政府、事业单位退休人士担任为上(有闲心闲力)。是因此职,统筹整个修谱工作,头绪纷繁,除要求其个人才力外,且需有比较充裕的个人时间,方能胜任。总之唯贤能是用,望各乡贤士积极推举、参与,群策群力,共襄盛举,完成修谱工作。
三、吸纳居港澳,或侨外热衷族事、有志修谱者、各贤才志士参与。由各房居乡旁亲负责通知、推举、召集我族居港澳或远徙他国人士回乡参与或指导修谱工作。
四、召集各村、房代表参加筹备会议(时间待定)。与会人员一定要具有代表性,首先是各地、村、房均有代表,以便日后开展工作;其次是吸纳本族各届知名人士,尤以政、经、文化学者为重。
五、筹措修谱经费。筹措方式可考虑:捐助、人丁费、预售族谱收入募集。其主要经费来源大部应为族中经济较富裕者捐助为主,以确保修谱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六、广泛宣传。搜集其余散落各村场,或于外地之古谱,尽可能全面摸清各房、各支系之本源。今之欲续修我族新谱,其根据主要参考纂于道光七年《敦伦朱氏族谱》源流及各分支世系(可惜有缺失),望有遗存或收藏此谱者,乐于奉予倡修小组影印,以增补小组前期征集所得朱天培宗亲提供《敦伦朱氏族谱》所缺,臻于完善。所谓谱者,普及也,倘若拥有者据为一己私有,吝于传阅,殊不知尔辈视其为珍藏,束之高阁,秘而不传,然尔子辈、孙辈、重孙辈中,恐有视谱如无物,不屑一顾者,弃之如草芥,终究失传于历史长河中,以至灰飞烟灭,荡然无存,岂不哀乎! 所以公之于众,广为流传,是保护古谱不致失传之不二法门。观今我族暂只发现传世纂于道光七年之《敦伦朱氏族谱》孤本一套(有残缺),无不是前修之古谱未能遍及广布之故也(当然,其时所处封建社会有其严格的宗法制度所限,亦非想拥有就能拥有)。倘若前修之谱各房各派均分配有一定数量,虽经朝代更迭,时易世乱,今亦不至传世无几矣。希有藏谱者乐于奉献,知情者积极提供线索,功德事也!
七、各房、各支系明确专人,负责登记。参照原道光谱记载支派(即端、廉、顺、礼四大房),凡与旧谱派系有承传关系者,先行登录;只知系出同宗,而代远年湮,中间世系偶有断代者,以己知之祖名讳始,先行载录;断代失考部分,日后编修班子安排专人负责理顺,以正本清源。
八、总体时间安排:2013年内资料搜集工作告一段落;同时,组织编修班子编纂、撰述,同年年底前完成初稿;力争2014年初开始着手电子文档录入、校订工作;下半年刻录光碟,与付印并举。
泽南(飞星文峰村)- 18922606705岳流(白米埔南向村)- 13631064696树根(飞星油木村)- 13229827809灿荣(望楼)- 13642612955金生(白米埔村委)- (0763) 5868367金沛(三坑桥头修车店)- 13535998171国宁(白米埔大井头)- 13417277242桂玲(白米埔红岗寮)- 13610506569志辉(安庆农资站)- 13828567103名坤(广宁联和)- 13798112790健明(湴塘白沙)- 15302456366森全(布坑龙田村)
泽南(飞星文峰村)- 18922606705镜荣(鸡凤朱福)- 07635864675树根(飞星油木村)- 13229827809志辉(安庆农资站)- 13828567103国宁(白米埔大井头)- 13417277242国森(鸡凤朱福)- 13178476822永洪(白米埔红岗寮)- 15013477167振杰(莲塘)- 13926618788志坤(清城源潭)- 13702241500名坤(广宁联和)- 13798112790健明(湴塘白沙)- 15302456366
2012年12月31日 前期筹备修谱工作小组
……... 阅读全文
清新县《三坑镇志》
清新县《三坑镇志》下载链接如下:
书影如下:
... 阅读全文
白米埔《敦伦朱氏族谱》道光七年(1827)版
[attach]150349[/attach]
... 阅读全文
2012龙年春节广宁联和朱姓兄弟回清远白米埔祭祖(视频 + 多图)
2012龙年大年初二,在阔别差不多30年后,广宁联和朱姓兄弟再次回清远白米埔祖村祭祖。这天是出奇的冷,气温只有4、5度,但兄弟相见的温情就像一把热火,把寒冷驱赶一空。
视频: 2012龙年春节广宁联和朱姓兄弟回清远白米埔祭祖 (两个视频)
欢迎各位宗亲加入
一大早,白米埔祖村的兄弟就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宗祠前,准备迎接广宁兄弟的到来。
趁那边的兄弟还没到达,先舞舞狮子热热身......
给敲锣鼓的叔伯来一个特写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现在会敲锣鼓、耍狮子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大叔大伯了,可以说舞狮这个行当在当地基本都面临失传了。可惜,可叹......
上午11点钟,广宁那边兄弟的车队终于达到了(牌坊左边的那些车辆就是)
好,大家舞着狮子浩浩荡荡地出发去迎接兄弟的到来。
广宁兄弟也下了车,他们舞着黄狮子准备入牌坊。
雄纠纠,气昂昂
哇!!!好大一头烧猪!!!估计没有100也有80斤......
再来几个狮子的特写,够威风!!!
这时,白米埔祖村的黑狮也刚到村口,两狮相见,先来一个互拜礼
两村兄弟几十年后再聚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两只狮子也像多年没见的两兄弟,相互问候,相互礼让,谁都不愿先行
最后,为表尊重,还是黑狮先行(怎么说,白米埔都是大哥嘛,呵呵)
但白米埔这边的兄弟,还是很热情地邀请广宁兄弟的黄狮一并前进
时而,黑狮也很陈恳地让黄狮先行
兄弟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这次的握手,离上一次兄弟的相聚已30年
继续上图
有600多年历史的白米埔村,该图只显示了该村的左半部分
给狮头后面来个特写
给名坤(敲鼓之人,也是这次活动的主要联系人)也来个特写
从村前牌坊到村头古井,短短的150米路程,足足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足见兄弟情谊之深!
在村前广场处,两头狮子又舞了二十多分钟。
给两村的锣鼓手来个特写:
白米埔村锣鼓手(都是些大叔大伯了)
广宁联和兄弟锣鼓手(看来广宁兄弟狮队后继有人啊,敲鼓的是个年轻人哦!!呵呵)
继续向大祠堂出发
这时,广宁兄弟送来的烧猪已经摆放在大祠堂前了
这时,跟随着两头狮子的兄弟们也聚集到达祠堂前面的广场
鞭炮声不断,炮仗纸满地,大祠堂前就像铺了一张大红地毯
此时,天又下起了小雨,但冷雨的温度并没有降低群众的热情
继续
抬大烧猪入祠堂供奉
此时,大祠堂内也已经被烧炮仗的烟雾所笼罩
狮头正入祠堂拜祖
此时,大祠堂之内,广宁的兄弟也正纷纷给列代先祖上香
我自己也臭美一个。左立者为这次活动的主要联络人 - 天培先生
下图左立者为视频拍摄者,我的兄弟 - 建艺
拜祭仪式完成后,宗亲们在村中另外一个祠堂内进行了一个小型的午餐
席间,宗亲们在谈论宗族事宜,并翻看老族谱 - 《敦伦朱氏族谱》(我族于道光七年修的族谱)
餐后,大家又在祠堂外耍了一会狮子,并燃放礼炮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白米埔以及我始祖可达公的历史
以下是我族先人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修德《敦伦朱氏族谱》中关于我始祖可达公以及白米埔的介绍:
白米埔村全景
村中古榕树,估计至少有三四百年了。她身后的村就是以她命名的 - 榕树头 或叫 榕树村。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首诗你可能很熟悉了,但真正的“红豆”你是否见过??以下就是古村中的红豆树了,树龄估计跟上面的大榕树差不了多少
这就是传说中的“相思豆” - 红豆
村前大池塘,水为财
好大的“朱氏大宗祠”
五进大祠
五进大祠,摄于大祠堂左后方。该大祠堂是广东现存的唯一一座“朱氏大宗祠”,其建筑规模是粤北地区所罕见。现已被划为清新县文物保护单位。
堂号 - 敦伦堂
祠堂深深
祠前在几年前重新立起的朱汝珍(清代末科榜眼)旗杆夹。不过大家注意咯,朱汝珍不是我们白米埔人哦,呵呵
此外,祠前原来还有好几幅旗杆夹,可惜都毁于文革。现在虽然有些找了回来,但只是静静地躺在祠堂前面的空地上
而有些旗杆夹居然做了石桥
据族谱记载,我祖上曾有好些先人中过武举,下面这个石锁(古人作练举重之用),不知它的主人会是谁呢?
大宗祠旁,长长的麻石(花岗岩)巷。在古代的粤北山区,如果没有一定的财势,村里的巷道是铺不上麻石的,这足见我先祖基业之深... 阅读全文
《粤桂朱氏源流》- 全球下载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我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在中华儿女繁衍以及一次又一次的迁徙过程中,因为历史、政治、文化的需要,宗族渐渐地在各地形成,特别在东南沿海地区大量地出现。在宋元时期,所谓的真正的宗族是很少的,古人为了能够在与当时的地方政府打交道时更有话语权,往往是以宗族组织的形式出现。但宗族的形成是需要基础的,那就是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祖宗,撰写族谱,建立祠堂。但在那个时代,真正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谁的人是少之又少,就算是居住地相近的同姓都不一定是同宗的,所以就需要创造一个宗族。故此,杜撰族谱,乱认太公的事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想我朱氏一族,奉文公为先祖的宗族恐怕不下半个中国了,其中也包括我的家族。但如果各位将附近各家的族谱拿来仔细核对一下就会知道,从朱熹文公到各位的始迁祖中的世系往往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难自圆其说。当然了,这当中固然有历史原因(因战乱而记载不详等),但窃以为,最重要的历史原因就是这个族谱中始迁祖之前的世系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需要而杜撰的。我这样说,并不是断言各位宗亲的族谱都是杜撰的,只是希望大家在阅读族谱时,能多一个心眼,带着辩证的眼光去读。这样大家就可以尽量避免钻牛角尖了。
如果大家有兴趣,欢迎加入”清远朱氏源流探微“QQ群 - 149858616;或者直接联系本人:朱健明, 三坑人, 电话 15302456366 / 13602468028... 阅读全文
請教一個繁體字(異體字?)
本人近期從族人手中得到一本族譜副本 - 三坑白米埔《敦倫朱氏族譜》,原書為道光七年刻本。現正加緊整理中。
本人愚鈍,發現裏面有不認識的字,希望各位大俠能幫忙。
原圖如下:
由右向左数第三行第六个字,即“并”和“助”中间藍色框框裏面的那个字,應該是??
... 阅读全文
《两岳朱氏族谱》
[attach]117665[/attach]
... 阅读全文
《清遠縣誌》 光緒庚辰版 矢量文夲 下载链接
... 阅读全文
《清遠縣誌》民國廿四年版下載,順便尋找對我朱氏家族歷史淵源有同好的宗親-有更新
光緒庚辰版《清遠縣誌》正在整理中,不久將奉上各位大蝦。
2.《清遠縣誌》(民国版) 扫描版原始图像,下载地址... 阅读全文
~仅显示最近10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