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薄荷糖。她叫棉花糖。


她很特别。她很奇怪。她很极端。她喜欢跟陌生人说话。
她是薄荷糖。她是棉花糖。她不属于任何人。
她说她想有个小房子。终于,她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房子。小房子从此锁住了她的心。我再也看不到她的表情。她说她很忙。是的。每个人都跟我说很忙。所以她也应该忙碌。她说她应该成为作家的,要不就是画家。我想她的梦想就像她的决心一样,永远跟随她。于是。这个社会现实肮脏小气,她也把自己给封闭。
她希望自己安静的生活也害怕过于安静的生活。女人。我只希望她身边她认为好的女人可以带给她安全感。
她问我可以带她走吗?如果我可以带她走的话就休学。结果她没有。因为不可以所以没休。她做得对,她不是一个人。她跟我不一样。
世界变了,污染了我们的心。连“我爱你”说出来也觉得虚伪。所以,我觉得自己贫穷了。因为只有她会对着我说“我爱你”。
突然有一天我好想做她的陌生人。陌生人可以让她如此没有私心没有戒心的交谈,那么快乐。就算是掩藏的快乐我也希望自己拥有。所以,我希望是她的陌生人。而我们不是因为太过熟悉而陌生,是因为改变而陌生。
世界每天讲述这样一些让人难懂的生活,掩藏得不留痕迹却有无数的裂缝让人窥视到那已经伤痕累累了的心伤。要怎么接受,这个世界里忽然遗留的结局。沉默了又沉默。
当别人嘲笑自己的角色愚蠢的时候,是否也懂得了他人的悲伤还有自己一直躲在一旁不出声的寂寞? 不知道。 假装。 然后就跟随时间一起老去,老去了容颜  时间却还在嬉戏不懂你的感伤。   于是,我也学会了转身就走不回头的那个背影,把那刻可能发生的事情全部给背下来。而后翻开来看的时候,只有自己的脚步声而已。仅此而已。
“没有人会一直拥有谁,也没有人会一直失去谁。失去的只是一起生活的机会。”
世界的结尾我只留下这一句话。或许我本来就不曾拥有所以才难言失去。
我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有的时候因为自私所以把一切都给忽略于是才一无所有。我常常对自己说,不要说自己一无所有。可是。言不由衷的感觉渺茫又苦涩。撇不下的忧伤令自己不那么做。于是。我开始学会沉默。就连笑也要戴着面具。不再真实。抑无法再追求。这个世界本来就不适合我。我只有宽容。而我又如何教别人宽容世界宽容自己? 如何教别人不逃避不改变不忧伤?
当世界不知不觉的变了,有时候我怀念以前的我。很怀念以前的日子。我多不舍得多不想懂得。。。
薄荷糖,我爱你。
唱一首忧伤恋曲。所有的。再见。
她叫棉花糖。
      她不特别,只是有点奇 怪。她很极端但是也很平常,只不过是喜欢和陌生人说话。
      她是薄荷糖。她是棉花糖。她不属于任何人。甚至她也不属于她自己。
      她说她想有个小房子。终于,她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房子。小房子从此锁住了她的心。从此没人能看到她的表情。她对谁都说她很忙,每个人都说自己很忙,于是她也在忙。她跟她说她会吸着烟在蔓延着寂寞的黑夜里蜕变为一个作家。或者是一个画家。她是自己的世界里的流浪者。那样她会很快乐。因为一无所有,因为包容万物。
她的薄荷糖不知道她的私心。她从来不让她知道。她以为她的境地不可以告人。尤其是薄荷糖。她的薄荷糖把她的孤僻当成是特别,把她的极致的软弱和强硬当成了是特别。薄荷糖不知道她的寂寞比她的更甚。她的可以跟她说跟她写。可是,她的呢?她连她都失去了啊。她连自己都失去了啊。
      她问薄荷糖能不能带她走。后来她反悔了。她说因为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谁又是一个人谁又不是一个人?一个人是自己制造的一个人,一群人也是自己给予的一群人。可是她就对她说她不是自己一个人。她也就相信了她不是自己一个人。谁都可以是自己一个人也可以不是自己一个人。
      她终于过上了一个人的生活。她在自己的生活里发霉发臭。她把手机摔了。不拉网线。没人能找到她。她不能。没人能找到她。她让自己在假设的绝望里试图真实生存。她以为这才是真实的生存。生活的本质是绝望。她这样想。她这样想的时候薄荷糖来找她。
她想她让薄荷糖失望了。薄荷糖走后她继续她的孤僻。然后在某天收拾东西的东西,她看见了薄荷糖写下的一句话:我用谁的手抚摩自己。她看见她画在纸张上的薄荷糖自己。她哭了。悲痛一起涌上心头。她以为她们是相通的。但是互相理解不了。因为有人不愿意妥协。如果微笑也算是一种妥协的话。她不让自己妥协。她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她。就是这样的一种近乎执拗的顽固。薄荷糖走了。来的带着伤来走的带着伤走。继续留下的继续负伤留下。
      可是突然有一天她释然了。像它莫名其妙来袭的时候一样它又莫名其妙地好了。她没跟薄荷糖说她好了她可以过来这里玩了。她没跟她说任何的话。她上她的日记里发现她的死亡日记。似曾相识的死亡日记。
她想象着她的那种绝望与冷静。那种无所牵挂的高高在上的冷静。这种冷静有一种威慑众人的强大力量,让每一个窥视到这种冷静的人心生敬佩。她在心里默默地被这种力量所折服。然后她想,暴风雨就快来临了。
     她没告诉她她在哭泣的时候为她做了一件事。她用她画的那几个头像和那几个字做成了一张画。她在上面写到你用谁的手抚摩自己。还有一句最重要的话是给房子心。当然她不知道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或者她也是知道的。只是情绪不对的时候什么能够知晓的事情都会变模糊而已。就好象明明知道不只有绝望是生活的本质一样。单一的都是构不成本质的。我能这样说吗?快乐或者也许是生活的本质?
     偶尔之中你发现了她的秘密。原来她有的是两个的她。绝望只是其中的一个她。另一个的她过着不愠不火的日子。过着似乎是正常的日子。可是你们又怎么去介定什么样的日子才可以称作是正常的日子呢?什么样的生活又能被称为脱离正常的日子呢?不如意的日子就会只剩下悲伤与绝望吗?或者直接点说是逃离?逃离完之后又怎样呢?生活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生活会让一个人学会控制悲伤控制绝望。当某一天她发现她的绝望又回来了。但是她想,我要控制自己的绝望,要开心。这样你们要笑我幼稚了吗?这样想的时候她就想,她死了。这样想的时候棉花糖就想,棉花糖已经死去了。
      她想起高中有一次写作文。作文题目是这样的:如果三天后就是世界末日,你最希望做的事是什么。她一看就哭了。她在心里想,如果三天后就是世界末日,她情愿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知道。她会装做什么事情都不知道。没有人会恐慌没有会评论没有人会哭泣。她也不会特别对谁好。世界一切照常。然后第三天的晚上全世界都在睡着了的时候,也是全世界都不会再醒了的时候。她想她会笑着睡着的。
我也是在深深地爱着你们啊。
      薄荷糖。
      唱一首轻欢的歌。一切将重现。
      我爱你。
写下你的评论...
7
烫烫 2009-12-27 22:10   #4楼

有点乱了,可能是没用心去看。dd63001
第二个思思 2009-12-28 11:20   #5楼

哈哈哈哈哈  是写得有点乱。我都自乱阵脚哈哈哈哈
kiss 2009-12-28 12:10   #6楼

曾经在游戏里面拥有一个id,草莓棉花糖
狩猎者老白 2010-01-05 10:34   #7楼

很久没读过这样的文章了,年轻时我也作了差不多同样的一篇.
作此文的人,是很痛苦的,而读它的人,也将是掀起掩藏内心覆盖物与作者一起痛苦.
第二个思思 2010-01-13 11:17   #8楼

看你再发信息。
第二个思思 2010-01-18 09:57   #9楼

很久没读过这样的文章了,年轻时我也作了差不多同样的一篇.
作此文的人,是很痛苦的,而读它的人,也将是掀起掩藏内心覆盖物与作者一起痛苦.
狩猎者老白 2010-01-21 13:06   #10楼

能呻吟也是好事。
呻吟不一定会输过歌唱。
有一个叫吕坤的,就写过一本书,叫《呻吟语》,但我只是喜欢他的序。
北江文化本版热帖-
  • happy 发表于 2008-08-31, 329 回复

    happy everyday

    开此贴,除了写写心情心语外,当然还支持下本地论坛啦! 第一天报道,希望有好的心情!... 阅读全文
  • happy 发表于 2008-09-09, 167 回复

    《点点滴滴》

    因为我的仔仔乳名叫点点,开这个贴,主要是记录他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 口述:点点 代笔:happy!... 阅读全文
  • 林风 发表于 2011-08-25, 151 回复

    八碑墓(大结局了)

    秋意早起,凉风阵阵萧萧刮过山岗,吹落一大片一大片枯黄的树叶,这树叫细叶相思树,除了山顶一条长长的防风带外,其余的就是凌乱地生长在这乱葬岗的坟墓之间。相思树长得笔直笔直的,是这里常种的防风树,树木高大,听说这片树林已经种了十几年了,埋在这里的先人更是很久很久的年代,其中一座最为古老,它孤怜怜地坐立在山顶与山腰之间,可能就是“七上八落”的位置,它远离墓群,其实是墓群远离它,因为它比这里的墓群所有的墓都要早,甚至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埋葬在这里,它像是这里的王者霸主,但它看上去却是那么的凄凉、孤独!四周没有一棵高大的树木,只有杂草丛生,而且这里生长的草是出奇的高大,基本把它隐藏起来,很明显它已经太久没有人来拜祭了,偶尔阵风稍大吹低杂草,隐约可见残旧的灰砂白墙,让人感觉到它是哪么的神秘莫测,哪么的阴森,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慌,如果是一两三个路人经过都会远远的兜个转儿走。... 阅读全文
  • 关于作者-
    第二个思思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北江缺乏的文化 北江有酒吧。有KTV。有山坡。有沦洲。有连江路。还有什么? 在你们眼中,北江有着让你们感觉舒适的一切。 但是,北江没有一座像样的美术馆。歌剧院。博物馆。画廊。 甚至没有一座像样的电影院。甚至是书店。 北江啊北江。 你舒适。你宜居。 但是你没有活力。 没有生气。 没有梦想。
    0 赞 · 53 评论 @第二个思思
  • 女人二十三岁 八五年的时候,这个女人二十三岁。用她自己的话讲,她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在养活自己并且即将开始要养活一个家了。八五年的时候这个女人已经成婚。她后来对我像朋友一样说起为什么要嫁给那个男人的时候,她哈哈大笑,笑声是一种得意,笑出一种在时光中验证出的正确性,一种自豪。然后她狡猾地说,她也没怎么多想,她就想找一个家里离学校比较近的地方,好方便以后孩子们上学。哈哈哈哈哈··· 她是二十三岁结的婚。她跟我讲起她的事的时候,甚至她在任何时候也总是把我当做小孩子,她却是觉得自己老了,自己就该那样老的。她说,结婚的那天她要嫁的那个男人,因长期的家贫,男人结婚的时候穿的也是满是补丁的衣服。起初女人在结婚当天是不愿意嫁他的。不是这个女人嫌弃男人贫穷,女人从小家境就好。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周围的小朋友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这个女人就穿着她爸给她买的“的确良”做的衬衣招摇过市了。这个女人的气质在她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显现。 结婚当天这个女人就在自己家里等着要来接她回新家的男人。左等右等,等了又等,一等再等,已经日上竿头了,还没有把男人给等来。这个女人倒是不急,急的是她的家人。她喊上一个自家的兄弟,她的大弟弟,又或者是另外一个别的什么人,撂下一句狠话:你让他来接我。要不然我就不嫁了。 男人家一听,懵了。从来他们村便没有这样的风俗。村上哪个男人结婚不是女人自己过去男人家的吗?反了反了。现在这个女人胆大包天,居然要男人亲自去接,结婚就这么嚣张了,以后这男人还治得了这女人吗?不去,绝对不能去。从来便没有这样的先例嘛!男人家的人议论纷纷。然而男人家始终是个敦厚,老实巴交过日子的家庭。这个男人听着周围的话,心一横,蹦出了一句:好。我去接她。按照我的理解,这个男人从此便都在女人的掌握之中了。 这个男人便骑了一辆借来的“大东风”自行车往女人家去。“大东风”并不是车牌,只是一个形容词。只因为在我小时看来,自行车庞大无比,把手与坐垫还连着一条横梁,我们小孩子要骑车就得把腿扭曲,把右脚从横梁下的空间里伸过去才能让脚接触到脚踏。由此得名。 男人女人的家相隔不远。男人所在的村子叫“西联”。男人从家出来,穿过一片森林,上公路,大概四五公里经过一条大桥便到了镇上——西牛。沿着西牛唯一的长街前进,再过四五公里又一座小桥,便到那女人家了。女人的家叫得很有意思——楼下。 男人到女人家了。男人老实,拘谨,紧张,不会说话。要不是女人家的一番哄一番劝,谁也不知道女人最后是否跟上了男人的车,跟男人回家。 女人终于上了男人的车。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面,整个过程由始到终女人的手从来没有碰着男人的腰,也没有开口说一句话。我从这里,这个女人身上看出了自己倔强的影子。女人就这样跟着男人回家了。拜堂。敬酒。醉酒。哄闹。入夜。归于沉静。 女人第二年便怀了我。用她的话说就是第二年开始就一年一个,生了三年,也就是生了我三姐弟。这个女人后来告诉我,她快要生我的时候还在土地里干农活,突然肚子就痛了。她踉踉跄跄忍着疼痛喊人,被人送回了家。可能是第一胎,没什么经验,闹到大半夜了,我还躲在她肚子里不愿出来。后来可能我呆肚子里也累了,饿了,总算出来了。以后我就常想,是不是因为当初我妈生我的时候这么疼痛这么缓慢,我在她肚子里的时候就感应到这种特质并且学习到了,所以才成为今天这样能够感受疼痛与慢吞吞的我吗? 等我最小的弟弟也出世了,有一天女人就对男人说,我们不能再呆在这个地方了。不能再靠做农活赚钱。我要去学一门手艺。于是女人就把我三姐弟放在我爷爷奶奶家,男人便陪着她去英德我姑婆家。女人住了下来,问姑婆借了些钱,找了一家工厂,学起裁缝来。男人安顿好女人后,就回家去了。 后来女人也说起她学裁缝的时候很努力,很艰难。有一次寒冬弟弟半夜发高烧了,急坏了男人。男人半夜抱起弟弟去大队里敲卫生站的门,咚咚地响。这是男人在弟弟病好了之后才告诉女人的。也就这么一件简单的事,女人愈加相信自己当初的判断,并且在后来一连串的事故中愈加证实了男人这一可靠的品质。 女人学成归来。要在村子里开个自家的裁缝店。专给人定制衣服。可是连入货买布料的钱都没有,怎么办呢?借。有一个男人的兄弟很看得起男人和女人,借给了他们一千块。生意就这样做起来了。 先是第一年。还清了男人兄弟的帐,还积累了一些买布料的资金。有了一千多的存款。第二年,弟弟大病了一场,村里的卫生站医治不了,英德的医院医治不了,便被带到了韶关,天天打点滴,天天吃药。用了一千多块钱,存款全都用光了。第三年再存。第四年便把店铺从村子里搬了地方。生意又好了许多。第五年第六年存了一万多钱,买了一块地皮,钱又没了。第七年第八年,在地皮上面把房子建起来了。但是却没钱装修了。 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五年十年,直至今日,女人已经做裁缝做了二十年了。她现在还在经营着她的铺子。只是她开始老了。开始偶尔对我说要我帮她染发了。又开始对我说现在生意不好做了,你们三姐弟也快读完书了,我和你爸可以轻松一些了。又说最近总去喝别人家的喜酒,看到比你小的人都结婚了有小孩了,心里就想什么时候也让别人来喝我们家的喜酒?又说我二十三岁就结婚了,你今年也二十三岁了,遇到适合的就谈谈吧,带回给家里看看,也可以先考虑结婚的事了。又说··· 是啊!又一个女人二十三岁了。这个女人二十三岁了。二十三岁。这个女人怎样了?
    0 赞 · 29 评论 @第二个思思
  • 致HUA同学 阔别N久不上论坛,再上,见HUA同学勤奋,于文化版中发数帖,在此先谢过HUA同学支持之举措。同时亦察觉HUA同学言辞激动,观点强烈,已有掀起对“美术”一番热议之意之潮。也要先谢HUA同学以及参与讨论同学的此等热心。HUA同学亦于明言暗语之中,似乎要跟鄙人切磋切磋(老兄说得这样有品味[size=10.5pt],那拿些你的作品出来让我们开开眼界学习吓吧[size=10.5pt],有交流才会有促进的——[size=10.5pt]HUA同学言论),决出一高下来。鄙人虽不才,但不应[size=10.5pt]HUA同学之邀请与之交流几句,恐怕就要遭人笑柄了吧!?特于此请[size=10.5pt]HUA同学耐心,让鄙人慢慢告知心中所想。[size=10.5pt] 遂将[size=10.5pt]HUA同学帖子中鄙人不赞同之言论摘抄如下,好一一辩驳,提出反对的意见。[size=10.5pt] [size=10.5pt] 鄙人浅薄的反对意见:[size=10.5pt]HUA同学在帖子“看看当今中国画坛什么是顶尖级高手,你就不会再说外国月亮总是最圆”中放上了她认为是代表中国绘画最高水平的绘画作品。很可惜,鄙人学识浅薄,只于此中认出冷军和陈丹青的绘画。剩余的认为并不能首先把我打动,即使是罗中立的《父亲》也如此。暂不管那些约定成俗的评论,有一句话说“批评在有批评能力的人笔下才成批评。”窃以为评论也同样的道理吧? 在这也想问HUA同学,评论某人某人是高手与否,如果有标准,那你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你的标准自是由你来定的,但如果放眼开一些,面对市面上的种种绘画现象,流派,是高手与否又是由谁人定夺,谁人下定论呢? “放在任何一间世界级博物馆也毫不逊色”,敢问HUA同学去过多少家“世界级博物馆”,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顶级艺术品,还请指教。 为什么中国的画卖不起高价?这个单凭“中国还算是穷国”只怕也有些片面。中国怎样被界定为“穷国”“富国”,判定的依据是什么呢?是那些自己也不富裕,但是心里上却满足又自豪地聊着国家又捐助了多少多少钱给经济危机的美国的老太太吗?是听着国家宣传喉舌的话语“中国又创造了多少多少GDP”,却不知道美国失业的人拿着政府的补贴金也能在中国过着休闲自在贵族一般的生活的那些中国人吗?这样说也是很不全面的。如果HUA同学或者对这一点也有兴趣的话我们当然也可以再单就这方面讨论一番。画能不能卖得高价那是要看谁的画,也看画这个主人有没有刚好有这样的气运。市场价格依鄙人浅见,以为价格大部分只能代表名气。价格,这些怪现象~潜规则,不止出现在绘画作品上,HUA同学见识比我多许多,对这方面的了解应该也比我多的吧? [size=10.5pt]HUA同学能解释一下“集各家之长”集的是哪具体几家哪具体之长吗?我自己的经验是当我在学习西方美术史的时候被告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如何如何,有什么“三杰”,随后只粗略介绍这“三杰”的作品,其余一律被忽略之时,并不意识到这只是一种最粗知的认识。现在反省过来,这种粗线条的认知方式,没有感情,太过注重某几个人都不助于去了解整个时期的全貌,不助于去理清绘画的传承,延续。所以请[size=10.5pt]HUA同学具体解释一下?[size=10.5pt] “西画丰富真实性”说的又是什么呢?如果[size=10.5pt]HUA同学专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后来的写实绘画,那这句话当之无愧是成立的。但是西方艺术史就只有这两种绘画吗?听[size=10.5pt]HUA同学的意思像是整个西方艺术史中就只有“丰富真实性”存在。那文艺复兴后来的印象派呢?达达呢?冷热抽象呢?装置呢?观念呢?行为呢?要知道这些在作品呈现上可都不是“真实”的哦![size=10.5pt] “国画工笔严谨写意性”这同上也是一个模棱两可,甚至可以说是搞不清楚国画概念意思的词语。鄙人理解不了[size=10.5pt]HUA同学此话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按照我理解的字面意思,是不是说国画同时能“严谨”也能“写意”?还望[size=10.5pt]HUA同学解释。[size=10.5pt] “获得中国美协的认可,本人认为这才是配称大师的基础”。此言差矣吧?真不好意思。[size=10.5pt]HUA同学视为信仰的中国美术家协会恰恰是鄙人最不重视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也算是一种行政景观吧?它是“[size=10.5pt]中共中央书记处领导,中共中央宣传部代管”(网络百度介绍用语)的。以前的美协有一大群有学识有权的人担任评委,掌控局势。自是好。[size=10.5pt] [size=10.5pt]可是,[size=10.5pt]HUA[size=10.5pt]同学不见体系之外的力量吗?当年被官方沙龙拒绝在外的印象派,如今不是随着时间的沉淀而熠熠发光吗?当年反对印象派的官方沙龙展览上展出的作品,以及绘画的作者,不是早已经被历史的流沙洗涤近尽了吗?梵高,当时的社会,除了他弟弟,有谁在乎过他?席勒,他画裸体少女的时候还被人们告进法院,还被焚毁绘画作品呢?伦勃朗呢?晚年的时候不是生活所迫去给正一笔一画学着他绘画技巧的学生当模特吗?这些人不见得当时就被承认是大师了吧?不说这些远的,就说中国的美协。[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当下的美协谁人掌管我不清楚。所以没有说话权。但是近日听得一个朋友说起他老师的事。他说他老师用了几年时间去研究历届在美协中获得金奖的人的获奖作品。研究它们的色彩构成,画面构成,画面隐喻,绘画技法,然后自己按照总结出来的经验画了一张作品送去参展。毫不意外地也获得金奖。这个老师的姓名恕我不便相告。我倒是愿意这样去理解这个老师的作为:或者这作为倒可以称上是行为艺术。这个老师或者是在应证这样一个美协的模式,你了解它,吃透它,用它的规则去做便可被接纳,被金奖,被扬名。[size=10.5pt] [size=10.5pt]说实在话,美协是给年轻的人提供不少露脸和成名的机会。美协仍然是属于当下中国的主流艺术机构,它自己的主张,展览有主题,规规矩矩,正正经经,产业链也很庞大,养活了一大群的人和一大批刚出道没钱没权的艺术家。但是也很多野生的不入主流的艺术团体,它们同样生机勃勃,野火烧不尽。主流与非主流,是非功过,等着后人评论吧。[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size=10.5pt]比体能,比记忆能力,比跑步速度等等也是成立的。但是放在绘画方面,能比吗?能比的话比的是什么呢?是比谁画苹果画得更像更真实吗?或者比谁画的画多吗?还是比画石膏的造型谁更把握得好[size=10.5pt]?[size=10.5pt]鄙人浅见,绘画这些创作,包括文学,包括音乐,戏剧等等艺术形式,从来都是个人的事情。像鲁迅,谁要跟他比试说看看谁更能把中国当时的社会更好地呈现出来[size=10.5pt]?[size=10.5pt]像张爱玲,也有谁说要跟她比比看看谁更能把时光停留在她所在的那个时代?绘画不也同样的道理吗[size=10.5pt]?[size=10.5pt]除却文革时期典型的红色样式,清一色的是政府宣传政府这个特殊时期外,绘画不也从来是个人的事吗?至于个人关心的是什么,画的表现的是什么,那又另当别论了。[size=10.5pt] [size=10.5pt]所以鄙人理解[size=10.5pt]HUA[size=10.5pt]同学言语中有种要切磋切磋的意思(老兄说得这样有品味[size=10.5pt],那拿些你的作品出来让我们开开眼界学习吓吧[size=10.5pt],有交流才会有促进的——[size=10.5pt]HUA同学言论。[size=10.5pt]或者我理解错了,还请[size=10.5pt]HUA[size=10.5pt]同学指正),那不摆些画作上来只怕会被很多支持[size=10.5pt]HUA[size=10.5pt]同学的同学们所唾骂,鄙视。现就把几幅平日练笔放上来跟[size=10.5pt]HUA[size=10.5pt]同学交流交流。自知画的不好。心想,各位看了必少不了一番冷嘲热讽吧?哈哈哈哈哈哈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另外,我想应该要声明一点:[size=10.5pt] [size=10.5pt]第一,我不是所谓“搞艺术的”。亦不敢称与谁同道。我只是一个学过几年绘画,如今无所事事地生活着的人。在论坛中只是提出以及表达我的反对精神。这样解释是多余的了?[size=10.5pt] [attach]51258[/attach] [attach]51259[/attach] [attach]51260[/attach] [attach]51261[/attach] [attach]51262[/attach] [attach]51263[/attach] [attach]51264[/attach] [attach]51265[/attach] [attach]51266[/attach] [attach]51267[/attach] [attach]51268[/attach] [attach]51269[/attach] [attach]51282[/attach] [attach]51283[/attach] [attach]51284[/attach] [attach]51289[/attach]
    0 赞 · 30 评论 @第二个思思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