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意青春



简意青春 --逸清寒




随意泼墨,喷薄而出,一团嚣张的火焰。
漫天撒网,肆意霸占,整个世界的色彩。



一、思考与守望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遭遇一场精神对话
川康端成与渡边淳一,在暗夜一起迷失
哈姆莱特依旧困惑,To be not to be
飞蛾仍执著扑火,我还在麦田守望
左岸,夕阳西下,右岸,水涨船高
百年孤独的等待,千年寂灭的荒凉
复苏的文明废墟,征服了天堂的快乐
灵魂出口,佛低眉颔首,莲笑靥如花





二、行走与理想
流浪的疾风,穿过春野的残雪,
幽深山涧,泉水叮咚、溪水潺潺
柔风拂面,日光大地,茉莉花开
迷雾森林,湖面荡漾,温情涟漪
闷热的火车,载着夏日的汗水与激情
CD机里,二胡乐纯净、哀怨、缠绵
六月苦旅,单薄的青春,在天涯跳舞
辗转、滞留、纠结、冥想、自醒,失离
追求、体验、流浪、探险,无一缺席





三、爱情与梦幻
空谷,掠过湖风的表白
秋叶,也带来情诗几行
秋雨,读过,泪水涟涟
美丽的蝴蝶,翻然起舞
流浪的面包女人,在千年的相思树下
温柔转身,回眸浅笑,爱,在劫难逃
集结所有青春激情,撑高理想的天空
年华流转里,梦幻的风,吹散菊花香
美丽相遇,负重的深情,终寂寞收场





四、失离与回望
暗沉飘雨的天,自在冒泡的鱼
渐行渐远的风,扬长而去的叶
眼窝镶嵌的泪,嘴角上扬的笑
邂逅的女子,打来陌生的电话
泛旧的书签,轮回的记忆
听雨的芭蕉,干枯的老井
轰隆的机器,寂寥的远山
燃烟的寂寞,余热的理想


写下你的评论...
5
黯然销魂 2009-09-13 11:20   #2楼
楼主好文采,赞一个!dd66001
肉夹馍 2009-09-13 15:10   #3楼
支持原创。
当然 2009-09-13 16:33   #4楼
佛低眉颔首,莲笑靥如花。。。
水哥 2009-09-13 21:38   #5楼
温柔转身,回眸浅笑,爱,在劫难逃
dd63001 ......dd37001
913zgc 2009-09-14 17:41   #6楼
美文:victory:
北江文化本版热帖-
  • happy 发表于 2008-08-31, 329 回复

    happy everyday

    开此贴,除了写写心情心语外,当然还支持下本地论坛啦! 第一天报道,希望有好的心情!... 阅读全文
  • happy 发表于 2008-09-09, 167 回复

    《点点滴滴》

    因为我的仔仔乳名叫点点,开这个贴,主要是记录他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 口述:点点 代笔:happy!... 阅读全文
  • 林风 发表于 2011-08-25, 151 回复

    八碑墓(大结局了)

    秋意早起,凉风阵阵萧萧刮过山岗,吹落一大片一大片枯黄的树叶,这树叫细叶相思树,除了山顶一条长长的防风带外,其余的就是凌乱地生长在这乱葬岗的坟墓之间。相思树长得笔直笔直的,是这里常种的防风树,树木高大,听说这片树林已经种了十几年了,埋在这里的先人更是很久很久的年代,其中一座最为古老,它孤怜怜地坐立在山顶与山腰之间,可能就是“七上八落”的位置,它远离墓群,其实是墓群远离它,因为它比这里的墓群所有的墓都要早,甚至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埋葬在这里,它像是这里的王者霸主,但它看上去却是那么的凄凉、孤独!四周没有一棵高大的树木,只有杂草丛生,而且这里生长的草是出奇的高大,基本把它隐藏起来,很明显它已经太久没有人来拜祭了,偶尔阵风稍大吹低杂草,隐约可见残旧的灰砂白墙,让人感觉到它是哪么的神秘莫测,哪么的阴森,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慌,如果是一两三个路人经过都会远远的兜个转儿走。... 阅读全文
  • happy 发表于 2009-05-18, 143 回复

    《为你写诗》

    其实一直以来,俺就有一个远大的梦想,不过这个梦想大得有点不切实际,就是想为论坛里的每个同学写一首诗!夸张吧?!由于自己不是诗人也非作家,所以,这个梦想一直不敢付诸实践。 如今,既然成为文化版版主,干脆就试试吧!每个人都有份,不过,可能得排队! 写得不好,欢迎拍砖,也欢迎同学们互写~~~ 声明:俺不是诗人,俺以下写的诗,不讲通仄,不求押韵,讲求的,只是别人给自己的感觉或纯属是自己的感觉!... 阅读全文
  • 以斯帖 发表于 2010-02-01, 32 回复

    1982清远大水(很珍贵的图片)

    水浸清城,汪洋一片。   地方影像志(4)   樊沃夫 黄宅裕 刘苏   现在的清远人对于洪灾的记忆,也许停留在1994年那场百年一遇的特大 洪涝灾害。然而在清远老人的记忆中,1982年的那场特大洪涝灾害才是真正 的梦魇。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已退休的刘伯仍然心有余悸:“那场洪水真的 是很大,一夜之间,整个清远都成了一座水城。”   31个公社48万人受灾   那场特大洪涝灾害,来势凶猛,受灾面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清 远县31个公社受灾,全县总人口89万人,其中48万遭遇洪灾,占总人数的54 .3%,损失极其严重,局部地区属于毁灭性破坏,部分重灾社队的农民几乎 丧失生存的基本条件。   1982年5月12日凌晨三点开始,当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一场突如其来的 特大暴雨袭击了清远县。鱼坝、洄澜等24个公社(镇、场)暴雨成灾,市区录 得最高雨量600mm,飞来寺高达800mm,致使山洪爆发,北江河水急剧上涨, 县城13日午夜北江水位达到15.9米,超过历史最高洪峰。内涝水位超过16米 ,造成黄岗围、黄坑围、清西围、飞水围、秦皇围、大厂围、白庙围等36宗 堤段决堤,缺口75处,总长4335米。   山洪冲毁全县公路干线共512公里,大小桥梁冲毁无数。毁坏农田6万多 亩,早稻受浸40万亩,其中失收29万亩,浸坏、冲走旱粮作物36万亩,鱼塘 浸顶25000多亩。倒塌房屋68221间,有203人丧失了生命。40万群众被洪水 围困,17万人无家可归,露宿山头、基堤,饥寒交迫,处境十分困难。   位于北江河畔的清城镇。5月12日,西郊的黄坑围被山洪漫顶并冲开7个 缺口,加上北江水位急剧上涨,清城腹背同时受到洪涝袭击,洪水如脱缰野 马,冲进街道,穿房入屋,几小时内,全城顿成汪洋泽国,县府门前水深高 达2米,中山公园达到3米。受浸六天时间,倒房879间,浸坏和冲走大量物 资,工、商、财、文、教、卫生、交通、邮电各行各业被迫瘫痪,整个县城 受到重创。   海路空三军清远抢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尽管刚刚改革开放,经济基础薄弱,然而当了解 到清远遭遇特大洪灾后,从中央、省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全国各 地有关部门纷纷来电来信表示慰问,除了将节衣缩食的钱粮物资送给灾区, 还派出各种技术员支援县各业及早恢复生产。   省民政厅立即拨出应急救济款230万元帮助灾民渡难关。据当时的统计 数据显示,现金50多万元,大米45万斤,稻谷7万多斤,炒米14万斤,面食4 万多斤,衣物66万多件,还有大批药品、医疗器械和水泥等物资。   在人民群众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的始终都是人民子弟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时派出海陆空三军部队指战员到灾区救人抢险,投放救 济物资,为灾区人民防病治病,洪水一退又迅速奔赴恢复生产的第一线,担 负起抢修公路、桥梁的艰苦任务,仅用18天时间就修复了清阳公路,提前42 天完成工程任务,有力地加速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步伐。   广大群众也奋不顾身自觉投入抢救国家人民生命财产的行列,努力使损 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洪水一退,立即投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5月底至7月 初,上千名县、社、队干部带领7万民工奔赴复堤工地,通过艰苦奋战,完 成了125万土方任务,使全县堤围缺口堵复90%,其中8宗捍卫万亩以上的堤 围已基本复原;修复被冲毁的农田2万多亩;修复灌溉11万多亩,同时清阳 公路、清西公路全线恢复通车。   清远大水成记忆   再次经历了1994年的大洪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位于北江上游 的升平镇修建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决定,1994年10月18日,飞来峡水利枢纽工 程正式开工,1999年10月8日正式建成投入试运行。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关键性工程,枢纽以 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效益。飞来峡水利枢纽与北江 大堤联合运用组成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近期可将北江下游防御洪水标准从 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北江大堤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后,堤 库联合运用可防御300年一遇洪水。   如今清远人民再也不用担心洪魔肆虐,也从此告别了多灾多难的昨天。 在今年“3.28”庆典上,清远人获得了一个更为振奋的好消息,清远水利枢 纽已正式启动。可以想象,在不远的明天,如诗如画、山水相映的新兴城市 将呈现在市民的面前。 水浸清城,汪洋一片。 洪水凶猛,淹没了村庄,冲毁了桥梁。 被浸的朝阳里 下廓街受淹情景 禾云公社黄田一带一千多亩农田被沙石堆积达一米多高。 四十万人被洪水围困,十七万人无家可归。洄澜、禾丰等群众 转移到北江堤坝上生活。 灾民正在分发空投饼干 石角公社小学毕业班正利用几张乒乓球台进行毕业考试。 黄坑围堵口复堤工地... 阅读全文
  • 关于作者-
    逸清寒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遁迹   近来天气越发晴好,山中的清晨,云层的罅缝里,流泻出阳光的温柔。   偶来兴致,一个人,去独享这晨光朝露。在熟悉的篮球场上,我试着大口呼吸,然后慢跑,听晨风在耳际划出空灵。醉心之余,发现大片田野,铺满丰收的喜悦。还有远处屋舍,俨然有序。忽念及陶潜,若有大水阻隔的宁静,这里似乎也是个可以遁世的桃花源。   然一切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因为现代的我们,无处可藏、无处可逃。   很多故事,总落入俗套。比方爱情。凑巧不凑巧地相遇、然后若即若离的开始、有了爱恨交织的过程、最后便步入悄无声息的结局,一切都在可能与不可能的比率间晃动。   青说,他恋爱了。云说,为什么爱那么苦。燕说,放弃了,才能重新开始。成说,我结婚了,新郎不是他。   都是与我无关的风月,却也挠起心中惆怅。昨晚看了几米漫画,是反思现代婚姻情感的。泛过些许触动。会期冀以后的婚姻,是因心中持久的、暖暖的感动,而非条件优越下,闪电的眩晕。   可是爱河无岸,流来流去,只能随缘。   那天,一个有关承诺的银镯扣脚断了,这是个无伤的意外,它原本只为装饰,而非实用。所以没有怨叹。可是仔细观详时,却发现,温存过的银镯,没有光泽,只有斑驳,或深或浅。   岁月撞击的痕迹,剥落心中,一切的伪装,赫然在目的,是伤痕。   某天,一盆有关爱情的草,因盆裂土撒而奄奄一息。他尽心抢救,小心粘贴,精心爱护。数十天后,那草活过来了,继续开枝散叶,绿意葱茏,一如他脸上,灿然的欣喜。   可心中,总有隐忧,有裂痕的东西,总有着毁灭的结局,可一切又都无能为力。   于是最近,又开始,以麻痹的姿态,游荡在网络。   频繁地,光顾以前的文学群组。很多文友,亲切问候。没有疏间,没有感怀。一如从前,简单的,文字絮叨。某次,不经易中透露了自己的年龄,有人惊讶说:“清寒,一直以为,你是沧桑过后的30岁左右的女子……”   偶尔,也会任着性子,在QQ的网聊群中,大放厥词,滔滔不绝。渐渐熟识了某些人,见过的没见过,见过即忘或是一面深交的。有个网友建议我改名,说听我的网名,会让人莫名地,寒意渐起,可现实中的你,却并不冷……   昨晚,网上碰到一个高中故友,和他絮叨起忧伤。他很不以为然,说我在打趣。他执著相信,我仍是当年,只会乐呵呵的傻妞……   错位,这是我想到的一个词语。逃避,这是我能解释的一个状态。   很多年前,我们就如此纠结过。而今,依然且只能还在红尘劫难里浮沉。   有位好友在苏州,她说,那是座美丽的城市。高中时,她爱上这个城市,大学她在那呆了四年,既而永远留下。她在外企上班,是高雅的白领一族,有着自己相濡以沫的爱情,更有着泛着书香的喜好与脱俗。偶尔,看到她充满灵性的文字,廖廖数语,却依旧能感受到曾经“紫砂清茶”的温情。   可是近来,她也疲惫了。美丽通透的景致,有着审美的疲惫,更映衬生活的荒凉。她说,忽然发现,这个城市的美丽与之无关。职场的杯盏交叠间,照耀出虚伪的龌龊,更将悲凉沁入愁肠。她问,香,我们什么时候变老。老到只有真实的慈祥,去实现我们“小猫猫与老奶奶”的约定。   开始失语。这应该是个哲学的问题,我难以回答。   想起老子的《道德经》、想起庄子的《逍遥游》。   老子说:“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也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何谓“不争”?何谓“无欲”?我们该以怎样的一种洒脱与刚强,去实现庄子的“乘桴浮于海”的逍遥?万物“相生相克”的依存里,又如何实现“此消彼长”的平衡,以及“盛极而衰,否极泰来”的定位与把握。   他们还说,无为即大为。   是否?心中超然的无为,足以平抚情感与生活的烦忧。   是否?心中坦然的无为,可以平衡现实与理想的跷板。   我不知道,因为本无准确答案。   此刻,只想遁迹,有形的,还有无形的。
    0 赞 · 22 评论 @逸清寒
  • 七月,明媚成伤   七月,有明媚阳光,灼热成伤。          ——题记   一、宿命   安妮说,七是个神秘的数字,带着宿命的纠结。如同她故事里的七月与安生。    母亲也常说,人要认命,凡事不应强求,知足方能常乐。   青春期的好胜与冲动,总让人满怀激情,不断地憧憬与抗争。   只是最后,才恍然发现,无尽的挣扎,已扭曲了最初美好的本质,执著开始成为一种执拗的不甘。   故事反复轮回。七月的某天,终意兴阑珊,所有一切,在命定的结局里,戛然而止。   二、守候   炎炎夏日,总衍生无尽的疲倦。于是,习惯窝居在家,坚守自我的喜好与宁静。   七月的夜空,总有繁星满布。晚上,总忍不住,去细数那小小的美丽与幸福。   而总有朋友问,一个人在外是否孤单。我答,久了,习惯了,自然也麻木了。   想起《海上钢琴师》里的1990,那个从未踏上陆地半步的他,把一生囚禁在自我的陶醉与惶恐里。他给人们创造了无数美丽的梦幻,可面对现实,却踟蹰不前,迈不出步。   或许我也一样,生活的馈礼,亦是自我的牢笼。陶醉的时候,不经意溢出忧伤。   三、突围   七月的某天,看了电视剧《胭脂雪》,主题有关等待与突围。   胭脂雪,是种很唯美的想象。云开告诉玉禾,那亦是种难得的景致。胭脂般的桃花,须经过长期的等待与蕴酿,才会忽如一夜冬风来,千树万树齐飞舞。所以,人要满怀信心,坚强地等待生命美景。   煮了一壶茶,慢饮,涤去芜杂心绪,静赏剧情。   等待的兜兜转转里,刻满忧伤,如同口中茶般苦涩。原来,有些突围,需要一些人的等待落空与成全,且只有心存美好与善良,珍爱生活的人,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强大,最终抵达幸福的彼岸。   莫名地,最初的苦茶渗出甘洌与香醇。不禁地,开始期待一场胭脂雪。
    0 赞 · 18 评论 @逸清寒
  • 荒芜的青春,在疼痛里开花——偶忆学生时代   因一场陪人考试,周末的清晨,去了一所高中。   那是一所环境还算不错的学校,四体围合而成的教学楼,朴质而大方。朋友去考试了,留我,一个人,静静地享受这学校的宁静。缓步踱行,漫看周遭,一切安然。偶遇一两个学生,穿着宽大的校服,略带狐疑的看着我,我简单冲他们一笑,为自己,闯入净地的冒失。他们也回我一个腼腆的笑,干净而明朗。   想学会隐饰,于是,在校门的摊位上买了本《读者》。这是高中时,常看的读物。记起高中一个同桌,会期期买它,看后顺手递给我。这是个经久难忘的温情画面。彼此交流并不多,却总有些片断在眼前闪过。有如,他的《读者》、他的花儿乐队、他的诗、他的早恋、他的愤慨与桀傲。   晨风淡摇,神回首。不禁苦笑,流年似水,似水流年。   手握书卷,不知觉中走到学校的篮球场。有几个学生,在练球。很年轻、很阳光。而此时,太阳也开始绽放光芒。寻了个花坛的边沿坐下,摊开书,沉浸进去。很久都没认真看过文学作品了,此刻,让心就如此这般,单纯地回归学生时代。   篇首便是王蒙的最近的随笔《为这一生的感动》。他说,他活着就是为了寻求感动,进而回顾了感动过他一生的诸多因子。如文学、音乐、革命,以及至善的追求与清明的智慧。更重要的还有家庭,因为他平生只爱过一个人,只和一个人在一起。 关于王蒙以前的文字,似已忘却。可他这篇文字,似乎却真正感动我了。看似呢喃絮叨的简单随笔,却道出了人生智慧、人生追求。比起精心编织的长篇小说,这种剖心的坦诚,总容易感动人。因为,感动来自原始的情感冲动,从来勿需雕饰。   所以,开始很喜欢随笔,率性而恣肆,散乱而丰盈。   “小心点!”,一声急促,打乱我的思绪,继而一只篮球飞落脚边。一个小男孩跑过来,略带歉意地与我相视一笑。望向篮球场内,一切立马就变得喧闹起来。篮球架下,三五成群。身影律动、喝彩张扬,青春鲜活喷薄。好似当年,实习时,班里学生篮球联赛的激烈情景。   我不是个运动爱好者,甚至连个称职的观众都不是。曾经,班里那几个调皮的学生,疯一般爱上篮球,总试图教我篮球,好将我们身份来个调换,可惜最后,他们永远都只能成为我的学生,唯一的学生。曾经也有人,极力带我运动,可惜最后,我的心淡意懒、心绪无常还是将其耐心打败。   开始发现,人是个固执的动物,如我,在校如此,出校还如此。   不记当初,学生生涯是怎么过来的。那时的青春,应该也是夺目炫力,流金溢彩吧。可是回首过去,一切似乎都变得很安静。所有记忆画面,如文学、同桌、学生、友情、爱情等元素,剪辑而成的电影,看似唯美精彩,却终寂无声,心中漫过的只有“荒芜”的落寞。   记得很多年前,校园的广播节目《听一朵花开的声音》,总挠人心弦。而今,广播也成为历史遗忘的名词。渐渐明白,属于我们的人生之花,早已盛放,却喑哑无声。只是,某个深夜,你却能听到疼痛发出的碎裂的声音,蔓延整个寒冬。
    0 赞 · 11 评论 @逸清寒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