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探归猿洞纪实

11月16日,二探归猿洞活动顺利举行。根据个人习惯,此篇不算游记,只偏重于技术方面的记录,以给后来的活动有一个较清晰的指引。
    遗憾的是这次仍然没有找到传说中的归猿洞,只是多了几条线索,有待进一步验证。
1、有关归猿洞的确切位置,最新搜集的一个信息来自梁叔,其在1988左右曾在一周内三次到过传说中的“归猿洞”,并在附近不远处发现秦人避难处的题字(据说6、70年代仍有碑石,80年代只在洞口原碑位置有红漆的题字,碑石不见)。
   此一说法的“归猿洞”的具体位置在飞来寺现址上游的菜园坑(翠圆坑?)沿山沟北上,接近山脊处,洞就在整条溪流的东面,洞口有题诗,前有一潭水,潭水出口至溪流的景观颇美。梁叔说站在洞附近的大石头上,可以看到飞来寺庙宇。但去年和昨天两次重找都没有找到。据梁叔仔细回忆,归猿洞所在山沟地势不算太陡,左右山梁约等高,洞位置距山脊约有100米垂直高差左右,洞前仍保留有约七八米长的“码头石”阶梯。
2、三板桥与金鸡银坑的说法:经询问较多的当地人,将断未断的石拱桥所在山沟称作“银坑”,在飞来寺现址下游顺数第二条山沟,顺数第一条山沟称作“三板桥”,桥已断,只有残迹。梁叔说未听过有金鸡洞(坑)的传闻。从银坑远望山里,可见有绝壁,传说中的“乌猿洞”当在此壁上,有待下一次探讨。
3、舍利塔:传说在银坑中发现一人多高的一尊舍利塔。
4、普同塔的发现:本次活动发现普同塔的具体位置(见下图),方型结构,每面约宽2米,青砖砌造,高约2.5米,前壁中间有“普同塔”字样,后壁中间有“沙门”字样,南侧有“沙弥”字样,北侧?,两侧壁在题字之下有花岗石造的把手小门,约50厘米见方,移开后望向里面,漆黑一片,但两边壁并不能相互透光。
   此塔因何而造,有待考证。初步怀疑是古代寺庙低等僧人安身之所,判断依据:临江、形制如墓。
5、古迹基台:沿溪而上至半山腰,要沿溪翻过一处陡壁,其右侧约2米高处有一半圆形台状遗址,直径约4米左右,已残缺,为用附近岩块垒成,用灰沙粘结,在缺损处可看到明显的灰沙痕迹。基台后侧有一浅洞状的岩缝,洞口高约1米,宽约2米,洞内深约5米,宽3米,高1.5米,地上有野兽活动痕迹。
    查现有资料此基台未见记载,怀疑是古亭或小庙地基。据说在台基之前、陡壁之上原有一石拱桥,横跨溪流。现在也还明显可看到溪的左右各有一条小路,似正可以由桥连接两端。
    溪的西面与基台相对位置有一陡壁,可看出明显因山洪掉落大半壁石块的痕迹,尚余的岩壁表层松脱,岩石、树根裸露,沙泥疏松。据梁叔言,该壁原有石刻一“老”字,下有一小木佛,当地人称“老佛”。估计因97年山洪而毁。
6、自普同塔至古基台,一直有一条宽约一米的明显山道,虽然年久无人迹,但路况明显、平坦,部分地方有石台阶。道两旁均为粗大树木,地上松针枯叶满布,但无低矮灌木丛,路况相当好。从该道的宽度、石阶等痕迹判断该山沟以前应当是村民、香客或僧人出入要道,否则似无必要如此费力修建。
7、下一次行动应该继续在该山沟往上的半山腰附近进行搜索。如能确证秦人避难处及归猿洞地址,则据古籍所载,可逆向寻找其他古迹。
------------------------------
活动过程:
  11月16日一早,野云、夏至等几个就来到白庙渔村,按原计划是走纤道、拍照片、沿三板桥方向找寻归猿洞。但在与当地村民聊天时,无意中得知梁叔曾经到过秦人避难处和归猿洞,并且明确说明避难处的碑石、题字以及洞口的诗文石刻,而且三板桥方向只是乌猿洞,而非归猿洞。有了这个明确的说法,令大家相当兴奋,临时决定请梁叔做向导,从菜园坑沿溪寻找。经过一些波折之后约10点钟,请了一条机帆船,一行七人直奔菜园坑。十多分钟后,便在坑口的??滩上登岸。沿山沟走不到500米,经梁叔指点,我们找到了普同塔。这是两次行动之中除了现在的景区之外找到的第一个明确的古迹,着实令人兴奋。此塔未被列入飞霞、飞来两个景区的景点之中,搜集的资料也过于简单。
本次活动参加人员共6人:野云随风、夏至、布衣、东方、华哥、小温。向导梁叔。
------------------------------
附:带两次实地轨迹的等高线地图
   说明:1、红线为实际行走轨迹,图最上端为峡山顶,即绿色楼房处。上面红色横线为防火带,是白庙-峡山顶的常规登山线路。左侧竖向红线为第一次活动实际轨迹,从飞来寺山门至山顶二高(?),右侧竖向红线为第二次活动实际轨迹。
  2、蓝色区域为可疑区域,主要判断依据为寺后、等高线紧密处,以示其陡。归猿洞现址即在中间蓝色区域处,第二次活动所寻区域为区域二。与事前判断基本相符。
  3、白色字体所标之地点均为GPS航点,为实地定点。
  4、图中棕色字体的“峡山古寺”为原地图所标,与实际以GPS定位之“飞来寺旧寺”有出入,以后者为准。
  5、下面照片“山势”为站在区域二红线密集处向南所拍,在图中正前方偏右即为飞来寺大殿屋顶。
附上一幅珍贵中药材——金线莲(金线枫)的照片。
http://classadnew.sina.com.cn/guser/merchant.php?id=1671090
写下你的评论...
63
阿甘 2008-11-17 07:59   #3楼

归猿洞dd66001 还是没有找着
aco 2008-11-17 07:59   #4楼
占坑行为2
自然风 2008-11-17 08:01   #5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2:06 编辑
为占坑而占坑!:lol
holly 2008-11-17 08:13   #7楼
大家都占坑,俺也占坑...tzm581
海燕 2008-11-17 08:46   #11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2:06 编辑
你们全来占坑,我也不落后;P
老狼 2008-11-17 08:53   #12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2:06 编辑
不差俺了:lol :lol
清远孤狼 2008-11-17 09:00   #13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2:06 编辑
dd86001 顶一下
湾仔 2008-11-17 09:07   #14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2:06 编辑
又变成了坑贴
点我 2008-11-17 09:27   #15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2:06 编辑
:handshake
阿大 2008-11-17 10:24   #16楼
期待更多精彩的内容~dd65001
当然 2008-11-17 10:31   #17楼
欢迎大家来。。。布满坑坑的月球。。。观光。。。
散发扁舟人 2008-11-17 11:25   #18楼
什么叫占坑?
湾仔阿骨打 2008-11-17 11:40   #19楼
行过路过要小心啦,成地都系坑
有米 2008-11-17 12:02   #20楼
会不会山洪暴发将洞口埋了。
happy 2008-11-17 12:19   #21楼
归猿洞占坑纪实~~~
轻风 2008-11-17 12:22   #22楼
關注!:handshake
大雄哥哥 2008-11-17 14:58   #23楼
回复:2、三板桥与金鸡银坑的说法:经询问较多的当地人,将断未断的石拱桥所在山沟称作“银坑”,在飞来寺现址下游顺数第二条山沟,顺数第一条山沟称作“三板桥”,桥已断,只有残迹。梁叔说未听过有金鸡洞(坑)的传闻。从银坑远望山里,可见有绝壁,传说中的“乌猿洞”当在此壁上,有待下一次探讨。
其实金鸡洞即是金鸡岩,据古籍记载:“距古寺数里,又有一岩,内分三洞,甚高广。唐时望气者言:南海有灵山产神草。遣使求之,果于此得金芝数十茎,锵然作金钱声,因名金芝岩。”因描述在距离上相符,而“芝”与“鸡”在国语里的读音是相近的(因清远先人多是由中原或北方逃难而来,须入乡随俗,学发粤声,但乡音难以一下全改,故到现在,很多清远人仍然保留先祖的北方发音,如:“好”、“老”、“煲”等等)。故此,我认为,传说中的金鸡洞就是现在的金鸡岩。
[ 本帖最后由 大雄哥哥 于 2008-11-17 15:04 编辑 ]
日出东方 2008-11-17 15:01   #24楼
晕,这么多回贴,只有一个是有点价值的;P
由于未有时间慢慢和李叔沟通,询问有关金鸡银坑的说法,大雄的这种推断有待验证。有没有兴趣下次探一探这个银坑洞?:lol
考虑过山洪冲塌洞口的可能,但一天没找到,就一天不能下这个结论。况且据梁叔对周边环境的描述,山洪冲塌山路的可能性较大,但对整片岩石或山壁的大面积破坏是极少的,而且二洞(秦人避难处与归猿洞)地处接近山脊,其上地区集水量不会太大,不至于形成巨大破坏力的山洪。
楚风 2008-11-17 15:07   #25楼
感 谢 热 带 雨 林 和 一 刀 兄 弟  从 漆 黑  的 峡 山 路 口 把 疲 惫 不 堪的 我 们接 回 到 灯 火  辉 煌 的 城 市 , 野 云 心 头 珍 存 了 一 份 来 自 两 位 仁 兄 的 温 暖  情 意 。 深 深  感激  !
[ 本帖最后由 野云随风 于 2008-11-17 15:10 编辑 ]
如意 2008-11-17 15:31   #26楼
期待能找到归猿洞:lol
关于作者-
日出东方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注册用户改名及改密码专用贴 经咨询系统管理员,已开通会员注册ID改名功能,现特出此贴方便广大注册用户: 改名须知: 1、在改名前,最好搜索一下你要改的名字是否已经有人注册。 2、跟贴说明需要更改的名字,如张三 改名 李四。 3、为防止经常改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每次改名将扣除论坛积分20分,请慎重考虑之后再跟贴。 4、管理员不一定经常在线,请给予一定的耐心等候。 5、跟贴请勿灌水。 改密码须知: 1、忘记密码无法登录者,可通过他人代申请、Q群联系、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管理员提出申请,并提供必要资料(如注册时填写的内容、大致申请时间、最后一次登录大致时间等)以便核对。 2、修改密码需要时间核实,请耐心等待。 3、可向论坛其中一位管理员申请。日出东方手机:13926688782
    0 赞 · 219 评论 @日出东方
  • 1212-八片山自行车爬坡赛工作人员招募及赞助奖品征集贴 为配合搞好清远八片山第二届自行车爬坡赛,现特开一贴征集赞助奖品以及招募工作人员。具体要求如下: 赞助奖品规则: 1、不论大小、厚薄、贵重与否,只要肯拿出来奖励给选手,就无任欢迎; 2、请跟贴说明赞助的种类、数额以及奖给哪一位选手; 3、奖品发放:比赛当天由赞助者本人发给获奖选手。如赞助者本人无法到达现场,可委托他人代发。 跟贴范例: XXX,赞助现金200元,给各组第一名选手。联系电话XXXXXXXXXXX。 XXX,赞助运动水壶一个,给男子青年组第XX名选手。联系电话:XXXXXXXXXXX 工作人员招募: 活动组委会:东方,赖伯,格格 技术组:1-2人,负责在比赛前检查车辆是否安全及是否符合参赛要求,在比赛过程中有需要时对比赛车进行维修。要求:掌握较全面的自行车维修保养技术,携带必要的维修工具。 裁判组:5-7人。负责出发点发指令、记录出发时间、沿线设点保护和监督、终点记时(2人)等。要求:有体育比赛裁判经验者优先。 通讯组:3-5。负责整个活动通讯联络。要求: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会员并拥有无线通讯设备者优先。 医疗组:1-3人。负责整个活动期间的医疗救助。要求:现职临床医生1人,护士2人。 后勤组:5-7人。负责沿途摄影、鼓劲、在补水点提供矿泉水、协助运动员贵重物品代管等工作。 跟贴范例: XXX,报名工作人员,愿加入后勤组。联系电话XXXXXXXXXXX。 ---------------------- 工作人员名单及编号见:1212——八片山自行车爬坡赛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购买保险专贴 ------
    0 赞 · 82 评论 @日出东方
  • 清远地区户外资源汇总 本贴把清远地区相关户外资源进行汇总,以作资料备用。 要完成此计划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论坛各位朋友的大力帮助。请大家积极建议、纠正错误、共同探讨、推荐适合户外运动的资源。 一、总目录 第一章:山峰篇 第二章:徒步穿越篇 第三章:骑行篇 第四章:漂流篇 第五章:洞穴篇 第六章:攀岩篇 第七章:古村落、遗迹篇 第八章:后记与补遗 二、几点说明 1、本汇总贴仅为目录贴,只列出相关资源贴子的网络链接,具体的贴子将陆续发表在本版块中,完成一个更新一个。 2、所有资源均源于网络及驴友实践。所述内容尽量说明出处,部分本地驴友的经验总结将在获得其许可的情况下进行转载。如有被转载者认为不妥,请跟贴提出意见。 3、本贴所说资源,指适合户外活动进行的登山、徒步、骑行、探洞、漂流等线路、景点。所说清远地区指清远市行政区域并包括部分与周边县市相邻的界山界河等。 4、本贴所链接的户外资源均开放提供给有需要的朋友选用,引用本站原创贴子者请说明来源。 5、鉴于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有资源均只反映当时、当地的部分实况,以及驴友个人意见,有可能缺漏甚至错误。贴子内容仅仅作为活动参考,发贴者及汇总者都不对因使用该资源而产生的一切后果负责。 6、本贴及相关贴子均会随时更新、修改。 三、主要参考资料来源: 1、广东省地图册 2、磨房论坛 3、绿野论坛 4、丛林穿行者网站 5、山友网站 6、中国户外资料网 7、深圳5183论坛 8、水石连州论坛 9、清远(广东)人与自然登山协会 10、本论坛 11、其他网站
    0 赞 · 30 评论 @日出东方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