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三期巡山,清远水松救援队巡行大罗山回顾

  继花尖、大帽山两期巡山活动后,赖伯、山人组织的2018第三期巡山活动又开展了,后方支援:工兵、大文豪。无线电通讯频道438.660(中继)438.500(直频)。

  3月17日早上八点,准时出发(迟到者或飞机而没有报备者统一不等,希望队员们有时间观念和出行前的沟通意念),领队赖伯按报名名单清点人数,报名21个,实到18人,只有一人事前飞机有沟通......在大家的自我介绍中发现随行有一13岁的小朋友,显然跟帖报名时没了解这路线的难度和危险因素,没主动与召集人沟通是否可带小朋友或在报名时注明带小孩,年龄等,毕竟出行安全系数不是由自己个人评估没有问题即可,领队和通行者的责任很大。希望每次出行大家尽量详细了解活动要求,有必要时进行出行前的沟通了解,做到每次安全出行,开心愉快。

  大抵是雷公打过鼓后老天爷不太高兴,整天拉着脸,压黑压黑的怪吓人,细雨一路轻舞。慎防雷雨的到来,领队赖伯、山人和队员商议后一致决定按反向导航路线上大罗山,直上茶场作出发点,雨大的话可在茶场品茶聊聊人生,雨小的话可反穿大罗山。

   9:05抵达第一站,参观空心大榕树,按当地记载此树有两百六十一年的历史,来来来,看看它的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的庞大身躯。

    

   驶过九曲十八弯,途经大片桔林,雨天,桔子花香溜进车厢钻进每人的鼻孔,有点像范思哲某系列的香水,使劲呼吸多几下大自然的气息(PS:陶醉在桔子花香中忘记了拍照留念)。

9:36分到达茶场,与茶场老板打过招呼后清点人数直攻大罗山。嫩黄的,翠绿的茶牙相映成趣,春意盎然。

  绕过茶场,走在未开发成功的石阶上,一路欢声笑语。山人做带路,MCY收队,安排有序,拾阶而上。开始还算平缓,十几分钟后转而直陡,雨天石阶易滑,队员间一路不忘相互提醒注意事项,好生愉快。每间距些许路程挂环保等标识标牌,也不忘清点人数。行走近一小时,半山取代山脚杂木的是小竹林,雨雾中的小青竹像是小家碧玉清秀可人。春雷过后,笋尖争相冒出,在石阶中也钻出了笋儿来,不得不敬佩万物生长的顽强意志。

  

   11:25,到达大罗山木栈道,横风、微微雨雾,早前的担忧变成暗暗窃喜,真是天公作美!雨雾中的大罗山,撩不开的她隐约迷漫的面纱,却更添一分神秘感,更动人。

    11:38,全体队员众志成诚迅速登上大罗山。

山顶风大,合影后迅速撤离。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雨石湿易滑,步步惊心步步加倍小心行走。下山过程中又清点三次人数,多谢一路带路的赖伯、山人,殿后的MCY,1:20大家相继平安抵达茶场稍作休息,原生态、无污染的农家菜好丰盛,正好也慰劳队员们的饥肠辘辘。饭后,茶场老板大方慷慨泡了两壶价值上千元每斤的极品红茶给大伙品尝,一个字:正!

2:46,上车清点人数,返归咯。

2018年水松救援队第三期巡山活动完满结束,期待后续更精彩的巡山活动。


写下你的评论...
7
老兄 2018-03-19 07:42  Android #2楼
感谢水松救援队的各位强驴,让我们一路安全顺利的走完全程,感谢本次巡山的所有伙傍,下次再见。
蓝天之水 2018-03-19 08:07  Android #3楼
谢谢清远水松救援队热心教我们户外知识。谢谢各位欢乐同行。期行下次再聚
楠楠 2018-03-19 09:43   #4楼
在茶场吃饭,是原路返回?
小欧欧 2018-03-19 12:20  Android #5楼

该回复已被作者删除

小欧欧 2018-03-19 12:23  Android #6楼
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感谢大美女淡淡然的温情回顾!让我再次陶醉在巡山的快乐中!期待下次再聚。
Hua-蚂蚁 2018-03-20 14:32  Android #7楼

前一天晚上春雨来袭,第二天的爬山途中看见遍地春笋

MCY 2018-03-21 08:34   #8楼

一直都只使用佳明62S作为户外的导航工具,没想到手机更为方便,这次参加巡山免费学习了户外助手的使用方法,感谢领队和各队员,希望以后多些这样的活动

清远科考协会水松救援队本版热帖-
  • 贝加 发表于 2012-06-03, 137 回复

    (不断更新中)2012602水松坑认识植物之旅-清城区科考协会首次户外活动

    [attach]152983[/attach] (合照) (进入原始丛林前商讨行进路线) 经过某夜密谋,水松坑被确定为科考协会首次户外活动地点,身为男猪脚的6K更是马上建议时间就定在本周六。肩负导演、摄影、剪辑N层重任的包子只好回家竖起床板,不停写啊写,嗯,应该打啊打,打字。不知道经历多少次复制、粘贴、删除后,终于完成剧本,并找来雨珊当女猪脚——这个是不是6K私下跟导演打招呼的呢,就不得而知啦,你们懂得。 大概每次都有同志为了向大家做贡献而迟到,这次勇于牺牲的是 君子,嗯嗯,两只肥鸡有着落。(咦,是不是不小心泄密了?)集合完毕,大家坐上绿色中巴,半睡半醒地在山路上摇了一个小时才到达根竹园。还没下车,6K就尽职地介绍起来:“大家看看外面,长满了车前草。”最开心的是司机和司乘,停好车就下来采摘,摘完顺便在溪边清洁,不一会儿就一大把。 这次来了得拍片,雨珊以小学生般的认真态度背台词,我们就听着她复读机似地重复:“HI,大家好,我系清城区野外科教协会的雨珊。依家我哋所在嘅地方系位于笔架山木块内的一个小村庄——根竹园。哩度……真系来几多次都唔会厌啊!”(避免剧透,抄字数抄到这里算了。)然后,作为称职临演,我们似貌似样地列队巡游,两次搞掂! 沿途,我们就这样拍拍、停停、走走。时不时就可以听见包子大叫“机位”、“三脚架”、“雨珊”、“6K”,紧接着机器、人员唰唰唰,集齐。拍得怎么样,要看电视才知道。但是,当天6K十分主动认真,毋庸置疑。常常一看到什么就喊我们去瞧,顺便讲讲同属的大概还有那些品种。 这次活动不摘标本,倒是摘了不少杨梅。轻功好的阿强率先爬上树桠,一边讨论着要不要砍小枝,一边已经大脚踢树。踢一下就是一阵杨梅雨和一片尖叫声“好多杨梅啊——”,大家帮着秋天捡杨梅,也帮着吃杨梅,吃完又是大叫“好酸——”。前后摘了两次,可惜还是没装满秋天的塑料小箱。 在大雄哥哥的带领下,大家一起穿竹林、爬山壁,幸亏有这位好向导,不然迷路迷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如果向导能再预先通报什么地方有地黄蜂就更好了…… 走上硬底路,到达豁口,兵分两路。我选择偷懒呆在外面休息。常在心 煮了米粉、煮铁观音、煮淡菜粥(想起都流口水),我们就是帮忙吃啊吃,吃啊吃。美石 则看中了一桩树根,借了大雄的刀又砍又斩,用河水洗干净,细竹竿一路挑走。赖伯 最逍遥,吃饱喝足找块树荫铺开塑料布,躺下睡大觉。我们都在吃吃喝喝的,去涵洞看瀑布的,则看到了少有的金线叶和黄花大苞姜。 啰嗦了一堆,终于把流水账写完啦!呵呵,感谢各位将就看完。 2012602水松坑认识植物之旅(清城区科考协会首次户外活动)视频 http://www.qyspor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979&fromuid=82... 阅读全文
  • 容光焕发qy 发表于 2018-04-08, 0 回复

    2018第六期 暖场峡山越野赛,穿越南峡山巡山报告

    主题:巡行峡山越野赛南峡段18公里,该路线具有一定强度,计划耗时约9小时;熟悉了解沿线地形地貌和438.660中继覆盖情况,练习心肺复苏和抬床技能。组长:难得糊涂召集人:赖伯队员:野狼、弯弯、缓缓、淡淡然、蔡生、马尾飞扬、小花,大肥猫,突然想笑2 后勤支援:工兵、大文豪守台438.660(中继)438.500(直频)3 巡山记录:早上7.20分,弯弯搬运野外救生床、心肺复苏假人、药品。早上8点10分分别接上黄坑新乐、旧城新中源的队员,13人,18座的中巴,喝了一杯快点早餐赠送给登山队友的豆浆,再吃暖心野狼准备的小笼包、豆浆、茶叶蛋,一路欢声笑语很快到达高铁站附近的飞霞越野赛起点。跟路边的防山火驻点人员说明了水松救援队的巡山任务,整理行装,确定路线,13人经过乡村,穿过高铁桥底,顺着宽阔的机耕路,沿着越野赛道一路进发,野狼和大肥猫不时测试无线电的通讯效果。队长难得糊涂在沿路悬挂环保指示牌。刚开始五公里的机耕道,不时经过土坟区,遇见好几波人在蹲点防山火。时值清明,由于今年工作力度加大,坟头上基本没看见红红的鞭炮纸。1个多小时后,顺着左曲十八弯的机耕路后,终于到达南峡烧鸡营地。莫负烧鸡营地名号,野狼掏出背包的烧鸡,大伙分吃拍照,好不有趣。接着越野赛道进入山脊或防火带区域,沿途风光无限,阳光和煦,一点不猛烈。沿途一丛丛的杜鹃,粉红的,紫红的,点缀其间。前年被烧过的一片山又是一坡一坡绿油油的了,衬着几棵生命力顽强的松树,颇有几分江西武当山大草坡的风范。山上植物生存能力很强,北坡迎风,植被矮小,南面背风,树木高大。山脊上与人差不多高的灌木比较多,令我惊讶的竟是地上三层落叶:一层朽叶,一层黄叶,最上一层却是绿叶,而树木依然枝叶茂盛。侠客行,行南峡。我们偶遇一跑姐跑山,为越野赛准备,匆匆而过。秀美的南峡也吸引着珠三角的一团爬山客,他们从飞霞反穿而上,驻足山顶,彼此路过,挥一挥手,调侃一句“山顶的朋友,你们好!”乐也融融。13人中,我最佩服队长和野狼,年逾50,难得糊涂气不喘,提着一袋环保指示牌,背个包起码10斤重一路走走停停,中途休息时,还说,“大家把垃圾放我这垃圾袋里,我背下山。”体能比我好几倍,还那么热心肠。野狼,腆着大肚子,不时走在队伍的后面,不骄不燥,不时拿出对讲机嘀咕几句,本以为他会提前下撤,居然安然跟着大伙走到最后,是我们低估他了。下午3点,我们这群野人终于来到飞霞景区的公路,完成了15公里多。算计一下时间,如果继续完成飞霞到江口一段路程,再返回飞霞上车,排除不确定因素,最快约莫3个多小时,原计划的抬床及CPR训练则没时间了。因此,大家决定走到飞霞渡口,进行急救训练。在江边AA吃了一顿饭后,野狼挑了一块比较陡的山坡,杂草丛生,枯枝杂乱,进行了几轮实地抬床演练,小司机也津津有味地围观着,咨询一下他有什么想法,说:“挺好的,就是速度有点慢了。”唉,救援也必须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接着小花示范CPR操作程序后,队员一个接一个进行心肺复苏训练,大家专心得很啦。回到市区,天刚黑,野狼邀请大伙吃了一顿美味的阳山石锅煲,12斤重的土阳山鸡,鸡皮特爽脆。赖伯慷慨搬来自酿的”大萝卜”泡酒、土鸡蛋、水鬼重,大伙围坐一桌初步聊了聊越野安保的加强点和工作安排。第六期巡山活动圆满拉下帷幕,飞霞越野赛的安保系列活动待续......以下是这次巡山的活动图片烧鸡营地合照,野狼拍摄。4月21号的飞霞越野赛赛道51公里,南峡18公里,由清远水松救援队做安保工作。    桥丰公交站旁热心的早餐店老板免费为登山爱好者提供香浓的豆浆。真的很香浓!!!飞霞越野赛起点附近的村落大道。高铁从越野赛道呼啸而过。队长难得糊涂和蔡生悬挂环保指示牌。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队长臂挂一袋环保牌,胸挂一袋垃圾,66666坐实烧鸡营地的美名!!!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壶“酒”。对称?这回不是九男女了,8个才人。一地的绿叶,有的地方绿叶比这里更厚。不陡的路,干嘛绕那么弯飞霞路边的刀树根。飞霞江边AA下午餐。枯枝败叶的陡坡演练抬床技能,巾帼不让须眉小花在示范CPR,大家虚心围观。... 阅读全文
  • 浮石 发表于 2011-12-27, 46 回复

    筹备成立“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的通知

    为探索和发掘清城区及周边地区户外动植物资源,推动野外科学考察活动,培养广大市民、学生的野外生存技能以及发展我区野外求生、科学考察事业,经请示上级相关部门同意,拟筹备成立“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 一、筹备小组:筹备组暂由东方、布衣、浮石组成,欢迎有共同志向者加入。 联系方式:东方 13926688782 QQ:229777 布衣 13602932699 浮石 13926669001 二、发展计划 协会成立后,上级相关部门将每年适当支持一定的活动经费,用于购买相关装备、物资,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培训、讲座交流等活动,将大大提高活动的安全性、科学性和能动性,希望广大有兴趣以及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各界朋友踊跃报名参加! 三、协会将开展的主要活动内容: 1.开设野外生存、急救知识、动植物知识等培训,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 2.结合理论知识,推广野外生存培训及素质拓展训练的实践活动。 3.组织科学考察活动,定期设立科学考察项目开展研究实践,并对成绩突出者适当进行奖励。 4.组织开展负重徒步、定向越野、自行车长途骑行、野外露营、登山攀岩、漂流等各种形式的户外运动,在条件成熟时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户外运动挑战赛。 5.在各方面准备工作充分且能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组织到外地考察如沙漠、雪山、原始森林等有一定挑战性的野外环境。 6.编辑、刊印野外生存及科学考察活动的成果汇编,撰写相关的科学考察报告或论文。拍摄、编辑相关的野外生存或科学考察音像作品与照片集。 四、进度安排: 1、2011.12月-2012年1月,完成相关筹备工作; 2、2012.2月,协会成立,制定工作计划; 3、3月,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五、筹备工作要求: (一)成立筹备小组,推选协会理事,填写相关表格报有关部门批准; (二)制定活动计划; (三)报名人员要求: 1、热爱野外探索、探险活动,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2、身体健康,无重大影响身体之疾病,并有一定的户外求生技能,能经常参与户外科学考察活动。 3、有生物、地理、天文、岩石等相关专业知识以及撰写科考记录经验的优先考虑。 ------------------------------------------ 附:日出东方草拟的活动方案: 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筹)活动方案 (讨论稿) 一、拟定研究课题 1、东城湿地栖息动物种群现状观察(依种类分列子项目) 2、禾花雀在清远境内的迁徒路线及种群生存现状考察 3、笔架山地区山猪分布及现状考察 4、峡山珍稀野生药用植物考察(依种类分列子项目) 5、北江原生鱼种类现状考察(依种类分列子项目) 6、笔架山野生茶资源观察研究 7、笔架山原生观赏花卉分布及现状考察(依种类分列子项目,如杜鹃花、禾雀花、 吊钟花等) 8、废旧物资处理地区水生生物现状考察 9、笔架山、峡山地区岩土风化及水土流失现状考察 10、石灰岩洞穴生物观察研究 11、笔架山蝴蝶种类及生态考察 12、清远地区传统村落、道路和桥梁研究 13、笔架山水源、水质研究 …… 有待继续补充完善。 二、活动开展办法 选定一段时期内要研究的课题之后,由有兴趣的协会成员组成课题小组,拟定详细 的活动计划,分工合作。 1、资料收集:通过查阅专著、杂志、报刊相关资料,搜集有关部门、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基本素材参考; 2、知识培训:通过搜集和印发技术资料、邀请有关专家培训讲课、自学等形式,对协会成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野外生存技能、急救技能、摄录技巧、资料整理技术等各方面能力的培训; 3、采访:采访熟悉项目有关情况的人士,用笔录、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原始材料,如猎人、渔民、山民、药农、相关部门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研究专家等; 4、实地观察:组织小组成员到现场进行观察,通过摄影、录音、录像等手段,忠实 记录观察到的情况。以不损害观察对象生存现状为原则,适当采集样本,送有关部门、专业人士鉴别研究,并取得鉴别研究结果。 5、汇总资料,形成结论,撰写论文,报相关部门参考。 三、经费 协会提供必要的考察装备、专家、采访对象劳务费、文档音像资料整理费等支持。每次活动的交通、食宿等费用仍以参与人员平摊(AA)为主。 四、说明 1、部分课题有可能涉及的分布区域范围过大、品种过多,可先从局部、单一品种观察开始,分成若干个子项目,得出结论后汇总。 2、此方案为总体方案,选择哪个课题、什么时间完成还有待协会成员共同讨论确定,没有时间表限制。 3、根据人员、时间、精力、经费等条件,以每年选取1-2个课题为宜。部分课题可连续性、长期性开展,以获得动态、变化、实时的数据资料,定期汇总形成报告。 该贴已经同步到 浮石的微博... 阅读全文
  • 关于作者-
    淡淡然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2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2018第三期巡山,清远水松救援队巡行大罗山回顾   继花尖、大帽山两期巡山活动后,赖伯、山人组织的2018第三期巡山活动又开展了,后方支援:工兵、大文豪。无线电通讯频道438.660(中继)438.500(直频)。  3月17日早上八点,准时出发(迟到者或飞机而没有报备者统一不等,希望队员们有时间观念和出行前的沟通意念),领队赖伯按报名名单清点人数,报名21个,实到18人,只有一人事前飞机有沟通......在大家的自我介绍中发生一段稍有争执、不愉快的小插曲:发现随行有一13岁的小朋友,虽然在召集帖中并未提及小孩不能报名,但其实跟帖报名都应该报名前详读召集帖,与召集人沟通是否可带小朋友或在报名时注明带小孩,年龄等,毕竟出行安全系数不是由自己个人评估没有问题即可,领队的责任很大。希望每次出行大家尽量详细了解活动要求,有必要时进行出行前的沟通了解,做到每次安全出行,开心愉快。  大抵是雷公打过鼓后老天爷不太高兴,整天拉着脸,压黑压黑的怪吓人,细雨一路轻舞。慎防雷雨的到来,领队赖伯、山人和队员商议后一致决定按反向导航路线上大罗山,直上茶场作出发点,雨大的话可在茶场品茶聊聊人生,雨小的话可反穿大罗山。   9:05抵达第一站,参观空心大榕树,按当地记载此树有两百六十一年的历史,来来来,看看它的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的庞大身躯。       驶过九曲十八弯,途经大片桔林,雨天,桔子花香溜进车厢钻进每人的鼻孔,有点像范思哲某系列的香水,使劲呼吸多几下大自然的气息(PS:陶醉在桔子花香中忘记了拍照留念)。9:36分到达茶场,与茶场老板打过招呼后清点人数直攻大罗山。嫩黄的,翠绿的茶牙相映成趣,春意盎然。  绕过茶场,走在未开发成功的石阶上,一路欢声笑语。山人做带路,MCY收队,安排有序,拾阶而上。开始还算平缓,十几分钟后转而直陡,雨天石阶易滑,队员间一路不忘相互提醒注意事项,好生愉快。每间距些许路程挂环保等标识标牌,也不忘清点人数。行走近一小时,半山取代山脚杂木的是小竹林,雨雾中的小青竹像是小家碧玉清秀可人。春雷过后,笋尖争相冒出,在石阶中也钻出了笋儿来,不得不敬佩万物生长的顽强意志。     11:25,到达大罗山木栈道,横风、微微雨雾,早前的担忧变成暗暗窃喜,真是天公作美!雨雾中的大罗山,撩不开的她隐约迷漫的面纱,却更添一分神秘感,更动人。    11:38,全体队员众志成诚迅速登上大罗山。山顶风大,合影后迅速撤离。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雨石湿易滑,步步惊心步步加倍小心行走。下山过程中又清点三次人数,多谢一路带路的赖伯、山人,殿后的MCY,1:20大家相继平安抵达茶场稍作休息,原生态、无污染的农家菜好丰盛,正好也慰劳队员们的饥肠辘辘。饭后,茶场老板大方慷慨泡了两壶价值上千元每斤的极品红茶给大伙品尝,一个字:正!2:46,上车清点人数,返归咯。2018年水松救援队第三期巡山活动完满结束,期待后续更精彩的巡山活动。
    0 赞 · 7 评论 @淡淡然
  • 2016.10.16野探阳元洞之回顾 2016年10月16日五点多起来买菜煮好饭菜,安顿好小屁孩,七点三十八分匆匆背上背包急急脚打车往新中源集中,去哪儿?肯定是好玩的地方,而且很有神秘感地方。 8点准时从新中源集齐人马齐出发,一路上欢声笑语响彻不停,户外活动就是这样:放松身心。(PS:汤神的车技不是一般的赞是非常赞,又快又稳,特别是过太平镇上那个桥给封了,汤神从边个绕过那个叫厉害)大约个半钟车程我们抵达阳山县的太平镇上来个物资补给,赖伯比我们扫货还要疯狂,大概打算准备到山洞口来个豆腐黄豆猪骨煲吧,什么黄豆、豆腐、青菜……他见了都说正!统统买买买。哈哈哈……10点20分到达山脚,停车的地方以前是个小学,以前的篮球场现在变成晒场及开垦为菜地,晒了一地的玉米边上放了几个箩筐,令我想起儿时的劳作,回忆满满。 在祝英台、老K等的带领下一行人鱼贯而行,顺着稍为开阔的机耕路走了大概二十分钟,山变得陡峭了,路更小了,可以说是鸡肠小路,疯狂生长高及半腰的野草几乎把路给埋没了。路的两边长满了芒草,听说这里很多芒鼠,不过一行人都没有机会遇上一个半个。10:53分终于走完我个人所谓“急升”的路,来到一个栅栏前,领队说就到洞口了,顿时感觉像梁山好汉上山入寨一样。透过高高的芒草看到一个木棚,喜出望外,这肯定有点什么……路的两旁很多动物的粪便,大小不一,看样子是牛、羊、马类的。果然在百米开外,领队们停歇处大大小小三四十头黄牛,根本不怕生,想必是山下的人在此放养。领队们说原地休息,补充能量,我们顺便逗逗牛,它们一个个“眉清目秀、英气逼人”伸个手出去,它们也伸过鼻过来嗅嗅,此刻,人与自然是多么的和谐。祝英台见状也拔了些草准备喂牛,谁料草一伸出去,十几头牛吓得齐齐咻一下齐齐往下冲,大伙都笑他肯定是拔了断肠草,牛儿都怕了。休息二十分钟,我们开始寻洞了。 原来此溶洞有两洞口,三伯说他们走错了,带领我们十来个从板栗林中绕过,穿过荆棘,爬上嶙峋的石灰岩石头,眼前有廿来平方的平地别样开阔,而十米开外,另外一队喊道上方的洞口才是正确的。 三伯说不会错的,去年冬才走过。后经验证,三伯的判断是正确的。赖伯买的黄豆啊青菜啊等经不起折腾,到洞口全焉了,一路上缘缘对它们情深义重不离不弃,不是随便那个黄豆青菜都有着这番旅程,多谢缘缘。洞口边缘长满了及膝高的蕨类,喀斯特地貌的山体没有规则的裂开,山边垂着一根根曲婉的藤蔓,咋眼一看不留意还真看不出那么一个洞口。老K他们领队带头,先行探洞,叮嘱一个传一个走好每一步。在洞口,我们少不了装13,来个合照先,三伯、山可再次在合照中乱入花丛中。 大伙有序依次站在洞口等待探洞,发现看似没有泥土的石缝中生长着心型叶子、红茎像是有绒毛的不知名植物星罗棋布点缀着洞壁,直垂的不知是植物的根还是藤蔓像是门帘,两个字:幽、雅。问是否天葵,他们说不是。往下看才知如此陡、险,有如下一水缸,零星的碎石伴着小量疏松的泥层,大概直下3米,右行逶迤而下,稍不注意,立马红运当头,哈哈哈,中头奖。由于急下,洞内很凉很湿滑,我的眼镜一片白雾,前方的友友再三叮嘱身体要下沉、手脚并用走好每一步。这个可真不是开玩笑,因为跟得密,一个摔倒,殃及前方。开心户外,安全第一。下沉大概二十来米,除了手电筒、头灯的光还是只有人工的光源,洞内一片漆黑。洞内的小径有人工的痕迹,开始是用洞内碎石铺垫的路到后来看到敲断的钟乳石铺垫的台阶,看到不由痛心叹息这人为的破坏。由洞口到第一厅个人估计大概是30米高吧,“大厅”可以召开千来人的会议,洞底算平整,到顶最高处应该有60来米。大厅的顶太高了,近视眼的我即使戴着眼镜也看不清顶上的“吊灯”,左侧先生的钟乳石反而没有后生的钟乳石长得快,上方的钟乳石像蟹爪兰一样往下滤又在硕大的石笋的上布了两层珠帘,或许几百万看后蟹爪兰会缠上珠帘。再往前凹下去的像是烫了个大波浪的秀发、挂在墙壁上下垂的串串多肉菩提而菩提下像极了是放着本本的经书。穿过大厅,绕过一段曲折人工小路(没有先前的泥泞及湿滑),手电筒照及的地方簇拥着一堆圆圆的是灵芝吗?还很有光泽呢。小别苑的左侧很多形态各异的“假山”,有的朦胧看上去像是国画中的山体,有的像是绽开盛放的烟花,形态随各人所想。再过去,就是阳元石了。阳元石大概有五米高,直径一个人抱不过,形态像极男性生殖器官,引得女驴啧啧称奇,争相留影。阳元石右前方七八米是一个元阴石,虽然没有丹霞山的元阴石神似,但大体也相像。元阴石的左上方有几个观音莲,大小、高度各不相同,我很想爬上去坐下模仿,无奈太肥,最高一层爬不上,留点遗憾,下次再来。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用鬼斧神工雕琢出这样巧夺天工的人间瑰宝。 爬上另一平台,又是另一番天地。右侧从洞顶到底,灯光所及:远看比黄果树瀑布还气势磅礴的天然石瀑飞流直下,近看像是百褶裙摆。看到这格局,瀑布脚下是很小的“梯田”,细看还有粒粒的像是蚯蚓松过的泥土,用手一摸全是坚硬的石粒。小梯田里的水很凉快流经层层叠叠,最深的梯田用登山杖测了下大概有一米深。梯田下方却是几段烧黑的石钟乳,除了痛心还是痛心……平台的最左侧却是一个下跃式倾斜,怕危险,没有往那边去。靠近平台的地方有正面看像是寿星公侧面看像是叼着食物的老鹰的石钟乳,正前方零星布了几根石笋,还有“恐龙蛋”。快要佩服到趴低(五体投地)。由上而下,大概有三十来米的瀑布,形成要多少年?长成十米高的石钟乳大概需要3000-5000万年,好好珍惜大自然的馈赠吧。膜拜完毕又是装13,哈哈哈。 从平台右侧小心匍匐之字型爬上,连上三个五六米高的台阶,又是人工开凿的约三四厘米深的石阶,大台阶坡度大概80度吧,很陡,万幸中并不滑。站在第二大厅的上方,可以尽情凭着有限的灯光肆意观看第二大厅顶部:金丝银丝织构的花簇、串串珠宝环绕着顶部尽是奢华!细帘下盖着的是别样珍宝?听先锋部队说第二大厅顶下去又是另外一个洞,淤泥很深,洞内有半斤重的大蝙蝠……由于装备有限,大部分人是入门小学生,到第二大厅后不再往后探洞。老K他们为了安全起见,拉好绳索让大家依次下第二大厅开始往返出洞。明明往下走,却又摆poss往上攀一样,又是阵阵笑语……往回走,再一次细心看又发现“南瓜”、“汉白玉棋台”、“洛阳牡丹”,在石柱还发现白化了的百足,是没有光线的缘故吗?一众再次在元阳石前驻足观摩,无论男的女的,无一不崇拜的样子。返回第一大厅,赖伯他们先前殿后是为了在大厅摆好灯光,方便我们回到拍照,太感动了!三伯在最后的摆拍无意中发现了观音像,大厅更名为观音厅。神奇!山外有山山外山,洞中有洞洞中洞。 2:38出了洞,觉得洞内洞外温度冰火两重天。弯弯、山人、爬山虎等人早已经摇了一地的万寿果又装了几袋,听说此物泡酒类似琼浆玉液喝了益寿延年。山人说还见到一条既不是白素贞也不是小青的咖啡色三角头的大蛇,不过被他渡走了。经过板栗林,知秋说摇了些板栗不过没有人吃,三伯说生的板栗才香甜。2:53分下山咯,大妞姐坐在石阶怀里捧着一盒子煎粽,每过一个队员就问一个,喂一口,多像妈妈一样,爱心爆棚。快到山腰,听到咩咩声,我以为是前方的队友学羊叫,我又跟着叫,此起彼伏咩咩咩叫…….一两钟后还在咩咩叫,原来是真的有个小羔羊,哈哈哈,它也误会了我是只羊。边走我边望它,还和我对望。弯弯笑道原来不是要羊妈妈要找羊爸爸。 听奶爸的吩咐,轻轻地我们只带走洞中能尽拍的照骗,带走一切垃圾,挥挥手不带走任何一物。 感谢户外,感谢奶爸的带领,感谢每一位同行,感恩一切。
    0 赞 · 2 评论 @淡淡然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