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秘密(转载)


中国的历史秘密
1、历史人物基本上只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种。
 
2、历史上劳动人民任何时候都是好人;统治阶级任何时候都是坏人,1949年以后的除外。 
3、历史上劳动人民任何时候都是勤劳、勇敢、聪明和正确的;统治阶级任何时候都是懒惰、软弱、愚蠢和错误的,1949年以后的除外。
4、历史上主战派都是民族英雄,凡是主战就是正确的和爱国的;主和派都是民族败类和汉奸,凡是主和都是错误的和卖国的。 
5、历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发生冲突时,少数民族都是进犯,汉族的将领是民族英雄;中国和外国发生冲突时,则外国都是侵略,抗击外国的将领都是民族英雄。
6、我国从有史以来到1949年以前,凡是无法无天、杀人放火的,都是反抗黑暗统治,是英雄好汉;1949年之后的,都是阶级敌人、反革命分子;1976年以后的,都是犯罪分子。  
7、任何朝代的覆灭都是因为统治阶级的腐朽,1949年以后的除外。
8、任何朝代开始时采取的统治措施都是进步的,应该给予肯定的;结束之前采取的统治措施都是反动的,应该坚决否定的,1949年以后的除外。
 
9、历史上所有农民起义胜利之前都是革命运动;胜利之后都是蜕化变质,1949年以后的除外。
10、历史上除了X党领导的任何革命最终的结局都是失败。
 
11、历史上所有革命失败原因都是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犯了左右倾错误、没有先进的政党领导、没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等等;以上原因实在没有,肯定就是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中外反革命联合绞杀。
12、我国历史上的任何科学发明或创造,都比欧洲早若干年,不早的不要提。  
13、我国近代以来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疯狂掠夺;帝国主义国家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掠夺了别的国家。
14、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一般都是敌视我们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对我们永远都是友好的。  
15、资本主义失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失败,则是前进道路上的曲折。  
16、我们现在的政策从来都是英明和正确的;过去的政策肯定是错误的或存在问题的。等现在变成了过去,政策也就又开始变成错误的或存在问题的。
写下你的评论...
16
布衣 2009-12-27 13:56   #3楼
的确有这感觉.
但近年来,对历史的看法也开始相对公允些了.现今社会的民主 公正较之以往已经有了飞跃,只不过大多的人没楼主先知罢了.:lol
行至水尽 2009-12-27 18:38   #5楼

历史上的所有的任何的都是这样.
而49年以后就可以违反??!  呵呵..
楼主保重.
行至水尽 2009-12-27 18:40   #6楼

的确有这感觉.
但近年来,对历史的看法也开始相对公允些了.现今社会的民主 公正较之以往已经有了飞跃,只不过大多的人没楼主先知罢了.:lol
十一年....
大可 2009-12-27 20:00   #7楼

朝代交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任何时候
只有人去适应社会
不可能社会去适应人
我的心态是
过好我们这一朝的生活就行了
前朝的或下一朝的
就留给那一朝的人去做吧
第二个思思 2009-12-27 20:21   #8楼

朝代交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任何时候
只有人去适应社会
不可能社会去适应人
我的心态是
过好我们这一朝的生活就行了
前朝的或下一朝的
就留给那一朝的人去做吧
我要毁灭了。社会,我还没怎么学会去适应它。
大可 2009-12-27 20:26   #9楼

那就暂时不要去适应它
第二个思思 2009-12-27 20:36   #11楼
8# 第二个思思  
那就暂时不要去适应它
大可 发表于 2009-12-27 20:26

我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阿信 2009-12-27 22:28   #12楼
现在是河蟹的社会了。。。。。任何神兽(包括网络十大神兽之首)都不能战胜河蟹这种新生的物种 哈哈
sue 2009-12-27 22:36   #13楼
呵呵,很好很强大。。。
PS:我好奇楼主这帖为什么没有被河蟹;P
布衣 2009-12-28 06:43   #14楼
也是<中国历史的秘密>---来自网上:

NO.1 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
  NO.2 红颜祸水,倾国倾城
  红颜祸水,倾国倾城: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
  NO.3 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
  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凯,卖友求荣,反复无常。
  NO.4 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
  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腐败,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耽耽: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由此三者起。
  NO.5 胜者王侯败者贼
  历史即是:为胜者歌功颂德、败者落井下石的虚假陈述:胜即是刘邦,败即是项羽;胜即是李世民,败即是窦建德;胜即是朱元璋,败即是张士诚;胜是一国之君,败是流贼草寇。
    NO.6 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
  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秦尚法,汉即尚儒;唐重武轻文,宋即重文轻武;唐宋尚诗词,明清即尚八股
  NO.7 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
  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前: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
  NO.8 地域环境左右命运
  中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为喜马拉雅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生存,养成了国人含蓄内敛、保守中庸、消极忍耐的农耕性格。故历朝政府皆重农抑商,重伦理文采,轻科技实用;如夏政权在陕西、商政权在河南;西周政权在陕西、东周政权在河南;秦、西汉政权在陕西、东汉政权在河南;隋、唐政权在陕西、北宋政权在河南。
  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历史皆在农耕最发达的中原地区上演。由此可见,中国一直都是以农耕为主的黄色文明。直到异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权才随之坐落于此,中国的农耕地位才逐渐为之动摇。
  当政权东西对峙时,西强而东弱;南北对峙时,北强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于西和北更接近于游牧民族,两种文化的交融,自然比东南单纯的农耕文化多了一些强悍。然而,每一次异族依靠武力的入侵,又都会被汉文化迅速的同化。
  NO.9 朝代之初,君强臣强;朝代之中,君强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强
  朝代之初,君强臣强;朝代之中,君强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强: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则为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却为虎狼之臣,如朱温之辈。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岂有他哉!
  NO.10 文武结合,刚柔兼济,方能长治久安
  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刚柔兼济,方能长治久安:如秦所向披靡,却迅速灰飞湮灭,两宋文化鼎盛,却屡被异族欺凌。惟汉、唐重文韬武略,方绵延三四百载,号称盛世,今已不再矣。
大可 2009-12-28 08:57   #15楼
11# 第二个思思
保持愤青的特点:lol
第二个思思 2010-01-26 16:56   #16楼
11# 第二个思思  
保持愤青的特点:lol
大可 发表于 2009-12-28 08:57

“愤青”?我看我是愣头青!!
狩猎者老白 2010-01-29 15:48   #17楼
立场:我看思思还是应该被河蟹的。
自省:老白虽已经年近不惑,但你这历史观,我在口头上首先表示不支持。
追问:如果我儿的历史教材还象我这一辈所学,那我也会口头赞同儿子被河蟹,但他的历史考试的分析题应该全是o分。虽然我到现在还不大分得清o跟0的区别。
狩猎者老白 2010-01-29 15:49   #18楼
布衣的帖子,很河蟹,同时也很科学。
我还是学布衣吧。dd72001
行至水尽 2010-01-29 16:21   #19楼
我看到樓上很多人都有病!
國內叫做 沒感覺病,
洋人叫斯德哥爾摩癥。
第二个思思 2010-03-07 21:05   #20楼
做一只开口说话的猪!
关于作者-
第二个思思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北江缺乏的文化 北江有酒吧。有KTV。有山坡。有沦洲。有连江路。还有什么? 在你们眼中,北江有着让你们感觉舒适的一切。 但是,北江没有一座像样的美术馆。歌剧院。博物馆。画廊。 甚至没有一座像样的电影院。甚至是书店。 北江啊北江。 你舒适。你宜居。 但是你没有活力。 没有生气。 没有梦想。
    0 赞 · 53 评论 @第二个思思
  • 女人二十三岁 八五年的时候,这个女人二十三岁。用她自己的话讲,她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在养活自己并且即将开始要养活一个家了。八五年的时候这个女人已经成婚。她后来对我像朋友一样说起为什么要嫁给那个男人的时候,她哈哈大笑,笑声是一种得意,笑出一种在时光中验证出的正确性,一种自豪。然后她狡猾地说,她也没怎么多想,她就想找一个家里离学校比较近的地方,好方便以后孩子们上学。哈哈哈哈哈··· 她是二十三岁结的婚。她跟我讲起她的事的时候,甚至她在任何时候也总是把我当做小孩子,她却是觉得自己老了,自己就该那样老的。她说,结婚的那天她要嫁的那个男人,因长期的家贫,男人结婚的时候穿的也是满是补丁的衣服。起初女人在结婚当天是不愿意嫁他的。不是这个女人嫌弃男人贫穷,女人从小家境就好。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周围的小朋友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这个女人就穿着她爸给她买的“的确良”做的衬衣招摇过市了。这个女人的气质在她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显现。 结婚当天这个女人就在自己家里等着要来接她回新家的男人。左等右等,等了又等,一等再等,已经日上竿头了,还没有把男人给等来。这个女人倒是不急,急的是她的家人。她喊上一个自家的兄弟,她的大弟弟,又或者是另外一个别的什么人,撂下一句狠话:你让他来接我。要不然我就不嫁了。 男人家一听,懵了。从来他们村便没有这样的风俗。村上哪个男人结婚不是女人自己过去男人家的吗?反了反了。现在这个女人胆大包天,居然要男人亲自去接,结婚就这么嚣张了,以后这男人还治得了这女人吗?不去,绝对不能去。从来便没有这样的先例嘛!男人家的人议论纷纷。然而男人家始终是个敦厚,老实巴交过日子的家庭。这个男人听着周围的话,心一横,蹦出了一句:好。我去接她。按照我的理解,这个男人从此便都在女人的掌握之中了。 这个男人便骑了一辆借来的“大东风”自行车往女人家去。“大东风”并不是车牌,只是一个形容词。只因为在我小时看来,自行车庞大无比,把手与坐垫还连着一条横梁,我们小孩子要骑车就得把腿扭曲,把右脚从横梁下的空间里伸过去才能让脚接触到脚踏。由此得名。 男人女人的家相隔不远。男人所在的村子叫“西联”。男人从家出来,穿过一片森林,上公路,大概四五公里经过一条大桥便到了镇上——西牛。沿着西牛唯一的长街前进,再过四五公里又一座小桥,便到那女人家了。女人的家叫得很有意思——楼下。 男人到女人家了。男人老实,拘谨,紧张,不会说话。要不是女人家的一番哄一番劝,谁也不知道女人最后是否跟上了男人的车,跟男人回家。 女人终于上了男人的车。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面,整个过程由始到终女人的手从来没有碰着男人的腰,也没有开口说一句话。我从这里,这个女人身上看出了自己倔强的影子。女人就这样跟着男人回家了。拜堂。敬酒。醉酒。哄闹。入夜。归于沉静。 女人第二年便怀了我。用她的话说就是第二年开始就一年一个,生了三年,也就是生了我三姐弟。这个女人后来告诉我,她快要生我的时候还在土地里干农活,突然肚子就痛了。她踉踉跄跄忍着疼痛喊人,被人送回了家。可能是第一胎,没什么经验,闹到大半夜了,我还躲在她肚子里不愿出来。后来可能我呆肚子里也累了,饿了,总算出来了。以后我就常想,是不是因为当初我妈生我的时候这么疼痛这么缓慢,我在她肚子里的时候就感应到这种特质并且学习到了,所以才成为今天这样能够感受疼痛与慢吞吞的我吗? 等我最小的弟弟也出世了,有一天女人就对男人说,我们不能再呆在这个地方了。不能再靠做农活赚钱。我要去学一门手艺。于是女人就把我三姐弟放在我爷爷奶奶家,男人便陪着她去英德我姑婆家。女人住了下来,问姑婆借了些钱,找了一家工厂,学起裁缝来。男人安顿好女人后,就回家去了。 后来女人也说起她学裁缝的时候很努力,很艰难。有一次寒冬弟弟半夜发高烧了,急坏了男人。男人半夜抱起弟弟去大队里敲卫生站的门,咚咚地响。这是男人在弟弟病好了之后才告诉女人的。也就这么一件简单的事,女人愈加相信自己当初的判断,并且在后来一连串的事故中愈加证实了男人这一可靠的品质。 女人学成归来。要在村子里开个自家的裁缝店。专给人定制衣服。可是连入货买布料的钱都没有,怎么办呢?借。有一个男人的兄弟很看得起男人和女人,借给了他们一千块。生意就这样做起来了。 先是第一年。还清了男人兄弟的帐,还积累了一些买布料的资金。有了一千多的存款。第二年,弟弟大病了一场,村里的卫生站医治不了,英德的医院医治不了,便被带到了韶关,天天打点滴,天天吃药。用了一千多块钱,存款全都用光了。第三年再存。第四年便把店铺从村子里搬了地方。生意又好了许多。第五年第六年存了一万多钱,买了一块地皮,钱又没了。第七年第八年,在地皮上面把房子建起来了。但是却没钱装修了。 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五年十年,直至今日,女人已经做裁缝做了二十年了。她现在还在经营着她的铺子。只是她开始老了。开始偶尔对我说要我帮她染发了。又开始对我说现在生意不好做了,你们三姐弟也快读完书了,我和你爸可以轻松一些了。又说最近总去喝别人家的喜酒,看到比你小的人都结婚了有小孩了,心里就想什么时候也让别人来喝我们家的喜酒?又说我二十三岁就结婚了,你今年也二十三岁了,遇到适合的就谈谈吧,带回给家里看看,也可以先考虑结婚的事了。又说··· 是啊!又一个女人二十三岁了。这个女人二十三岁了。二十三岁。这个女人怎样了?
    0 赞 · 29 评论 @第二个思思
  • 致HUA同学 阔别N久不上论坛,再上,见HUA同学勤奋,于文化版中发数帖,在此先谢过HUA同学支持之举措。同时亦察觉HUA同学言辞激动,观点强烈,已有掀起对“美术”一番热议之意之潮。也要先谢HUA同学以及参与讨论同学的此等热心。HUA同学亦于明言暗语之中,似乎要跟鄙人切磋切磋(老兄说得这样有品味[size=10.5pt],那拿些你的作品出来让我们开开眼界学习吓吧[size=10.5pt],有交流才会有促进的——[size=10.5pt]HUA同学言论),决出一高下来。鄙人虽不才,但不应[size=10.5pt]HUA同学之邀请与之交流几句,恐怕就要遭人笑柄了吧!?特于此请[size=10.5pt]HUA同学耐心,让鄙人慢慢告知心中所想。[size=10.5pt] 遂将[size=10.5pt]HUA同学帖子中鄙人不赞同之言论摘抄如下,好一一辩驳,提出反对的意见。[size=10.5pt] [size=10.5pt] 鄙人浅薄的反对意见:[size=10.5pt]HUA同学在帖子“看看当今中国画坛什么是顶尖级高手,你就不会再说外国月亮总是最圆”中放上了她认为是代表中国绘画最高水平的绘画作品。很可惜,鄙人学识浅薄,只于此中认出冷军和陈丹青的绘画。剩余的认为并不能首先把我打动,即使是罗中立的《父亲》也如此。暂不管那些约定成俗的评论,有一句话说“批评在有批评能力的人笔下才成批评。”窃以为评论也同样的道理吧? 在这也想问HUA同学,评论某人某人是高手与否,如果有标准,那你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你的标准自是由你来定的,但如果放眼开一些,面对市面上的种种绘画现象,流派,是高手与否又是由谁人定夺,谁人下定论呢? “放在任何一间世界级博物馆也毫不逊色”,敢问HUA同学去过多少家“世界级博物馆”,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顶级艺术品,还请指教。 为什么中国的画卖不起高价?这个单凭“中国还算是穷国”只怕也有些片面。中国怎样被界定为“穷国”“富国”,判定的依据是什么呢?是那些自己也不富裕,但是心里上却满足又自豪地聊着国家又捐助了多少多少钱给经济危机的美国的老太太吗?是听着国家宣传喉舌的话语“中国又创造了多少多少GDP”,却不知道美国失业的人拿着政府的补贴金也能在中国过着休闲自在贵族一般的生活的那些中国人吗?这样说也是很不全面的。如果HUA同学或者对这一点也有兴趣的话我们当然也可以再单就这方面讨论一番。画能不能卖得高价那是要看谁的画,也看画这个主人有没有刚好有这样的气运。市场价格依鄙人浅见,以为价格大部分只能代表名气。价格,这些怪现象~潜规则,不止出现在绘画作品上,HUA同学见识比我多许多,对这方面的了解应该也比我多的吧? [size=10.5pt]HUA同学能解释一下“集各家之长”集的是哪具体几家哪具体之长吗?我自己的经验是当我在学习西方美术史的时候被告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如何如何,有什么“三杰”,随后只粗略介绍这“三杰”的作品,其余一律被忽略之时,并不意识到这只是一种最粗知的认识。现在反省过来,这种粗线条的认知方式,没有感情,太过注重某几个人都不助于去了解整个时期的全貌,不助于去理清绘画的传承,延续。所以请[size=10.5pt]HUA同学具体解释一下?[size=10.5pt] “西画丰富真实性”说的又是什么呢?如果[size=10.5pt]HUA同学专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后来的写实绘画,那这句话当之无愧是成立的。但是西方艺术史就只有这两种绘画吗?听[size=10.5pt]HUA同学的意思像是整个西方艺术史中就只有“丰富真实性”存在。那文艺复兴后来的印象派呢?达达呢?冷热抽象呢?装置呢?观念呢?行为呢?要知道这些在作品呈现上可都不是“真实”的哦![size=10.5pt] “国画工笔严谨写意性”这同上也是一个模棱两可,甚至可以说是搞不清楚国画概念意思的词语。鄙人理解不了[size=10.5pt]HUA同学此话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按照我理解的字面意思,是不是说国画同时能“严谨”也能“写意”?还望[size=10.5pt]HUA同学解释。[size=10.5pt] “获得中国美协的认可,本人认为这才是配称大师的基础”。此言差矣吧?真不好意思。[size=10.5pt]HUA同学视为信仰的中国美术家协会恰恰是鄙人最不重视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也算是一种行政景观吧?它是“[size=10.5pt]中共中央书记处领导,中共中央宣传部代管”(网络百度介绍用语)的。以前的美协有一大群有学识有权的人担任评委,掌控局势。自是好。[size=10.5pt] [size=10.5pt]可是,[size=10.5pt]HUA[size=10.5pt]同学不见体系之外的力量吗?当年被官方沙龙拒绝在外的印象派,如今不是随着时间的沉淀而熠熠发光吗?当年反对印象派的官方沙龙展览上展出的作品,以及绘画的作者,不是早已经被历史的流沙洗涤近尽了吗?梵高,当时的社会,除了他弟弟,有谁在乎过他?席勒,他画裸体少女的时候还被人们告进法院,还被焚毁绘画作品呢?伦勃朗呢?晚年的时候不是生活所迫去给正一笔一画学着他绘画技巧的学生当模特吗?这些人不见得当时就被承认是大师了吧?不说这些远的,就说中国的美协。[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当下的美协谁人掌管我不清楚。所以没有说话权。但是近日听得一个朋友说起他老师的事。他说他老师用了几年时间去研究历届在美协中获得金奖的人的获奖作品。研究它们的色彩构成,画面构成,画面隐喻,绘画技法,然后自己按照总结出来的经验画了一张作品送去参展。毫不意外地也获得金奖。这个老师的姓名恕我不便相告。我倒是愿意这样去理解这个老师的作为:或者这作为倒可以称上是行为艺术。这个老师或者是在应证这样一个美协的模式,你了解它,吃透它,用它的规则去做便可被接纳,被金奖,被扬名。[size=10.5pt] [size=10.5pt]说实在话,美协是给年轻的人提供不少露脸和成名的机会。美协仍然是属于当下中国的主流艺术机构,它自己的主张,展览有主题,规规矩矩,正正经经,产业链也很庞大,养活了一大群的人和一大批刚出道没钱没权的艺术家。但是也很多野生的不入主流的艺术团体,它们同样生机勃勃,野火烧不尽。主流与非主流,是非功过,等着后人评论吧。[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size=10.5pt]比体能,比记忆能力,比跑步速度等等也是成立的。但是放在绘画方面,能比吗?能比的话比的是什么呢?是比谁画苹果画得更像更真实吗?或者比谁画的画多吗?还是比画石膏的造型谁更把握得好[size=10.5pt]?[size=10.5pt]鄙人浅见,绘画这些创作,包括文学,包括音乐,戏剧等等艺术形式,从来都是个人的事情。像鲁迅,谁要跟他比试说看看谁更能把中国当时的社会更好地呈现出来[size=10.5pt]?[size=10.5pt]像张爱玲,也有谁说要跟她比比看看谁更能把时光停留在她所在的那个时代?绘画不也同样的道理吗[size=10.5pt]?[size=10.5pt]除却文革时期典型的红色样式,清一色的是政府宣传政府这个特殊时期外,绘画不也从来是个人的事吗?至于个人关心的是什么,画的表现的是什么,那又另当别论了。[size=10.5pt] [size=10.5pt]所以鄙人理解[size=10.5pt]HUA[size=10.5pt]同学言语中有种要切磋切磋的意思(老兄说得这样有品味[size=10.5pt],那拿些你的作品出来让我们开开眼界学习吓吧[size=10.5pt],有交流才会有促进的——[size=10.5pt]HUA同学言论。[size=10.5pt]或者我理解错了,还请[size=10.5pt]HUA[size=10.5pt]同学指正),那不摆些画作上来只怕会被很多支持[size=10.5pt]HUA[size=10.5pt]同学的同学们所唾骂,鄙视。现就把几幅平日练笔放上来跟[size=10.5pt]HUA[size=10.5pt]同学交流交流。自知画的不好。心想,各位看了必少不了一番冷嘲热讽吧?哈哈哈哈哈哈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另外,我想应该要声明一点:[size=10.5pt] [size=10.5pt]第一,我不是所谓“搞艺术的”。亦不敢称与谁同道。我只是一个学过几年绘画,如今无所事事地生活着的人。在论坛中只是提出以及表达我的反对精神。这样解释是多余的了?[size=10.5pt] [attach]51258[/attach] [attach]51259[/attach] [attach]51260[/attach] [attach]51261[/attach] [attach]51262[/attach] [attach]51263[/attach] [attach]51264[/attach] [attach]51265[/attach] [attach]51266[/attach] [attach]51267[/attach] [attach]51268[/attach] [attach]51269[/attach] [attach]51282[/attach] [attach]51283[/attach] [attach]51284[/attach] [attach]51289[/attach]
    0 赞 · 30 评论 @第二个思思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