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雾里————2015.11.29登临浪康顶

本帖最后由 龙仙0352 于 2015-11-30 19:06 编辑

2015年11月29日星期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秋风和煦的一天……好吧,这其实只是我前一天的想像。二十度左右的气温,阴阴的没有太阳,不冷不热,天公作美,11月29日攀登浪康顶(海拔1200+)的活动如期进行。

作为户外小鲜驴,这是龙仙第一次跟着清远的驴友们出来活动。这之前虽然偶尔也会结伴上上山涉涉水亲近大自然,毕竟户外活动次数有限,途中见闻作为难免显得经验不足、少见多怪。攀登浪康顶,领队浮云等老驴友对我们几个新人是相当照顾的,上山下山的注意事项技巧要领,户外装备怎么去购置使用也都知无不言,让我这个户外小白觉得获益匪浅不枉此行。有时间有机会一定要多多随队跟进,用脚步丈量更多的山山水水,看一村又一村的柳暗花明。:lol

浪康顶之行队友们都非常给力,由中洲村到石基电站,石基电站上到目的地浪康顶用时都比预计的短,下山到徒步的起点中洲村才下午4点钟,也是比预期的6点钟早了好多!领队浮云说我们这速度比之前的队伍快了一点,听到这个龙仙不禁暗自庆幸:还好还好,我们这两三个第一次上路的新手没有拖队伍的后腿;P,嘿嘿(PS:其实也是拖了,不然会更快)。

随着徒步的一步步向前,渐起渐浓的大雾和时有时无的小雨,也让这一行程蒙上些许的遗憾。按理说1200+的海拔之上,绝对应该眺目千里,风光无限的。而回想来时路,龙仙的记忆里更多的却是抬头不见天日的密林,还有山上化不开的大雾。说好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呢?我的众小山怎么不见了?转念一想不觉释然,这一行人里有浮云、流云、冰凉雨三位大神在,老天爷肯定得给你们面子呀,是得搞些云呀雾呀冷冷的雨什么的,哈哈!

废话不闲扯,且继续攀登浪康顶流水账游记。

早上7点多,一行12人从市区出发,一路上兜兜转转、兜兜转转,大路小路山路。行程计划里市区到徒步起点中洲村要两个小时,具体走了多远多久,已然没有了印象。车到山前,水泥山路的尽头,中洲村口已到,众驴下车,行囊上肩,徒步开始!

中洲村到石基电站是一般的土质机耕路,或缓或陡在山间盘旋穿插,徒步的难度不大,偶尔歇息时还有些风景可以看一看,走一两个钟算是对后面攀爬的热身。石基电站之后不远处的某个拐角,队伍猛地扎进了原始丛林之中。从这里开始,已不再是跟着路走,而是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路,一直到所要到达的浪康顶。眼前景观由树林、竹林、灌木丛的一路变化明确告诉我们所在的地方海拔已越来越高,到得山顶眼前所见大多是各种各样的草了。

本以为阴天爬山也挺好的,起码没太阳晒不会太热也不那么辛苦。不想越爬越高,雾也是越来越浓,能见度越来越低。终于由底下爬上山脊,举目四望朦查查:哪个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浪康顶?不知道!只记得跟着山脊走,上了一个山顶之后满以为一番跋涉总算到点了吧?不好意思,山顶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模糊隐约、更高那么一点点的山影。如此再三,Oh,NO:这“一山更比一山高”是要没完没了的节奏吗?小伙伴们几个钟头的负重攀登之后可是疲态渐显、后继乏力了。

终于在十二点多到达目的地:浪康顶。登顶之后,看着前前后后上下左右弥漫涌动的浓雾,再不见其他山头的哪怕一点点影子,不禁一阵疑问:这就是浪康顶吗?这就是浪康顶吗?这就是浪康顶吗?(重要的事要说三遍。。。)

此行最重要的目的终于达成,安营扎寨埋锅做饭。Oh,说错,是各自拿出干粮赶紧填饱肚子补充体能,准备下山。还是老驴们专业呀,备的吃的里面居然还有热水!冷风吹呀吹,看着自己手里拿着这个是冷的,那个也是冷的,顿时好生羡慕!这个大招龙仙得学学,下回冷天上山怎么重也得背个保温杯上去!

当然了,这么多人上山,浪康顶之上可不只有冷风。此处可以有歌声,此处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摄像头!同志们赶紧在下面把你们偷偷拍的那些相片Po出来吧,你们的小动作已经被龙仙发现了!

写下你的评论...
23
龙仙0352 2015-11-30 19:14   #2楼
图片?好像限制300K大小?研究一下先,暂时无图无真相先:lol
布衣 2015-11-30 19:35   #3楼
浪康顶延伸出清远的诸多千米山是很好的登山场所,坛子好多老驴都是从这开始的!
龙仙0352 2015-11-30 19:49   #4楼
小试几张图
龙仙0352 2015-11-30 19:56   #5楼
本帖最后由 凤城林工 于 2015-12-1 08:37 编辑
路上点滴之行摄
龙仙0352 2015-11-30 20:02   #6楼
本帖最后由 凤城林工 于 2015-12-1 08:37 编辑
路上点滴之行摄
龙仙0352 2015-11-30 20:06   #7楼
本帖最后由 凤城林工 于 2015-12-1 08:38 编辑
路上点滴之行摄
龙仙0352 2015-11-30 20:09   #8楼
本帖最后由 凤城林工 于 2015-12-1 08:37 编辑
路上点滴之行摄
龙仙0352 2015-11-30 20:16   #9楼
本帖最后由 凤城林工 于 2015-12-1 08:38 编辑
登顶浪康顶
龙仙0352 2015-11-30 20:26   #10楼
布衣 发表于 2015-11-30 19:35
浪康顶延伸出清远的诸多千米山是很好的登山场所,坛子好多老驴都是从这开始的!

那么巧,我这初来乍到的,第一次驴行也是从浪康顶开始
登顶 2015-11-30 21:56   #11楼
据闻有个很有特色的帖子,看看咋一回事:lol
转动手指 2015-11-30 22:12   #12楼
本帖最后由 转动手指 于 2015-11-30 22:15 编辑
!@
河流 2015-11-30 22:22   #13楼
文笔不错,赞一个:victory:
佐罗lhj 2015-11-30 22:58   #14楼
神来之笔,看完之后还想猴年马月再复制一次昨日的浪康顶之行,是否能找到“龙某人”的这种感觉。我的脚痛啊:P
小悟1986 2015-12-01 00:03   #16楼
海拔1250打卡,浪康顶。
阴雨天,也按奈不住登顶的冲动,据说这也是一种纵欲,某位医生说不要吃比头大的东西。只是也许领队忘记了,然后我们跟着也忘记了。
不管他是有意而为之,还是真的忘记了。都得谢谢浮云,让偏外生当了一回偏外生。让偏外生完成了一趟旅程,从探路,自陷困山到勇往直前,冲上一个又一个脊峰,最后到达1250的高度。其中记录了多少动人的故事,也许我会一直记得。
提早各种功课,一路各种辛苦的浮云领队;被罗了胆却还小刀劈树的明仔;一路收尾护航及妙手的祝医生、飞霞;提供蛋蛋、蕉蕉、鸽腿等精神身体粮食的女神小倩;一路欢歌笑语的敏可可、俊岭;一路为提速做贡献的闪电凉冰雨;不屈不挠的流云、佐罗;默默记录的龙仙。
只为到山顶上去唱一首歌,这是一个多么浪漫的源动力,也许驴就该有如此的源动力才能走得更远吧。
凤城林工 2015-12-01 08:40   #17楼
分享最美!楼层跟帖请5个字符以上,不然系统会默认隐藏。
峻岭 2015-12-01 09:56   #18楼
这次拉了两个新驴过来都表现出色:)
佐罗lhj 2015-12-01 10:35   #19楼
本帖最后由 佐罗lhj 于 2015-12-1 10:42 编辑
小悟1986 发表于 2015-12-1 00:03
海拔1250打卡,浪康顶。
阴雨天,也按奈不住登顶的冲动,据说这也是一种纵欲,某位医生说不要吃比头大的东 ...

你对我们太了解了
峻岭 2015-12-01 10:48   #20楼
本帖最后由 峻岭 于 2015-12-1 10:52 编辑

上山轨迹记录,就是不会把等高线字体变大!
小倩、 2015-12-01 11:26   #21楼
迷雾细雨到顶峰,,,伙伴们棒棒滴:victory:
刘芒 2015-12-01 22:43   #22楼
这么高的山,我也想去爬一爬
关于作者-
龙仙0352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云里雾里————2015.11.29登临浪康顶 2015年11月29日星期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秋风和煦的一天……好吧,这其实只是我前一天的想像。二十度左右的气温,阴阴的没有太阳,不冷不热,天公作美,11月29日攀登浪康顶(海拔1200+)的活动如期进行。作为户外小鲜驴,这是龙仙第一次跟着清远的驴友们出来活动。这之前虽然偶尔也会结伴上上山涉涉水亲近大自然,毕竟户外活动次数有限,途中见闻作为难免显得经验不足、少见多怪。攀登浪康顶,领队浮云等老驴友对我们几个新人是相当照顾的,上山下山的注意事项技巧要领,户外装备怎么去购置使用也都知无不言,让我这个户外小白觉得获益匪浅不枉此行。有时间有机会一定要多多随队跟进,用脚步丈量更多的山山水水,看一村又一村的柳暗花明。:lol浪康顶之行队友们都非常给力,由中洲村到石基电站,石基电站上到目的地浪康顶用时都比预计的短,下山到徒步的起点中洲村才下午4点钟,也是比预期的6点钟早了好多!领队浮云说我们这速度比之前的队伍快了一点,听到这个龙仙不禁暗自庆幸:还好还好,我们这两三个第一次上路的新手没有拖队伍的后腿;P,嘿嘿(PS:其实也是拖了,不然会更快)。随着徒步的一步步向前,渐起渐浓的大雾和时有时无的小雨,也让这一行程蒙上些许的遗憾。按理说1200+的海拔之上,绝对应该眺目千里,风光无限的。而回想来时路,龙仙的记忆里更多的却是抬头不见天日的密林,还有山上化不开的大雾。说好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呢?我的众小山怎么不见了?转念一想不觉释然,这一行人里有浮云、流云、冰凉雨三位大神在,老天爷肯定得给你们面子呀,是得搞些云呀雾呀冷冷的雨什么的,哈哈!废话不闲扯,且继续攀登浪康顶流水账游记。早上7点多,一行12人从市区出发,一路上兜兜转转、兜兜转转,大路小路山路。行程计划里市区到徒步起点中洲村要两个小时,具体走了多远多久,已然没有了印象。车到山前,水泥山路的尽头,中洲村口已到,众驴下车,行囊上肩,徒步开始!中洲村到石基电站是一般的土质机耕路,或缓或陡在山间盘旋穿插,徒步的难度不大,偶尔歇息时还有些风景可以看一看,走一两个钟算是对后面攀爬的热身。石基电站之后不远处的某个拐角,队伍猛地扎进了原始丛林之中。从这里开始,已不再是跟着路走,而是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路,一直到所要到达的浪康顶。眼前景观由树林、竹林、灌木丛的一路变化明确告诉我们所在的地方海拔已越来越高,到得山顶眼前所见大多是各种各样的草了。本以为阴天爬山也挺好的,起码没太阳晒不会太热也不那么辛苦。不想越爬越高,雾也是越来越浓,能见度越来越低。终于由底下爬上山脊,举目四望朦查查:哪个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浪康顶?不知道!只记得跟着山脊走,上了一个山顶之后满以为一番跋涉总算到点了吧?不好意思,山顶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模糊隐约、更高那么一点点的山影。如此再三,Oh,NO:这“一山更比一山高”是要没完没了的节奏吗?小伙伴们几个钟头的负重攀登之后可是疲态渐显、后继乏力了。终于在十二点多到达目的地:浪康顶。登顶之后,看着前前后后上下左右弥漫涌动的浓雾,再不见其他山头的哪怕一点点影子,不禁一阵疑问:这就是浪康顶吗?这就是浪康顶吗?这就是浪康顶吗?(重要的事要说三遍。。。)此行最重要的目的终于达成,安营扎寨埋锅做饭。Oh,说错,是各自拿出干粮赶紧填饱肚子补充体能,准备下山。还是老驴们专业呀,备的吃的里面居然还有热水!冷风吹呀吹,看着自己手里拿着这个是冷的,那个也是冷的,顿时好生羡慕!这个大招龙仙得学学,下回冷天上山怎么重也得背个保温杯上去!当然了,这么多人上山,浪康顶之上可不只有冷风。此处可以有歌声,此处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摄像头!同志们赶紧在下面把你们偷偷拍的那些相片Po出来吧,你们的小动作已经被龙仙发现了!
    0 赞 · 23 评论 @龙仙0352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