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陷阱对焦功能的使用
宾得K20D,M42俄头HELIOS-44M-4 ,58MM/2
使用AV+陷阱对焦模式拍摄
陷阱对焦模式对于玩手动镜头来说应该相当于“半自动”拍摄吧,拍摄者按住快门钮,转动调焦环,对焦合焦自动释放快门拍摄。这功能对于喜欢折腾手动镜头的色友来说应该是提高对焦精度,提高拍摄成功率达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啊。
照片是胡乱拍摄的,仅仅是当作一种交流吧。
宾得的不少单反带“陷阱对焦”功能,设置是在菜单将“陷阱对焦”打开,将对焦模式设置在“af-s",定焦镜头很方便操作,将镜头焦距设置好,手动PK口袋镜头要将拍摄模式设置在“M”档(按绿键(景深预测测光),M42可以使用“A”档(可以直接测光),拍摄时按下快门,转动对焦环,合焦时会自动释放快门。
使用陷阱对焦模式拍摄,只有先按对焦的范围进行测光,按测光拍摄样张再调整快门速度或光圈,为保险曝光比较准确,可以选择包围曝光,这样在拍摄中只要按下快门对拍摄对象转动对焦环就OK啦,一合焦相机自动释放快门。
其实不少单反带有陷阱对焦功能,这对于喜欢折腾手动镜头的色友来说是提高拍摄成功率达一个好办法啊。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好像我的一个胶片机有这个功能,后来看了其旗舰机的标准配置也没有,认真看了一下,是后背的问题,花多一点钱(几千元)买个后背也可以实行守株待兔的功能

清远摄影本版热帖-
祖国的火车站
火车,装得多,跑得快,安全系数是现时所有交通工具中最高的,是全球最富的及最穷的国家都必不可少的机械交通工具,没有之一。
1781 年,英国人詹姆斯·瓦特制造的蒸汽机问世以后,人们就考虑将其运用到交通工具上。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1771~1833 年),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终于在1804 年创造了一台单一汽缸和一个大飞轮的蒸汽机车,牵引五辆车厢,以时速8 公里的速度行驶,这是在轨道上行驶的最早机车。因为当时使用煤炭作为燃料,故人们称它为“火车”。1814 年,史蒂芬森也在积极研制火车,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他制造出了第一辆有两个汽缸的,能牵引30 吨货物可以爬坡的火车,使火车的锋芒初步显示出来。1825 年英国在斯托克顿与达林顿之间开设了世界上第一条营业铁路,史蒂芬森制造的“运行号”列车运载旅客行驶其间。
1843年上海开埠后,随着西方列强在上海设立租界,西方一些先进的器物也不断引入上海。1870年代,外国人借口黄浦江泥沙淤积严重,运送货物有所不便,要求修筑一条吴淞到市中心的铁路。1874年英美两国商人合资开设了“吴淞道路公司”,买下了今河南路桥堍到吴淞一带的田地,在未获清政府批准的情况下,偷偷修起了铁路。两年后,一条全长14公里的窄轨铁路----淞沪铁路建成了。
1905—1909年,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的中国近代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 京张铁路,并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的建设及火车运输在全国各省八面开花,1997年4月1日至2004年4月18日,我国经过五次火车大面积提速,体现了铁路运输生产力发展的新水平。而近年的高铁,更是锐不可挡,营运高速铁路里程己是世界第一,已达1.6万公里。
有铁路必有火车站,我国的火车站,大到进去了荡失路的有,小到只有一个值班员的也有,每次火车出行,到各地进站前或出站后都拍张火车站的照片,总计也有一百多张。后来在一个网站发消息,向全国网友征集各地火车站的照片,收获颇丰,现发出来大家欣赏,去过或未去过,看看也是挺有乐趣的,如集邮一样,如各位也有火车站的照片,也可发上来补充。... 阅读全文
南雄坪田银杏
[attach]206400[/attach]... 阅读全文
不知是什么花
[attach]206526[/attach]
... 阅读全文
城市广场 志愿者日
[attach]206389[/attach]
... 阅读全文
暴风的汉子
暴风的汉子
... 阅读全文
打鸟专辑(更新中。。。。)
由去年8月至今的鸟贴汇集而成
夜鹭
池鹭
夜鹭
夜鹭
... 阅读全文
GR 持续放毒终结篇 多谢一直关注本贴的朋友
理光GR,定位是街头和日常随身的主机,它的设计更多着眼于如何能在街头快速反应,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拍摄时机转瞬即逝,他是一系列GR和GRD的延续。
GR很低调,黑不溜秋的小样,掏出来无法吸引任何目光,实属行走江湖杀人无形的居家旅行必备暗器。
GR不是给新手用的机器,他需要懂他的人来操控。理光花了太多的心思,让这台小机器单手可以操控其所有的功能,强大的菜单设计,让你能感觉到每个你想要的功能都可以安排到自己顺手的位置。
没试过想买一台相机等了那么长时间才到手的,现在终于拿到手了,开始上图,这个贴试验一下,会一楼一楼的上新片,不是什么作品,随身机,随意拍。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