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灯的遗憾


    近几年,不知什么原因,人们忽然热衷于放孔明灯。但不放不知道,这一放才发现,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即时热闹兴旺起来了。如中秋,七夕。中秋节,从小印象中就只是一家人团聚,吃月瓶,拜月光,仅此而已,而家庭之外,则似乎欠缺气氛,七夕就更不用说了。年轻人都喜欢上了过西方的节日。但自从孔明灯这一放,则以上两个节日,人气迅速攀升,人们将自已的祝愿寄寓于孔明灯,目送着它飞向夜空,是一件何等快意的事。从这方面看,孔明灯为传统节日增色增人气,功不可抹。

    但传统简单造作出来的孔明灯,有一个致命的危害-----火灾!是不是孔明灯文化就这样不遐思索地被扼杀?难道就没有一点解决的办法吗?我认为办法是有的,关键是人们愿不愿意去寻找。今天不同古时侯,科技的发展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我觉得,不加思索就将孔明灯文化打入死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对本土文化的抛弃与浪费。要是过几年,韩国人又象申报中医为自已的文化遗产一样,向联合国申报孔明灯文化,到时我们会作何感想?我们不是亏大了吗?对遗产不能盲目地继承,而更应加以创新,寻求一种解决方案,将古人留给我们的东西加以改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我曾经想过,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孔明灯上装一个可定时引爆的炮竹,炮竹外包以灭火干粉,当孔明灯放飞到其预设的时间,炮竹就会被点爆,灭火干粉被炸开,起到灭火的作用。另外,也可尝试加装一些措施,把烟花加进去,使炸熄火源的同时,并发出瞬间亮丽的画面,代表人们的祝愿升华了。可能我这个小小的构思是相当的蹩脚,但若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启发更多有识之士将其研究成功,则幸甚!

        另外,政府要采取一系列监管措施,规范孔明灯的制作的消售,以及喧传教育。这是一种态度, 对一项小小的传统文化,如政府能如此充分之重视,则何愁我国的本土文化不兴旺?何愁我中华儿女会被逐步西化?


写下你的评论...
11
风声 2011-10-02 20:27   #2楼
本帖最后由 风声 于 2011-10-2 20:37 编辑
我欲乘风归去!
风声 2011-10-02 20:33   #3楼
PS过的一张
闲人, 2011-10-02 20:52   #4楼
有道理,作者很有见解。
笔架山贼 2011-10-02 21:01   #5楼
孔明灯的出现,增加了节日气氛,但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楼主提出的建议很有参考价值。
蓝色的遐想 2011-10-03 00:54   #6楼
好建议!
林风 2011-10-03 07:52   #7楼
小心火灾啊
硕鼠 2011-10-03 10:01   #8楼
政策者和制作者都应该看看此贴~~~写得太好啦,很有创意``
天蓝玥 2011-10-03 11:34   #9楼
时代在发展
但是心里的节日气氛却在慢慢消退
愿能许下一片心愿
重拾那一种温情!
风声 2011-10-03 22:33   #10楼
这三年的中秋之夜,我都有拍孔明灯,其中头一次(即09年)最热闹,漫天都是,但因为我发现得太迟,去到适合拍摄的位置,大多数灯已飞走了,所剩不多,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孔明灯给我们带来的那份节日气氛,但也为它可能引发的火灾提心吊胆。最近,我想到了这个办法,但不知可行性高不高,我给中国非遗网发了一封邮件,但不知怎的,那网站的两个邮箱都无法接收,打了回头,也不能注册发言。无奈,只有在普通的网站上发言,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关注。我觉得我们应该争取,即使最终失败,也不至于遗憾。
风声 2011-10-03 22:37   #11楼
本帖最后由 风声 于 2011-10-3 22:42 编辑
我原本没打算参加连洲影展投稿的,但为了这个,我就拿这一组PP去献献丑,但愿能入围,不为拿奖,只为让人们知道,孔明灯不只是只有不好的一面。
布衣 2011-10-04 06:59   #12楼
以宽容的心看待一切,楼主好嘢.:victory:
疏远胜于堵!:victory::victory:
关于作者-
风声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东方少女----云山诗意人像(有新片) [attach]130879[/attach]
    0 赞 · 12 评论 @风声
  • 中秋之夜 可能是放孔明灯的确是太好玩了,今晚阿SIR忙得不亦乐乎!但石角还是有无数盏孔明灯上了天,要把他们全带回拘留?拘留所不够大呀。;P与其这样瞎忙,不如在孔明灯上做点功夫,在上面装个定时炮竹,炮竹用灭火干粉包裹,等孔明灯放飞到一定时侯,定时炮竹爆炸,灭火干粉炸开,把火灭掉,一个小建议:lol,不知可行否?
    0 赞 · 15 评论 @风声
  • 孔明灯的遗憾 近几年,不知什么原因,人们忽然热衷于放孔明灯。但不放不知道,这一放才发现,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即时热闹兴旺起来了。如中秋,七夕。中秋节,从小印象中就只是一家人团聚,吃月瓶,拜月光,仅此而已,而家庭之外,则似乎欠缺气氛,七夕就更不用说了。年轻人都喜欢上了过西方的节日。但自从孔明灯这一放,则以上两个节日,人气迅速攀升,人们将自已的祝愿寄寓于孔明灯,目送着它飞向夜空,是一件何等快意的事。从这方面看,孔明灯为传统节日增色增人气,功不可抹。 但传统简单造作出来的孔明灯,有一个致命的危害-----火灾!是不是孔明灯文化就这样不遐思索地被扼杀?难道就没有一点解决的办法吗?我认为办法是有的,关键是人们愿不愿意去寻找。今天不同古时侯,科技的发展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我觉得,不加思索就将孔明灯文化打入死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对本土文化的抛弃与浪费。要是过几年,韩国人又象申报中医为自已的文化遗产一样,向联合国申报孔明灯文化,到时我们会作何感想?我们不是亏大了吗?对遗产不能盲目地继承,而更应加以创新,寻求一种解决方案,将古人留给我们的东西加以改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我曾经想过,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孔明灯上装一个可定时引爆的炮竹,炮竹外包以灭火干粉,当孔明灯放飞到其预设的时间,炮竹就会被点爆,灭火干粉被炸开,起到灭火的作用。另外,也可尝试加装一些措施,把烟花加进去,使炸熄火源的同时,并发出瞬间亮丽的画面,代表人们的祝愿升华了。可能我这个小小的构思是相当的蹩脚,但若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启发更多有识之士将其研究成功,则幸甚! 另外,政府要采取一系列监管措施,规范孔明灯的制作的消售,以及喧传教育。这是一种态度, 对一项小小的传统文化,如政府能如此充分之重视,则何愁我国的本土文化不兴旺?何愁我中华儿女会被逐步西化?
    0 赞 · 11 评论 @风声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