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也素描 (原创)


作者题外话:有句歌词这样唱着:梦似烟花心似水,来和去,实也是虚,一切终须过去
            所谓是:春去秋来我陪你彷徨,花开花落我陪你遗忘.
梦里也素描  (第一章)
那一宿梦里
悠悠的岁月浓缩在三更的天
就醉在那黑白灰的世界吧
画着圆圆的球
美好的彩虹总是又再回头
感受每一笔都去刻画着你的好
柔柔的橡皮泥
擦不准或对或错的痕迹
即便是透视远去的印记
那近大远小的定律
注定越远就会越朦胧了你
写实的格调
勾画不清让人心酸的美丽
写意的线组
排不出感觉细腻的故事
到底方的好
还是圆的好
钛白的聚光灯
拉长了强烈的明暗交界线
隔在那一面是明亮的你
躲在这一面是黑暗的我
牵着孤寂的投影
继续煎熬在五百次的凝眸
还是灰了花了乱了腻了
终极的错误交织
不及格的形和象里
夹杂着丝丝蒙尘的味道
确实是错误的空间
单薄的层次
构成梦里一张
或许只有你懂我懂
没有其它人能够欣赏的
不留名画面
梦里也素描(第二章)
竟然会是你
黑白比例失调的严冬日子
那个明度极低的冷雨夜
错综复杂地又摆布了我梦的构图
有些二维有些三维的造型
时轻时重的手感
临摹起白天的物象结构
塑造着有点灰白色调的故事
拉你踩过时强时弱的虚线实线
相不相信是否那只是意外
强大的光竟会拉长了你我的影子
把它困在模糊而真实的背景上
大小高低对比着
有点朦朦胧胧
似乎还带上丁点儿的含蓄
其实我好想好想画大一点你的
或是画小一点儿我也好
只要让你和我的影子
齐齐的并着靠着
可是画面里的剧情需要注定不能这样
那审美的标准确定了不能这样
规矩列出来
人总要去遵循
应该提高你的明度
让你淡出共同的影子去呢
还是应该降低我的明度
让我透入背景淡出共同的影子
或者可以是
让你躲进我的影子去
又或者可以是
让我躲在你的影子里
这样我就不用再狠狠地挣扎着
苦苦地游弋在梦的漩涡里
梦里也素描(第三章)
意外地
你牵扯我走入了梦
是否有意你极力降减了我的明度
让我只可以躲缩在交界线后投影里
黑暗中度量着你影射的长度
似乎怎么努力都勾画不准一个圆
要么只是重逢在圆的轮廓线上
你在内我在外或你在外我在内
永远都象碰上红灯
错过着一次次可能重逢的机会
该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
又或是你站在那个对比点
我站在这个对比点
保持着永远的打对面
那怕重复再多次的线段
也丰厚不出故事的层次
该用狠力推你出圆
只留我困在圆里
还是让我挣扎爬出这个圆
让你安心地站在圆里
那怕是碰撞得我全身都伤痕累累也好
这样你就可以画好了这个圆
或者我也可以画好这个圆
是的我不知道到底规矩的写实好
还是刻意的写意好
想像力真的真的需要很丰富啊
我胆协得不敢落笔去
因为真不知该实了你还是虚了你
想努力刻画实你的
眼高手低让我力不从心
想努力去刷虚了你的
却发现那笔的力度有时又太大
笔尖划过的印记太深太深了
你看这一组排线好柔好柔
可那一组排线好狠好狠呐
你总是固执地
划出深浅
安排着粗粗的调子
保持着疏疏的偶尔密密的
笔触距离
梦里也素描(第四章)花瓶篇
曾经把你摆显在最重要的黄金分割线上
曾经把你摆显在最大的受光区域里
每一次我认真的构图
总让你占据我画面里最重要的面积
可是花瓶你让我的想念最大限度的错了
你高反光的质地
反射实在是太强太强了
你总不喜欢我把你画成焦点的穿插布局
每一次都把聚光灯的投射反射得很远很远
亮面里总不留一些平淡的地方
让我可以精心去刻划你
你满足于自己身上的斑彩纹理
不喜欢我对你的关注
以为没有光也你也能成为画面的第一焦点
你喜欢我把你放得很后很后
不让我深入时可以去触及
可是木窗棂里穿过的那么一丝亮光
照你的这个面太小太小了
太多的细节无处可容
我没法子对你进行多层次的深入
纵然有再多的理论
纵然有再多的经验
黑尖的笔嘴上
却流不出细腻的线材
于是有了一种想法
降低你的明度
淡你出画面虚了你
写下你的评论...
2
金枪 2012-05-10 15:58   #2楼
好深的感想:lol
九天玄猢 2012-05-11 10:49   #3楼
金枪 发表于 2012-5-10 15:58
好深的感想

写写诗对画画有帮助,提高想象力:lol
北江文化本版热帖-
  • happy 发表于 2008-08-31, 329 回复

    happy everyday

    开此贴,除了写写心情心语外,当然还支持下本地论坛啦! 第一天报道,希望有好的心情!... 阅读全文
  • happy 发表于 2008-09-09, 167 回复

    《点点滴滴》

    因为我的仔仔乳名叫点点,开这个贴,主要是记录他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 口述:点点 代笔:happy!... 阅读全文
  • 林风 发表于 2011-08-25, 151 回复

    八碑墓(大结局了)

    秋意早起,凉风阵阵萧萧刮过山岗,吹落一大片一大片枯黄的树叶,这树叫细叶相思树,除了山顶一条长长的防风带外,其余的就是凌乱地生长在这乱葬岗的坟墓之间。相思树长得笔直笔直的,是这里常种的防风树,树木高大,听说这片树林已经种了十几年了,埋在这里的先人更是很久很久的年代,其中一座最为古老,它孤怜怜地坐立在山顶与山腰之间,可能就是“七上八落”的位置,它远离墓群,其实是墓群远离它,因为它比这里的墓群所有的墓都要早,甚至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埋葬在这里,它像是这里的王者霸主,但它看上去却是那么的凄凉、孤独!四周没有一棵高大的树木,只有杂草丛生,而且这里生长的草是出奇的高大,基本把它隐藏起来,很明显它已经太久没有人来拜祭了,偶尔阵风稍大吹低杂草,隐约可见残旧的灰砂白墙,让人感觉到它是哪么的神秘莫测,哪么的阴森,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慌,如果是一两三个路人经过都会远远的兜个转儿走。... 阅读全文
  • happy 发表于 2009-05-18, 143 回复

    《为你写诗》

    其实一直以来,俺就有一个远大的梦想,不过这个梦想大得有点不切实际,就是想为论坛里的每个同学写一首诗!夸张吧?!由于自己不是诗人也非作家,所以,这个梦想一直不敢付诸实践。 如今,既然成为文化版版主,干脆就试试吧!每个人都有份,不过,可能得排队! 写得不好,欢迎拍砖,也欢迎同学们互写~~~ 声明:俺不是诗人,俺以下写的诗,不讲通仄,不求押韵,讲求的,只是别人给自己的感觉或纯属是自己的感觉!... 阅读全文
  • 以斯帖 发表于 2010-02-01, 32 回复

    1982清远大水(很珍贵的图片)

    水浸清城,汪洋一片。   地方影像志(4)   樊沃夫 黄宅裕 刘苏   现在的清远人对于洪灾的记忆,也许停留在1994年那场百年一遇的特大 洪涝灾害。然而在清远老人的记忆中,1982年的那场特大洪涝灾害才是真正 的梦魇。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已退休的刘伯仍然心有余悸:“那场洪水真的 是很大,一夜之间,整个清远都成了一座水城。”   31个公社48万人受灾   那场特大洪涝灾害,来势凶猛,受灾面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清 远县31个公社受灾,全县总人口89万人,其中48万遭遇洪灾,占总人数的54 .3%,损失极其严重,局部地区属于毁灭性破坏,部分重灾社队的农民几乎 丧失生存的基本条件。   1982年5月12日凌晨三点开始,当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一场突如其来的 特大暴雨袭击了清远县。鱼坝、洄澜等24个公社(镇、场)暴雨成灾,市区录 得最高雨量600mm,飞来寺高达800mm,致使山洪爆发,北江河水急剧上涨, 县城13日午夜北江水位达到15.9米,超过历史最高洪峰。内涝水位超过16米 ,造成黄岗围、黄坑围、清西围、飞水围、秦皇围、大厂围、白庙围等36宗 堤段决堤,缺口75处,总长4335米。   山洪冲毁全县公路干线共512公里,大小桥梁冲毁无数。毁坏农田6万多 亩,早稻受浸40万亩,其中失收29万亩,浸坏、冲走旱粮作物36万亩,鱼塘 浸顶25000多亩。倒塌房屋68221间,有203人丧失了生命。40万群众被洪水 围困,17万人无家可归,露宿山头、基堤,饥寒交迫,处境十分困难。   位于北江河畔的清城镇。5月12日,西郊的黄坑围被山洪漫顶并冲开7个 缺口,加上北江水位急剧上涨,清城腹背同时受到洪涝袭击,洪水如脱缰野 马,冲进街道,穿房入屋,几小时内,全城顿成汪洋泽国,县府门前水深高 达2米,中山公园达到3米。受浸六天时间,倒房879间,浸坏和冲走大量物 资,工、商、财、文、教、卫生、交通、邮电各行各业被迫瘫痪,整个县城 受到重创。   海路空三军清远抢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尽管刚刚改革开放,经济基础薄弱,然而当了解 到清远遭遇特大洪灾后,从中央、省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全国各 地有关部门纷纷来电来信表示慰问,除了将节衣缩食的钱粮物资送给灾区, 还派出各种技术员支援县各业及早恢复生产。   省民政厅立即拨出应急救济款230万元帮助灾民渡难关。据当时的统计 数据显示,现金50多万元,大米45万斤,稻谷7万多斤,炒米14万斤,面食4 万多斤,衣物66万多件,还有大批药品、医疗器械和水泥等物资。   在人民群众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的始终都是人民子弟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时派出海陆空三军部队指战员到灾区救人抢险,投放救 济物资,为灾区人民防病治病,洪水一退又迅速奔赴恢复生产的第一线,担 负起抢修公路、桥梁的艰苦任务,仅用18天时间就修复了清阳公路,提前42 天完成工程任务,有力地加速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步伐。   广大群众也奋不顾身自觉投入抢救国家人民生命财产的行列,努力使损 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洪水一退,立即投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5月底至7月 初,上千名县、社、队干部带领7万民工奔赴复堤工地,通过艰苦奋战,完 成了125万土方任务,使全县堤围缺口堵复90%,其中8宗捍卫万亩以上的堤 围已基本复原;修复被冲毁的农田2万多亩;修复灌溉11万多亩,同时清阳 公路、清西公路全线恢复通车。   清远大水成记忆   再次经历了1994年的大洪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位于北江上游 的升平镇修建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决定,1994年10月18日,飞来峡水利枢纽工 程正式开工,1999年10月8日正式建成投入试运行。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关键性工程,枢纽以 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效益。飞来峡水利枢纽与北江 大堤联合运用组成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近期可将北江下游防御洪水标准从 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北江大堤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后,堤 库联合运用可防御300年一遇洪水。   如今清远人民再也不用担心洪魔肆虐,也从此告别了多灾多难的昨天。 在今年“3.28”庆典上,清远人获得了一个更为振奋的好消息,清远水利枢 纽已正式启动。可以想象,在不远的明天,如诗如画、山水相映的新兴城市 将呈现在市民的面前。 水浸清城,汪洋一片。 洪水凶猛,淹没了村庄,冲毁了桥梁。 被浸的朝阳里 下廓街受淹情景 禾云公社黄田一带一千多亩农田被沙石堆积达一米多高。 四十万人被洪水围困,十七万人无家可归。洄澜、禾丰等群众 转移到北江堤坝上生活。 灾民正在分发空投饼干 石角公社小学毕业班正利用几张乒乓球台进行毕业考试。 黄坑围堵口复堤工地... 阅读全文
  • 布衣 发表于 2013-01-22, 48 回复

    清远运动休闲网暨协会基地陆续曝光

    经过东方 大雄 文伟 子俊 虫仔 老狼 JUI IRJ 野狼 轻风 秋天 若冰 天蓝月 芭芘 硕鼠(参与TX太多,难以一一列出 排名不分先后)..........等等一众TX的辛苦努力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清远运动休闲网暨清远市业余无线电协会清城区无线电协会清城区自行车协会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的活动基地初步成型.未来几天将陆续放上基地的装修布置情况. 基地由45平方米的办公室和60平方米的多功能室组成 位置:新城区清远市人民医院对面的青少年宫二楼. ... 阅读全文
  • 文伟 发表于 2009-12-23, 87 回复

    我想免费教别人学画可行吗,会否给别人当怪物

    我希望能免费教授很想学绘画的人,实现我多年来的想法 --- 免费学画 .免费可以让很想学习的人免去无谓的负担,我自己也不用把辛苦学习来的知识带进棺材里,既然免费就只能选择如公园般公共场所一角地方,这样也能方便大众,这样的想法可行吗?大家请给些建议,我的作品 [attach]51425[/attach] 钢笔速写 [attach]51426[/attach] 水彩 [attach]51427[/attach] 油画 [attach]51428[/attach] 地址:清新公园(黄坑明霞大道公园门口有公车站 2路,107路,209路公车) 上课时间是星期六,星期日上午9:00 --- 11:30 (直至农历新年前,夏天会考虑分一些中山公园处) [attach]51398[/attach] 不要怕别人看到你画得不好,这是每个过学画者必经历的,没什么特别,学到了知识就永远都是你的了,记得带上笔,纸, 学生年龄必须要高中以上,在公园为了安全些,还望大家体谅... 阅读全文
  • 晃晃悠悠 发表于 2008-11-05, 55 回复

    神游飞来峡,凭吊苏东坡

    [size=10.5pt]网友[size=10.5pt]野云随风计划搞一个关于清城文化资源考证的课题研究,这种“[size=10.5pt]挖掘清城区文化艺术源泉[size=10.5pt]([size=10.5pt]野云随风语[size=10.5pt])[size=10.5pt]”的善举,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切响应,我虽然也有点兴趣,但由于该课题涉略范围较大,考证的内容又较晦涩难懂,再加上时间、精力有限,更主要的是自己的知识贮备不足,不敢参与其中。可不参与又心有不甘,还是先收集一点资料研究一下再做决定吧。[size=10.5pt][size=10.5pt]手头没有什么资料可查,也懒得去图书馆查阅,还是上网搜索吧。清远本土文化很广,网上的资料较为杂乱,找不到重点,所谓的查阅只不过是泛泛而读,资料研究也就无从谈起。正当我要放弃的时候,九尾狐女士送来了一份关于飞来峡景区人文资源的资料,粗略的看了一下,我竟然看了苏东坡的名字,这让我心中一震,飞来峡与苏东坡联系到了一起,那就以此为切入点吧,飞来峡有了苏东坡,其它的人文资源还不黯然失色吗?苏东坡以其强健的精神为飞来峡注入了一种新的人文韵味。清远,从此不再是文化的寒极。[size=10.5pt][size=10.5pt]说起来十分惭愧,我曾带家人浏览过飞来峡,却不知苏东坡也曾游览于此。我晃悠的脚步,是否踩踏过先人闪亮的足迹?我迷离的目光,是否惊扰了先人神游的思绪?请原谅我的孤陋、原谅我的无知吧。苏东坡,中国文化史上的坐标。飞来峡、苏东坡,一个是地理名称,一个是文化符号,地理名称印刻着文化符号,同样文化符号也支撑着地理名称,两者相依相存,相宜得彰[size=10.5pt]。[size=10.5pt]此刻,曾经的游历与现在的思绪在我的脑海中叠加,我要神游飞来峡,凭吊苏东坡。[size=10.5pt][size=10.5pt]待续……(下面的内容有些难度,或者说是困难重重,恳请有兴趣的朋友提供友情帮助,在这个网站首次开贴,但愿不要半途而废)... 阅读全文
  • 关于作者-
    九天玄猢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清远圩市地名史话【多人转载,均不写出处,请要转载的人,署上编者或本文出处】 十几年来我一直收集清远各县市的圩镇历史,初初由清城清新入手,至前几年录成,清城清新部份本人前几年就发过上网上, 后再搜集,再得其它县市的集市名,因部份还在核对中,故先发上,如大家有兴趣,将继续录入 本文自发表以来,多人转载,均不写出处,请要转载的人尊重本人的劳动,署上编者或本文出处 辑录 九天玄猢 旧清远县地名史话[辖现清远市清新县和清城区] 现清新县辖区 太和圩 因附近的太和坑,太和洞得名。为1988年设清新县建镇,清新县地所在地。旧地名曰黄坑,此地为黄泥地,有一坑水浊曰黄坑。 龙颈圩 清康熙中期成圩,因此地有一条山脉,形似蛟龙,圩位于龙颈处,故名。 石马圩 1836年成圩,因旁有一形似马的小山,故名。 白石圩 南冲驻地,清同冶末期成圩,此地多白石,故名。 禾云圩 1250年梅禾峰,郑云两人从三水到此定居,1580年建圩时分取其名一字以纪念。 沙河圩 清康熙初成圩,因建于河滨之沙洲,故名。 坝仔圩 1840年成圩,因小河中有拦水坝,故名。 鱼咀圩 1790年成圩,此地沿河左岸形似一条鱼,圩建在鱼的咀部,故名。 新洲圩 清初成圩,传说此处原为一片沙洲,故名。 浸潭圩 因附近滨江一深潭有一石似狗,水浪冲击发出狗吠声音,得浸狗潭之称,又曰浸狗湾,后改为浸潭。 石潭圩 因村旁有白石潭而得名,圩内有辛亥革命将领陈可钰将军纪念馆。 白湾圩 明朝有白氏在此而居,圩背山岭似弯月形,故名。 山塘圩 1668年成圩,因此地山岗和鱼塘众多,故名。 三坑圩 清康熙初年成圩,因建在石陂坑,坭坑,旱坑之间,故名。 高田圩 明成化年间成圩,因地势高于北江,水涨也不受浸,故名。 江口圩 1180年成圩,位于潖江和大燕河两江汇合处,故名。 横石圩 1100年成圩,因此处有一条长石横于北江河底,与两岸相连,故名。 太平圩 相传1522年,原址地壳下沉而迁今址,祈于平安之愿,故名。 桃源圩 原名十垌[十个小盆地],清初成圩叫横石圩,此处山青水秀,民国时期迁往新圩,时连州镇,乡人时任连县县长叶镇中,连州镇长罗绵, 十垌乡长罗.干.臣主持筑路通石潭,并据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起此名。 现清城区辖区 洲心圩 因位于飞来峡口之沙洲,故名。 源潭圩 因白泥潭和磨谷潭为流经此地的大燕河水源之一,故名。[据考证北宋已成圩,此处春秋或战国时期即已有人居住-------本人考证] 高桥圩 相传古人在圩东北侧河上建造木桥,桥甚高,故名。 石角圩 1786年建圩,原在北江河和大燕河畔,因多角形石,故名。 兴仁圩 清光绪二十八年即1881年成圩。 界牌圩 1920年成圩,1913年在此立下清远和三水两县界线石碑,故名。 龙塘圩 1680年成圩。 白庙圩 因傍一座古庙而得名 现英德辖区 连江口圩 因地处连江出口处而得名 下步圩 属连江口,相传明末清初,原圩场在现圩址北约一公里处,因交通不便,圩场渐渐一步一步向南移动了,故名 小舍圩 属连江口,清初成圩,因圩场窄小,自谦称之为小舍圩 水边圩 因处河边故名 大洞圩 因当地称山坑谷地为洞,该圩地处河谷旁而故名 沙坝圩 因圩边河道有一大沙滩,故名 九龙圩 因此地有九座山峰,有神话故事比喻成九龙,故名 明迳圩 建国前此地常见匪祸,被称为暗迳,1952年反其意而改称明迳 石灰铺 建国前叫石灰乡,因有数间小铺,故名。 独山圩 因附近仅有一座山而得名,属石灰铺 横石塘 圩北有一座山如巨石横卧,山下有一大水塘而得名 沙口圩 因圩位于风口,秋冬北江河水枯浅,北风起而满天风沙得名 望埠圩 前清时期成圩,因处于北江的转弯附近,近河码头而得名 大镇圩 因与近的几个圩镇相比较大而得名 同乐圩 属大镇,1912年同当地30个股东共同建圩命名 黄坡圩 因圩附近有一引水坡头黄陂而得名 横石水 圩址与翁源县有一河相隔,以前无桥可过,河中多石,故名 桥头圩 圩址位于一座古桥的东头而得名 青塘圩 1959年设圩,圩东有一水色深青的池塘而得名 鱼湾圩 圩边黄沙河河曲发育且水深多鱼而得此名 白沙圩 原圩址为白沙河中沙洲,得名,属白沙辖区 太平圩 原圩址原为一块平地,称为太坪,后易名,1986年建圩,白沙驻地 大站圩 因火车站而得名 黎洞圩 黎溪驻地,圩集位于当地俗称洞的山间谷地,盛产莉竹,因谐音而取其名 西牛圩 相传古代圩边石灰岩溶洞有犀牛出没而取名 浛洸圩 公元前104年于此设含洭县,以洭水为名,即连江,唐易名浛洭,至公元973年因避宋太祖名讳而变今名 三江圩 清初顺治年间,有自嘉应,惠阳,清远村民迁此,讲三种音,即三讲,得此谐音而取名 大湾圩 因连江在圩南侧成 “冂” 形大湾,故名,明时已成圩集 长山圩 宋朝建圩,属大湾辖地 青坑圩 圩附近有一地下水流出,清澈得很而取此名 波罗圩 又叫波罗坑,圩背有一石山形似菠萝而得名 石牯塘 圩边有一水塘,塘基围土层有很多卵石(此处客家俗称为石牯)而得名 仙桥圩 圩边有一座古代双曲拱桥,相传为仙人所建,故名 云岭圩 1983年才设的圩,地处云子岭丘陵,故称云岭 现阳山辖区 青莲圩 相传建圩前此地低洼处有一大片青绿色水莲而得名 江英圩 1965年原英阳公社部份与江口公社合并为江英公社,圩依此而得名 高峰圩 300年前圩附近建有高峰殿而取此名 水口圩 因七拱河与连江在此处汇合得名 杜步圩 相传200年前,杜氏在此摆渡兼营小店,称杜铺,后谐音成杜步 大迳圩 1974设东山公社后成圩,因此乡境出入大道山凹处而得名 七拱圩 清道光八年圩边建有一七拱桥,故名 新圩 原称为沙塘角村,清光绪年间成集市 太平圩 圩附近无高山大河得名 杨梅圩 1961年建圩,本地盛产杨梅而取此名 白莲圩 相传古时候附近长有白莲花而得名 大崀圩 1950年建圩,集镇在山前开阔的缓坡,故名 黎埠圩 二百年前设圩,圩址位于两河汇合处,地形轮廓似犁头,故名黎埠。 小江口 位于一小支流汇入连江的入口处而得名 石螺圩 1989年设镇取名,故因连江滩多卵石散布,远看似石螺。 岭背圩 圩址建在山岗的后面赶集要过些岭而得名 犁头圩 附近有泥塘岗,圩在其上游,后谐音而得名 大陂圩 1974年建圩,圩旁秤架河上建有栏河大坝而得名 黄坌圩 1819年取此名,相传旧时交通不方便,外来赶集者黄昏才归,故名 ……………………有空再补 大家若支持就抽时间再发其它县的 校正:旧贴原句:太和圩 因附近的太和坑,太和洞得名。为1998年建镇,清新县地所在地,打字出错,现已校正为1988
    0 赞 · 12 评论 @九天玄猢
  • 我的六尺国画。。。。。。。。。最近作品:4月3日新作 [attach]147581[/attach] 4月3日画完,赶着清明回去还没整理个别地方,先发上来,六尺收窄未题字 六尺收窄未题字,4月1日完成 六尺收窄未题字,3月25日完成墨稿26日完成上色 局部 六尺整纸,3月22日完成
    0 赞 · 20 评论 @九天玄猢
  • 两张主体写意墙画,前两天在美容院画的 [attach]148830[/attach]
    0 赞 · 12 评论 @九天玄猢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