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通工具到运动器械[自行车](整理转贴)


为了让车友们对自行车有更深的了解,也为了自己能学到更多的自行车知识,会在骑行天地陆续转载有关自行车的知识和维护保养等技巧。让大家对自己的爱车有更深的了解和维护保养好自己的爱车,在骑行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自行车,打丁文为Bicyoletta,是“快”和“步行人”的意思,中文译名“自行车”
        1815年,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出现在法国,它没有中轴和脚蹬,骑车人和行走一样,借助脚蹬地的反作用力,使车轮向前滚动。1869年,法国人玛金在前轮上加了脚蹬,骑起来省力气,速度也加快了。到1890年,英国一个医生把实心轮胎改为充气轮胎,减少了与地面的摩擦力,又一次提高了速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多次重大改革才逐渐演变为现代式样的自行车。就近代自行车而言,也有过几次重大革新,一是增添了变速装置,出现了多级变速,最多达到10—21个档位,可以随意调节,适应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给旅游和竞赛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二是材质的改进,向质轻、坚固的方向发展,提高了速度;三是结构形式的改进,啬了自行车的形号、类别,现在流行的有踏板式自行车、折叠式自行车、椭圆牙盘自行车和多人旅行自行车等;四是动力的改进,国同低频已经出现全电控制自行车、液压传动自行车,从而使现代交通工具增多了。世界上先进的竞赛自行车,每辆只有6—9公斤重。为了进一步提高竞赛自行车的速度等性能,日本生产的“空气动力赛车”已经问世,1981年法国举行的全国自行车比赛,冠军获得者吉西杰,就是使用的这种赛车。这种空气动力赛车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注目。纵观自行车从诞生到现在170多年的历史,它一直是在改革中发展前进的。完全可以预料,各种新型自行车将与日俱增。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育运动项目的增多,自行车在作为交通工具的同时,也已成为一种体育活动的器械,自行车运动成为人们爱好的体育竞赛项目。早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自行车运动即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奥运会已举行了22届,其中19届都有自行车比赛。除奥运会外,国际间每年还举行一届男女锦标赛、男子青少年锦标赛、多日赛及洲、地区级比赛等。1900年成立了国际自行车联合会。
          自行车的奇妙特性之一,是整部自行车可以轻易地分解为零件部份;就如同近年流行的组合家具一样,不同的零件配搭能给予不同的特性和效果。所以,自行车可以整部买,亦可以逐件配置。很多爱骑自行车的人,都以装嵌和拆卸自行车为乐──事实上亦有这个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零件,对整部自行车的性能和寿命都发挥一定的作用。
        自行车作为一种最简单的交通工具,除了最起码的「骨架」之外,还有三组零件来达致三种基本功能:动、停和转弯。这三组零件,分别称为:
        1.传动部分──将人力化为机械动力的部分,包括脚踏、曲柄、链盘、链、飞轮、车轴、後轮。
        2.掣动部分──即煞车设备,使自行车能减速并有效地停下的零件组合,包括掣手、掣线、掣钳。
        3.导向部分──使自行车能从心所欲地转弯的部分,包括车头、前叉和前轮。
        所有自行车均具备以上三个部分,但为了方便骑车者能在不同情况下均能骑车自如,很多自行车还兼有第四个部份:
        4.变速部分──利用不同的「变速档」以适应各种路面情况的部分,包括变速手柄、变速线、飞轮。
        至於自行车本身的「骨架」,包括两部分:
        1.车架──以及座位和座通。
        2.车轮──包括轮轴、辐条、轮圈、内胎和外胎。
        除了这些基本零件外,自行车还可以安装其他附件,以切合不同的需要,例如:
        ·示警设备──如车铃、车头灯、车尾灯。
        ·方便设备──如车泵、里程表、水壶架及水壶。
        ·舒适设备──如挡泥板、避震弹簧。
        ·载物设备──如车头篮、车尾行李架。
      
      前3 X 后9 =27
      变速器的作用
      自行车的变速器,前3齿盘、后9齿盘的组合可变速为27。在此以山地车为例说明使用方法。
      旋动脚蹬时,前齿盘旋转,通过链条把力量转递到后齿盘,车轮就前进。前齿盘的大小(齿数)和后齿盘的大小(齿数)决定旋动脚蹬时的力度。
      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脚蹬时感到费力(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变长)。
      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脚蹬时感到轻松(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变短)。
      自行车的骑行是起跑、停止、上坡、下坡、迎风、顺风等情况下前进。不管是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车快速前进,或者是慢速前进,都能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就要变速器。
      你假若不要加大自已的力度,只加大齿轮比来快速骑行,那是不可能的事(^-^)。实际骑行过程中很快发现这一点的。加大齿轮比(高力矩、低旋动)来骑行时,达不到最适当的骑行(放出最适当的能量的力矩和旋转的组合)。这将会增加膝盖的负担和成为引起各种障碍的原因。
      
      变速器的简单说明
      
      ●握把的右边(可能刻有1~9文字记号)的变速杆是,后变速器换挡用的。
      ●握把的左边(可能刻有1~3文字记号)的变速杆是,前变速器换挡用的。
      边骑行边换挡时,变速器把链条移到齿盘。停下来换挡,尚未旋动脚以前链条是不会移动的。
      
      通常的使用方法
      在普通的路上骑行时,前齿盘(由左边的变速杆操作)固定在中间(或者最大齿盘※1)。只用后齿盘(由右边的变速杆操作)比较容易理解。最小的前齿盘则上坡时使用。
      后齿盘的齿轮比如何选择好呢?这要由踩蹬的旋转数来决定〔前齿盘(中轴)1分钟的旋转数〕。那么旋转数多少较适合呢?要根据脚力、技巧、心肺机能不同而各异。一般70~80rpm
      ※2较合适。
      ●要加快速度时,开始时以较低的齿盘(后边的较大的齿盘)起跑,随着速度的加快换为高的挡次(后面的小齿盘)。
      ●上坡时速度会降低,降低齿轮比来保持一定的踩蹬力度。
      ●顺风时会加快速度,提升齿轮比来保持一定的踩蹬力度。
      
      山路上的变速
      山路有上坡、下坡。靠后齿盘无法应付路段的变化情况。需要改变前齿盘。只改变前齿盘时,齿轮比相差太大,因此后齿盘也随着一起改变,以便减少差距(踩蹬的力度)。
      ●降低前齿盘时,提升后齿盘。
      ●提升前齿盘时,降低后齿盘。
      左右变速杆要同时起动。经过练习容易操作的。
      
      前部外和后部内  前部内和后部外的组合
      ●前为外侧(大齿盘) + 后为内侧((大齿盘)
      ●前为内侧(小齿盘) + 后为外侧((小齿盘)
      有些人认为上述组合不好,原因是这种组合使链条倾斜,降低链条的传递能力,损耗链条。有时候链条和邻近的齿盘接触而引起磨损。
      
      注解
      ※1:变速的选择应该根据自已的状况选择。例如
      常用前变速的中间的齿盘(center),或者常用最大的齿盘(outer)。假若体力和脚力为30km/h时也许用outer适合?体力和脚力为20km/h时也许用center适合?通过后变速来补偿的范围内,选择好适合于自已的变速。
      ※2:70~80rpm是一般的标准,有些人70rpm较适合,有些人旋转90rpm以上。重要的不是提升力矩来踩蹬,而是顺畅而轻快的旋转(^-^)。不要伤到膝盖,肌肉也不要过于疲劳。尽量使用肌肉,有效率而疲劳较少的踩蹬才是好的踩蹬。
          1.轮胎打气要适中,充气过足易爆胎,气不足又会使轮胎折裂,造成车胎提前报废。
        2.不能将自行车放在烈日下爆晒或用水浸,否则轮胎容易老化变质。
        3.车胎勿接近盐、酸、碱和油,给自行车零件加润滑油时,注意不要滴在轮胎上,否则会造成轮胎变质。
        4.轮胎使用一段时间后,最好将前、后车外胎调换一下,并且车胎左右换向装,这样可以使外胎受力均匀,
            延长其使用寿命。
写下你的评论...
2
硕鼠 2009-01-21 09:35   #2楼


      
      让我们走近自行车头盔  
        自行车被发明以来,就逐渐成为人们较好的代步、休闲工具,特别是自行车运动成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之后,人们对它更是喜爱有加。但是作为一项以速度决胜的运动项目,安全便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头盔。自行车头盔的出现不仅保障了骑车人的安全,而且也提高了赛车运动员的成绩。早在19世纪80年代一些俱乐部骑高轮车的人最早发现使用头盔的好处,后来,随着硬柏油路和石路的增多,骑自行车时头部受伤的事故也增多,木髓制的头盔便应运而生了。
      
        木髓是一种能够吸收撞击力的缓冲材料,但这种头盔不久就让位于一种可填充的皮革面的设计,这种设计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头盔最初被称为
      "发网",因为它有一条条的有填充物的长皮套,像个网套在头上。这种头盔非常诱人,其中有柔软优质的皮革包裹着的泡沫填充物。虽说这种头盔确实能保护摔伤的骑车人的耳朵不被地面搓伤或碰伤。但很遗憾的是,它的防撞击性能较差。
      
        软头盔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这种盔看上去有点像带通气孔的碗,这种头盔用聚苯乙烯材料制成,包有合成弹力纤维材料(LYCRA),后来又在里侧加入了泡沫垫。
      
        自行车头盔的抗撞击标准和扣带的牢固力都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消费用品安全委员会(CPSC)提出的。这样或那样的项目参数是根据不同的机构而提出的,如SNELL基金会,美国国家标准局和美国检测材料学会。那时,仅有一种轻型摩托车头盔符合这一标准。但是,自行车运动员却拒绝戴这种头盔,因为这种头盔又重且不透气。
      
        为此,BeLL
      Biker公司首先研制出了符合CPSC标准的自行车头盔,它是用ABS塑料做外壳,内裹聚苯乙烯泡沫制成的。后来更新的外壳材料PVC及价位较高的材料聚碳酸酯大大减少了头盔的重量。一般来说,自行车头盔起码要能经受两次撞击过程,第一次是和别的骑车人或车相撞碰时,第二次是骑车人自己摔倒撞地时,而这些材料对这两次撞击都有良好的缓冲作用。
      
        从自行车头盔出现以来,其形状发生过许多变化。圆形的头盔早已过时,现在的头盔沿边变得较小,而且通气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真正起到了凉爽透气的效果而且也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如今年的一次国际自行车用品展览会上展出的Limar
      F111型自行车头盔的空隙多达37个,而去年头盔气孔最多的也仅有23个。除了公路自行车头盔外,随着山地车运动的出现,其车盔也随即出现了。如 BELL
      X-RAY,其个头较大,与公路型头盔较之不太符合空气动力等原理,这些头盔的主要功能是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让汗水得以低速度蒸发。  
        如今天的COOLMAX
      LINERS的头盔,这些头盔几乎是多功能的,因为它还能帮助吸附潮气。一般来说,大多数头盔在运动员向后摔倒时,不会起什么作用。这一点引起了头盔厂家的注意,为此GIRO公司研制了一种定位系统,以保证后脑勺紧扣在头盔中。如ROCLOC型头盔用带齿的扣带就是该公司的一个创举,该公司也采用了10种位置来调节头盔以保证头盔的合适性。
      
        而SPORTSCOPE头盔一改常见的体系风格,推出了用6块强度大、有柔韧性的尼龙网眼材料拼凑而成,各成一体的材料块可依使用者的要求而变化。这种头盔排除了对垫衬的需求,并可减少头盔与头颅之间的距离。自行车头盔对保护骑车人性命的功能是不容置疑的。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研究的报告表明:美国1999年骑自行车死亡的人数有98\%未戴头盔,而在撞击事故中戴头盔的人使他们头部受重伤的危险系数减少了85\%,另外带头盔不仅让人感到很酷,而且确实很爽。同时,头盔上的通气孔能让头部感到更凉爽。用句老话说,清醒的头脑更易取得竞赛的胜利。
      
        最后,补充一下头盔保护头部的原理是,戴头盔者能使被撞的头部相对缓慢地停止,而不戴头盔者若在地面撞击头部时,往往会使大脑水肿造成出血,而头盔中聚合的球状物却可吸收该撞击力,避免了这些不幸事件的发生。
        
      由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的研究人员完成的另一项研究也表明,头盔并不能防止严重脑损伤。  
        Curnow说,虽然头盔可以减少轻微头部损伤,但不能防止严重的脑损害。堪培拉组组长说,他并不否认头盔有助于防止头皮损伤如头皮擦伤和裂伤等;具有坚硬外壳的头盔能防止颅骨损伤,从而有助于防止脑损伤。但目前应用的大部分头盔均为软性外壳,使其预防头颅损伤的能力成为问题。
      
        作为公路安全的一项措施,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推行使用成人和儿童头盔。澳大利亚是最早在法律上强制骑自行车人戴头盔的国家之一,开始于1992年。  
        Curnow等对16项试验脑损伤发生的机制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其是因颅骨骨折还是角加速度(脑组织旋转和沿颅骨内侧面滑动)所致。他说,有重要的科学证据表明,角加速度是造成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但多数头盔设计为抵抗线性加速度。线性加速度时,外力致颅骨迅速加速,撞击最近处脑组织。根据以上理论,要保护脑组织,头盔应能吸收部分撞击能量,降低减速率。而目前标准头盔的设计和测试仍沿用不可信的理论,即线性加速是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但却忽视了角旋转。
      
        软性头盔紧贴被撞颅面,使头部旋转,并产生强的角加速度。头盔设计者并未考虑降低角加速度,而这是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但公路安全专家并不同意上述主张,坚持认为头盔正在降低自行车相关颅脑损伤的发生率。
      
        英国皇家事故预防学会的Clinton说,英国交通部最近发表了一篇评论,该评论综合分析了所有可用研究资料后得出结论,头盔有助于保护骑车人,尤其是儿童。他说,从任何意义上讲,头盔都不是骑车人最重要的安全措施,但有效果。
      
      自行车头盔能否防止脑损伤?  
        澳大利亚一个骑自行车人行动小组最近发表的一项新的有争议的研究报告称,自行车头盔并不能防止严重的脑损伤,目前尚无科学的证据支持强制性应用该种头盔。(Accid
      Anal Prev 2003,35?287)  
        澳大利亚骑自行车人权利行动小组主席Curnow说,他们的研究结论是对1987~1998年间发表的16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的,该结论对澳大利亚警方强制另问一个问题:自行车头盔的寿命是多少年阿?大家讨论讨论。
      我在网上只找到一篇,但是是攀岩头盔的说明书。
      头盔是被设计用来攀岩,登山用的,请勿用于任何非设计用途的活动,如摩托车,自行车等等运动.  
         温度使用范围(-30度到50度使用),温度会影响头盔的性能.  
         在设计受力极限,头盔会破裂,撞击点处会残缺,以吸收大部分冲击力量,一般在比较重大撞击事件后应当更换头盔.  
      保养和保证须知:  
         我们建议您在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仔细检查头盔的磨损和损坏程度.  
      清洗:   
         用温水和中性肥皂,不能漂,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阴凉处风干收藏.  
      储存和运输:   
         1.将所有装备放置在清洁干燥的环境当中,避免直射阳光和热源.  
         2.不能和腐蚀性物品放置一处,如废旧电池,溶剂或汽油等.  
         3.将头盔和其他缝制物品远离啮齿动物和宠物放置  
         4.远离尖锐物品放置  
      检查和寿命:  
         
      每次使用完毕后请仔细检查头盔是否损坏,如果头盔已磨损严重但无明显损坏,还是有可能需要立即更换.记住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你对头盔有疑问,怀疑其安全和可靠性,请立即更换.请经常检查您的头盔.
      
         头盔使用寿命取决于使用频率和地点,通常情况下,正常使用和保养,5年需要更换.  
      影响使用寿命的因素:  
         1.碰撞(包括轻微的和强烈的撞击)  
         2.磨损,划痕  
         3.高温  
         4.日照  
         5.腐蚀
      以下情况请既更换头盔:  
         1.承受强烈打击  
         2.有明显裂缝和凹痕  
         3.带子上面有裂缝或洞  
         4.系带被烧灼,融化或烤焦  
         5.系带严重磨损  
         6.带扣破裂或变形  
         7.系带由于紫外线照射而褪色  
      另外:  
         
      请勿自行缝制,拆线,烧或烤焦,漂白系带,请勿自行锉磨带扣,修改或改造头盔.对头盔的任何改造将导致产品保证无效,并会影响安全,损坏的头盔必须更换,更换后请销毁以避免以后无意中使用.
  
          1.将前链条置於大齿盘上,後链条则拨入小齿轮。如下即可确定外部作业位置:先将上方小导轮精确地置於最小的小齿轮位置─如为Shimano系统为上
      方的小螺丝,ESP系统为下方螺丝,而Di.R.T的变速系统则为前方的调校螺丝。此项工作也可在链条及变速缆线组装之前进行。
        2.变速缆线最慢在此时即须卡上(之前应是将变速器及变速杆上的调螺丝转紧一圈)。而後以变速器调节螺丝将缆线轻调至紧绷的程度。如为Sram的组件─不论是Di.R.T.或ESP系列─则可减省此手续。只须将缆线以右旋把上的调节螺丝调紧即可。
        3.至於内部作业机制方面,须将後方的链条拨入最大的小齿轮上,前方则置於小齿盘上。此时即可转动─依变速器型式不同而有异─其他各颗调节螺丝至最紧,使上方的小导轮精确地在大齿轮下方进行变速动作,注意须达其极致点。如不然,在历经一段美好的自行车之旅後,即可能因链条小齿轮与轮辐之间的拉动而造成轮辐断裂。
        4.现在应利用所谓的B号起子,将後变速器调整至最
      大的小齿轮与上方小导轮之间,直到空出一个半链环的空间为止。如间隙过大,变速器的作动会不精准,但如间隙过小,链条要拨入大的小齿轮上便会有困难。要诀:在调校时,将踏板向後旋动,让後变速器可自由摆动。
        5.接下来进行微调:将踏板向前转动,并将链条下拨至第3个小齿轮(前方则置於中齿盘上为宜),後变速器调节螺丝(或是Di.R.T.及E.S.
      P.车款右握把上的调节螺丝)便可尽可能转松,到链条不和第4小齿轮磨擦为止。为了查验,应将所有段速都完全再变换一次;如在上下变速时仍有些卡阻的现象,可以再进行小幅度修正。
        6. 在缆线各端都会有一个尾套。这不仅是为了美观,也可防止缆线出现叉散或缠卷情形。在紧急时也可以轮圈尾套代替,但须用万能钳夹固定。
      如要豪华些,专业作法便是以焊锡制成此尾套。
硕鼠 2009-03-11 11:15   #3楼


      自行车各零部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的形式为滚动运动和滑动运动。轴承部位产生滚动摩擦,链条、链轮、飞轮之间及其它运动着的零件之间则产生滑动摩擦。要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应该随时加添润滑剂,将各部件之间的直接摩擦,变为与润滑剂之间的相对摩擦;各部件不直接接触,把干摩擦变为湿摩擦,减少摩擦阻力。骑起来润滑,轻便,节省体力。因为湿摩擦产生的阻力只有干摩擦阻力的四十分之一。所以,湿摩擦产生的热量小,零件不会因过热而变形,降低了磨损,保护了零件。尤其在雨天进行训练和比赛时,更应注意给各部件加添润滑剂,防止由于水份侵蚀而造成零件失灵或损坏。因此,每个自行车运动员应特别重视润滑剂的使用。
        使用润滑剂要适可而止。晴天少加一些,否则会粘上大量尘土,影响转动;下雨时多加一些(特别是链条上)。参加多日赛时,最好带上个小油壶,每骑行两小时就给链条上加一次润滑剂,以减少摩擦,否则,链条正常传动会受到影响,加重体力消耗。
        使用黄油(钙基润滑脂)时,应根据气候和训练、比赛条件不同而选择不同种类的油。公路赛车应选用硬度较高的3#或4#润滑油,场地赛车可选用1#油脂。冬天使用软一点的润滑油,夏天可使用硬一点的润滑油。
骑行天地本版热帖-
  • 天蓝玥 发表于 2010-12-12, 396 回复

    烟雨弥漫洒激情——2010nian 清远八片山第二届自行车爬坡赛活动回顾

    2010年12月12日,清远八片山第二届自行车爬坡赛在大家熟悉的骑行天堂八片山上热烈的展开了~ 老天似乎想特意考验一下我们的选手们,竟然临近比赛的时候飘洒起细雨来,但是我们的选手并没有因此而胆怯。上午离正式比赛还有一个多小时,八片山脚下已经是热闹非凡。检录处,不少头戴专业头盔、身穿紧身衣裤的运动员已经提前赶到,有的正在抓紧有限的时间熟悉赛道,有的正在对战车做最后的检查调试。本次大赛分为男子青年组、男子中年组和女子组,还有来自顺德的强力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 比赛开始了,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烟雨弥漫,一群身着五颜六色骑行服的运动员在山野中你追我赶。乘着风,冒着雨,选手们在挥洒着他们的激情~ 比赛十分激烈,来自顺德的恩以25分50秒的佳绩突破上一届的记录,勇夺男子青年组第一名。男子中年组的冠军则由聪哥夺得。女子组的桂冠也是由来自顺德的华女拿走了。 期待大师们上精彩PP~~~~~~~O(∩_∩)O~... 阅读全文
  • 管理团队 发表于 2010-11-04, 268 回复

    1212-清远八片山第二届自行车爬坡赛召集

    2010年清远八片山第二届自行车爬坡赛 一年一度的自行车车友大聚会又开始了!这是一次技术的考验,是一次经验的交流,更是一次车友的团结盛会!各路英雄豪杰,一起参与吧! 车友们:名次是不重要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鬴入车友大家庭才是我们的口号!快乐骑行! 色友们:美丽的八片山,紧张的赛事,顽强的拼搏,风采斐然的俊男俏女,令人眼花暸乱,热爱摄影的朋友们抓紧机会吧! 驴友们:一起做啦啦队吧,八片山既是车友的天堂,更是驴友的圣地,一起走!为比赛健儿加油! ham友们:比赛的安全通讯有赖你们的支持!带上你们的宝贝,一起加入吧! 一、活动时间:2010年12月12日(星期天),上午,8:30正式开始,11:30结束。 二、比赛场地:清城区八片山水泥盘山公路,自山脚出发至山顶,全程7.8公里,山顶海拔620米。 三、组织形式:清远运动休闲网主办 四、活动规模:运动员约50人,工作人员约15人。 五、比赛组别:分男子青年组、中年组、女子组三个组别。男子以35周岁为界(以比赛当天划分,以身份证为准),女子不分组。 另,35周岁以上的车友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能报青年组,但未到35周岁者不能报中年组。 (根据多数车友意见,男子组分组规则有变动,请大家重新核对) 六、竞赛规则、录取名次及奖励办法:详见第二楼《竞赛规程》。 七、报名要求:请有兴趣参加活动的TX踊跃报名参赛或加入工作人员: 报名格式一:某甲,男,一人,报名参加男子青年组,保险自购,联系电话XXXXXXXXXXX。 报名格式二:某乙,女,一人,报名工作人员,联系电话:XXXXXXXXXXX 报名截止日期:12月10日18:00时 考虑到报名人员较多且变动较大,请各人不必以叠罗汉方式报名,只报自己的就可以,管理人员会及时整理名单,名单以第三楼所列为准。 八、活动组委会: 布衣: 13602932699 日出东方:13926688782 格格: 13926675275 (待补充) 九、活动赞助:欢迎各界人士支持本次活动,诚征活动赞助商家及个人,请在下面此贴说明: 1212-八片山自行车爬坡赛工作人员招募及赞助奖品征集贴 ...2 十、免责声明: 本次活动是非盈利性活动,鉴于骑行活动的危险性及其他影响因素,活动组织者尽己所能做好安全保障措施,但无法避免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在活动过程中如参加者发生不可避免的意外事件,造成人员受伤、财物损失等,活动组织者不负有任何责任。报名及委托报名参加活动者视同认可本声明内容。 为确保安全措施做足,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在检录时提交有效的人身意外保险凭证,否则必须签订一份以真实姓名签名的免除追究责任协议书。 如有需要统一购买保险的,请把姓名、身份证号码用QQ邮箱或手机短信报知组委会成员——格格MM,按深圳美亚户外运动保险方式一,投保一天,保险费5元。 格格联系方式:QQ邮箱:"小方格(凌)" 十一、相关参考贴: 2010八片山爬坡赛奖品分配方案、工作人员分工、选手编号及注意事项 1212——八片山自行车爬坡赛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购买保险专贴 购买保险参考贴子: 关于保险问题及购买建议(转载) 比赛场地介绍贴子: 山略——清远八片山 第一届比赛回顾贴: 祝贺首届八片山山地自行车爬坡赛圆满成功(赛事回顾)! ... 阅读全文
  • 光头李鬼 发表于 2011-05-22, 435 回复

    清远市清城区“金鸡岩杯”第一届自行车越野挑战赛回顾

    清远市清城区首届自行车越野赛事回顾----(匿名) 紧张刺激的清远市首届自行车越野挑战赛事终于圆满落幕,尽管赛事已经结束几天了,但精彩刺激的画片依然在眼前呈现。感谢赛事组委会为我们奉上一场自行车盛事,为大家创造一个交流的平台,骑行快乐,快乐骑行是我们永远的宗旨!本届赛事,各组别的运动员都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他们的顽强拼搏值得我们学习,也感谢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有他们辛勤劳动和大力支持,赛事才得以圆满成功!本人作为参与者,简单写一写赛事回顾吧,也算是自己的一些感受吧! 《很给力的赛道》 这次越野车挑战赛是清运运动休闲网继举办第二届八片山爬坡赛之后的又一大盛事,每逢有赛事,都是自行车爱好者的一个相聚的美好节日。 不过,相比起八片山爬坡赛,本届的越野赛事更狂野更刺激,可以说是清远地区前无前例的赛事。真的很佩服清远的车友,居然找到一条魔鬼与天使完美结合的比赛用道,体验过的人都对赛道赞不绝口,简直可以与阳山县的汽车越野赛比美。 感谢上天赐予清远如此完美的赛道,加是天公作美的暴雨,令这赛道更具野性,挑战性更强:君不见选手们人仰车翻,君不见选手们泥泞满身,君不见选手们勇敢前行…尽管他们泥泞遮眼,伤痕累累。 嘿!只能说,一切都是赛道惹的祸!! 《很受伤的队员》 赛前的一场滂沱大雨,令到原本泥泞的赛道更加倍湿滑,加上许多外地车友第一次骑行该赛道,对赛道的状况不了解,所以,受伤已经是注定不可避免的了!据不完全统计,在本次赛事摔跤的选手不下100人次,其中摔得最多的是一名女选手,她告诉我一圈下来,她连续摔了11跤,可以说是一路摔到终点的。男的稍好一点,摔最多的是4跤,他还夸张地对我说,在他前后的选手都摔跤了!自己都觉得这位车手言过其实了! 不过,自己在终点处还是亲眼看见的选手摔跤了:在一个急弯,由于车速过快,有几位选手转车不及,都摔倒了!其中有一位外地车位更厉害,直接狠狠地撞向了围观的人群了,但奇迹的是,这位选手居然人车都没事,起身后继续参赛! 不得不说:真正的高手是摔出来的! 自己粗略统计了一下受伤的选手,大概有30多名选手受了伤,大部分是轻微擦伤,只有2名选手伤势更重,已送120进行处理。 不过,对车手来说,更伤的是他们的爱车,无论V刹还是碟刹车,平车还是贵车,一场比赛下来,车子基本上是属于重伤型。 《最天使的医护》 其实,我们的愿望是所有的选手但能顺利完成比赛且不要受伤!但由于越野赛事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加上当天天气的恶劣,受伤是无法避免! 虽然清城区人医派出了救护车和医生护士,但活动中几百个参赛选手需要的专业医护人员还是有所欠缺。所以,招募赛事医护人员成了组委会很头痛的事。本来论坛里有几名医护人员的,但懒洋洋外出学习,飞翔上班不能来,小苹果从遥远的地方赶来,正确来说,直至开赛当天,医疗组成员中仅剩组长红豚一个人是专业了。 无办法,作为队长红豚只能与死马当活马医了,于是,他将探索、小渔、青青、常在心、文伟等人都招至麽下,反正人多就是力量,如果一旦发生意外,至少还有人帮忙呀! 红豚队长简单地向大家讲解了一些简单的护理知识,并将人员分组,设了四个点,一个是大本营,一个是第二起点(终点),险坡顶和水库大坝。红豚队长重点交待:“大家一定要保持镇定,身为医护人员,给伤者的感觉是我是行的,这样可以也给伤者一个安全感。记住:实在不行的话,call 120!” 比赛才一开始,便有选手受伤了!作为医疗组员的探索,只得硬着头皮帮选手处理伤口。 这位选手有多伤?基本上整个右半边身都擦伤了,特别是右手,整条手臂都是伤痕,渗着血。 毫无护理经验的探索,面对伤者无从下手。正在这时候,天使的小苹果从天而降,她解救了探索。只见她先用水冲洗伤口的泥沙,从背囊里拿出消毒水和红药水等药物,娴熟地进行处理。 她一边处理一边说:“这只是皮外伤,打个破作风就行了!你不知道我平时处理那些车祸事故的伤员,头颅都变形了,还有头浆…”将探索和受伤的选手吓了个半死。想不到娇小巧玲珑的小苹果,居然有如此大心脏! 好在整个赛事有她在,终点医疗组的成员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据统计,比赛当天接受小天使护理的选手不下20多人! 最天使的称号,非小苹果莫属! 《最圆满的结局》 虽然赛事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这是一场比较成功的赛事了!成功举办一场大型的赛事那种艰辛,没有经历过是很难体会的。 用东方的话来说,过去的近一个月里,没有吃过一顿好饭睡过一场好觉。为了赛事顺利开展,到处拉赞助跑部门,招募工作人员、招募志愿者招募运动员,不断地召开筹备会议、不断地更新运动员和不断地勘探比赛场地等相关事宜,组委会成员东方、赖伯、格格、小虫等天天忙碌得不可开交,精神高度紧张。但为了车友这个聚会,组委会克服重重困难,使赛事得以顺利开展。 虽然在比赛过程中,由于经验缺乏,发生诸如受伤、统计出错等许多突发事情,但对我们这个一年级新生来说,没有发生断手断脚甚至死亡的重大事件,已算成功了!看看达卡拉力赛吧,举办了那么多年,够专业的了吧,但还不是一样发生死亡等意外事故?所以,看到很多关于对本次赛事指责和质疑的言论,很为组委会抱不平。“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我们的宗旨,要明白比赛本身就是一次车友聚会与交流,天下车友是一家嘛!虽然比赛结果是很重要,但可否请你持一颗体谅的心情看待比赛与结果呢?! 比赛终于落幕了!除了有小小争议外,基本上没有出大的意外,组委会的一颗心头大石也终于跟着落地了,他们也可以好好地睡上一个安乐觉了。 当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同的声音与意见,可以让我们在今后的比赛中获益,令该项赛事办得更完善更圆满,以更好地服务广大车友! 让我们期待下一届吧! ... 阅读全文
  • 花花 发表于 2009-12-13, 189 回复

    祝贺首届八片山山地自行车爬坡赛圆满成功(赛事回顾)!

    2009年12月13日上午,由清远运动休闲网举办的首届八片山山地自行车爬坡赛圆满落幕。 清远运动休闲网的50余位自行车好手齐聚八片山脚,参加首届北江网举办的八片山山地自行车爬坡赛。实力强劲的选手们在众多观众呐喊声中挑战自我,为09年来了一个完美的收官之作,最后晨昱和板女分别获得男女子第一名,捧走捷安特折叠车和联想手机。 本届赛事得到了捷安特自行车行、美利达飞扬车行等赞助商和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及车友们的热情参与,同时也受到佛山、顺德等外地地网友的关注与支持。回顾赛事全程,看到的是选手们的坚强、坚持和坚毅;是广大网友们的热情和关注…… 感谢所有车友的热情参与,感谢所有赞助商和个人,感谢所有的工作人员! 感谢摄影师光头李鬼和特手为我们全程记录精彩赛事! 我们将继续努力,创造出更多精彩活动给更多的人带来快乐。 [attach]48737[/attach] [attach]48738[/attach]... 阅读全文
  • 小倩JoyCe 发表于 2011-06-08, 265 回复

    6月19日,星期天,天奇单车生活馆阳光嘉园旗舰店正式开业啦!

    6月19日,星期天,早上8点30分,天奇单车生活馆阳光嘉园UCC(环球)旗舰店正式开张营业。 1. 早上8点30分至9点30分,车店开业庆祝活动。 2. 9点30分,环城骑行(天奇旗舰店出发——金碧路——海逸路——东城大道——先锋路——南门街——上廓街——姊妹桥——北江二路——凤城大桥——金碧路——天奇旗舰店)报名前一百名均获得UCC户外快干T恤一件。(用时大约一个半小时) 3. 骑行结束后,进行抽奖环节,(用时大约半小时) 一等奖:车架一名 二等奖:UCC车队骑行服(一套)一名 三等奖:UCC阿帕奇头盔两名 四等奖:手套三名 五等奖:车尾包五名 幸运奖:头巾十名 4. 抽奖结束后,有兴趣的TX们可一起FB(吃午饭),费用AA,酒水均由天奇单车生活馆提供。 5. 活动结束! 旗舰店地图 骑行路线图... 阅读全文
  • 布衣 发表于 2010-09-04, 225 回复

    2010豪情第一峰骑行录

    第一部 执着的骑行者 阿甘的第一疯骑行召集给清远骑行界引起轰动.在1902米海拔的广东第一峰吸引下使活动名额眨眼爆满. 然而,不期而至的"狮子山"却不合时宜地到来,强暴风雨的威胁下勇者依然无惧,看看今天先头出行的猛士吧! ... 阅读全文
  • 管理团队 发表于 2011-04-29, 186 回复

    运动员报名贴

    清远运动休闲网作为“清远市清城区第一届自行车越野挑战赛”主要承办单位,负责比赛报名事宜。以下为报名细则: 1、报名时间:从即日起至5月20日中午12时止。 2、报名费:30元(由组委会提供一份午餐、一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3、报名方式: 运动员可以到各报名点实地报名,也可以通过网上报名,请依各人实际情况选择。最终报名名单及报名费将汇集至清远运动休闲网,并以本贴名单公布为准。请已报名的运动员及时查看本网站发布的名单信息,如有错漏,请及时指正。 (1)实地报名: A、清远市清城区文化体育局办公室(联系人:洪杏桃,电话:0763-3939091,传真:3939036)。 B、清远市天奇自行车生活馆(地址:清远市新城东四号区广泰商业街23栋之三104号,联系人:刘华戈,电话:0763-3120889,13927628022) C、由组委会指定的省内各自行车协会、自行车店等。指定报名点名单将在核实之后在本贴二楼公布。 参赛选手可通过报名点或从网上下载取得《报名表》,认真填写其中选项,打印后连同报名费交至上述报名点,由各报名点汇总至清远运动休闲网。比赛当天带上身份证等证明材料参加检录。 B、报名费通过网上银行汇至以下帐号。并及时通过手机短信或QQ留言方式告知。为方便区分,汇款时请附有小尾数。如汇30.02元。 *****清远运动休闲网自行车比赛缴交报名费指定账号: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清远分行站前支行 *****开户名:凌秋红 *****银行账号:6228 4811 4399 0750 710 *****联系人:凌秋红(网名:格格) *****联系电话:13926675275 *****联系QQ:422051875 运动员可以跟贴说明组别、人数,以递交资料及报名费为准。... 阅读全文
  • 三番 发表于 2013-08-08, 275 回复

    清远市、清城区庆祝第五个全民健身活动日

    清远市、清城区为庆祝第五个全民健身日,市、区今天联合举办“全民健身日”清远市自行车环北江骑行活动,通过活动展示清远骑行者的风采,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传递全民健身“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天天健身、天天快乐”的健身理念。 “参与全民健身,乐享低碳生活。”“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当好东道主,办好旅游文化节。” 今早300多车友整装集合在区政府广场,9点整罗区长讲完活动致词后大家在警车的的带领下出发了。浩浩荡荡的车队形成了一条长龙,从区政府出发经清远凤城大桥到姐妹桥绕圈骑行,全程12公里,看起来极其壮观。具体的活动细节请看以下照片! ... 阅读全文
  • 关于作者-
    硕鼠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伦洲越野狂飙——之真男人 没有目睹无法感受越野的乐趣,不亲自坐上越野的吉普无法体会狂飙沙滩草地丛   林的荡人心魄的刺激,不坐车头副驾位置无法感受真男人的狂野——Very Man   and Sure Man——一天之中让我同时深刻理解真男人and 真女人的风采——   Very Girl(Woman) and Sure Girl(Woman)。因为只有初中文化,如语法或词或文   笔错误请各位专业人士指正,我只想尽量用自己的想法和语言表达今天的心情。   早上的两小时和下午的两小时非常值得,相信即使花上几百元门票也是无法像今   天一样令我有如此真切的感受。   [attach]39616[/attach] 真男人不屈不挠,即使前方艰难险阻也毫不会影响他前进的方向,他狂野的原始的疯狂让人陶醉——即使我一位男性也不例外。 将近四点我来到伦洲,吉普就已经开始撒野啦```` 电台的呼叫声彼起彼伏,炎热夏天的狂躁也向我袭来``` 吉普——与我有缘的它再次出现在我面前! 看看它高昂的头! [attach]39618[/attach] 据母亲说怀我时难产,母亲就是坐着场里唯一的一台小车(吉普)去县城的医院,再到八十年年代和父亲坐过一次吉普去了当时路况极差的龙须带水库。让我真切感受到吉普的魅力。 无线电应急车也加入了这次活动```它的矗立的天线显示它的特殊之处。 [attach]39617[/attach]                   [attach]39619[/attach]
    0 赞 · 92 评论 @硕鼠
  • 20090725花花生日晚会回顾 首先祝寿星女花花生日快乐,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handshake 有幸参加花花的生日PRATY,见到一众车友20多人,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先上PP。:) 主角花花和二少倾情演绎:lol [attach]33631[/attach] 尽情处舞姿翩翩 [attach]33632[/attach] 默契投缘 [attach]33633[/attach] 可爱与成熟并重``` [attach]33634[/attach] 骑手也有可爱的时候 [attach]33635[/attach] 格格和静静唱儿歌 [attach]33636[/attach] A董 [attach]33638[/attach] 自然风领导风范出场 [attach]33637[/attach]
    0 赞 · 117 评论 @硕鼠
  • 天开清远峡——记独行穿越南峡山 天开清远峡——记独行穿越南峡山 6点自然醒,清理一番后换上在杂货店花十多元买的廉价军鞋。出发啦,直往飞霞山顶而去(所谓飞霞山顶,只不过是飞霞风景区对面,并没进入景区内),经过源潭新桥时,停车拍了一张早晨的朝霞。 半小时前 早晨的旭日祥云 过了红绿灯,左拐飞霞景区牌坊,不一会就进入崎岖盘旋的山路,大概2、3公里就上到了飞霞山顶。靠左边一个山道小径就是我这次拍照的进入路线。时间是6.30分,将车锁好,给家里打了电话告知已到飞霞顶(看了《127小时》主人公经历后的经验,一定要告知家人自己的目的地和方位。)往林子走去(直到这时还想像不到今天会有如《生存大挑战》般的经历在等着我,此为后话。)这道小道被我称之为森林公园般的小道,曲径幽深,绿树婆娑,沿着中国联通修的阶梯拾级而上(我一直是联通的手机用户,唯一满意的是为我修了这么好的爬山小道),落叶满地,沿途白色小花满树满地,鸟儿不时在远处鸣叫,声声入耳,心旷神怡。我无瑕顾及身边的景物,因为两小时的时间就要赶回家里,没办法,为了生活人总要工作。 落花满地的幽深小径 急步快走来,20分钟来到了我的“私家无敌观景台”。昨天我第一次站在观景台时,不禁赞叹不已,北面:层峦叠嶂的峡山和蜿蜒穿越的北江尽收眼底;南面:整个源潭镇及其陶瓷城和大片湿地水田村庄也一览无余。再次感谢联通为我架设的观景台。这个观景台是已经不再使用的基站,旁边是另一个正在使用的,这次我没急着登上观景台,而是转过去那正使用的基站看看有没有登屋的梯子。可是很遗憾,没有找到。但发现基站背后有路继续前行,相信越往前去越是高峰,美景一定在等着我,这个信念令我毫不迟疑顺着小道往前走````。 背上的摄影器材很重,为了减轻负重,拿出单反挂在脖子上,一来可以减重,二来方便拍摄所见景色。但这次经历告诉我不必要的器材能不带就不带,否则走这样的山路会很痛苦,更何况是没水没食物的情况下。备足卡就行啦,这次带多器材的最大用处是卡满后换卡,基本不可能换来换去,如果有的话带台单电或小DC作为备机。山脊小道上,不断见到断了倒伏的枯木横卧路间,寻找一个视野开阔的制高点是我的目的,好奇心也驱使我不断往未知方向,不可预知在我看来是最神奇最好玩的了。 第一个能看到北江的制高点 很久以来,每次清远源潭的来回往返,这座眼前连绵不断的神秘峡山每每令我有登上山顶一览众山的向往。第一次登山要追溯到1991年在清新黄坑职校读书时溯溪攀岩登顶微波站(八片山);而后进入清远运动休闲网,数次跟随论坛老驴赖伯登顶大罗山和穿越笔架山水松坑,在看了子俊TX推荐的户外影片《127小时》后,更激发了我的登山穿越南峡山的欲望。 许多天的雨水,久违的太阳终于在林子洒下一抹阳光,看到光影不错,随手拍了两张。 不远处的山下是兵营,此时将近7点啦。兵营的士兵们正晨操,雄壮响亮的口号声不时传来,也许这样的原因令我没有一人独行的恐惧。仿佛无数士兵伴我同行般。于是拿出相机不时拍摄驻军部队的兵营。从山上俯瞰,新建兵营整齐豪华,感觉现在当兵真好,有津贴,伙食还很好。如果是义务兵,还有工资拿,想像不到的好,据说现在当兵很难,少不得要走后门。 、 俯瞰山脚下的兵营 在兵营这个点停留了好一会,想拍拍士兵操练,可是好一会都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罢了,继续前行吧!结果很快就找到了第二个制高点,应该如轻风所说的好机位。 兵营的附近,有几个好机位,视野开阔,北面和南面都能好清楚看到。可惜今天虽然阳光灿烂,但能见度还是不高,有点遗憾`````` 第一张北江顺流而下,第二张往飞来寺方向,第三山北峡山,第四也是飞来寺方向! 在兵营的这段山路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当我决定穿越南峡山往前行时,由于雾大,早晨的草都挂满露水,裤脚和鞋都湿了,鞋子不是防水的登山鞋,行进中连袜子里都是水,湿得不得不停下来脱掉鞋子将袜子扭干,经验再一次告诉我:下次登山一定要穿登山鞋,才不至于这么狼狈。就在脱鞋子的一瞬间,居然发现远处的小山峰上坐着两个穿着一红一白,一男一女的两个人在眺望北峡山方向,难道有人比我还早!这会儿心里很紧张,脑筋在急转弯,是什么人这么早呢?身上带着不少器材,被抢了就损失大啦。先躲躲看清楚先吧!是割松香的工人?是登山的驴友?还是打猎的猎人?正在我脑筋急转弯时,这两个人起身,其中白衣服那个男的还戴着白手套,我马上换上75-300mm的镜头,准备拍下这两人,可是树挡着,难道是清城方向来的驴友,但不可能这么早啊!原以为这两人会从山脊向清远方向走,可是等了一会居然不见了人影。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纳闷,再一想,莫非是兵营的军官和家属早晨登山晨运。肯定没错,呵呵,幸好不是遇上强盗,否则损失就大啦。其实在兵营的这段山脉两边都是用铁丝网拦着的,可能是被行山的人压底可以从容通过。终于松了口气,不用折返回去了,继续为了梦想穿越。 但是又一个杯具出现啦。当跨出兵营段的山脉,飞来寺已经近在眼前的时候,又饥又渴的我坐在地上休息,突然发现裤袋里的钱半路弄丢啦。原来一路走来,两个镜头轮换着用,觉得换下的镜头放进骑行包麻烦,就顺手放在裤袋里,本来钱应该在包里的又恰好放在裤袋。结果一袋一掏,钱就弄丢啦。(这次教训告诉我,钱一定要放包里的小袋子里)沮丧啊,本来是饥渴的,现在却被沮丧的情绪占据了,毕竟满腔热情穿越南峡山却被丢钱的杯具破坏啦,本来没水没食物已经够呛的啦,现在没钱,即使穿越后到高铁总要坐公交吧,总要找吃找喝的吧。切身体会到:“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万万不能”至理名言。手台有带着,可以呼叫HAM码头接应,但这不是我的性格,非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不会求助的。剔除这些可能,就只有往回走了。此时此刻,时间是8.30分左右,我相信自己已经走了有一半的路程。不甘心不甘心,休息了一会后,冷静了下来后一想,看看包里还有没有钱:翻了一番,雨伞、手台、摄像机、、、、、、终于在内袋找到了几张钞票!一张五元、三张一元,总计八元钱,我一阵狂笑,天助我也!除了2元公交,还有5元买吃买喝的,足够啦!(这次经验告诉我:家里的每个袋子都要放上几十元,以备不时之需!)结果这次穿越得以继续,也造就了后一段如《生存大挑战》的难忘经历。 穿越兵营后山途中留影 飞来寺就在眼前,胜利在望啦! 在包里找到的8元钱,就是这8元钱给予了我信心,促使我走完这段路! 越过飞来寺后,跨江大桥已经见到啦,胜利在望啦。呵,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越来越高,汗水已经湿透衣服。胃里的还是昨晚的食物,由于觉得已经快走完全程,心情也特别好。但我大错特错啦,貌似很近,但在炎热天气的煎熬、没水没食物的饥渴下,步子越来越慢,这是后话!此刻我的心情还是大好的!蓝天白云,峡山美景,许多天的阴雨天气在这里一扫而空,我频频举相机拍下这好天气好景色记录好心情。蓝天,怪石,北江,北峡山,还有沿途一路都是的白花(不知叫什么名字)。 这边厢是美景不断,南面拍的相片却显示我的方位还是在源潭新马段,一大片绿油油的田野和三条进村的村道是再熟悉不过啦!也许我太过乐观啦! 一路干渴,令拍照乐趣大减。渐行渐慢的我记得资深驴友枯木曾经对当然MM说过:用鼻子呼吸比用嘴呼吸更能保存水分,减少饥渴感。反正意思大概是这样吧。于是尽量保持呼吸均衡,渴了用口水沾沾唇。行走依旧,但步步越来越慢,眼中也对沿途丢弃的空瓶关注起来,渴望驴友留下的矿泉水瓶里有水,更希望驴友们遗留下食物。可是一次希望和一次失望在不断地重复。沿途许多八宝粥和怡宝的瓶子,但都是空空如也的。走吧走吧,尽快脱离这地方吧。走过了山脊,眼前是杂草丛生的丘陵地带。没有了险峡,有的是起伏不断丘陵。终于,发现了拧得很紧的大半怡宝矿泉水,呵呵! 驴友的漏网之鱼,我也顾及不了许多了,拧开来闻闻,还好!含了一口,心想:不知是那个GG还是MM留下的:湿湿嘴将水喷出,不敢喝下,看看标签,“避免阳光直晒及高温,储于阴凉干爽及洁净地方”,山上直晒及高温了免不了的。直觉告诉我这水不能喝下去,喇了两口水后。剩下的半瓶水拧上盖子原地放回,继续前行吧`````走着走着后悔那支水没带在身上,但已经没有力气再往回走啦! 一直在杂草中穿行,这段路比前一段难走了许多,数次差点迷路走岔,幸好重新老马识途,避免浪费更多的力气。但每次上坡,都是步履艰难。(经验教训再次告诉我,每次出行都要带上水和食物,只有在你觉得需要的时候才感觉到它的重要,但它足以让脱离困境。)就在前行了好一断距离时,发现有块湿润岩石,再走一段又发现一块湿润的草皮,在山顶,我已经不抱希望有任何关于水和食物的传说啦。但是这次我又错啦,也许上天在保佑我吧,绝处逢生再次出现:我发现了泉水!山顶也有水源!没错,呵呵,此时此刻,还有什么比水更重要呢?冰镇的矿泉水,真真切切就在眼前!我摘了棕叶,折成杯子状勺水喝,甘甜可口,我一连喝了十多杯。神水,力气马上恢复了。当然十多杯是很少量的喝,脱水后大量喝水会有危险的````。 泉水水源,用棕叶勺水喝`````美味甘甜``` 喝水后全身都没有一件可装水的瓶子,再次后悔刚才捡到的半瓶水没带着,这样就可以用瓶子装水带在身上,那喝水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啦。但没办法,(经验教训再次告诉我,任何时候驴行都要带着瓶子,即使空瓶也别扔,起码带着一个。)水也喝了,渴也解了,继续走吧。也许运气比较好,离开小山窝爬上山就见了一个空的怡宝瓶子,标签还很新,瓶子是刚丢弃不久的。于是顾不上疲劳,拿着瓶子折返小山窝取水,直到装满为止。呵呵,想不到的事很多,但这里有水源是我万万想不到的。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啊。再继续走的一段路,还剩下小半瓶水时,我又发现了第二个水源,又及时的装满瓶子,以水解渴充饥。在这两个水源的支持下,我终于走到了高铁站的后山,再往北江方向走就可以下到五一码头了,这样就可以结束了这次穿越,但我没有这样决定,而是往南面继续走。这样决定的原因是南面的山势更高,可以看到除了高铁站和伦洲全貌外,还可以看到洲心的大片农田和南面的高铁;另一个原因是想快点回家,往南面走可以走到往源潭的公路,直接乘坐公交回源潭。由于这个决定,让我在烈日中煎熬多了两个小时,体力已经消耗差不多了,炎热和饥肠辘辘令我在这段基本是走一段就在树荫下休息一会。停下拍照时腿也有想抽筋的迹象。幸运的是前段下撤的路是为高压线网铺设好的阶梯路,后一段是联通的本地光纤电缆路,顺着这些道路和指引,在经过第三个水源补给点后,终于到了檀香种植基地,基地保安亭的保安带着审慎的眼光问我干什么的,我答行山的。原本想下到山见到农家问下有无冷饭菜汁的,可是想到保安也只是一人一个饭盒,基本是无望的。继续着自己的赶路,第二个保安亭,两个保安开摩托跟了上来,我让他们先走,但他们转了一圈往回走,也许他们认为我很可疑吧。毕竟檀香价值不菲。在还有几十米就到公路边时,原先开摩的一个保安上来说送了一程,虽然知道上车会晚节不保,但还是接受了他的帮助,坐上了摩托,(虽然可以继续走出去,但可以不走就不想再走啦。)这位好心保安送了到马路后直接送到了对面等公交。 至此,坐上公交后回到源潭已经下午2点,下车直接买了两个面包,一路吃着回家!回到家,少不了再次好好慰劳一下自己的肚子。结束了今天南峡山的整个穿越。
    0 赞 · 64 评论 @硕鼠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