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一個繁體字(異體字?)


本人近期從族人手中得到一本族譜副本  -  三坑白米埔《敦倫朱氏族譜》,原書為道光七年刻本。現正加緊整理中。
本人愚鈍,發現裏面有不認識的字,希望各位大俠能幫忙。
原圖如下:
由右向左数第三行第六个字,即“并”和“助”中间藍色框框裏面的那个字,應該是??

写下你的评论...
4
硕鼠 2011-11-03 21:22   #2楼

资助的资?:$
林风 2011-11-03 21:52   #3楼

文盲溜过{:cat22:}
金枪 2011-11-03 22:32   #4楼
:lol:lol:lol
在路上 2011-11-07 20:38   #5楼
{:cat58:}
北江文化本版热帖-
  • happy 发表于 2008-08-31, 329 回复

    happy everyday

    开此贴,除了写写心情心语外,当然还支持下本地论坛啦! 第一天报道,希望有好的心情!... 阅读全文
  • happy 发表于 2008-09-09, 167 回复

    《点点滴滴》

    因为我的仔仔乳名叫点点,开这个贴,主要是记录他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 口述:点点 代笔:happy!... 阅读全文
  • 林风 发表于 2011-08-25, 151 回复

    八碑墓(大结局了)

    秋意早起,凉风阵阵萧萧刮过山岗,吹落一大片一大片枯黄的树叶,这树叫细叶相思树,除了山顶一条长长的防风带外,其余的就是凌乱地生长在这乱葬岗的坟墓之间。相思树长得笔直笔直的,是这里常种的防风树,树木高大,听说这片树林已经种了十几年了,埋在这里的先人更是很久很久的年代,其中一座最为古老,它孤怜怜地坐立在山顶与山腰之间,可能就是“七上八落”的位置,它远离墓群,其实是墓群远离它,因为它比这里的墓群所有的墓都要早,甚至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埋葬在这里,它像是这里的王者霸主,但它看上去却是那么的凄凉、孤独!四周没有一棵高大的树木,只有杂草丛生,而且这里生长的草是出奇的高大,基本把它隐藏起来,很明显它已经太久没有人来拜祭了,偶尔阵风稍大吹低杂草,隐约可见残旧的灰砂白墙,让人感觉到它是哪么的神秘莫测,哪么的阴森,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慌,如果是一两三个路人经过都会远远的兜个转儿走。... 阅读全文
  • happy 发表于 2009-05-18, 143 回复

    《为你写诗》

    其实一直以来,俺就有一个远大的梦想,不过这个梦想大得有点不切实际,就是想为论坛里的每个同学写一首诗!夸张吧?!由于自己不是诗人也非作家,所以,这个梦想一直不敢付诸实践。 如今,既然成为文化版版主,干脆就试试吧!每个人都有份,不过,可能得排队! 写得不好,欢迎拍砖,也欢迎同学们互写~~~ 声明:俺不是诗人,俺以下写的诗,不讲通仄,不求押韵,讲求的,只是别人给自己的感觉或纯属是自己的感觉!... 阅读全文
  • 以斯帖 发表于 2010-02-01, 32 回复

    1982清远大水(很珍贵的图片)

    水浸清城,汪洋一片。   地方影像志(4)   樊沃夫 黄宅裕 刘苏   现在的清远人对于洪灾的记忆,也许停留在1994年那场百年一遇的特大 洪涝灾害。然而在清远老人的记忆中,1982年的那场特大洪涝灾害才是真正 的梦魇。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已退休的刘伯仍然心有余悸:“那场洪水真的 是很大,一夜之间,整个清远都成了一座水城。”   31个公社48万人受灾   那场特大洪涝灾害,来势凶猛,受灾面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清 远县31个公社受灾,全县总人口89万人,其中48万遭遇洪灾,占总人数的54 .3%,损失极其严重,局部地区属于毁灭性破坏,部分重灾社队的农民几乎 丧失生存的基本条件。   1982年5月12日凌晨三点开始,当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一场突如其来的 特大暴雨袭击了清远县。鱼坝、洄澜等24个公社(镇、场)暴雨成灾,市区录 得最高雨量600mm,飞来寺高达800mm,致使山洪爆发,北江河水急剧上涨, 县城13日午夜北江水位达到15.9米,超过历史最高洪峰。内涝水位超过16米 ,造成黄岗围、黄坑围、清西围、飞水围、秦皇围、大厂围、白庙围等36宗 堤段决堤,缺口75处,总长4335米。   山洪冲毁全县公路干线共512公里,大小桥梁冲毁无数。毁坏农田6万多 亩,早稻受浸40万亩,其中失收29万亩,浸坏、冲走旱粮作物36万亩,鱼塘 浸顶25000多亩。倒塌房屋68221间,有203人丧失了生命。40万群众被洪水 围困,17万人无家可归,露宿山头、基堤,饥寒交迫,处境十分困难。   位于北江河畔的清城镇。5月12日,西郊的黄坑围被山洪漫顶并冲开7个 缺口,加上北江水位急剧上涨,清城腹背同时受到洪涝袭击,洪水如脱缰野 马,冲进街道,穿房入屋,几小时内,全城顿成汪洋泽国,县府门前水深高 达2米,中山公园达到3米。受浸六天时间,倒房879间,浸坏和冲走大量物 资,工、商、财、文、教、卫生、交通、邮电各行各业被迫瘫痪,整个县城 受到重创。   海路空三军清远抢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尽管刚刚改革开放,经济基础薄弱,然而当了解 到清远遭遇特大洪灾后,从中央、省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全国各 地有关部门纷纷来电来信表示慰问,除了将节衣缩食的钱粮物资送给灾区, 还派出各种技术员支援县各业及早恢复生产。   省民政厅立即拨出应急救济款230万元帮助灾民渡难关。据当时的统计 数据显示,现金50多万元,大米45万斤,稻谷7万多斤,炒米14万斤,面食4 万多斤,衣物66万多件,还有大批药品、医疗器械和水泥等物资。   在人民群众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的始终都是人民子弟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时派出海陆空三军部队指战员到灾区救人抢险,投放救 济物资,为灾区人民防病治病,洪水一退又迅速奔赴恢复生产的第一线,担 负起抢修公路、桥梁的艰苦任务,仅用18天时间就修复了清阳公路,提前42 天完成工程任务,有力地加速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步伐。   广大群众也奋不顾身自觉投入抢救国家人民生命财产的行列,努力使损 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洪水一退,立即投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5月底至7月 初,上千名县、社、队干部带领7万民工奔赴复堤工地,通过艰苦奋战,完 成了125万土方任务,使全县堤围缺口堵复90%,其中8宗捍卫万亩以上的堤 围已基本复原;修复被冲毁的农田2万多亩;修复灌溉11万多亩,同时清阳 公路、清西公路全线恢复通车。   清远大水成记忆   再次经历了1994年的大洪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位于北江上游 的升平镇修建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决定,1994年10月18日,飞来峡水利枢纽工 程正式开工,1999年10月8日正式建成投入试运行。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关键性工程,枢纽以 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效益。飞来峡水利枢纽与北江 大堤联合运用组成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近期可将北江下游防御洪水标准从 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北江大堤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后,堤 库联合运用可防御300年一遇洪水。   如今清远人民再也不用担心洪魔肆虐,也从此告别了多灾多难的昨天。 在今年“3.28”庆典上,清远人获得了一个更为振奋的好消息,清远水利枢 纽已正式启动。可以想象,在不远的明天,如诗如画、山水相映的新兴城市 将呈现在市民的面前。 水浸清城,汪洋一片。 洪水凶猛,淹没了村庄,冲毁了桥梁。 被浸的朝阳里 下廓街受淹情景 禾云公社黄田一带一千多亩农田被沙石堆积达一米多高。 四十万人被洪水围困,十七万人无家可归。洄澜、禾丰等群众 转移到北江堤坝上生活。 灾民正在分发空投饼干 石角公社小学毕业班正利用几张乒乓球台进行毕业考试。 黄坑围堵口复堤工地... 阅读全文
  • 布衣 发表于 2013-01-22, 48 回复

    清远运动休闲网暨协会基地陆续曝光

    经过东方 大雄 文伟 子俊 虫仔 老狼 JUI IRJ 野狼 轻风 秋天 若冰 天蓝月 芭芘 硕鼠(参与TX太多,难以一一列出 排名不分先后)..........等等一众TX的辛苦努力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清远运动休闲网暨清远市业余无线电协会清城区无线电协会清城区自行车协会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的活动基地初步成型.未来几天将陆续放上基地的装修布置情况. 基地由45平方米的办公室和60平方米的多功能室组成 位置:新城区清远市人民医院对面的青少年宫二楼. ... 阅读全文
  • 关于作者-
    在路上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清遠縣誌》民國廿四年版下載,順便尋找對我朱氏家族歷史淵源有同好的宗親-有更新 光緒庚辰版《清遠縣誌》正在整理中,不久將奉上各位大蝦。 2.《清遠縣誌》(民国版) 扫描版原始图像,下载地址
    0 赞 · 8 评论 @在路上
  • 《粤桂朱氏源流》- 全球下载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我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在中华儿女繁衍以及一次又一次的迁徙过程中,因为历史、政治、文化的需要,宗族渐渐地在各地形成,特别在东南沿海地区大量地出现。在宋元时期,所谓的真正的宗族是很少的,古人为了能够在与当时的地方政府打交道时更有话语权,往往是以宗族组织的形式出现。但宗族的形成是需要基础的,那就是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祖宗,撰写族谱,建立祠堂。但在那个时代,真正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谁的人是少之又少,就算是居住地相近的同姓都不一定是同宗的,所以就需要创造一个宗族。故此,杜撰族谱,乱认太公的事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想我朱氏一族,奉文公为先祖的宗族恐怕不下半个中国了,其中也包括我的家族。但如果各位将附近各家的族谱拿来仔细核对一下就会知道,从朱熹文公到各位的始迁祖中的世系往往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难自圆其说。当然了,这当中固然有历史原因(因战乱而记载不详等),但窃以为,最重要的历史原因就是这个族谱中始迁祖之前的世系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需要而杜撰的。我这样说,并不是断言各位宗亲的族谱都是杜撰的,只是希望大家在阅读族谱时,能多一个心眼,带着辩证的眼光去读。这样大家就可以尽量避免钻牛角尖了。 如果大家有兴趣,欢迎加入”清远朱氏源流探微“QQ群 - 149858616;或者直接联系本人:朱健明, 三坑人, 电话 15302456366 / 13602468028
    0 赞 · 4 评论 @在路上
  • 清新三坑镇与三水南山镇交界惊现白米埔朱氏诰封亭 清新三坑镇与三水南山镇交界惊现白米埔朱氏诰封亭。该诰封亭为我白米埔朱氏二房十二世功立公墓葬的一部分,位于三水飞凤岗。该坟失祭多年,毁于21世纪初佛山当地的“平坟”运动,坟堂被原龟背、墓圈和墓手的灰砂所覆盖。经初步发掘,现存墓志铭和子孙碑各一方、墓前石柱一根(原有两根)、墓后诰封亭碑三件(其中一件亭状碑头被推倒,另一件碑角断落)。 [size=13.5pt]墓主朱功立简介:字能客,号宏毅,例贡生。乃白米埔始祖可达公第十二世孙,生子十一人。生于康熙丙申年(1716),终于乾隆丙午(1786),寿七十一。以子贵显,三次被清政府诰封/诰赠:乾隆四十一年以长子朱维緻州司马加二级克襄王事,诰封为“奉直大夫”;嘉庆二十四年以十子朱献章任南韶连镇标中营守备,诰赠“武德骑尉”;嘉庆二十五年再以十子朱献章任潮州城守营都司,诰赠“昭武都尉”。诰命之荣,光于闾里。 诰封“奉直大夫”制文:奉天承
    0 赞 · 5 评论 @在路上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