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只有方向没有目标:(6)摘莲蓬,已是干枯老去;逛古寨,早就人去楼空。
从村道出来,经过西岸镇政府门口,看到不远有一路牌,“石栏寨”,不久以前看过今年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的名册,连州的石兰寨就是列入其中的,进去看看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1:11 编辑
沿着指引顺利的找到了石栏寨的寨门,寨门上悬挂一块以双龙戏珠装饰,书写着“咸丰九年、旨赏顶戴蓝翎、六品即补把总黄国俊承”的牌匾,它承载着石兰寨人的骄傲
沿着指引顺利的找到了石栏寨的寨门,寨门上悬挂一块以双龙戏珠装饰,书写着“咸丰九年、旨赏顶戴蓝翎、六品即补把总黄国俊承”的牌匾,它承载着石兰寨人的骄傲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1:11 编辑
停好摩托车,寨门前的池塘的荷叶立即吸引了我们,只见无数片荷叶层层叠叠聚在一起,恨是诱人,走近了,才发现荷叶之间还长着许多莲蓬,早就掉了花瓣的,颜色墨盒了,躲在荷叶底下
停好摩托车,寨门前的池塘的荷叶立即吸引了我们,只见无数片荷叶层层叠叠聚在一起,恨是诱人,走近了,才发现荷叶之间还长着许多莲蓬,早就掉了花瓣的,颜色墨盒了,躲在荷叶底下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1:11 编辑
云少发现离岸不远处长着一只大莲蓬,莲子鼓鼓的,快要爆出来似的,伸手想去摘,可够不着。赶紧找了根竹竿,对准莲蓬,一侧身,伸手用劲往回拉,大大的莲蓬到手了……
[ Last edited by 哮天犬 on 2010-10-16 at 09:18 ]
云少发现离岸不远处长着一只大莲蓬,莲子鼓鼓的,快要爆出来似的,伸手想去摘,可够不着。赶紧找了根竹竿,对准莲蓬,一侧身,伸手用劲往回拉,大大的莲蓬到手了……
[ Last edited by 哮天犬 on 2010-10-16 at 09:18 ]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1:11 编辑
摘莲蓬也会遇到麻烦,那带有锯齿的荷梗也把手剐的深疼, 手臂上都是剐破的大小口子,我们只有小心翼翼的用竹竿慢慢的来扯。
摘莲蓬也会遇到麻烦,那带有锯齿的荷梗也把手剐的深疼, 手臂上都是剐破的大小口子,我们只有小心翼翼的用竹竿慢慢的来扯。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1:11 编辑
摘过莲蓬也顾不得清洗,掰出一粒就吃,妈呀!这哪是莲子,分明是一粒石头,拿来练牙口到时不错,不过细细的咀嚼,莲子的清香也慢慢的渗出
摘过莲蓬也顾不得清洗,掰出一粒就吃,妈呀!这哪是莲子,分明是一粒石头,拿来练牙口到时不错,不过细细的咀嚼,莲子的清香也慢慢的渗出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1:11 编辑
当我们走进石栏寨门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婆婆独自站在哪里,我们上去和她聊起来,老婆婆给我们介绍道:石兰寨村子呈弯月形,由东向西长约1.5公里,最宽处约五百米。石兰寨居住着黄、杜、骆三个氏族
当我们走进石栏寨门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婆婆独自站在哪里,我们上去和她聊起来,老婆婆给我们介绍道:石兰寨村子呈弯月形,由东向西长约1.5公里,最宽处约五百米。石兰寨居住着黄、杜、骆三个氏族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1:11 编辑
全村共有四座门楼,每一座门楼全都是以宽厚的青石砖条砌成一米多高的基础,基础以上是水磨对缝的青砖,大门的顶上用砖逼成半圆的拱形门洞
全村共有四座门楼,每一座门楼全都是以宽厚的青石砖条砌成一米多高的基础,基础以上是水磨对缝的青砖,大门的顶上用砖逼成半圆的拱形门洞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1:11 编辑
我问这个老婆婆,这里为什么叫做石兰寨。她说,应该是这里的房子和路面都是用石头做的,盛产石头;而山后面又多兰花,所以称为“石兰寨”。
我问这个老婆婆,这里为什么叫做石兰寨。她说,应该是这里的房子和路面都是用石头做的,盛产石头;而山后面又多兰花,所以称为“石兰寨”。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1:11 编辑
走过石板路,抚摸着爬满青苔的墙壁,我突然想到:会不会是那个读书人在吟诗作画的时候,看到石头边上的兰花有了灵感,把家乡称为“石兰寨”呢?
走过石板路,抚摸着爬满青苔的墙壁,我突然想到:会不会是那个读书人在吟诗作画的时候,看到石头边上的兰花有了灵感,把家乡称为“石兰寨”呢?
老人给我们介绍,得知那个叫做黄国俊的军官,跟随湘军张运兰麾下,以军功荣获了“旨赏顶戴蓝翎”而且还被提升为“六品即补把总”。
附件 1:IMG_3637.jpg (2010-10-16 09:44, 117.91 K,下载次数: 6)
![]()
附件 2:IMG_3638.jpg (2010-10-16 09:44, 97.53 K,下载次数: 7)
![]()
附件 3:IMG_3640.jpg (2010-10-16 09:44, 157.02 K,下载次数: 7)
![]()
附件 4:IMG_3642.jpg (2010-10-16 09:44, 148.45 K,下载次数: 7)
![]()
而那个叫做杜坤的读书人,在清代嘉庆丁丑(1817年)科会试中,中了第二百二十名进士。兰桂里的杜氏古老的门楼上有了这么一块进士匾,更显得高人一等。
附件 1:IMG_3656.jpg (2010-10-16 09:45, 107.57 K,下载次数: 8)
![]()
附件 2:IMG_3657.jpg (2010-10-16 09:45, 125.07 K,下载次数: 7)
![]()
附件 3:IMG_3659.jpg (2010-10-16 09:45, 136.54 K,下载次数: 6)
![]()
附件 4:IMG_3660.jpg (2010-10-16 09:45, 114.36 K,下载次数: 7)
![]()
古村已经少有人住,显得很是冷清。不知道是不是我没有详细找,转了一个上午,居然除了那位老婆婆再没有找到人在寨子里住了,故寨好像一个失去记忆的老人,那些历史已经开始模糊。
附件 1:IMG_3648.jpg (2010-10-16 09:48, 134.09 K,下载次数: 7)
![]()
附件 2:IMG_3624.jpg (2010-10-16 09:48, 116.48 K,下载次数: 8)
![]()
附件 3:IMG_3628.jpg (2010-10-16 09:48, 106.56 K,下载次数: 7)
![]()
附件 4:IMG_3632.jpg (2010-10-16 09:48, 134.89 K,下载次数: 8)
![]()
我没有发现故寨三大姓氏的祠堂。仅有的一个骆氏祠堂也是后来修建的,找不到一点历史的痕迹。或者是因为战乱还是文革,让这些古迹消失了?在故寨转悠的时候,也希望能找到那个军官、贵人、读书人曾经住过的房子,可惜也是找不到了。
附件 1:IMG_3649.jpg (2010-10-16 09:50, 170.31 K,下载次数: 7)
![]()
附件 2:IMG_3653.jpg (2010-10-16 09:50, 120.58 K,下载次数: 6)
![]()
附件 3:IMG_3654.jpg (2010-10-16 09:50, 124.28 K,下载次数: 7)
![]()
附件 4:IMG_3651.jpg (2010-10-16 09:50, 125.38 K,下载次数: 7)
![]()
石兰寨的背后就是岳荣岭。我们穿过石兰古寨来到岳荣岭前,迎面而来的是一道巨大的石壁,远看岳荣岭并不觉得险峻,一步步登上岳荣岭时,那险峻、陡峭就渐渐显露出来了。
附件 1:IMG_3645.jpg (2010-10-16 09:53, 122.82 K,下载次数: 7)
![]()
附件 2:IMG_3633.jpg (2010-10-16 09:53, 145.79 K,下载次数: 7)
![]()
附件 3:IMG_3635.jpg (2010-10-16 09:53, 154.22 K,下载次数: 7)
![]()
附件 4:IMG_3636.jpg (2010-10-16 09:53, 169.14 K,下载次数: 7)
![]()
石兰寨的房屋依靠着岳荣岭建筑,村子呈弯月形,由东向西长约1.5公里,最宽处约五百米。村子里共有四座门楼,每一座门楼门额上镶嵌的青石匾额,说明了居住着不同的氏族。悬挂着的木制牌匾,则记载了各自先祖们的荣耀。
附件 1:IMG_3652.jpg (2010-10-16 09:55, 108.09 K,下载次数: 5)
![]()
附件 2:IMG_3650.jpg (2010-10-16 09:55, 206.88 K,下载次数: 6)
![]()
附件 3:IMG_3644.jpg (2010-10-16 09:55, 138.75 K,下载次数: 6)
![]()
附件 4:IMG_3611.jpg (2010-10-16 09:55, 115.62 K,下载次数: 6)
![]()
饱含历史沧桑的石兰寨是连州独具特色的大规模古民居,今天参观了连州的古村落,我们觉得很震撼加遗憾。连州古村落承载着传统文化历史相当深厚和丰富,这些古村落建筑既吸收了古代荆楚建筑艺术,又兼有南粤特色,但是保护的路还有很长
附件 1:DSC09532.JPG (2010-10-16 10:00, 109.02 K,下载次数: 5)
![]()
附件 2:IMG_3661.jpg (2010-10-16 10:00, 120.8 K,下载次数: 6)
![]()
附件 3:IMG_3662.jpg (2010-10-16 10:00, 117.7 K,下载次数: 5)
![]()
附件 4:IMG_3647.jpg (2010-10-16 10:00, 179.47 K,下载次数: 6)
![]()
我们带着种种的感叹离开古寨,看到有小MM在地里劳作,举起相机相要拍几张,确被小MM发现,笑着跑开了
附件 1:IMG_3655.jpg (2010-10-16 10:05, 130.77 K,下载次数: 5)
![]()
附件 2:IMG_3663.jpg (2010-10-16 10:05, 49.28 K,下载次数: 5)
![]()
附件 3:IMG_3664.jpg (2010-10-16 10:05, 113.36 K,下载次数: 5)
![]()
附件 4:IMG_3665.jpg (2010-10-16 10:05, 100.59 K,下载次数: 6)
![]()
从古兰寨出来已经是中午时分,到吃中饭的时间了,猛然看到路边有卖烤牛肉的,来之前就看过介绍讲连州的牛肉干一定不能错过,所选的一定是牛的脊梁肉和肘子肉,熏烤的木材也非常有讲究,烘出来的牛肉黄而不焦,清香四溢。
附件 1:DSC09519.JPG (2010-10-16 10:16, 125.46 K,下载次数: 2)
![]()
附件 2:DSC09520.JPG (2010-10-16 10:16, 104.16 K,下载次数: 6)
![]()
附件 3:DSC09521.JPG (2010-10-16 10:16, 146.32 K,下载次数: 5)
![]()
附件 4:DSC09535.JPG (2010-10-16 10:16, 84.02 K,下载次数: 4)
![]()
但这样的牛肉干并不是每次去都能够吃得到,一般都是现烤现卖,一般到了下午两点半的时候就全部卖光光了,连州的牛肉干并·不是烤了就直接吃,而是要经过加工再吃的,加工出来的牛肉黄而不焦,清香四溢,连路旁的狗都闻香而至
附件 1:DSC09541.JPG (2010-10-16 10:20, 75.06 K,下载次数: 5)
![]()
附件 2:DSC09542.JPG (2010-10-16 10:20, 113.25 K,下载次数: 5)
![]()
附件 3:DSC09538.JPG (2010-10-16 10:20, 99.45 K,下载次数: 4)
![]()
附件 4:DSC09548.JPG (2010-10-16 10:20, 87.69 K,下载次数: 4)
![]()
相片很清晰,叙述很详细````快乐的游记,美妙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