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红杜鹃(连州东岳山行纪)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6-12-15 21:50 编辑

离去年五一节已一年有余。

去年五一节,和清远山友一同攀登连洲东岳山,那满山的红杜鹃曾占据我的记忆许久许久。
下山后就有冲动想写一篇游记,把整个登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的记录下来。无奈凡人烦事多,另外电脑不灵光,打字如蜗牛散步,几次整理都没完成,一晃一年过去了。

今年又有大批驴组队前往连洲攀登东岳山,大家充分领略了东岳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个个赞不绝口。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赶上东岳山杜鹃花开的时节。

我个人认为,杜鹃花对于东岳山来讲,就好像皇冠上的明珠,她闪烁着东岳山的灵性,一定要好好的品味品味。

于是,我再次坐在电脑前,用那僵硬的手指一字一句的敲击着去年的记忆,一切都历历在目就好像发生在昨天。我努力将去年东岳山之行带给我的视觉和心灵感受再现给大家,和大家一起体会。

特别声明:本游记个别图片采用连州水石网上山友的照片,已做了水印标记。在此深表谢意,不再一一答谢。
写下你的评论...
43
肉夹馍 2011-06-29 12:04   #2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18:23 编辑
春天里那个百花鲜
我和那妹妹啊把手牵
又到了山顶我走一遍啊
看到了满山的红牡鹃
我嘴里头笑的是呦啊呦啊呦
我心里头美的是啷个里个啷
妹妹她不说话只看着我来笑啊
我知道她等我的大花轿
:lol
假行僧 2011-06-29 12:06   #3楼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6-12-15 21:57 编辑

四月,阴雨不断,一直到五一节前也没有停歇的意思,老天给这个假期也蒙上了一层阴云。


对于我等要为生计打拼的人来讲,五一节能摊上两天假期实在难得。估计这个假期又要浪费了。

临近4月30号收到教授的短信,整个人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突然振奋起来。

“教授”是我等爱山之友对此君的尊称。此君甚是了得,在我的印象中,每到周末,只要天气允许,此君必组织爱山之友到清远各个山头、峡谷、乡村去登山、穿越、和探险,跟随教授的召唤走遍清远山山水水的山友不记其数。

我乃一“假”户外爱好者,假在为了世俗的功利和生活所迫,整日因工作缠身,常常放弃跟教授去郊外活动的机会。因此我自称为“假行僧”,什么时候能像教授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在清远的郊外山林中恣意穿行,估计我的生活和工作也得像凤凰涅槃一样彻底脱胎换骨才行。

每次教授出外活动多则有二十几人,少则三、五人,有时独自出发,他称为探路。为下次集体活动做准备。

一个字,猛。


两个字,真猛。

三个字,确实猛。


                                                  猛人----教授

教授在短信中邀请山友们利用五一节前往连州天堂岭登山,需要两天时间。

以往在清远登山都是当天来回,这次要在外过夜,想象中比较刺激,是否还要野外露营,或者再安排个“混账”----嘻嘻!
快点报名,此次不容错过。于是拉上另一爱好摄影的老友一齐报名。

4月30日下午收到教授通知,时间改为当晚九点就要出发去连州。

约好的同伴因无法调整时间而被迫放弃。这对喜欢拉帮结伙的我来说是个打击,这次出行似乎又要放弃。看着刚刚取出擦洗干净的登山靴,它好象征战多年的战马一样已久未出征了。 想想心有不甘,一咬牙决定继续参加。

晚上十点,在约好的碰头地点,一辆皇冠3。0悄然来到我身边停下,车窗缓缓降下,露出教授的笑脸。

嘿!今时不同往日,以前跟教授出行,为了节省费用,几乎清一色微型小面包车,我们称为环保车。这次挡次提高不少。

很兴奋的爬上车,又见到老山友“黑豆”,黑豆即是山友又是影友。曾经在市摄影家协会的年会上见过几次,都是熟人, 感觉不错。在清城搭上教授的同事文仔,经黄坑、径口,一行四人直奔连州而去。

最近几天有些感冒,鼻塞头痛很是不爽,上了车前后看看没有纸巾。久未出门准备工作很不熟练了,纸巾也没带。

在径口入高速公路前加油,急忙下车到油站售货店,可惜售货店美女以没有散钱拒绝卖一包纸巾给我,费劲口舌未果,有些郁闷。出外见黑豆在刷卡加油,自己抓着油枪想怎么加就怎么加,又方便又潇洒。

我走过去和他聊天,黑豆很开心,仰望夜空,无限期待的说:“到了连州能看到星星就好了,清远已经很难看到了”。

这几年清远也步入了高速发展期,毫无例外,人类的发展带来的后遗症---对自然的破坏,清远也不能幸免。遥想当年刚到清远时,青春年少的我们每天傍晚到北江河去游泳,那时的水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而这个变化仅仅用了某伟人的一句话“二十年,弹指一挥间”。短短的弹指一挥间,真是敢叫日月换“新”天。

带着这个话题上车,一行人无不感慨人的“伟大”和自然的“无奈”。

过了阳山,感冒已将我的身体和意志彻底占领,实在坚持不了他们的神聊,昏昏沉沉进入浑睡状态,进入连州前那几十公里的烂路我竟然毫无感觉.
深夜1:00,当我醒来时已到连州某酒店,黑豆和教授张罗着办登记手续,我做在沙发上继续低迷,心想:明天如此状态登不上山顶事小,拖了大家的后腿那就不好意思了。

办完登记手续,黑豆要求和文仔一间房,可能教授的鼾声曾经给了黑豆很深的记忆,这次绝不再试了。

此时已深夜,抓紧时间上床睡觉,一夜平安,至到早上六点闹钟响起才醒。

教授起身就问昨晚他有没有嘈到我,我全然不觉。

其实我睡觉打鼾实力也不差,可能功夫比较接近,两人水平相当,反而相安无事。好在黑豆醒目没有找我做房友,否则又会受到新的打击。


                                              我们下塌的酒店
假行僧 2011-06-29 13:08   #5楼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6-12-15 22:05 编辑

收拾完毕大家出宾馆,文仔带路去吃早餐。

文仔曾被单位派到连州长期驻扎过,对连州的小街小巷非常熟悉。七拐八拐来到一小店,一看就是街坊邻里光顾的正宗本地早餐店。小店早餐品种非常丰富。最让我难忘的是各种酸辣的小菜调料,我每样都放一点,好不贪心呀。直吃的我大汗淋漓,一边吃一边哈气,一边擦鼻子,店老板的半筒纸巾都快让我用完了,那真叫一个过瘾。从昨晚一直困扰我的鼻塞现在算是畅通无阻了。

一切收拾妥当,一行人前往聚集地----连州文化广场。

连州我很少去,但文化广场还不陌生,每年的连州摄影节文化广场都是重要的活动场所,我参加了两次,几乎都是在文化广场转悠。路上看到有背包向广场方向走的人,我讲也许这就是今天的同道中人,大家一致否定,认为连州不可能有这么浓厚的户外活动气氛,连路上随便一个背包的人都是户外,岂不比我们清远还文化,要知道能户外不但是身体好,还要有品味,有追求,....清远绝对没有这样的氛围,更何况边远的连州。我哑口。

到了广场,远远看见有三四十人聚在一起,一看装束就是登山队伍了,好热闹啊。

黑豆急忙下车过去联络,立即有一位扎头巾的老酷哥出来与他打招呼,看来还是熟人。等黑豆再上车带多了一位连州的山友,同时告诉我们这次的行程改变了,要去攀登1400米的东岳山。

我是志在参与,登哪座山都无所谓,不像有些痴迷山友,已定下宏伟目标,要在那天那日前,攀登完某座山某座峰。
想想我怎奈一个“假”字了得。

我们的车已满员,黑豆开车我们先行出发,其他连州山友在后陆续跟来,好像我们是先锋车一样。

我很奇怪,黑豆怎么这么熟路?一问才知,黑豆去年已经攀过东岳山,对东岳山满山的红杜鹃赞不绝口。

五月还能看到野杜鹃,也算是有眼福。

东岳山在连州西江区,大约半个小时就进入山区,这里盛产碳酸钙矿石,不时有装满矿石的载重车来回穿行。不久在山间盘旋路上可远远看到远处有一孖仔峰,峰顶被一团云雾环绕看不到顶,我们惊呼“神仙戴帽”,忙叫黑豆停车拍照,可惜山路狭窄,前后又有车,转了几个弯路都没找到可停的地方,再往前就失去角度看不到峰顶了。

黑豆讲哪就是东岳山主峰。此时太阳已升起,按照一般的经验,在短时间内山顶的云雾就会被太阳光驱散,看来东岳山给我的第一个惊喜是收不到了。
其实我们多虑了,此次东岳山之旅才刚刚拉开序幕,她将无私的尽情为我们展现它的魅力。

沿着盘山路继续走,到了山脚下,前面竟然堵车,

远远转弯处几部载重货车堵在那,后面有几部小车动不了,从车上下来的人在前面张望打听,看装束是另一批登山的队伍。不久前面传来消息,由于连日下雨道路有些塌陷,载矿货车毫无顾忌的满载而行,必然严重超载,单薄的山路怎么经得起如此重负,终于将一部载矿车卡在路中间动不了了。


                                                           堵车
晕※☆\△§

不等我反应过来,黑豆已开始原地掉头,难道就此撤退?黑豆驾车技术一流,方向盘左右轮圆了猛打,前三步后四步三下五除二在狭窄的山路上来了个180°转身,然后对后面紧随的连州车招招手:“跟我来,走小路”。

真神了,做起连州人的向导了。

回撤几公里后,在来时我没有注意的一个小岔路上拐进去,向着更幽深的偏僻山岭进发.

不久,车队来到一小山村,我们一直开到路的尽头---晒谷场,停好车,带好装备,东岳登山正式开始。

这个小山村和中国大部分的乡村一样,这也是个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的乡村,那里的村民朴实而又善良,虽然对我们这帮城里人的行动不是很理解,但各个热情好客,每每把你请进家里,端茶到水,拿出食物给你吃,虽然东西我们这帮城里人往往看不上,但他们的真诚却时常打动你。有时我常常想:为何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往往随着财富的增加而扩大,在貌似发达文明的城里,人们之间往往更多的是防备和冷漠,难道物资的丰富代价就是人性的缺失。

路过一老屋,黑豆竟然与屋主是老相识,两人远远的就招手打起招呼来了。


                        去年黑豆游东岳山时认识的老人

老人告诉我们今天有很多人爬山,去祭拜山顶古老的行宫。

再说一遍,行宫???古代皇帝住的地方才能叫行宫,真是行宫?哇,太刺激啦,还有这样的事,那不是丛林探险吗,也许在古迹中还能挖出点什么值钱的宝贝......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古墓丽影》中劳拉矫健的身影,在热带丛林中敏捷的穿行,与各种野兽、妖怪搏斗,并用她非凡的智慧解除一个个置人死地的机关,最后终于找到了千年的神器,于是。。。。打住,思绪跑的也太远了吧,哈 哈,谁叫我是个劳拉迷呢。

告别了老泊,一行人在黑豆的带领下穿过田间小路向着东岳山进发。

山脚下先看到了矿石开采场,宏大的矿场显的人如此渺小,但更突显人的巨大破坏力。整个山梁短时间就会被蚕食掉,那被剥离绿色植被的山体,就象一个人得了皮肤病,那裸露的伤痕正在不断扩大。

拍了几张照片后我们默默的离开了这里。(待续)


矿场
林风 2011-06-29 14:21   #6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18:24 编辑
哇,我喜欢最后一张...
普洱人家 2011-06-29 14:35   #7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18:24 编辑
好回顾, 东岳山的气势有点像小黄山,值得去:)
摄驴四哥 2011-06-29 17:13   #9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18:24 编辑
写得不错,这次活动计划中有我的,因事错过了.记得第一次上东岳山是我和连州的朋友一起上去的,二百斤的重量级的人物.
布衣 2011-06-29 20:01   #10楼
不错的文字。
布衣对东岳山还未曾踏足,看来近段再走起微山后也该去探访东岳了。:victory:
假行僧 2011-06-30 11:41   #11楼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6-12-15 22:10 编辑
(继续)

穿过几条简易的运矿小路,黑豆带大家开始进入登山的小路。

不久原来若隐若现的山路完全不见踪影,只能沿着隐约的山脊辗转前行,到处是半人高的杂草,密布的低矮灌木不时的会钩住你的衣服或背包,你不得不匍伏前进,艰难的穿过。

身后队伍里有人在悄悄的嘀咕:是这条路吗?这么难走。

其实这些连洲山友完全不用怀疑黑豆的导航能力。从东岳回来我对黑豆认路的能力那不是佩服两字可以表达的,

正在大家已精疲力尽,汗流浃背时。有人大呼:“看,杜鹃花”。

哗,洁白晶莹,婀娜多姿的白杜鹃,优如翩翩仙子,在微风中摇曳。

“这里还有”。

“那里更多呀”。

几乎每个人都发现了自己的杜鹃花。在这荒山野岭,你突然好象进入了一座大花院,所有人都异常兴奋,扑向自己心仪的花丛边让别人拍照留念。
白色的杜鹃我还是第一次见,真是感谢大自然的造化,看着洁白的花瓣真有喝了一杯清凉饮料的感觉。


                                          翩翩仙子------白杜鹃

黑豆测量了一下海拔,才有八百多米,于是告诉大家赶紧赶路,前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是的,此次东岳之行将有更多的惊喜和感慨在等着我们。                                         

带着白杜鹃带来的兴奋,大家登山的速度加快了。随着海拔高度的提升,杜鹃花的颜色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原来的纯白色的花瓣渐渐有了一抹淡淡的粉色,恰如少女白里透红的脸颊。


                                               粉杜鹃-----少女版

                                         再来一张少女版粉杜鹃

再往上,红色不断加深,扩大,最后变成妖艳的紫色-----少女成熟变成艳光四射的青春辣妹。


                                       紫杜鹃------青春辣妹型

神奇的变化。

到了海拔1000米以上时,美丽的姑娘经历了严冬的磨练,沁润了天地之灵气,山风吹去了她的稚气,太阳温暖了她的脸颊。
于是,热情似火而又风情万种的美女诞生了-----鲜艳夺目的红杜鹃。到了高海拔的地方簇拥在身旁的全是红杜鹃。


                                     红杜鹃--------美丽熟女型
翩然 2011-06-30 11:59   #12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18:24 编辑
楼主有见到我头象的这块巨石吗?
{:cat22:}
假行僧 2011-06-30 15:12   #13楼
摄驴四哥 发表于 2011-6-29 17:13
写得不错,这次活动计划中有我的,因事错过了.记得第一次上东岳山是我和连州的朋友一起上去的,二百斤的重量级 ...

错过了,很可惜呀。几时还有机会和四哥一起去户外?{:cat61:}
假行僧 2011-06-30 15:19   #14楼
翩然 发表于 2011-6-30 11:59
楼主有见到我头象的这块巨石吗?

看来美女比我们爬得还高啊,几时去的?
有机会再相约重游。
假行僧 2011-07-06 14:50   #15楼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1-7-6 23:32 编辑
终于又可 以发帖了。
感觉现在真是个读图的时代,辛辛苦苦码的字好像没有多少人欣赏,或许大家都忙,哪有心思看你那蝇头小字,不如来点照片看着痛快{:cat70:}
所以这一集多放些照片顺应时代潮流。{:cat22:}
(继续)
一路上我们领略到东岳山的雄浑,险峻、和浪漫。

                          迎客松-----普洱人家说东岳山有黄山的风采,这就是一景。

                     雄峰-----好似当年攀登华山时的场景

                     再来一张,  还是这个角度比较好

                         万仞悬涯,深不见底-----险峻。
                         看到这张照片的人总是问我:背包主人去哪啦?

                  黑豆

                  阿文-----教授称阿文为四不文
不戴帽
不照相
不饮水
不说话
是不是很犀利。


              连州山友

                   花海中恣意穿行-----浪漫



假行僧 2011-07-06 15:04   #16楼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1-7-6 22:56 编辑
山脚到半山的植被以灌木和杂草为主,再往上就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我们在林间穿行感觉的是阵阵凉意。
突然原本的山路,变成了石级路,每一块石级都是用规整的麻石凿成,看表面风化的程度,年代不会短,有些路段在麻石缝里竟然还长出了有一抱粗的大树,很有柬埔寨吴哥窟的味道。
长长的石板路一级一级向山上沿伸,两边是幽暗的古老森林,阳光不时从头顶密布的枝叶缝隙中撒下一地斑斓的碎影,走在其中颇有在时空隧道中穿行的感觉。
几百年前都有什么人在此行走过?那时他们都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几百年后这条石板路还会不会存在?还会不会有人也站在这里遐想。。。。

        连州版吴哥窟

             时空隧道---------前方是迷失的历史还是即将开始的现实
(待续)
假行僧 2011-07-06 23:06   #17楼
布衣 发表于 2011-6-29 20:01
不错的文字。
布衣对东岳山还未曾踏足,看来近段再走起微山后也该去探访东岳了。

赖伯应该召集一次到东岳山探险,一定应着云集。{:cat32:}
布衣 2011-07-07 09:19   #18楼
"时空隧道---------前方是迷失的历史还是即将开始的现实"
-----------------------------------------
时代的进步,人口居住趋于城市化是不争的事实.不单连州的东岳山曾经有过喧闹,清新的笔架山螺壳山深处也有不少先民居住的遗迹.
如此奇美的地方,楼主召集更会大热,布衣愿意协助组织!
近期打算再走起微山,假行僧有兴趣同行否?
起微山,瑶王后苑行
http://www.qysport.com/forum.php ... tid=6174&fromuid=82
连南起微山,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http://www.qysport.com/forum.php ... tid=6202&fromuid=82
鱼儿 2011-07-09 21:07   #19楼
:victory:欣赏过
假行僧 2011-07-10 21:00   #20楼
鱼儿 发表于 2011-7-9 21:07
欣赏过

很开心,有人欣赏。{:cat45:}
假行僧 2011-07-12 15:20   #21楼
好,继续上PP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攀爬,原来茂密的丛林突然消失,石级路两边只剩下半人高的杜鹃丛,而且是清一色的红杜鹃,密密麻麻沿着石级路向上。
抬头仰望,我们终于见到了红杜鹃簇拥着的第一座峰顶。
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山峰,一条小径蜿蜒曲折直上天际,走在其中宛如行走在天宫。
人生际遇有几许,当初追寻目标时的艰难、困苦和忍耐,在即将到达终点时一切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
就好像登山,轻拂的山风瞬间将你以前所受的痛苦和委屈吹散,登顶的喜悦也因被泪水模糊的眼光而冲淡。
面对着令人神忘的画面,我驻步,我仰望苍天,我屏住呼吸,我忍不住对着群山一声长啸,我渴望这一瞬间能够永恒,我希望能不断体会此时的心境。
我喜爱登山,也许就是在登山过程中能经常让我感知平常忙碌时无法静心体会的人生滋味,
我们忙碌为了什么,得到了又如何?
今生如此,来世又如何?
难到网络流行的那句话才是真啼:“神马都是浮云-----”

          行走在天际
假行僧 2011-07-12 15:22   #22楼
上到山顶,大家都放下行囊,少做休整。

                 顶着山风,傲然绽放,
                 陪伴我们的只有那红杜鹃。
假行僧 2011-07-12 16:39   #23楼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1-7-12 17:15 编辑
遥望北方,迷雾中对面山峰上隐约可见的就是东岳行宫。
于是大家又重整行装,向这那充满想象和迷惑的神秘行宫继续进发。

                遥望行宫
在两峰之间的山坳中,有一片废墟,残垣断瓦中只有一排石刻雕像还没有倒塌,它们倔强的伫立着,岁月的风刀虽然已经将它们曾经辉煌的历史无情的剥离,从它们依然还坚挺的身姿可以感到它们正试图努力向每一个注视着它们的人们讲述着它们的过去。

                  对望------历史与现实的碰撞
整排石像只剩一个还保存着完整的头像,有山友从它的衣冠装束看,有可能是明朝的,或是更遥远的宋朝。
这是我第一次在荒山野岭看到的真正历史人文古迹。它还没有被现代文明侵蚀,也没有被商业的铜臭味感染。
在遥远的连州,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当年的皇帝竟然在这里如次劳师动众,在高山之颠建立行宫。如次拔涉艰辛住上一晚,就算你是九五之尊,全程都有侍卫用滑杆抬你上山,我想期间的惊险和艰难也是不值得。
中国古老的历史文明,有多少精彩的故事已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从此无人知晓,不曾留下只言片语或一砖一瓦。能够在自己生活的地方看到如此大规模的古遗迹,让我等后人有机会来瞻仰和感受,我深感庆幸。

                有没有人知道这是那个朝代的
关于作者-
假行僧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那年的红杜鹃(连州东岳山行纪) 离去年五一节已一年有余。 去年五一节,和清远山友一同攀登连洲东岳山,那满山的红杜鹃曾占据我的记忆许久许久。 下山后就有冲动想写一篇游记,把整个登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的记录下来。无奈凡人烦事多,另外电脑不灵光,打字如蜗牛散步,几次整理都没完成,一晃一年过去了。今年又有大批驴组队前往连洲攀登东岳山,大家充分领略了东岳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个个赞不绝口。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赶上东岳山杜鹃花开的时节。 我个人认为,杜鹃花对于东岳山来讲,就好像皇冠上的明珠,她闪烁着东岳山的灵性,一定要好好的品味品味。 于是,我再次坐在电脑前,用那僵硬的手指一字一句的敲击着去年的记忆,一切都历历在目就好像发生在昨天。我努力将去年东岳山之行带给我的视觉和心灵感受再现给大家,和大家一起体会。特别声明:本游记个别图片采用连州水石网上山友的照片,已做了水印标记。在此深表谢意,不再一一答谢。
    0 赞 · 43 评论 @假行僧
  • 压轴大戏《南雄已初冬》(视频专集)第四集已上 自从和教授第一次攀登大罗山后,我的户外情节一发不可收拾。 这几年和不少山友走过了清远的山山水水,深感生活在清远真是户外爱好者的福分。由于清远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迟缓,反而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只要你愿意,我们很容易就能到户外去亲近山,亲近水。 每次户外活动我都尽量用照相机或摄像机去记录下所见的一草一木,以及和众山友们一同经历的点点滴滴。 我拍摄的DV视频,经北江之畔精心编辑,现已有四集。今天先放第一集《古道寻幽》,如果大家喜欢记得回复留爪,因为要堆满整层楼的回复才能放下一集。信不信由你,我是信了。
    0 赞 · 28 评论 @假行僧
  • 岭南报春第一枝 昨天是元宵节,预示着今年的春节正式结束。 节前和一帮发烧友不辞劳苦到石坎和五星的深山密林中发现了不少野生的吊钟花,这里选几张放上来和大家分享。也算应个景,以缅怀这个美好的假期。 吊钟花是亚热带灌木,杜鹃科,寒冬孕蕾,早春开花,每一个花冠,吊着几个钟铃状的花苞,只生长在我国南方及西南部份山区,偏好生长于深山老林中的悬崖峭壁处。此花于寒冬落叶时,刚健柔韧的枝头已孕育出饱满的花蕾。 吊钟花花期从春节开始,花朵朵朵成束,好似铃铛吊挂,花中有花,花中有叶,花白粉色,妖嫩媚人,晶莹醒目。纯野生品种吊钟花,夹杂在山茶花、鸭脚树、山稔树、篱竹等植物之中,不经意间突现鲜红色的、粉红色的、白玉色的、橙色的、浅紫色的、天蓝色等颜色各个品种吊钟花,令人眼前一亮。 不过这次我们只看到了鲜红色和玉白色的。 红的娇艳欲滴 白的晶莹剔透 因吊钟的花朵通常在农历新年前后开花,故英文又名为Chinese New Year Flower,意即中国新年花。在清代中叶开始已有吊钟花作为年花的习俗,取其“金钟一响,黄金万两”的吉兆,同时吊钟花的花朵都是生长在枝顶上,亦有高中科举之寓意,古时百姓因希望子弟能高中科举,就砍伐吊钟花带回家作为年花。 吊钟花长期以来为吉祥的象征,是广东一带传统的年花。吊钟花一般在春节前后开花,花期一个月左右。旧时过年,男孩买桃花,希望行个桃花运,女孩买吊钟花,有“吊起来卖”的意思。 早年在香港尤其盛行,家家户户都去山上砍伐,以至吊钟花资源几近枯竭,后香港政府颁布法律禁止砍伐野生吊钟花。 但时过境迁,近年粤港地区春节插吊钟花的习俗已逐渐消失,究其原因是粤港地区现在喜欢谐音取意。钟在汉语中谐音终,及完结,死的意思,自然没人喜欢了,所以与钟有关的东西都被人忌讳,连家庭必备的钟表都受到挤兑,送礼绝对不能提送钟的。以后春节也就越来越少人插吊钟花了。 相反喜欢大吉大利的广东却找到了一个完全对口广东话的谐音植物,那就是桔树,在广东话里完全与吉同音,每年春节在结满桔子的果树上再扎满红包,完全应了一个大吉大利。所以这一习俗已从广东传到全国各地。这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花花世界的反映吗?引人启思,发人深省…… 地球上任何一个植物物种的历史都长过人类,而且它们能进化到现在一定有它自然的道理,但人类却因自己文化的好恶变迁轻易的将一个物种捧上天或打入地狱,直至让它灭绝。如果人类社会对某个人或某个阶层也产生了这种从众性的好恶,那将会产生多么可怕的后果…… 观花悟语跑题到了这般程度,也算离谱,让个位见笑了。
    0 赞 · 10 评论 @假行僧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