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揭晓(转)


   
   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南昌大学承办的2008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昨日在南昌大学揭晓。严歌苓的《小姨多鹤》、王安忆的《骄傲的皮匠》和韩少功的《第四十三页》分别名列长篇、中篇、短篇排行榜的榜首。
  3月27日至29日,2008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举行。此次评选吸引了陈骏涛、陈公仲、李星、夏康达等老一辈资深评论家和吴义勤、阎晶明、汪政、江冰、谭湘、毕光明、李运转、卢翎、王春林、藏策等当下活跃在文坛的优秀中青年评论家共同出席。本届评论会以“人性深度、历史厚度、艺术力度”为标准,从入围的150余篇作品中推出25部上榜优秀作品,其中长篇小说5部,中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10部。
  在向媒体公布最新出炉的排行榜名单时,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李星透露,本次排行榜创下两个第一,首先是海外华文作品不仅首次上榜长篇,严歌苓的《小姨多鹤》还以最高票数名列长篇榜首。其次,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孙皓晖作品《大秦帝国》获得长篇第二名,该长篇500万字,共11本,作者历经15年写成,是排行榜有史以来首部上榜的500万字小说。此外,中国小说排行榜注重培育新人,今年的榜单上也不例外地展现了诸多新面孔,江西阿袁成为最抢眼的黑马,80后作家笛安凭短篇小说《圆寂》已是连续第二次上榜。
  自2000年以来,由冯骥才任会长的中国小说学会中国小说排行榜已连续举行了9届,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评委会负责人表示,中国小说排行榜是由专家组成的学院派评选,更注重学术和专家的观点,每年一度的排行榜也可说是一份小说质量的检测报告。从今年的评选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国小说创作有了变化,在探索新世纪的小说方向上,更注重对历史、人性的关注,但不足之处是对当下的社会现象,对民生诉求方面的创作仍没有达到评委要求,文学应该有更多承担,应在对现实生活、民生的更深层次关注中,使作品被大众关注。

  
  长篇小说(五部):《小姨多鹤》;《大秦帝国》;《水在时间之下》;《陌生人》;《农民帝国》。
  中篇小说(十部):《骄傲的皮匠》;《豆汁记》;《郑袖的梨园》;《国家订单》;《六本书》;《特蕾莎的流氓犯》;《致无尽关系》;《脱臼》;《一团金子》;《陈皮理气》。
  短篇小说:《第四十三页》;《东莱五记》等十部。

  
  ●严歌苓长篇小说《小姨多鹤》
  严歌苓因编剧去年末的电影《梅兰芳》而成为目前国内炙手可热的女作家。《小姨多鹤》此次获奖也是众望所归。有消息说,陈凯歌也买下这部小说的影视版权。小说说的是:二战日本战败投降,大批当年被移民来中国东北企图对中国实施长期殖民统治的普通日本国民被抛弃。十六岁的少女多鹤即为其一,她被装进麻袋论斤卖给了东北某小火车站站长的二儿子张俭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新中国成立后,她的身份和地位成了纠缠张家几十年的头疼事。同时,如何掩盖多鹤的日本人身份也成了张家挥之不去的梦魇。于是,让多鹤成为朱小环的“妹妹”,孩子们的“小姨”。几十年下来,日本人多鹤默默而固执地以“整洁、较真”等品质影响着这个家庭,而朱小环等张家人则以“随遇而安”、“凑合活着”等生活理念改变着多鹤。残酷无奈而又充满吸引力的生活因着他们善良的本性使他们活成了不能分开的一家人。
  
  ●蒋子龙长篇小说《农民帝国》
  67岁的蒋子龙过去以城市改革题材和工业改革题材小说著称,这是他首次创作农民题材长篇小说。《农民帝国》时间跨度长达六七十年,塑造了不下五十余形象鲜明的农民人物。特别是主人公郭存先,蒋子龙在其身上大费笔墨。郭存先开始不过是个从事古老行当——砍棺材的手艺人,人生目的只为活命,到后来却富甲一方。在发迹的漫漫长路上,他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招儿都使过。人们习惯性地称财大气粗的农民为“土皇上”,而膨胀后的郭存先竟也敢说:去掉“土”字自己就是皇上。但最终,这位“土皇上”深陷囹圄,“帝国”灰飞烟灭。不少人读过这部作品后或多或少将其与当年的大邱庄联系在一起,但作者对此表示了否定。
  
  ●叶广芩中篇小说《豆汁记》
  《豆汁记》不但是本年度最优秀的中短篇小说,也是几年来难得一见的最有韵味的小说。小说以一个文化遗迹式的人物莫姜(清末出宫宫女)坎坷多变又顺天知命的一生为主线,以豆汁儿、京戏《豆汁记》为贯穿性道具,将那种带有满族风味的、充满贵族气息的老北京文化表现得韵味十足。老作家叶广芩以其丰厚的人生经验、炉火纯青的写作功夫把她熟知的文化真正写活写透。
写下你的评论...
0

还没有回帖,快来抢沙发

北江文化本版热帖-
  • happy 发表于 2008-08-31, 329 回复

    happy everyday

    开此贴,除了写写心情心语外,当然还支持下本地论坛啦! 第一天报道,希望有好的心情!... 阅读全文
  • happy 发表于 2008-09-09, 167 回复

    《点点滴滴》

    因为我的仔仔乳名叫点点,开这个贴,主要是记录他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 口述:点点 代笔:happy!... 阅读全文
  • 林风 发表于 2011-08-25, 151 回复

    八碑墓(大结局了)

    秋意早起,凉风阵阵萧萧刮过山岗,吹落一大片一大片枯黄的树叶,这树叫细叶相思树,除了山顶一条长长的防风带外,其余的就是凌乱地生长在这乱葬岗的坟墓之间。相思树长得笔直笔直的,是这里常种的防风树,树木高大,听说这片树林已经种了十几年了,埋在这里的先人更是很久很久的年代,其中一座最为古老,它孤怜怜地坐立在山顶与山腰之间,可能就是“七上八落”的位置,它远离墓群,其实是墓群远离它,因为它比这里的墓群所有的墓都要早,甚至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埋葬在这里,它像是这里的王者霸主,但它看上去却是那么的凄凉、孤独!四周没有一棵高大的树木,只有杂草丛生,而且这里生长的草是出奇的高大,基本把它隐藏起来,很明显它已经太久没有人来拜祭了,偶尔阵风稍大吹低杂草,隐约可见残旧的灰砂白墙,让人感觉到它是哪么的神秘莫测,哪么的阴森,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慌,如果是一两三个路人经过都会远远的兜个转儿走。... 阅读全文
  • happy 发表于 2009-05-18, 143 回复

    《为你写诗》

    其实一直以来,俺就有一个远大的梦想,不过这个梦想大得有点不切实际,就是想为论坛里的每个同学写一首诗!夸张吧?!由于自己不是诗人也非作家,所以,这个梦想一直不敢付诸实践。 如今,既然成为文化版版主,干脆就试试吧!每个人都有份,不过,可能得排队! 写得不好,欢迎拍砖,也欢迎同学们互写~~~ 声明:俺不是诗人,俺以下写的诗,不讲通仄,不求押韵,讲求的,只是别人给自己的感觉或纯属是自己的感觉!... 阅读全文
  • 以斯帖 发表于 2010-02-01, 32 回复

    1982清远大水(很珍贵的图片)

    水浸清城,汪洋一片。   地方影像志(4)   樊沃夫 黄宅裕 刘苏   现在的清远人对于洪灾的记忆,也许停留在1994年那场百年一遇的特大 洪涝灾害。然而在清远老人的记忆中,1982年的那场特大洪涝灾害才是真正 的梦魇。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已退休的刘伯仍然心有余悸:“那场洪水真的 是很大,一夜之间,整个清远都成了一座水城。”   31个公社48万人受灾   那场特大洪涝灾害,来势凶猛,受灾面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清 远县31个公社受灾,全县总人口89万人,其中48万遭遇洪灾,占总人数的54 .3%,损失极其严重,局部地区属于毁灭性破坏,部分重灾社队的农民几乎 丧失生存的基本条件。   1982年5月12日凌晨三点开始,当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一场突如其来的 特大暴雨袭击了清远县。鱼坝、洄澜等24个公社(镇、场)暴雨成灾,市区录 得最高雨量600mm,飞来寺高达800mm,致使山洪爆发,北江河水急剧上涨, 县城13日午夜北江水位达到15.9米,超过历史最高洪峰。内涝水位超过16米 ,造成黄岗围、黄坑围、清西围、飞水围、秦皇围、大厂围、白庙围等36宗 堤段决堤,缺口75处,总长4335米。   山洪冲毁全县公路干线共512公里,大小桥梁冲毁无数。毁坏农田6万多 亩,早稻受浸40万亩,其中失收29万亩,浸坏、冲走旱粮作物36万亩,鱼塘 浸顶25000多亩。倒塌房屋68221间,有203人丧失了生命。40万群众被洪水 围困,17万人无家可归,露宿山头、基堤,饥寒交迫,处境十分困难。   位于北江河畔的清城镇。5月12日,西郊的黄坑围被山洪漫顶并冲开7个 缺口,加上北江水位急剧上涨,清城腹背同时受到洪涝袭击,洪水如脱缰野 马,冲进街道,穿房入屋,几小时内,全城顿成汪洋泽国,县府门前水深高 达2米,中山公园达到3米。受浸六天时间,倒房879间,浸坏和冲走大量物 资,工、商、财、文、教、卫生、交通、邮电各行各业被迫瘫痪,整个县城 受到重创。   海路空三军清远抢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尽管刚刚改革开放,经济基础薄弱,然而当了解 到清远遭遇特大洪灾后,从中央、省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全国各 地有关部门纷纷来电来信表示慰问,除了将节衣缩食的钱粮物资送给灾区, 还派出各种技术员支援县各业及早恢复生产。   省民政厅立即拨出应急救济款230万元帮助灾民渡难关。据当时的统计 数据显示,现金50多万元,大米45万斤,稻谷7万多斤,炒米14万斤,面食4 万多斤,衣物66万多件,还有大批药品、医疗器械和水泥等物资。   在人民群众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的始终都是人民子弟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时派出海陆空三军部队指战员到灾区救人抢险,投放救 济物资,为灾区人民防病治病,洪水一退又迅速奔赴恢复生产的第一线,担 负起抢修公路、桥梁的艰苦任务,仅用18天时间就修复了清阳公路,提前42 天完成工程任务,有力地加速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步伐。   广大群众也奋不顾身自觉投入抢救国家人民生命财产的行列,努力使损 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洪水一退,立即投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5月底至7月 初,上千名县、社、队干部带领7万民工奔赴复堤工地,通过艰苦奋战,完 成了125万土方任务,使全县堤围缺口堵复90%,其中8宗捍卫万亩以上的堤 围已基本复原;修复被冲毁的农田2万多亩;修复灌溉11万多亩,同时清阳 公路、清西公路全线恢复通车。   清远大水成记忆   再次经历了1994年的大洪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位于北江上游 的升平镇修建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决定,1994年10月18日,飞来峡水利枢纽工 程正式开工,1999年10月8日正式建成投入试运行。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关键性工程,枢纽以 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效益。飞来峡水利枢纽与北江 大堤联合运用组成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近期可将北江下游防御洪水标准从 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北江大堤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后,堤 库联合运用可防御300年一遇洪水。   如今清远人民再也不用担心洪魔肆虐,也从此告别了多灾多难的昨天。 在今年“3.28”庆典上,清远人获得了一个更为振奋的好消息,清远水利枢 纽已正式启动。可以想象,在不远的明天,如诗如画、山水相映的新兴城市 将呈现在市民的面前。 水浸清城,汪洋一片。 洪水凶猛,淹没了村庄,冲毁了桥梁。 被浸的朝阳里 下廓街受淹情景 禾云公社黄田一带一千多亩农田被沙石堆积达一米多高。 四十万人被洪水围困,十七万人无家可归。洄澜、禾丰等群众 转移到北江堤坝上生活。 灾民正在分发空投饼干 石角公社小学毕业班正利用几张乒乓球台进行毕业考试。 黄坑围堵口复堤工地... 阅读全文
  • 布衣 发表于 2013-01-22, 48 回复

    清远运动休闲网暨协会基地陆续曝光

    经过东方 大雄 文伟 子俊 虫仔 老狼 JUI IRJ 野狼 轻风 秋天 若冰 天蓝月 芭芘 硕鼠(参与TX太多,难以一一列出 排名不分先后)..........等等一众TX的辛苦努力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清远运动休闲网暨清远市业余无线电协会清城区无线电协会清城区自行车协会清城区野外科学考察协会的活动基地初步成型.未来几天将陆续放上基地的装修布置情况. 基地由45平方米的办公室和60平方米的多功能室组成 位置:新城区清远市人民医院对面的青少年宫二楼. ... 阅读全文
  • 文伟 发表于 2009-12-23, 87 回复

    我想免费教别人学画可行吗,会否给别人当怪物

    我希望能免费教授很想学绘画的人,实现我多年来的想法 --- 免费学画 .免费可以让很想学习的人免去无谓的负担,我自己也不用把辛苦学习来的知识带进棺材里,既然免费就只能选择如公园般公共场所一角地方,这样也能方便大众,这样的想法可行吗?大家请给些建议,我的作品 [attach]51425[/attach] 钢笔速写 [attach]51426[/attach] 水彩 [attach]51427[/attach] 油画 [attach]51428[/attach] 地址:清新公园(黄坑明霞大道公园门口有公车站 2路,107路,209路公车) 上课时间是星期六,星期日上午9:00 --- 11:30 (直至农历新年前,夏天会考虑分一些中山公园处) [attach]51398[/attach] 不要怕别人看到你画得不好,这是每个过学画者必经历的,没什么特别,学到了知识就永远都是你的了,记得带上笔,纸, 学生年龄必须要高中以上,在公园为了安全些,还望大家体谅... 阅读全文
  • 晃晃悠悠 发表于 2008-11-05, 55 回复

    神游飞来峡,凭吊苏东坡

    [size=10.5pt]网友[size=10.5pt]野云随风计划搞一个关于清城文化资源考证的课题研究,这种“[size=10.5pt]挖掘清城区文化艺术源泉[size=10.5pt]([size=10.5pt]野云随风语[size=10.5pt])[size=10.5pt]”的善举,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切响应,我虽然也有点兴趣,但由于该课题涉略范围较大,考证的内容又较晦涩难懂,再加上时间、精力有限,更主要的是自己的知识贮备不足,不敢参与其中。可不参与又心有不甘,还是先收集一点资料研究一下再做决定吧。[size=10.5pt][size=10.5pt]手头没有什么资料可查,也懒得去图书馆查阅,还是上网搜索吧。清远本土文化很广,网上的资料较为杂乱,找不到重点,所谓的查阅只不过是泛泛而读,资料研究也就无从谈起。正当我要放弃的时候,九尾狐女士送来了一份关于飞来峡景区人文资源的资料,粗略的看了一下,我竟然看了苏东坡的名字,这让我心中一震,飞来峡与苏东坡联系到了一起,那就以此为切入点吧,飞来峡有了苏东坡,其它的人文资源还不黯然失色吗?苏东坡以其强健的精神为飞来峡注入了一种新的人文韵味。清远,从此不再是文化的寒极。[size=10.5pt][size=10.5pt]说起来十分惭愧,我曾带家人浏览过飞来峡,却不知苏东坡也曾游览于此。我晃悠的脚步,是否踩踏过先人闪亮的足迹?我迷离的目光,是否惊扰了先人神游的思绪?请原谅我的孤陋、原谅我的无知吧。苏东坡,中国文化史上的坐标。飞来峡、苏东坡,一个是地理名称,一个是文化符号,地理名称印刻着文化符号,同样文化符号也支撑着地理名称,两者相依相存,相宜得彰[size=10.5pt]。[size=10.5pt]此刻,曾经的游历与现在的思绪在我的脑海中叠加,我要神游飞来峡,凭吊苏东坡。[size=10.5pt][size=10.5pt]待续……(下面的内容有些难度,或者说是困难重重,恳请有兴趣的朋友提供友情帮助,在这个网站首次开贴,但愿不要半途而废)... 阅读全文
  • EP小思 发表于 2012-01-17, 43 回复

    论坛歌曲《快乐随行》合唱报名帖

    在大家的宝贵建议下,现在歌曲《快乐随行》最终版本已经确定,既是第二次修改的版本为准。歌曲已定,现在也是时候召集合唱精英了,因为初步定了年后将会进行录音,录音地点是我上班的地方,铂金酒店囍洋洋KTV录音室,我已和上面做好沟通,这次的录音活动,公司赞助了,所以,除了自己路费之外,不会产生其他的费用。若对自己的歌喉有一定信心的,可以来跟帖报名,初步计划是10人,男女各5人。报名方式,ID, 联系方式。我们会根据你们的声音特色来安排具体唱哪句。歌曲的和声部分也会从这计划的10位歌手中选取出来一起录制。 如有任何的疑问,可以回帖,或者直接联系我 QQ 10628383,或者请电话 13726986080. 最终版本试听和下载地址: 伴奏下载地址: 歌词: 快乐随行 A:用心种下一个希望,守护它成长;B:留下欢笑时光,邀你来分享;C:如果梦想没有翅膀,怎样去翱翔;D:而你是放飞我的一扇窗。E:茫茫人海你我隔千里,有缘来相聚,好像花儿沐浴阳光里。(合) 四季变幻着大地,一起找寻生命的奇迹,自然的声音,我们在聆听,用心去做眼睛。青春燃烧着激情,风中飘荡我们的旋律,时间不曾停,快乐在随行, 陪伴我生命永远会有你。 F:历尽艰辛依然沉醉,阅河山的美,G:伴我走遍千山与万水,H:茫茫人海你我隔千里,有缘来相聚,好像花儿沐浴阳光里。I:或许一天我老去,我仍旧会时刻想起;你我拥有过彼此的曾经,J:一起走过的脚印;时时刻刻记在我心,风雨洗涤过我的心灵。... 阅读全文
  • EP小思 发表于 2012-01-02, 43 回复

    为清远运动休闲网作的原创歌曲《快乐随行》,给大家听听。

    做的初衷是作论坛的会歌,不过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大家喜欢的话,到时会录个合唱版本的,效果会更加好些。《快乐随行》的歌名是暂定的,如果大家有好的建议也可以修改。还有歌词方面大家也可以提意见。 词曲编弹唱:张芳考 用心种下一个希望,守护它成长;留下欢笑时光,邀你来分享;如果梦想没有翅膀,怎样去翱翔;而你是放飞我的一扇窗。茫茫人海你我隔千里,有缘来相聚,好像花儿沐浴阳光里。四季变幻着大地,一起找寻生命的奇迹,自然的声音,我们在聆听,用心去做眼睛。青春燃烧着激情,风中飘荡我们的旋律,时间不曾停,快乐在随行,陪伴我生命永远会有你。历尽艰辛依然沉醉,阅河山的美,走过千山万水,你与我相随远眺天地共成一对,夕阳大雁归,晚霞相映人若桃花美。花香鸟语随我听风吟,似人间仙境,骑云踏浪欲乘风归去或许一天我老去,我仍旧会时刻想起,你我拥有过彼此的曾经,一起走过的脚印,时时刻刻记在我心,风雨洗涤过我的心灵。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阅读全文
  • 关于作者-
    913zgc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3月8日石坎耙齿形登顶活动回顾 3月8日,尽管天气是阴沉沉的,登顶石坎千米高山耙齿形活动还是如期进行。在赖伯、清远山林的召集下,13名登山爱好者一早乘车从清远出发,上午9点抵达徒步登山的起点——石坎大新村。 第一站,我们要去隐藏在大山深处的木古营村,领略至真至纯的原始乡村风貌。 从大新村沿着简易公路前行,山谷两边的雾气越来越浓,云雾萦绕在两边的山头上,更给这养在深闺的原始乡村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步行一小时后,我们终于揭开了它的面纱: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宁静安谧,仿如世外桃源。 [attach]18348[/attach] [attach]18349[/attach] [attach]18350[/attach] [attach]18351[/attach] [attach]18352[/attach] [attach]18353[/attach]
    0 赞 · 90 评论 @913zgc
  • 6月14日,飞鱼大道高田文洞骑行回顾 小市的车友早上9点在飞扬车店集合后出发,在白庙路口与旧城、黄坑的车友汇合,之后一行24人浩浩荡荡向飞鱼大道骑去,一路果然风光无限。可惜前两天都下雨,路比较湿,于是省去了树林那段山路,经过美丽的湖泊和湿地,我们沿河堤取道S377,在牛鱼嘴前骑上往高田的公路,11点半到达高田FB。 [attach]29807[/attach] [attach]29808[/attach] [attach]29809[/attach] [attach]29810[/attach] [attach]29811[/attach] [attach]29812[/attach]
    0 赞 · 78 评论 @913zgc
  • 2月14日登顶浪康顶,6个男人的浪漫之旅 2月14日,西方情人节,这天的女性比较抢手,尽管清远山林再三动员,还是未能找到女队员同行。一大早,在摄驴四哥、清远山林和向导的带领下,我和另外3名登山猛男乘车来到大山脚下的石坎联兴村。今天,我们的目标是位于清新石坎与广宁深坑交界、海拔一千二百多米的浪康顶。 上午9点开始上山,为节约时间,一开始并未跟大路走,而是沿种桉树烧山烧出的山脊直上,半小时就上升了400米。然后沿简易公路前行。 天色有些阴,山顶上云雾缭绕。心情却很开朗,路边不时闪出几株红红的吊钟花,引来大家阵阵欢呼。一路疾行,10点50分抵达简易公路的终点——石基电站。然后再爬上电站背后的石基远望群山。 [attach]16500[/attach] [attach]16501[/attach] [attach]16502[/attach] [attach]16503[/attach] [attach]16504[/attach] [attach]16505[/attach] [attach]16506[/attach] [attach]16507[/attach] [attach]16508[/attach] [attach]16509[/attach] [attach]16510[/attach]
    0 赞 · 38 评论 @913zgc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