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再说《梁祝》(转)


碧草青青花盛开,
彩蝶双双久徘徊。
千古传颂深深爱,

山伯永恋祝英台。
——《化蝶》

    古往今来,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灿若星河,数不胜数,但若论起其中的佼佼者,却非《梁祝》莫属。
    问世间,情是何物?

    长大懂事以后,离家读书之前,英台的小脑袋瓜里只怕从未想过这个问题。那时的她,天真烂漫,娇憨可人。她最喜欢做的事情莫过于爬上房顶一边眺望外面的世界,一边逗弄玻璃罩中的蝴蝶,至于琴棋书画、刺绣女工等大家闺秀多少都应懂些的技艺她却是一窍不通。这可气坏了一心想靠联姻来攀附权贵的祝员外,为了将来不失礼于人,遂让她女扮男装去崇绮学院修心养性。

    临行前,祝夫人与女儿约法三章:不可告诉别人自己是女儿身;不可与同窗有肌肤相亲;不可饮酒乱性。祝夫人知道英台虽然顽皮活泼,但还算乖巧听话,故以为让女儿立下誓言,再加上院士夫人的照顾,她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于是放心让她去了。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祝夫人千算万算,但还是百密一疏——女儿现虽懵懂,但也已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有些事是半点不由人的,祝夫人本是“过来人”,早该明白的。可惜那会她被攀附权贵迷昏了头,于是让女儿最终还是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而英台呢,若早知日后的结局,她会不会后悔当日的崇绮之行?要知若不去书院读书,她就不会遇见梁山伯,她可能就会顺顺利利地嫁入马家,开枝散叶,平安终老,而这样的一生未必就是不快乐的,最起码不必承担命运上的诡秘和凄苦的煎熬。但我想,就算一切可以重来,她还是会选择认识梁山伯,因为如果不是他,她就不会明白什么叫爱情。虽然不能和他最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只要真心爱过,也就不枉此生了。

    所以她最终还是去了。少年不知愁滋味。一路上,望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祝英台心中的阴霾很快一扫而空,眼中满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能不憧憬吗?她马上就要遇见梁山伯了!

    就这样,这出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终于拉开了序幕。

    那时应正值阳春三月,崇绮书院中莺飞草长,落英缤纷。学生们白衣胜雪,正端坐在山坡下的空地里由夫子指点琴艺。轮到梁山伯时,夫子批评他的琴艺“只有琴音,全无神绪”,说五音乃发之心肝脾肺肾,五行俱备,缺一则五音不齐。山伯不解,问老师“心肝脾肺肾”里自己所缺何物,夫子感叹:“是情啊!”——这时的山伯,只知要发奋考取功名,又怎会知情是何物?所以当夫子再问他“你知否世间情为何物”时,他仍是一脸的懵懂。

    就在这时,英台来了。二人相视一笑。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院士夫人知道英台的真实身份后,让她独睡文库禁地,本也是好意,谁知竟铸就一段孽缘。 初夜,英台在文库巧遇在此借光夜读的山伯,不打不相识,二人成了朋友;次日敲钟台前的相互作鬼脸,关系不知不觉又亲近了几分;当夜的同床共寝,二人嬉笑怒骂,终成知己。

    既是知己,那朋友有难,又怎能不帮?于是山伯助英台考试作弊,结果被夫子发现,未免山伯被逐出书院,在山伯的帮助下,英台挑灯夜战,悬梁苦读,次日竟顺利通过考试!此时二人关系又更近一层!若初识时只是略有好感的话,那此时已是不知不觉间情根深种!事后二人也分别有些察觉,也都分别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变虚(实)”,但感情的缰绳易放难收,又岂是想断就断的?所以当对方有事时,二人均本能地挺身而出,不顾后果,全力相护,于是就有了因碎琴事件英台被罚站的一幕。

    想那英台一个千金小姐,何时受过这等委屈?因此她手捧碎琴,哭得梨花带雨,好不伤心。山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又无法替她分忧,情急之下,只好轻拂瑶琴,以音传情,聊作安慰。有道是闻弦歌而知雅意,一曲《梁祝》,山伯弹得感人肺腑,琴音中寄托了他的千般情意,万般相思。而英台心有灵犀,闻之便渐渐止住哭泣,后来回到房中沐浴时,竟情不自禁地以水为琴,拨动起来。谁说英台不解风情?——只是未到情深处罢了!

    大局已定。 之后的日子应该是二人在崇绮书院过得最开心的一段时光,他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促膝并肩两无猜。其亲密程度几乎让所有的同学见了都心生嫉妒,每当看到此处,我多希望时间能够就此停止,让这对苦命的鸳鸯暂时的快乐能再长久些,但时间能够停止吗?不能。所以不知不觉很快就到了要分手的时候,山伯要离开书院去考取功名了。

    中秋那夜,英台柔肠百结,满腹离愁,但又无从宣泄,只得借酒消愁。山伯在劝慰时无意中发现英台背后的襟围系带,多日来的疑惑终于得到证实,英台果然是女子!此时的山伯心里应该有些高兴,毕竟他没有“变虚”,但他更多的是忧虑。虽在书院读书,但他并非不谙世事,“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的门户观念在当时的东晋社会根深蒂固,况且还有学长的前车之鉴,他一介布衣,如何能娶豪门千金?他清楚的知道这段感情不可能有结果,所以后来黯然离去。山伯走后,祝员外也催着英台回家完婚,一切似乎该结束了……

    但英台不甘心!于是临行前托人叫来山伯见上一面。以十八里相送为名,二人行至无人处,英台主动亲近,表明自己是女儿身,二人压抑已久的感情终得释放,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观音洞内,二人抵死缠绵,仿佛也知道没有明天了!这片刻是向老天偷来的,没时间了!至此为止,英台当初在母亲面前发的三个誓言却都违背了,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有山伯!这时的英台已不是当初那个懵懂无知的小丫头,她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爱情!

    缠绵过后,离别之前,英台终于向山伯透露实情:“家里要我赶回去是爹把我许配给人了,但我绝不会过门!你要记着,一定要来我家提亲,不然我会恨你一辈子!”说此话时,英台语气虽轻,但却无比坚定。当时的她应该猜得到她和山伯的未来前景不容乐观,如果说之前发生关系是情不自禁一时冲动的话,那么此时二人都已冷静下来,而她主动说出这番话,就表明她已经选择做他梁家的人,而且绝不后悔!英台这回是豁出去了!不过山伯也没有令她失望,中了秀才当了县令后就马上亲自上祝家提亲,但可惜一切都已成定局,太迟了.楼台相会,两人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一切如昨,欢喜叙旧。但真的可以当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吗?真的一切如昨吗?当山伯看到英台试穿红色嫁衣出现在眼前时,他终于明白他们是自己是自己骗自己。但英台不这么想!爱情让这个小女生变得勇敢坚强,她提出要和山伯私奔!山伯沉吟了一会,答应了。这时我突然无比地感动:不是因为英台的大胆,也不是因为山伯的承诺,而是因为山伯的沉吟。要知道,他家是没落士族,全靠母亲供他读书。这些年来,因为贫困,他受尽白眼和歧视,他发奋读书就是想考取功名出人头地,不再受人欺负。如今心愿初偿,但如果私奔,那他这些年的努力就全白费了!那一刻,我相信他内心是非常矛盾和挣扎的,但为了英台,他最终毅然表示会脱掉那身官服,晚上在后门等她。这比英台的决定更需要勇气!他们的初衷是不错,只可惜,他们忘了一个人:祝夫人。

    祝夫人是过来人,她当年也曾女扮男装去读书,也曾与一少年书生相恋,想必也曾跟家里反抗过,但结果呢,她还不是嫁到祝家来了!如今她冷眼旁观,女儿走的正是自己当年的老路。既然自己可以嫁给祝员外,那英台为什么就不能嫁给马文才?!多年来的世事地磨练,她已变得冷酷无情,早已不是当年的单玉婷。她仇恨,她嫉妒,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于是她设计棒打鸳鸯,誓要拆散有情人!

    最后她成功了,山伯被她激得吐血,最后不治而亡;女儿被她幽禁,折磨得不成人形……但她就因此感到快乐了吗?答案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英台得知山伯死讯,万念俱灰,本不愿嫁,但祝员外逼嫁声声,形如催命。于是英台终于答应上轿,只是要祝夫人答应她让她到山伯的坟前去拜祭一下。任凭祝夫人再怎么铁石心肠,如今看到女儿如今这副模样,多少也有些于心不忍——毕竟是自己亲身女儿啊!于是默许。

    几经周折,英台终于来到山伯坟前,望着墓碑,英台肝肠寸断!昔日青春梦里人,如今黄土垅中埋白骨!原以为天从人愿成佳偶,谁知道如今白衣素服来吊孝!……此情此景,叫人情何以堪!

    无言到面前
    与君分杯水
    清中有浓意
    流出心底醉
    不论冤或缘
    莫说蝴蝶梦
    还你此生此世
    今世前世
    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

    楼台一别恨如海。英台跪在山伯坟前,一字一句痛述离情,字字血泪,伤心欲绝。可是这又有什么用?不管再怎么哭,山伯也不会死而复生。既然生前不能夫妻配,就是死也要与你同坟台!于是当天地变色,山伯坟突然裂开塌陷的时候,英台毫不犹豫地以身徇情!

    李碧华曾说这样一段话:“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中之美丽。” 从前我不懂李碧华为什么要这么说,现在有些依稀明白了。红尘中的痴男怨女们很多都很羡慕梁祝,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全身心地去爱一个人,并且也能被所爱的人全身心地爱着?又有多少人能够面对爱情不计较得失与受伤并且不会受伤?

    ……

    因此梁祝不是人人都能做得了的。
    问世间,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

      个人心情:凄美爱情,潸然泪下!
写下你的评论...
5
肉夹馍 2009-12-26 19:34   #2楼
凄惨的爱情故事........
梦飞扬 2009-12-27 08:37   #3楼

该回复已被管理员删除

胡杨 2009-12-27 12:41   #4楼
百看不厌的爱情故事,每次看每次都流泪,哎.......
蓝眼泪 发表于 2009-12-27 08:37

每每回想起这个凄美的故事,现实中男女之间的爱情令人深思,掺杂了太多的与爱情无关的东西了,金钱、地位、物质等等。每次我都要抽空听一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这样才能让我还感觉到爱情还是高尚的。
sue 2009-12-27 19:18   #5楼
现实里,纯粹的爱情,太难、太少。。
kiss 2009-12-27 20:11   #6楼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北江文化本版热帖-
  • happy 发表于 2008-08-31, 329 回复

    happy everyday

    开此贴,除了写写心情心语外,当然还支持下本地论坛啦! 第一天报道,希望有好的心情!... 阅读全文
  • happy 发表于 2008-09-09, 167 回复

    《点点滴滴》

    因为我的仔仔乳名叫点点,开这个贴,主要是记录他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 口述:点点 代笔:happy!... 阅读全文
  • 林风 发表于 2011-08-25, 151 回复

    八碑墓(大结局了)

    秋意早起,凉风阵阵萧萧刮过山岗,吹落一大片一大片枯黄的树叶,这树叫细叶相思树,除了山顶一条长长的防风带外,其余的就是凌乱地生长在这乱葬岗的坟墓之间。相思树长得笔直笔直的,是这里常种的防风树,树木高大,听说这片树林已经种了十几年了,埋在这里的先人更是很久很久的年代,其中一座最为古老,它孤怜怜地坐立在山顶与山腰之间,可能就是“七上八落”的位置,它远离墓群,其实是墓群远离它,因为它比这里的墓群所有的墓都要早,甚至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埋葬在这里,它像是这里的王者霸主,但它看上去却是那么的凄凉、孤独!四周没有一棵高大的树木,只有杂草丛生,而且这里生长的草是出奇的高大,基本把它隐藏起来,很明显它已经太久没有人来拜祭了,偶尔阵风稍大吹低杂草,隐约可见残旧的灰砂白墙,让人感觉到它是哪么的神秘莫测,哪么的阴森,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慌,如果是一两三个路人经过都会远远的兜个转儿走。... 阅读全文
  • happy 发表于 2009-05-18, 143 回复

    《为你写诗》

    其实一直以来,俺就有一个远大的梦想,不过这个梦想大得有点不切实际,就是想为论坛里的每个同学写一首诗!夸张吧?!由于自己不是诗人也非作家,所以,这个梦想一直不敢付诸实践。 如今,既然成为文化版版主,干脆就试试吧!每个人都有份,不过,可能得排队! 写得不好,欢迎拍砖,也欢迎同学们互写~~~ 声明:俺不是诗人,俺以下写的诗,不讲通仄,不求押韵,讲求的,只是别人给自己的感觉或纯属是自己的感觉!... 阅读全文
  • 以斯帖 发表于 2010-02-01, 32 回复

    1982清远大水(很珍贵的图片)

    水浸清城,汪洋一片。   地方影像志(4)   樊沃夫 黄宅裕 刘苏   现在的清远人对于洪灾的记忆,也许停留在1994年那场百年一遇的特大 洪涝灾害。然而在清远老人的记忆中,1982年的那场特大洪涝灾害才是真正 的梦魇。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已退休的刘伯仍然心有余悸:“那场洪水真的 是很大,一夜之间,整个清远都成了一座水城。”   31个公社48万人受灾   那场特大洪涝灾害,来势凶猛,受灾面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清 远县31个公社受灾,全县总人口89万人,其中48万遭遇洪灾,占总人数的54 .3%,损失极其严重,局部地区属于毁灭性破坏,部分重灾社队的农民几乎 丧失生存的基本条件。   1982年5月12日凌晨三点开始,当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一场突如其来的 特大暴雨袭击了清远县。鱼坝、洄澜等24个公社(镇、场)暴雨成灾,市区录 得最高雨量600mm,飞来寺高达800mm,致使山洪爆发,北江河水急剧上涨, 县城13日午夜北江水位达到15.9米,超过历史最高洪峰。内涝水位超过16米 ,造成黄岗围、黄坑围、清西围、飞水围、秦皇围、大厂围、白庙围等36宗 堤段决堤,缺口75处,总长4335米。   山洪冲毁全县公路干线共512公里,大小桥梁冲毁无数。毁坏农田6万多 亩,早稻受浸40万亩,其中失收29万亩,浸坏、冲走旱粮作物36万亩,鱼塘 浸顶25000多亩。倒塌房屋68221间,有203人丧失了生命。40万群众被洪水 围困,17万人无家可归,露宿山头、基堤,饥寒交迫,处境十分困难。   位于北江河畔的清城镇。5月12日,西郊的黄坑围被山洪漫顶并冲开7个 缺口,加上北江水位急剧上涨,清城腹背同时受到洪涝袭击,洪水如脱缰野 马,冲进街道,穿房入屋,几小时内,全城顿成汪洋泽国,县府门前水深高 达2米,中山公园达到3米。受浸六天时间,倒房879间,浸坏和冲走大量物 资,工、商、财、文、教、卫生、交通、邮电各行各业被迫瘫痪,整个县城 受到重创。   海路空三军清远抢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尽管刚刚改革开放,经济基础薄弱,然而当了解 到清远遭遇特大洪灾后,从中央、省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全国各 地有关部门纷纷来电来信表示慰问,除了将节衣缩食的钱粮物资送给灾区, 还派出各种技术员支援县各业及早恢复生产。   省民政厅立即拨出应急救济款230万元帮助灾民渡难关。据当时的统计 数据显示,现金50多万元,大米45万斤,稻谷7万多斤,炒米14万斤,面食4 万多斤,衣物66万多件,还有大批药品、医疗器械和水泥等物资。   在人民群众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的始终都是人民子弟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时派出海陆空三军部队指战员到灾区救人抢险,投放救 济物资,为灾区人民防病治病,洪水一退又迅速奔赴恢复生产的第一线,担 负起抢修公路、桥梁的艰苦任务,仅用18天时间就修复了清阳公路,提前42 天完成工程任务,有力地加速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步伐。   广大群众也奋不顾身自觉投入抢救国家人民生命财产的行列,努力使损 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洪水一退,立即投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5月底至7月 初,上千名县、社、队干部带领7万民工奔赴复堤工地,通过艰苦奋战,完 成了125万土方任务,使全县堤围缺口堵复90%,其中8宗捍卫万亩以上的堤 围已基本复原;修复被冲毁的农田2万多亩;修复灌溉11万多亩,同时清阳 公路、清西公路全线恢复通车。   清远大水成记忆   再次经历了1994年的大洪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位于北江上游 的升平镇修建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决定,1994年10月18日,飞来峡水利枢纽工 程正式开工,1999年10月8日正式建成投入试运行。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关键性工程,枢纽以 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效益。飞来峡水利枢纽与北江 大堤联合运用组成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近期可将北江下游防御洪水标准从 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北江大堤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后,堤 库联合运用可防御300年一遇洪水。   如今清远人民再也不用担心洪魔肆虐,也从此告别了多灾多难的昨天。 在今年“3.28”庆典上,清远人获得了一个更为振奋的好消息,清远水利枢 纽已正式启动。可以想象,在不远的明天,如诗如画、山水相映的新兴城市 将呈现在市民的面前。 水浸清城,汪洋一片。 洪水凶猛,淹没了村庄,冲毁了桥梁。 被浸的朝阳里 下廓街受淹情景 禾云公社黄田一带一千多亩农田被沙石堆积达一米多高。 四十万人被洪水围困,十七万人无家可归。洄澜、禾丰等群众 转移到北江堤坝上生活。 灾民正在分发空投饼干 石角公社小学毕业班正利用几张乒乓球台进行毕业考试。 黄坑围堵口复堤工地... 阅读全文
  • 关于作者-
    胡杨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胡杨徒步穿越之北海寻梦 在不经意间看到驴友浮石的单人单骑骑行的回顾贴,心潮起伏不断,思绪万千。曾几何时我也幻想着自己漫步于祖国的山山水水,领略各地的民族风情。却因种种的原因,种种的顾虑,心中的梦想只能一直沉睡。就在这一刻,心中的梦想重新被唤醒,失去良久的激情仿佛又被重新燃起。 借着这次梦想的唤醒,激情的重新燃起,我要鼓起勇气,抛开束缚,抛开牵挂,一个人、一个背包、一双鞋,用行动去实践自己原有的梦想,寻回失去已久的向往和激情,用心用脚去领略一种不同的生活感觉。 为让这次徒步更加有意义,决定将这次徒步之旅的等级升级。沿途尽自己能力做一些公益活动,为贫穷的的孩子送上一点温暖(生活补助),因此特发此帖向广大驴友征集善款、赞助和冠名! 计划如下: 始终点:广东省清远市——广西省北海市 出发时间:6月28日 行程耗时:两——三个月 户外类型:徒步露营 人物:胡杨 装备:户外徒步露营装备 活动冠名:以清远运动休闲网为载体,为活动冠以“XX徒步送温暖” 公益内容:沿途为贫困的孩子送上温暖(生活补助) 补助来源:社会捐助 或赞助 此活动的性质:个人自发组织的户外徒步之旅 备注:出发前如没有公益活动资金,将以个人名义和方式出行 经费赞助:布衣100元、日出东方100元、朱山100元 公益资金:0元
    0 赞 · 41 评论 @胡杨
  • 6月5日“花尖登顶”回顾 6月5日的早晨,阳光明媚(往后就有点热了),七点三十分观景台下已有驴友在早早等候,七点四十五分参加登顶的驴友陆续报到。大家一致通过,出发前照个集体相。一切就绪,大家兴致勃勃地向“花尖顶”出发。 待续……;P
    0 赞 · 49 评论 @胡杨
  • 户外活动中无线电通讯的重要性 转自:http://www.cnlongkou.net/thread-186173-1-1.html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钟爱于户外运动。 在户外运动中不仅需要有户外装备还需要有无线电通讯做保障! 新年的第一天,来自北京某户外运动俱乐部的16名成员在攀登海拔约2800米的河北蔚县小五台山时因为不熟悉路而迷了路,同时失去与山下人员的联系,被困在山中。之后,当地村民组织了3次搜救行动都没有找到他们。 茫茫雪山,一切常规的电信通讯都中断了,到哪里去寻找他们?在情况危急的时候,有人想起了利用无线电通讯来寻找这些失踪的山友。1月4日凌晨,一场“无线电应急通讯搜救”行动上演了。据搜救小组的带队———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的“元老”会员“哈巴雪山”(网名)介绍,4日凌晨6时左右,他们到达小五台山下,立即在基地架设了固定电台,使用车载高频率对讲机锁定失踪山友的对讲机频率向山上不停呼叫,在1700米救援营地和西台制高点营地配备了长时间工作的对讲机,并同时派出了5只搜索队。8时45分左右,救援基地就收听到了失踪队员清晰的回应,并迅速获得了他们受困位置的经纬度、海拔高度,搜索队迅速奔向失踪人员所在地。至此,一场“无线电应急通讯救援”行动胜利结束。 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王力军表示,HAM(无线电运动爱好者)的行动缩短了搜救时间,降低了失踪人员的生命危险程度。“哈巴雪山”则告诉记者,在各种灾害中,传统的通讯工具都瘫痪时,正是无线电通讯崭露头角的时候,它们往往能在救人于危难的时候起到独特的作用。 但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在具有风险的户外运动中,无线电通讯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关注。据了解,全国正式的无线电协会会员只有3万多名,而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数字则要大得多,但有多少人能在进行户外运动,比如登山的时候能首先想到利用无线电保障自己的通讯顺畅呢?“哈巴雪山”说,无线电通讯在登山之类的户外运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一种“保命”的工具。但现在很多人都缺乏这个意识。他建议,一名登山爱好者最好首先是一名无线电爱好者,经过系统的无线电知识培训,知道怎么使用无线电通讯。 有人建议,各种户外俱乐部也应该以他们的名义成立一个集体电台,在每次的户外活动前认真做好应急通讯保障工作。这是一个不错的提议,其实,无线电应急通讯不仅仅在山岳救险中大有用场,在交通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护或者各种自然灾害下的应急通讯中,无线电业余爱好者们都可以大展身手,充分利用现在HAM普遍拥有的便捷的交通工具,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快速建立起联系,保障抢救的顺利进行。
    0 赞 · 10 评论 @胡杨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