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探索源潭青龙战壕藏兵隧道
感谢以下人员参与活动:磐石、大雄哥哥、东方、金子,海燕,以及向导大叔。
其实文字叙述已经在另贴写过了,见:源潭青龙抗战时期战壕及藏兵洞,重点是技术方面的说明,这里说一说经过。
本次活动得到海燕的帮助,在向导的带领下,实地观察过传说中的这个藏兵洞(其实应该称作隧道更合适一些,因为表面看来,这是一个人工开挖的隧道,而不是天然的岩洞)。一开始我们并没有注意到山顶因采矿而被夷平的那一片地方,只是跟着向导凭记忆在西面的坡上寻找原来的隧道口,在西坡可以看到随处都有深约一米的战壕和一些竖井的遗迹。但由于杂树杂草太密太深,加上已多年未到过了,隧道口寻找了一个多小时还是一无所获。折而回到山顶之后,才发现由于当地村民在此山开矿采石,整个山顶已经失去原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矿坑。在断裂的矿口周边的土壁上有两个方形隧道口状痕迹,近看在道口附近长有青苔,估计不是近期新挖的痕迹,向导推断这就是被挖断的隧道。大雄用刀在土壁挖出几个踏脚点之后,攀上洞口,发现洞深不足3米,已被泥土堵塞,无法继续深入,估计是因为挖掘机长期操作引起山体震动,再加上近山顶,渗水严重的缘故。从两个道口相距位置、大小各方面判断,这就是传说中的藏兵隧道了,只是已遭破坏,被拦腰截断,另一个道口更是只留有一点点痕迹。
据向导介绍,原始的隧道口应该是有两个,分别在顶峰的东西坡,整个洞(隧道)均为人工挖掘而成,纯粹为了军事用途。东向一个据地形推断已遭破坏,估计已被掘出的山泥掩埋。
战壕则在未被破坏的山坡上仍存有多处,都因年久而长满杂树杂草,而且估计当时工程颇为草率,战壕及洞均为临时挖土而成,全为土坑,没有砖石等加固,而当地山体多为矿石与砂泥结构,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易受雨水、滑坡等影响而变形。
综合来说,原本颇有历史价值的这么一个遗迹已基本不复存在了,即使有余下的残迹可看到,也已失去继续探究的价值。
回程时,在向导大叔的带领下,我们到旁边的青龙村参观了157师纪念碑和在战斗中阵亡的士兵和副连长墓。
哈,这是论坛第2000个主题贴,特此留念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2:12 编辑
恭喜东方喜获2000贴的靓位,期待北江3000贴早日来临!
恭喜东方喜获2000贴的靓位,期待北江3000贴早日来临!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2:12 编辑
是不是删了贴?怎么现在只有1998贴?
是不是删了贴?怎么现在只有1998贴?
干吗不占2008?
本来俺有份去探藏兵洞的,无奈公务缠身,探秘时间已经为了我而一推再推,最后俺还是不能成行。
本来俺有份去探藏兵洞的,无奈公务缠身,探秘时间已经为了我而一推再推,最后俺还是不能成行。
现在高桥管理区归属源潭镇了吧。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2:12 编辑
好遗憾!只留下个洞口,全被开矿的平夷了dd55001
好遗憾!只留下个洞口,全被开矿的平夷了dd55001
很认真的态度````赞```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2:12 编辑
很抱歉,未能帮上忙。
很抱歉,未能帮上忙。
本帖最后由 怡草 于 2016-7-11 22:12 编辑
什么时候再组织去啊,我很想去看看当年征战过的地方
什么时候再组织去啊,我很想去看看当年征战过的地方
抗战的二次粤北战役这里是中日双方的战场,细心找一下会有很多历史足迹。
原想着起码能找颗子弹,可惜
真的觉得可惜
是否能还原当时的真实历史?我是源潭青龙人,只知道老人家说是因为被汉奸通水,军队行程给泄密,造成在茶亭至榕树凹之间的围攻,
当时双方死伤惨烈,由于日军占据有利地型及高点....
当时双方死伤惨烈,由于日军占据有利地型及高点....
清远抗战史
清远县志记载,1939年12月,日寇1.6万多人向清远银盏、源潭一带进犯,国民党守军三个师与日军展开了浴血拉锯战,次年1月5日,清远城首次沦陷。不过几天后,国民党援军反攻,击退日军收复了清城。此后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无条件投降,清城先后5次遭日军侵占,尽管如此,由于国共抗日军队的顽强抵抗,四处出击不断消灭日军有生力量,使得日寇每一次攻城得手后因无力防守而不得不匆忙退却,侵略军企图奴役中国人民的美梦最终破灭
当敌军左翼沿铁路北进至银盏坳时,首先就碰到我152师的抵抗,经过几次激战,敌人继续向源潭推进。这时157师即奉命开往青龙岗(源潭之东)对敌迎头痛击。经过三日三夜激战,敌我伤亡均大。
清远县志记载,1939年12月,日寇1.6万多人向清远银盏、源潭一带进犯,国民党守军三个师与日军展开了浴血拉锯战,次年1月5日,清远城首次沦陷。不过几天后,国民党援军反攻,击退日军收复了清城。此后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无条件投降,清城先后5次遭日军侵占,尽管如此,由于国共抗日军队的顽强抵抗,四处出击不断消灭日军有生力量,使得日寇每一次攻城得手后因无力防守而不得不匆忙退却,侵略军企图奴役中国人民的美梦最终破灭
当敌军左翼沿铁路北进至银盏坳时,首先就碰到我152师的抵抗,经过几次激战,敌人继续向源潭推进。这时157师即奉命开往青龙岗(源潭之东)对敌迎头痛击。经过三日三夜激战,敌我伤亡均大。
dd61001 dd61001 好想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