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你的评论...
63
日出东方 2008-11-20 09:48   #47楼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有关"普同塔"的资料,证实了先前的猜测。这是一种塔葬文化,是供奉沙弥、比丘等僧众之墓。
对此有兴趣的可看看以下参考资料(谨慎进入):
佛教的殡葬习俗——荼毗与入塔
  ……塔陵、塔林、塔院,以及供信众安置骨灰的“普同塔”的形成,构成了佛教特定的塔葬传统礼仪,尤其其风格特点也称名于世,留存至今。如河南嵩山少林寺塔林、山东灵岩山塔林、山西五台山塔林、江苏南京天隆寺塔林、江苏扬州高旻寺普同塔、浙江普陀山普同塔等,都是我国塔文化中的宝贵遗产。火化与塔葬是佛教优良传统之一,是信仰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历来为佛教徒所继承,也受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
白岩洞寺僧人塔墓
  “普同塔”即指亡僧藏骨的地方。
  白岩洞寺僧人塔墓一共六座,分别为“沙弥普同塔”、“比丘普同塔”……。塔的体量并不大,高约1.2米,由塔帽、塔柱、塔盘和塔座组成。塔帽为六角攢尖顶,上浮雕覆莲纹;塔柱做成六面柱,柱的每一面都刻有文字;塔盘为六方形石板;塔座造型简朴,用砖砌筑而成。
燃灯寺普同塔简介
  “普同塔又称亡灵供奉塔,可以接纳七众弟子、十方信众之灵骨”。佛家历来就有建塔的历史,普同塔不同于舍利塔。舍利塔是用来供奉大德高僧的舍利子。古有“皇帝入陵、圣人入塔、王候入墓、凡人入土”之说,是佛教塔葬文化的一种。
漫话清远风水塔
清远境内现存的宝塔,除连州城的慧光塔、英德市氵含氵光的舍利塔和市区飞来峡风景区内的普同塔、长天塔属宗教塔外,余皆为风水塔。
楚风 2008-11-20 10:23   #48楼
据梁叔说,他曾经在归猿洞附近看到有十来个骷髅散落在地上,当时他收拾了一下,把它们摆放好,并燃香祷告。对此,野云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分析,有可能是僧人遗骸,也有可能是红巾军与清军交战时的士兵遗骸。
他说他在归猿洞前的一块大石上睡了一觉。
综合所有材料,野云认为:十九福地上山后,方位已变更为北。屈大钧记述的山涧,应是后山紧邻的一条坑(好像应该是发现阮俞竹的地方),由于方位已经是北了,所以就有屈大钧“折而西”、“东望”等方位的记述。而我们一直把方位定位为南,所以就产生了不可思议的方位错乱。
周晶晶 2008-11-20 12:18   #49楼
继续努力~~~越来越有吸引力了~~~~~~严重关注
楚风 2008-11-21 08:08   #50楼
布衣怎么不上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判断呢?那天你也参加了呀.
楚风 2008-11-21 08:13   #51楼
我一直还没来得及谢谢布衣.那天下山路上,野云一不小心差点就成了一缕飞霞入深渊.幸好被后来的布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来拉住了,结果,由于速度太快,差点和野云比翼齐飞入夜烟,幸好前面还有一个大汉东方,稳如泰山挡住了去路,虚惊一场.危难时刻,人的伟大和素质就是这样不假思索中显示出来的.
布衣 2008-11-21 15:50   #52楼
渐入冬季草木凋零,归猿洞的寻找也将容易些了。野云,布衣随时听命!:handshake
楚风 2008-11-21 16:30   #53楼
其实我明天都想去呀.现在我日思夜想的就是这件事了.只是还没有更进一步的线索.我要等白庙人的回信.
楚风 2008-11-21 16:35   #54楼
我发现我们几个的认识不同步,意见不统一,这样不利于探索,布衣,所以我听听你个人的意见.有必要集中一次分析总结一下前面的工作和讨论下一步行动计划.
没有热情干不成事,但做事更需要理性和毅力.互相加油吧.
pc 2008-11-22 14:26   #55楼
不错的活动,挺有意义的。。
听了各位的高见,获益良多..分析的也不错.期待下次这样子的活动.
在清远的大地上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古迹,让我们北江人一起去探索.发现吧..
浮石 2008-11-22 17:43   #56楼
尖兵!!尖兵!!我做尖兵!!:victory:
格格 2008-11-22 19:37   #57楼
还有没有第三次,有的话一定要去。
夏枯草 2008-11-23 13:39   #58楼
有没有宝掏呀?
日出东方 2008-11-24 08:41   #59楼
原帖由 格格 于 2008-11-22 19:37 发表
还有没有第三次,有的话一定要去。

肯定会有的,等待召唤吧!
楚风 2008-11-24 14:55   #60楼

寻找归猿洞有感



    那天在山上,记者小温问我们两个问题:如果今天找到归猿洞如何?如果找不到又如何?
    这个问题在那之前还真没认真想过。对于我来说,做一件别人没做成功的事,通常意味着没那么容易做成功。所以,我已经做足了失败的准备。如果找不到,可以继续找,如果一直找不到,那也没关系,起码我们找过了,我们尽了自己的努力。
我为什么还要做?只是因为我必须要亲自去证实真伪有无,通过这个行动去传承曾经有过的文化。知道这个传说和古洞的人越来越老,越来越少,如果我们不去继承接力,传承下去,也许,这个文化现象就湮灭了。最后只能在某本资料中提到:在某故纸堆里有过这个记载。因此,我更关注做的过程带来的快乐和做事情本身持有的态度。
    然而,在做的过程中,随着对峡山地形的熟悉,我对资料有了更明晰的理解,反是信心日增。我总是问自己,几代人都找不到的传说,你凭什么就可以相信能找到?于是,在自我纠问过程中,我渐渐地领悟:凭的就是执着与较真。
   事实上,归猿洞的存在一直都很明晰,直到近代才变得神秘。曾经传言有人组织去找过都没有找到。他们失败在哪呢?就在于组织去找的人并没有深入地去研究资料,凭的只是人云亦云,找也只是一种盲目的找。如果组织者真的在找的过程中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我相信结果即便是找不到,也应能排除一些疑点,明晰一些传言。但是,我们没有从他们找的结果中获得任何的指引。找了什么地方,怎么找都没有记载。可见这不是一个有组织有目标的找,而是碰碰运气的一时冲动而已。所以,我们的寻找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因为我们目标明确,就是一定要有一个说法,不论有无。
    那么,白庙村民靠山吃山,应该对峡山熟悉了解,难道他们也找不到吗?我想,虽然村民熟悉峡山,但是,受限于其知识文化水平,即便他们看到了也未必就知道那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正是因为文化不够,他们缺少较真意识和积极揭开秘密的意识。村民将祖上流传下来的传说在不甚理解的情况下更愿意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二次加工而传扬出去。于是,真实就离我们越来越远。到了现代,人们更专注于经济建设,对这样可信可无的东西更是没有了执着追究的耐心。
    既然连飞霞风景管理处或飞来寺都不去寻找这个古洞了,甚至连他们自己开发出来的“灵猿神洞”也不再去延续开发,不也正说明了目前对文化的一种淡漠态度和缺乏有文化见识的人吗?
    利益是一切行为的动因。作为民间文化爱好者,我们寻找归猿洞的利益是什么?如果真的找到了,那么,让它保存下去,让它重见天日,就是我们的利益。至于其他,我相信已经不需要我们自己去策划了。无论是政府还是飞来寺方面,我想,他们比我们更重视发现归猿洞所蕴含的利益,只不过他们关注的可能是经济利益,我们关注的是文化利益而已。
    如果可以凭着内心的执着和毅力,籍此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承,那我们也是成功了。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让我们代代相传、而且为我们创造和丰富?是人吗?确实,人在历史长河中起着关键的主体作用。然而,百年之后,我们在座的人都在哪里呢?显然,人之于伟大绵延的历史,一百年的人生显得极其仓促。——人只能是传承的主体但不是传承的内容。那么,什么内容才能陪伴历史走向永恒呢?那就是文化和思想!所以,只有扎根历史文化、扎根本土风情,不断挖掘和创造,我们的文化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源、无根之木,我们的文化才会枝繁叶茂!
    由此,我们既然知道了归猿洞,就责无旁贷地要弄清楚它究竟在哪。
[ 本帖最后由 野云随风 于 2008-11-24 14:59 编辑 ]
周晶晶 2008-11-24 15:34   #61楼
支持野云~~~~~~~~~~~~
日出东方 2008-11-24 16:58   #62楼
原帖由 野云随风 于 2008-11-24 14:55 发表
寻找归猿洞有感
    那天在山上,记者小温问我们两个问题:如果今天找到归猿洞如何?如果找不到又如何?
    这个问题在那之前还真没认真想过。对于我来说,做一件别人没做成功的事,通常意味着没那么容易做成功 ...

这个问题当时也真的没仔细想清楚,一直都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找到洞址这方面了。不过其实也差不多,要是找到了,当然是皆大欢喜,接来下就是如何保护和修复的问题了,例如可以和文史部门共同制定出一些保护的方案,由政府出资或招商共同修复开发。当然应该先按古籍所载,以找到的洞址为原点,考证出已经废弃的其他古迹遗址,逐一制订修复方案,甚至建成与飞来、飞霞并列的第三颗峡江明珠。要是找不到,也是在意料之中,但我们可以把所见所闻所拍详细记录下来,作为资料,留作后来的搜索活动作参考。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工作都不是白费劲的。
实话说,这个工作现在才开始的确相当晚了,一是97年的大洪水把很多的实物都扫荡一空;二是知情人的逐渐消逝,这更是难以估量的损失。
楚风 2008-12-03 11:08   #63楼
乾隆六年(1741),飞来寺在北隅菜园坑口山嘴上建“普同塔”。
消逝 2008-12-16 17:52   #64楼
知道今周末去三探归猿洞,本人嘸时间同行,今日下午有时间到了白庙,从老人家一辈中得到了一些有关归猿洞的线索。。希望可以帮到各位TX。
1。归猿洞的上面山嘴有一块白色的巨石,站在可遥望到北江河。
2。据说有两条路可上归猿洞,一为银坑,一为三板桥坑。
3。离归猿洞还有几米时已经嘸路,需要腾空跳过,跳过后即到归猿洞口。
4。当地居民罗久爷曾去过归猿洞,居委会旁士多的吖伯都去过,详细可以询问吓句地
布衣 2008-12-16 20:35   #65楼
原帖由 消逝 于 2008-12-16 17:52 发表
知道今周末去三探归猿洞,本人嘸时间同行,今日下午有时间到了白庙,从老人家一辈中得到了一些有关归猿洞的线索。。希望可以帮到各位TX。
2。据说有两 ...
3。离归猿洞还有几米时已经嘸路,需要腾空跳过,跳过后即到归猿洞口

留意 "离归猿洞还有几米时已经嘸路,需要腾空跳过,跳过后即到归猿洞口。"
布衣 2008-12-19 08:04   #66楼
二探归猿洞发掘了普同塔以及离目标接近了。溯溪 攀岩 丛林穿越 飞来顶上观星宿更是此行的亮点。
明天呢?
关于作者-
日出东方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注册用户改名及改密码专用贴 经咨询系统管理员,已开通会员注册ID改名功能,现特出此贴方便广大注册用户: 改名须知: 1、在改名前,最好搜索一下你要改的名字是否已经有人注册。 2、跟贴说明需要更改的名字,如张三 改名 李四。 3、为防止经常改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每次改名将扣除论坛积分20分,请慎重考虑之后再跟贴。 4、管理员不一定经常在线,请给予一定的耐心等候。 5、跟贴请勿灌水。 改密码须知: 1、忘记密码无法登录者,可通过他人代申请、Q群联系、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管理员提出申请,并提供必要资料(如注册时填写的内容、大致申请时间、最后一次登录大致时间等)以便核对。 2、修改密码需要时间核实,请耐心等待。 3、可向论坛其中一位管理员申请。日出东方手机:13926688782
    0 赞 · 219 评论 @日出东方
  • 1212-八片山自行车爬坡赛工作人员招募及赞助奖品征集贴 为配合搞好清远八片山第二届自行车爬坡赛,现特开一贴征集赞助奖品以及招募工作人员。具体要求如下: 赞助奖品规则: 1、不论大小、厚薄、贵重与否,只要肯拿出来奖励给选手,就无任欢迎; 2、请跟贴说明赞助的种类、数额以及奖给哪一位选手; 3、奖品发放:比赛当天由赞助者本人发给获奖选手。如赞助者本人无法到达现场,可委托他人代发。 跟贴范例: XXX,赞助现金200元,给各组第一名选手。联系电话XXXXXXXXXXX。 XXX,赞助运动水壶一个,给男子青年组第XX名选手。联系电话:XXXXXXXXXXX 工作人员招募: 活动组委会:东方,赖伯,格格 技术组:1-2人,负责在比赛前检查车辆是否安全及是否符合参赛要求,在比赛过程中有需要时对比赛车进行维修。要求:掌握较全面的自行车维修保养技术,携带必要的维修工具。 裁判组:5-7人。负责出发点发指令、记录出发时间、沿线设点保护和监督、终点记时(2人)等。要求:有体育比赛裁判经验者优先。 通讯组:3-5。负责整个活动通讯联络。要求: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会员并拥有无线通讯设备者优先。 医疗组:1-3人。负责整个活动期间的医疗救助。要求:现职临床医生1人,护士2人。 后勤组:5-7人。负责沿途摄影、鼓劲、在补水点提供矿泉水、协助运动员贵重物品代管等工作。 跟贴范例: XXX,报名工作人员,愿加入后勤组。联系电话XXXXXXXXXXX。 ---------------------- 工作人员名单及编号见:1212——八片山自行车爬坡赛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购买保险专贴 ------
    0 赞 · 82 评论 @日出东方
  • 清远地区户外资源汇总 本贴把清远地区相关户外资源进行汇总,以作资料备用。 要完成此计划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论坛各位朋友的大力帮助。请大家积极建议、纠正错误、共同探讨、推荐适合户外运动的资源。 一、总目录 第一章:山峰篇 第二章:徒步穿越篇 第三章:骑行篇 第四章:漂流篇 第五章:洞穴篇 第六章:攀岩篇 第七章:古村落、遗迹篇 第八章:后记与补遗 二、几点说明 1、本汇总贴仅为目录贴,只列出相关资源贴子的网络链接,具体的贴子将陆续发表在本版块中,完成一个更新一个。 2、所有资源均源于网络及驴友实践。所述内容尽量说明出处,部分本地驴友的经验总结将在获得其许可的情况下进行转载。如有被转载者认为不妥,请跟贴提出意见。 3、本贴所说资源,指适合户外活动进行的登山、徒步、骑行、探洞、漂流等线路、景点。所说清远地区指清远市行政区域并包括部分与周边县市相邻的界山界河等。 4、本贴所链接的户外资源均开放提供给有需要的朋友选用,引用本站原创贴子者请说明来源。 5、鉴于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有资源均只反映当时、当地的部分实况,以及驴友个人意见,有可能缺漏甚至错误。贴子内容仅仅作为活动参考,发贴者及汇总者都不对因使用该资源而产生的一切后果负责。 6、本贴及相关贴子均会随时更新、修改。 三、主要参考资料来源: 1、广东省地图册 2、磨房论坛 3、绿野论坛 4、丛林穿行者网站 5、山友网站 6、中国户外资料网 7、深圳5183论坛 8、水石连州论坛 9、清远(广东)人与自然登山协会 10、本论坛 11、其他网站
    0 赞 · 30 评论 @日出东方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