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四姑娘山14驴友靠野菜生存(转自凤凰网)


截至记者发稿时,第四批进山的12人搜救队依然无法取得联系,目前他们尚未出山。
据四姑娘山景区官方微博确认,四姑娘山户外活动管理中心曾凡荣称,已于8:30与团队的向导唐阳华(即“唐老三”)电话联系成功,团队已从耿达正河出沟,全体人员平安。本报记者随后电话联系了唐阳华,他确认了上述消息,并称团队并未迷路,目前所有人体力、状态都没问题,大约花一小时左右可出山。在电话中,唐阳华的语气听上去稍有疲惫,但说话流利清晰。
四川登山协会副主席刘建介绍,14名登山者今日凌晨抵达郑河沟。因当地没有信号,头灯亦无电,因此先在当地扎营,今晨抵达耿达后,由带队的高山协作唐阳华通过电话向外界报平安。
来自浙江金华的女游客张赞琴的姐姐,今早接到了妹妹报平安的电话。“开心得不记得具体说了些什么了,只要人平安就好。 ”她说,妹妹告诉她,现在手机有信号了,人已走出来,但具体在什么位置,他们也不知道,只是能看见公路了,人都安全,“他们的手机电量都不会太多,所以没有多说,知道人安全了就成了。 ”
网友“大庆”也和领队许宁通了电话,确认了全队平安的状况。四姑娘山景区微博称,失踪的14人全部找到后,但景区还无法与第四批12人的搜救队取得联系,希望搜救人员也能尽快安全撤出。
写下你的评论...
10
日出东方 2011-10-12 16:18   #2楼
平安就好。搜救队难道没有其他通讯工具与外界联络?
轻烟 2011-10-12 17:02   #4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0:20 编辑
截至记者发稿时,第四批进山的12人搜救队依然无法取得联系,目前他们尚未出山。
晕~~~这是什么救援队?:L
布衣 2011-10-12 19:32   #5楼
日出东方 发表于 2011-10-12 16:18
平安就好。搜救队难道没有其他通讯工具与外界联络?

卫星电话,大功率短波电台......都没有的么?:L
布衣 2011-10-12 19:34   #6楼
电台 电台,驴行的TX真要必备!
肉夹馍 2011-10-12 19:56   #7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0:20 编辑
向漠视生命的人们致敬
硕鼠 2011-10-12 20:01   #8楼

一个协作向导,四个背包的,物资相对充足,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都是充分的。但关键的通讯没有考虑到。赖伯所说的,电台,联系,才是关键。
林风 2011-10-13 07:49   #11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0:20 编辑
作业做好,充分准备
普洱人家 2011-10-13 11:12   #12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0:20 编辑
祝福他们平安归来,驴友们驴行户外安全还是第一。
轻烟 2011-10-13 16:02   #13楼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0:20 编辑
最新消息:14名驴友在四川四姑娘山失踪,现已获救。四姑娘山景区管理局出动300人救援,已花费10万元用于救援,14名驴友或需要承担部分费用。目前,已经上山的12名救援队员与景区管理处失去联系。
轻烟 2011-10-13 16:11   #14楼
14人失踪四姑娘山 追踪
他们说对不起
“没有想到惊动了这么多人,救援我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确实对不起大家。”昨日,领队许宁以及驴友们就违规穿越行为表示道歉。
他们或被罚
此次救援费用正在核算。据初步估计,仅四姑娘山景区就花了超过10万元,这还不算卧龙、汶川、理县等地消耗的费用。这笔费用该谁出?景区尚无明确法规规定在哪种情况下被救援者应买单。目前,阿坝正在修订相关管理办法。
他们还没回
截至昨晚,前日上山搜寻的12名搜救队员因信息不畅,仍未与景区联系上,也不知道驴友出山的消息。目前,他们仍在山中搜救。
从大山走出后,14人身体状况良好。9名驴友的组织者和领队许宁向参与救援的人们表示感谢,并公开道歉:“惊动了这么多人,确实对不起大家。如果对我有处罚,我愿意接受处罚。”
领队愿受罚 希望驴友引以为戒
昨日下午,在面对众多媒体和当地政府以及省登山协会的工作人员时,许宁对这次穿越行为表示道歉:“没有想到惊动了这么多人,救援我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确实对不起大家。”对自己和队员的违规穿越行为,许宁也表示了歉意,并称会接受处罚。“如果有处罚的话,我愿意接受处罚。”
同时,许宁对全国所有关心此事件以及参与救援的所有人员表示感激。“事情发生后,阿坝州、小金县、汶川县及卧龙等地的救援队伍,立即投入大量人员进行搜救工作,这让我们十分感动。”同时,许宁还希望全国驴友以此为戒。“希望全国各地的网友,不要再像我们一样。在进行穿越行为时,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遵守当地旅游管理机构的规定。”
怕申报穿越遭拒 所以违规登记
四姑娘山景区户外运动管理中心的登记记录显示,许宁一行9名驴友只登记了6名,并且登记的行进方式为露营,而非穿越,3天返回。登记的路线也并非后来他们穿越的海子沟-龙眼-卧龙一线。景区管理局认为,这种行为属于违规穿越。
对此,许宁承认,队伍最初的目的就是穿越,而非露营。在出发前,队伍所做的日程安排中,就安排了6天的穿越时间,并且带了11天的干粮和水。而许宁早在去年10月就曾在这条线上进行过穿越活动,后来因为下雪堵路,行进到犀牛海垭口就返回了。
许宁说,之所以在登记时有所隐瞒,是因为他们担心如果申报穿越的话,可能不会得到景区户外管理中心的同意。“我们穿越的路线,并非一条常规路线,我们担心得不到允许。如果那样的话,我们这么远跑过来就白跑了,所以才会在登记时有所隐瞒。现在看来,我们当初想得太简单了。”
都买了保险 自称不知路被禁
驴友们表示,他们在出行之前都购买了为期十天的人身意外保险,而且他们并不知道这条线路已于今年6月被禁。要是知道这条线路是违禁线路,他们不可能在出行前不加以考虑。“最起码也会有集体投票的程序。”驴友黄洪彪表示。对自己的穿越行为带来的相关人力、物力的消耗,驴友们也纷纷表示了歉意和内疚。
队伍中唯一一位“90后”女生杨新仪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当发现手机有信号时,她第一时间给家里报了平安。听到妈妈在电话里语带哽咽,她也悄悄红了眼眶。据她介绍,这次来成都接她的是哥哥,“想尽快回家!”
对话领队许宁
“再度违规上山逞能”?他说给大家添麻烦了,很抱歉
在驴友们安全出山的同时,有网友在网上发现了许宁去年带队穿越四姑娘山失败的消息,此次再度“违规上山”有逞能之嫌。就此事以及此次“失踪”事件,成都商报记者对话许宁,一一求证。
成都商报:据说,你去年也曾试图穿越四姑娘山这条线路但未成功,原因是什么?
许宁:去年的雪非常大,人员的状态、装备等准备并不充分,当时我们为了安全就下撤了。只走了两天。所以这一次行动,我吸取经验,准备可以说非常充分。对于成功穿越很有信心。
成都商报:出发前,知不知道这条路已被暂时封闭了?
许宁:确实不知道,我没看到过公告。向导也说,走这条路没有问题。要是知道,我不会走这条路线。现在反思,虽然准备充足,但如果从纯安全的角度考虑,我们还是应该走常规的线路,这样安全保障的系数会更高一点。
成都商报:你们改变路线,导致当地出动那么多人力物力来救援,你怎么看?
许宁:这件事给大家添麻烦了,真的很感谢大家,尤其当地政府对我们的帮助。我们当时在公路上看到救援队的时候,真的非常激动。真的是非常感谢所有为我们担忧和努力的人,同时也感到很抱歉。
谁来买单仅四姑娘山景区就花了超10万元
自10月9日开始,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开始出动救援队员对失去联系的14人进行救援,救援行动已持续了3天。“不仅景区出动人,汶川、卧龙、理县等各方也在积极救援。”四姑娘山景区户外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曾凡荣说。
昨日,14名人员出山后,救援行动终止。目前,关于此次救援费用的核算正在进行中。但救援方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救援费用谁来买单?据统计,在此次救援行动中,仅四姑娘山景区管理局就出动人员300多人,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目前耗费的金额正在核算中,但据初步估计,仅景区耗费的财力就超过10万元,这还不算卧龙、汶川、理县等地消耗的费用。”曾凡荣说,“我们有一个统计,仅在救援一项上,景区每年就要多支出30万元以上。”
然而,很少有游客在救援后主动买单。曾凡荣说,在救援时,第一时间是尽最大努力确保被救援者生还,往往不会考虑耗费了多少钱。“生命为重,耗费的钱都是在救援后才算的。”
该谁买单阿坝正在修订登山户外运动管理办法
目前,景区还没有明确的法规规定在哪种情况下被救援者应为救援费用买单。“我认为,如果游客是买了门票,进行过登记,在景区内合理合法地开展旅游活动,出了问题,我们全权负责;但如果游客违规登山、穿越,出了任何问题,不仅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为了避免以后这种情况再次发生,目前,一部关于登山和户外运动的法规正在诞生中。“目前,《阿坝州登山户外运动管理办法》正在修订中,这个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在哪种情况下,游客应为救援费用买单。”曾凡荣说。
最新消息失踪驴友出山了12名救援队员失去联系
昨日,14名失踪驴友终于走出了耿达乡正河沟。然而,前日上山搜寻的12名搜救队员因信息不畅,目前仍未与景区联系上,也不知道驴友出山的消息。目前,他们仍在山中搜救。
这12名搜救队员在前日上午出发,在海子沟-犀牛海垭口-龙眼沟一带进行搜索,原定计划4天出来。为了保证安全,队伍行进之处,都在显眼位置扎上红色带子,方便后来人寻找及安全撤回。
据曾凡荣称,由于通讯不畅,搜救队员目前还不知道驴友出山的消息,仍在山中搜救。按照出发前的约定,无论是否找到人,前日上午出发的12名搜救队员都应在13日早上回景区报信。“如果13日早上有人回来报信的话,我们将告诉他们驴友被找到的消息,并要求他们尽快撤回。”不过,因搜救路线长,即使知道了消息,这批搜救队员撤回最快也要在13日下午。
另外,还有一支队伍共有3人,于前日下午出发前往四姑娘山幺妹峰附近搜寻。昨晚8点30分,成都商报记者得到消息,前往幺妹峰搜寻的3名搜救队员目前正在返回的路上。“现在,我最担心还在山里的那12名搜救队员。”曾凡荣说。
协作唐阳华资格证被暂扣省登协将吊销其协作资格
四川省登山协会副秘书长高敏昨日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省登协已经暂扣了此次失踪队伍的登山协作唐阳华的协作资格证,并将于今明两日向其下达书面通知,正式吊销他的协作资格。
关于作者-
硕鼠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伦洲越野狂飙——之真男人 没有目睹无法感受越野的乐趣,不亲自坐上越野的吉普无法体会狂飙沙滩草地丛   林的荡人心魄的刺激,不坐车头副驾位置无法感受真男人的狂野——Very Man   and Sure Man——一天之中让我同时深刻理解真男人and 真女人的风采——   Very Girl(Woman) and Sure Girl(Woman)。因为只有初中文化,如语法或词或文   笔错误请各位专业人士指正,我只想尽量用自己的想法和语言表达今天的心情。   早上的两小时和下午的两小时非常值得,相信即使花上几百元门票也是无法像今   天一样令我有如此真切的感受。   [attach]39616[/attach] 真男人不屈不挠,即使前方艰难险阻也毫不会影响他前进的方向,他狂野的原始的疯狂让人陶醉——即使我一位男性也不例外。 将近四点我来到伦洲,吉普就已经开始撒野啦```` 电台的呼叫声彼起彼伏,炎热夏天的狂躁也向我袭来``` 吉普——与我有缘的它再次出现在我面前! 看看它高昂的头! [attach]39618[/attach] 据母亲说怀我时难产,母亲就是坐着场里唯一的一台小车(吉普)去县城的医院,再到八十年年代和父亲坐过一次吉普去了当时路况极差的龙须带水库。让我真切感受到吉普的魅力。 无线电应急车也加入了这次活动```它的矗立的天线显示它的特殊之处。 [attach]39617[/attach]                   [attach]39619[/attach]
    0 赞 · 92 评论 @硕鼠
  • 20090725花花生日晚会回顾 首先祝寿星女花花生日快乐,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handshake 有幸参加花花的生日PRATY,见到一众车友20多人,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先上PP。:) 主角花花和二少倾情演绎:lol [attach]33631[/attach] 尽情处舞姿翩翩 [attach]33632[/attach] 默契投缘 [attach]33633[/attach] 可爱与成熟并重``` [attach]33634[/attach] 骑手也有可爱的时候 [attach]33635[/attach] 格格和静静唱儿歌 [attach]33636[/attach] A董 [attach]33638[/attach] 自然风领导风范出场 [attach]33637[/attach]
    0 赞 · 117 评论 @硕鼠
  • 天开清远峡——记独行穿越南峡山 天开清远峡——记独行穿越南峡山 6点自然醒,清理一番后换上在杂货店花十多元买的廉价军鞋。出发啦,直往飞霞山顶而去(所谓飞霞山顶,只不过是飞霞风景区对面,并没进入景区内),经过源潭新桥时,停车拍了一张早晨的朝霞。 半小时前 早晨的旭日祥云 过了红绿灯,左拐飞霞景区牌坊,不一会就进入崎岖盘旋的山路,大概2、3公里就上到了飞霞山顶。靠左边一个山道小径就是我这次拍照的进入路线。时间是6.30分,将车锁好,给家里打了电话告知已到飞霞顶(看了《127小时》主人公经历后的经验,一定要告知家人自己的目的地和方位。)往林子走去(直到这时还想像不到今天会有如《生存大挑战》般的经历在等着我,此为后话。)这道小道被我称之为森林公园般的小道,曲径幽深,绿树婆娑,沿着中国联通修的阶梯拾级而上(我一直是联通的手机用户,唯一满意的是为我修了这么好的爬山小道),落叶满地,沿途白色小花满树满地,鸟儿不时在远处鸣叫,声声入耳,心旷神怡。我无瑕顾及身边的景物,因为两小时的时间就要赶回家里,没办法,为了生活人总要工作。 落花满地的幽深小径 急步快走来,20分钟来到了我的“私家无敌观景台”。昨天我第一次站在观景台时,不禁赞叹不已,北面:层峦叠嶂的峡山和蜿蜒穿越的北江尽收眼底;南面:整个源潭镇及其陶瓷城和大片湿地水田村庄也一览无余。再次感谢联通为我架设的观景台。这个观景台是已经不再使用的基站,旁边是另一个正在使用的,这次我没急着登上观景台,而是转过去那正使用的基站看看有没有登屋的梯子。可是很遗憾,没有找到。但发现基站背后有路继续前行,相信越往前去越是高峰,美景一定在等着我,这个信念令我毫不迟疑顺着小道往前走````。 背上的摄影器材很重,为了减轻负重,拿出单反挂在脖子上,一来可以减重,二来方便拍摄所见景色。但这次经历告诉我不必要的器材能不带就不带,否则走这样的山路会很痛苦,更何况是没水没食物的情况下。备足卡就行啦,这次带多器材的最大用处是卡满后换卡,基本不可能换来换去,如果有的话带台单电或小DC作为备机。山脊小道上,不断见到断了倒伏的枯木横卧路间,寻找一个视野开阔的制高点是我的目的,好奇心也驱使我不断往未知方向,不可预知在我看来是最神奇最好玩的了。 第一个能看到北江的制高点 很久以来,每次清远源潭的来回往返,这座眼前连绵不断的神秘峡山每每令我有登上山顶一览众山的向往。第一次登山要追溯到1991年在清新黄坑职校读书时溯溪攀岩登顶微波站(八片山);而后进入清远运动休闲网,数次跟随论坛老驴赖伯登顶大罗山和穿越笔架山水松坑,在看了子俊TX推荐的户外影片《127小时》后,更激发了我的登山穿越南峡山的欲望。 许多天的雨水,久违的太阳终于在林子洒下一抹阳光,看到光影不错,随手拍了两张。 不远处的山下是兵营,此时将近7点啦。兵营的士兵们正晨操,雄壮响亮的口号声不时传来,也许这样的原因令我没有一人独行的恐惧。仿佛无数士兵伴我同行般。于是拿出相机不时拍摄驻军部队的兵营。从山上俯瞰,新建兵营整齐豪华,感觉现在当兵真好,有津贴,伙食还很好。如果是义务兵,还有工资拿,想像不到的好,据说现在当兵很难,少不得要走后门。 、 俯瞰山脚下的兵营 在兵营这个点停留了好一会,想拍拍士兵操练,可是好一会都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罢了,继续前行吧!结果很快就找到了第二个制高点,应该如轻风所说的好机位。 兵营的附近,有几个好机位,视野开阔,北面和南面都能好清楚看到。可惜今天虽然阳光灿烂,但能见度还是不高,有点遗憾`````` 第一张北江顺流而下,第二张往飞来寺方向,第三山北峡山,第四也是飞来寺方向! 在兵营的这段山路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当我决定穿越南峡山往前行时,由于雾大,早晨的草都挂满露水,裤脚和鞋都湿了,鞋子不是防水的登山鞋,行进中连袜子里都是水,湿得不得不停下来脱掉鞋子将袜子扭干,经验再一次告诉我:下次登山一定要穿登山鞋,才不至于这么狼狈。就在脱鞋子的一瞬间,居然发现远处的小山峰上坐着两个穿着一红一白,一男一女的两个人在眺望北峡山方向,难道有人比我还早!这会儿心里很紧张,脑筋在急转弯,是什么人这么早呢?身上带着不少器材,被抢了就损失大啦。先躲躲看清楚先吧!是割松香的工人?是登山的驴友?还是打猎的猎人?正在我脑筋急转弯时,这两个人起身,其中白衣服那个男的还戴着白手套,我马上换上75-300mm的镜头,准备拍下这两人,可是树挡着,难道是清城方向来的驴友,但不可能这么早啊!原以为这两人会从山脊向清远方向走,可是等了一会居然不见了人影。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纳闷,再一想,莫非是兵营的军官和家属早晨登山晨运。肯定没错,呵呵,幸好不是遇上强盗,否则损失就大啦。其实在兵营的这段山脉两边都是用铁丝网拦着的,可能是被行山的人压底可以从容通过。终于松了口气,不用折返回去了,继续为了梦想穿越。 但是又一个杯具出现啦。当跨出兵营段的山脉,飞来寺已经近在眼前的时候,又饥又渴的我坐在地上休息,突然发现裤袋里的钱半路弄丢啦。原来一路走来,两个镜头轮换着用,觉得换下的镜头放进骑行包麻烦,就顺手放在裤袋里,本来钱应该在包里的又恰好放在裤袋。结果一袋一掏,钱就弄丢啦。(这次教训告诉我,钱一定要放包里的小袋子里)沮丧啊,本来是饥渴的,现在却被沮丧的情绪占据了,毕竟满腔热情穿越南峡山却被丢钱的杯具破坏啦,本来没水没食物已经够呛的啦,现在没钱,即使穿越后到高铁总要坐公交吧,总要找吃找喝的吧。切身体会到:“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万万不能”至理名言。手台有带着,可以呼叫HAM码头接应,但这不是我的性格,非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不会求助的。剔除这些可能,就只有往回走了。此时此刻,时间是8.30分左右,我相信自己已经走了有一半的路程。不甘心不甘心,休息了一会后,冷静了下来后一想,看看包里还有没有钱:翻了一番,雨伞、手台、摄像机、、、、、、终于在内袋找到了几张钞票!一张五元、三张一元,总计八元钱,我一阵狂笑,天助我也!除了2元公交,还有5元买吃买喝的,足够啦!(这次经验告诉我:家里的每个袋子都要放上几十元,以备不时之需!)结果这次穿越得以继续,也造就了后一段如《生存大挑战》的难忘经历。 穿越兵营后山途中留影 飞来寺就在眼前,胜利在望啦! 在包里找到的8元钱,就是这8元钱给予了我信心,促使我走完这段路! 越过飞来寺后,跨江大桥已经见到啦,胜利在望啦。呵,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越来越高,汗水已经湿透衣服。胃里的还是昨晚的食物,由于觉得已经快走完全程,心情也特别好。但我大错特错啦,貌似很近,但在炎热天气的煎熬、没水没食物的饥渴下,步子越来越慢,这是后话!此刻我的心情还是大好的!蓝天白云,峡山美景,许多天的阴雨天气在这里一扫而空,我频频举相机拍下这好天气好景色记录好心情。蓝天,怪石,北江,北峡山,还有沿途一路都是的白花(不知叫什么名字)。 这边厢是美景不断,南面拍的相片却显示我的方位还是在源潭新马段,一大片绿油油的田野和三条进村的村道是再熟悉不过啦!也许我太过乐观啦! 一路干渴,令拍照乐趣大减。渐行渐慢的我记得资深驴友枯木曾经对当然MM说过:用鼻子呼吸比用嘴呼吸更能保存水分,减少饥渴感。反正意思大概是这样吧。于是尽量保持呼吸均衡,渴了用口水沾沾唇。行走依旧,但步步越来越慢,眼中也对沿途丢弃的空瓶关注起来,渴望驴友留下的矿泉水瓶里有水,更希望驴友们遗留下食物。可是一次希望和一次失望在不断地重复。沿途许多八宝粥和怡宝的瓶子,但都是空空如也的。走吧走吧,尽快脱离这地方吧。走过了山脊,眼前是杂草丛生的丘陵地带。没有了险峡,有的是起伏不断丘陵。终于,发现了拧得很紧的大半怡宝矿泉水,呵呵! 驴友的漏网之鱼,我也顾及不了许多了,拧开来闻闻,还好!含了一口,心想:不知是那个GG还是MM留下的:湿湿嘴将水喷出,不敢喝下,看看标签,“避免阳光直晒及高温,储于阴凉干爽及洁净地方”,山上直晒及高温了免不了的。直觉告诉我这水不能喝下去,喇了两口水后。剩下的半瓶水拧上盖子原地放回,继续前行吧`````走着走着后悔那支水没带在身上,但已经没有力气再往回走啦! 一直在杂草中穿行,这段路比前一段难走了许多,数次差点迷路走岔,幸好重新老马识途,避免浪费更多的力气。但每次上坡,都是步履艰难。(经验教训再次告诉我,每次出行都要带上水和食物,只有在你觉得需要的时候才感觉到它的重要,但它足以让脱离困境。)就在前行了好一断距离时,发现有块湿润岩石,再走一段又发现一块湿润的草皮,在山顶,我已经不抱希望有任何关于水和食物的传说啦。但是这次我又错啦,也许上天在保佑我吧,绝处逢生再次出现:我发现了泉水!山顶也有水源!没错,呵呵,此时此刻,还有什么比水更重要呢?冰镇的矿泉水,真真切切就在眼前!我摘了棕叶,折成杯子状勺水喝,甘甜可口,我一连喝了十多杯。神水,力气马上恢复了。当然十多杯是很少量的喝,脱水后大量喝水会有危险的````。 泉水水源,用棕叶勺水喝`````美味甘甜``` 喝水后全身都没有一件可装水的瓶子,再次后悔刚才捡到的半瓶水没带着,这样就可以用瓶子装水带在身上,那喝水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啦。但没办法,(经验教训再次告诉我,任何时候驴行都要带着瓶子,即使空瓶也别扔,起码带着一个。)水也喝了,渴也解了,继续走吧。也许运气比较好,离开小山窝爬上山就见了一个空的怡宝瓶子,标签还很新,瓶子是刚丢弃不久的。于是顾不上疲劳,拿着瓶子折返小山窝取水,直到装满为止。呵呵,想不到的事很多,但这里有水源是我万万想不到的。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啊。再继续走的一段路,还剩下小半瓶水时,我又发现了第二个水源,又及时的装满瓶子,以水解渴充饥。在这两个水源的支持下,我终于走到了高铁站的后山,再往北江方向走就可以下到五一码头了,这样就可以结束了这次穿越,但我没有这样决定,而是往南面继续走。这样决定的原因是南面的山势更高,可以看到除了高铁站和伦洲全貌外,还可以看到洲心的大片农田和南面的高铁;另一个原因是想快点回家,往南面走可以走到往源潭的公路,直接乘坐公交回源潭。由于这个决定,让我在烈日中煎熬多了两个小时,体力已经消耗差不多了,炎热和饥肠辘辘令我在这段基本是走一段就在树荫下休息一会。停下拍照时腿也有想抽筋的迹象。幸运的是前段下撤的路是为高压线网铺设好的阶梯路,后一段是联通的本地光纤电缆路,顺着这些道路和指引,在经过第三个水源补给点后,终于到了檀香种植基地,基地保安亭的保安带着审慎的眼光问我干什么的,我答行山的。原本想下到山见到农家问下有无冷饭菜汁的,可是想到保安也只是一人一个饭盒,基本是无望的。继续着自己的赶路,第二个保安亭,两个保安开摩托跟了上来,我让他们先走,但他们转了一圈往回走,也许他们认为我很可疑吧。毕竟檀香价值不菲。在还有几十米就到公路边时,原先开摩的一个保安上来说送了一程,虽然知道上车会晚节不保,但还是接受了他的帮助,坐上了摩托,(虽然可以继续走出去,但可以不走就不想再走啦。)这位好心保安送了到马路后直接送到了对面等公交。 至此,坐上公交后回到源潭已经下午2点,下车直接买了两个面包,一路吃着回家!回到家,少不了再次好好慰劳一下自己的肚子。结束了今天南峡山的整个穿越。
    0 赞 · 64 评论 @硕鼠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