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床小感


    今日。清早。冷。



    辗转反侧于床上,熟睡不得,狠心脱离被窝亦不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赖床罢!木雕,早餐,清晨美景,通通滚一边去。暂且赖够了再说。


    诚然如昨夜与友人发信息所说,盖两张被子,仍不得一丝温暖。纵只要起个身,便可把攀放在椅子上的两件大衣拿起覆盖在被子上的,亦是懒惰。身体如此懒惰,这小破脑瓜却鬼鬼祟祟活动起来了。


    这几日心中一直有个疑团,不能解,直想着亦意同学帖子《发不了帖,我便听歌》究竟何解。是什么样的帖子就这样人间蒸发?不过稍微有些许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实在不是一件稀奇的事。xxx,xxx这样的大活人不也就人间蒸发过吗?明日,或者是你,又或者是我也极有可能被人间蒸发掉。这是一点也不稀奇的。


    赖床中恍然记起近日论坛上有两篇关于钉子户的帖子。(“钉子户”,呵!中国人民创造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近年来创造了多少鲜活的词语啊!)一篇在普罗大众看不见的,没有知情权的“版主管理”板块当中,另一篇就在透明,公开,公正,公平的一板块中。当我第一次胡乱浏览公开版块钉子户的帖子,欲再认真浏览第二遍的时候,帖子不翼而飞了。一瞬间我迷惘起来:莫非我年纪大了,记忆力不管用了,这等事情也记忆不住了吗?又或者我正处于一个与“路不拾遗”大相径庭的时间空间里?哎呀,你看看,我这什么破脑袋!


   “不翼而飞”也是有很多种解释的吧?翻阅2006年版延边人民出版社的《新编学生新华字典》没有不翼而飞的解释。成语词典的解释则是这样的:没长翅膀,竟然能飞。这是本意。意思是说亦意同学关于钉子户的帖子没长翅膀,但是却能像小鸟一样飞走。哇!果真浪漫。某日如果谁人要出游,大可向亦意同学取取经,讨教讨教如何能长出翅膀,便可飞着去旅游了。不仅经济实惠,倘若刚巧男女二人成行,还能落个神仙眷属的美名,岂不快哉?!


    或者我又一厢情愿理解错了:本不是亦意同学的帖子,是别的同学的帖子呢?倘若不是亦意同学的帖子,我便该自己掌嘴了。因为我煽风点火,以讹传讹,不明真相,佛教用语便是犯下了诳语的罪过。我更没有调查,没有实事求是,没有辨证,没有本着“不调查便没有发言权”的宗旨为人处事,没有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便在此大放厥词。就前段时间的事实证明,这样发放不明消息的人也是触犯法律,是要被警告甚至是拘留的。我更简直辜负了党二十多年来的一片苦心栽培了。党从小便亲身用事实谆谆教诲我们:做错事能改就是个好孩子,当然改过了是会得到奖励的。这就是物质诱惑。用诱惑去战胜正直算起来也是与国际接轨了的体现。党还教育我们不要说谎,要做个诚实勇敢的孩子。教育我们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有得到尊重,才能得到威信。今天,怎么就能轻易把党辛辛苦苦灌输给我们的教诲当作一句空话呢?实在太不厚道!!


    想念完亦意同学,然后开始想念行至水尽同学了。前些天在论坛发了个帖子《清晨八点的小插曲》,而没发上论坛多久帖子就被自杀。就在这段被自杀的时间里,有几位同学碰巧看到,并且留言。行至水尽同学的留言中有“官老爷”三个字。今日赖床的时光里,我的小破脑瓜转念一动,想起官老爷来。


   “官老爷”的称谓,今日听起来也非常新鲜的吧?时间这东西可真是非常奇妙,可以把一时间段里风靡的东西完全颠覆,而时过境迁之后,这东西复又重新流行起来,影射着完全有悖于初始的意思。这也是与时俱进的体现吧?与时俱进的又何止这官老爷?连同官老爷有关的事件,物件,不也在俱进着吗?看看,古人不也经常不翼而飞吗?古人不也经常争取自己作为一个人,公民的正当权利吗?古人不也经常半路拦截官老爷的道,下跪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伸冤不是吗?只是今人再也不用拦截官道了,并不是没有冤案了,而是官老爷一出门,自不必说,道路是被会清理的,威武的人民警察严正以待,英姿飒爽,不让人心生羡慕?坐骑也是文明许多的,谁还会给你坐轿子?这样看来,与时俱进也是进行得比较彻底的了。


    而今日,也顾及官老爷的面子,顾及中国人民的形象,早已演化成另一套文明的伸冤的方式——上访。这不?伸冤也与时俱进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大量的事实与真相表明,上访只是用来供媒体正面说说的,供百姓心里念想的,不是用来解决实际的问题的。尤其是那些地震中因豆腐渣而枉送性命的孩子,那些证据与真相,那些相信并且要证明上访这种文明的伸冤方式行之有效的人们,与他们搜集的证据,也被更高高在上的“国家主义”,“集体主义”,“家丑不外扬”等崇高精神光明正大地抹杀,也被和谐了。


    言论自由就跟人生来就自由平等一样,只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精神上的自我安慰。有的人生来就家财万贯,有的人生来就是贵族世家,有的人生来就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毛主席在说如果鲁迅活到新中国成立那个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要打倒鲁迅。民国时候胡适的书都是禁书。李敖可以在电视上在书上说那么多话,因为他的言论亡不了国也亡不了党。今日的许多网站被屏蔽,被关闭,消息来源的被强制切断,帖子被删,都只是延续古人为官为民的一个做法:国家要长久治安,要巩固统治,要富昌强盛,自然顾不了你那少数人民的利益。自然是要牺牲少数人的利益去维护大部分人的利益的。
   
    这样的少数人,他们与你无关,他们的灾难远离你,你触摸不到他们真实的苦痛,你漠不关心。把灯笼高高挂起。只是如果某一天,刚好我们就成为那少数的一部分人的时候,你还会不会期待有人会施予援手,为你声援,拉你一把?
   
    老先生有句说的很漂亮的话:肩起黑暗的闸门,放孩子们到光明里去。话是说的动人极了,可是孩子们长大了半夜被拖出去枪毙。中国大言不惭地要和国际接轨,接的什么轨?自然是文明的轨。现在枪毙也文明了吧?起码已经是名正言顺的枪毙了。今日天气算是明朗些了吧?可是谁知道,都已经阴雨绵绵好几天了,
   
    明日是否突然又一个雷声霹雳,掀起更大的雨潮来?
    那么,春天就要来了吗?我就不会再需要赖床了吧?
写下你的评论...
9
自然风 2010-01-24 17:16   #2楼

好!赖床赖出意思来了!:lol
可惜,俺不爱赖床的,不然估计更有同感了!:)
响铃 2010-01-24 18:03   #3楼

你这一赖床,赖出洋洋洒洒的一大通感想!赖的好,能赖就再赖多几次!难怪叫思思,不知第一个思思是谁?在北江没人认的话,你可以当仁不让!
北江人才辈出!野云、晶晶、墨脱、Happy、莎莎、如今的思思...此起彼伏,星光熠熠!继续,继续!
布衣 2010-01-24 20:45   #5楼
思思很好的文笔!:lol
行至水尽 2010-01-25 00:14   #6楼

“最初他們在追殺共產主義者(非垬幫),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說話, 因為我不是猶太人;后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最后,他們奔我而來,卻再也沒有人為我說話了”
                                                                ——马丁.尼莫拉
肉夹馍 2010-01-25 07:20   #7楼

    那么,春天就要来了吗?我就不会再需要赖床了吧?
春天
赖床才是光明正大的{:5_190:}
迅雨 2010-01-25 08:23   #8楼

有一个美国人去俄国考查访问,他看到很多秘密警察, 人民都很害怕,面无笑容。(这是以前的情况,现在怎样我不知道。)所以他问朋友:「怎么回事?这算什么? 你们什么都不敢说。在美国,我们随时都可以批评政府和总统,不管什么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可以自由批评他们。」那位俄国朋友说:「是啊,在我们这里,随时也都可以自由批评美国总统跟政府。」


徐堵 2010-01-25 12:02   #9楼

好文就得顶一顶{:5_184:}
心花放 2010-01-31 21:42   #10楼

真高!原来懒床可以开拓思维的,那天我也懒一懒,看能不能把世界环游一遍!dd56001
当然 2010-02-01 15:06   #11楼
春天就要来了
北江文化本版热帖-
  • happy 发表于 2008-08-31, 329 回复

    happy everyday

    开此贴,除了写写心情心语外,当然还支持下本地论坛啦! 第一天报道,希望有好的心情!... 阅读全文
  • 关于作者-
    第二个思思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获得 0 次赞同

    获得 0 次喜欢,0 次收藏

  • 参与 0 次公共编辑
  • TA的最新主题
  • 北江缺乏的文化 北江有酒吧。有KTV。有山坡。有沦洲。有连江路。还有什么? 在你们眼中,北江有着让你们感觉舒适的一切。 但是,北江没有一座像样的美术馆。歌剧院。博物馆。画廊。 甚至没有一座像样的电影院。甚至是书店。 北江啊北江。 你舒适。你宜居。 但是你没有活力。 没有生气。 没有梦想。
    0 赞 · 53 评论 @第二个思思
  • 女人二十三岁 八五年的时候,这个女人二十三岁。用她自己的话讲,她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在养活自己并且即将开始要养活一个家了。八五年的时候这个女人已经成婚。她后来对我像朋友一样说起为什么要嫁给那个男人的时候,她哈哈大笑,笑声是一种得意,笑出一种在时光中验证出的正确性,一种自豪。然后她狡猾地说,她也没怎么多想,她就想找一个家里离学校比较近的地方,好方便以后孩子们上学。哈哈哈哈哈··· 她是二十三岁结的婚。她跟我讲起她的事的时候,甚至她在任何时候也总是把我当做小孩子,她却是觉得自己老了,自己就该那样老的。她说,结婚的那天她要嫁的那个男人,因长期的家贫,男人结婚的时候穿的也是满是补丁的衣服。起初女人在结婚当天是不愿意嫁他的。不是这个女人嫌弃男人贫穷,女人从小家境就好。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周围的小朋友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这个女人就穿着她爸给她买的“的确良”做的衬衣招摇过市了。这个女人的气质在她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显现。 结婚当天这个女人就在自己家里等着要来接她回新家的男人。左等右等,等了又等,一等再等,已经日上竿头了,还没有把男人给等来。这个女人倒是不急,急的是她的家人。她喊上一个自家的兄弟,她的大弟弟,又或者是另外一个别的什么人,撂下一句狠话:你让他来接我。要不然我就不嫁了。 男人家一听,懵了。从来他们村便没有这样的风俗。村上哪个男人结婚不是女人自己过去男人家的吗?反了反了。现在这个女人胆大包天,居然要男人亲自去接,结婚就这么嚣张了,以后这男人还治得了这女人吗?不去,绝对不能去。从来便没有这样的先例嘛!男人家的人议论纷纷。然而男人家始终是个敦厚,老实巴交过日子的家庭。这个男人听着周围的话,心一横,蹦出了一句:好。我去接她。按照我的理解,这个男人从此便都在女人的掌握之中了。 这个男人便骑了一辆借来的“大东风”自行车往女人家去。“大东风”并不是车牌,只是一个形容词。只因为在我小时看来,自行车庞大无比,把手与坐垫还连着一条横梁,我们小孩子要骑车就得把腿扭曲,把右脚从横梁下的空间里伸过去才能让脚接触到脚踏。由此得名。 男人女人的家相隔不远。男人所在的村子叫“西联”。男人从家出来,穿过一片森林,上公路,大概四五公里经过一条大桥便到了镇上——西牛。沿着西牛唯一的长街前进,再过四五公里又一座小桥,便到那女人家了。女人的家叫得很有意思——楼下。 男人到女人家了。男人老实,拘谨,紧张,不会说话。要不是女人家的一番哄一番劝,谁也不知道女人最后是否跟上了男人的车,跟男人回家。 女人终于上了男人的车。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面,整个过程由始到终女人的手从来没有碰着男人的腰,也没有开口说一句话。我从这里,这个女人身上看出了自己倔强的影子。女人就这样跟着男人回家了。拜堂。敬酒。醉酒。哄闹。入夜。归于沉静。 女人第二年便怀了我。用她的话说就是第二年开始就一年一个,生了三年,也就是生了我三姐弟。这个女人后来告诉我,她快要生我的时候还在土地里干农活,突然肚子就痛了。她踉踉跄跄忍着疼痛喊人,被人送回了家。可能是第一胎,没什么经验,闹到大半夜了,我还躲在她肚子里不愿出来。后来可能我呆肚子里也累了,饿了,总算出来了。以后我就常想,是不是因为当初我妈生我的时候这么疼痛这么缓慢,我在她肚子里的时候就感应到这种特质并且学习到了,所以才成为今天这样能够感受疼痛与慢吞吞的我吗? 等我最小的弟弟也出世了,有一天女人就对男人说,我们不能再呆在这个地方了。不能再靠做农活赚钱。我要去学一门手艺。于是女人就把我三姐弟放在我爷爷奶奶家,男人便陪着她去英德我姑婆家。女人住了下来,问姑婆借了些钱,找了一家工厂,学起裁缝来。男人安顿好女人后,就回家去了。 后来女人也说起她学裁缝的时候很努力,很艰难。有一次寒冬弟弟半夜发高烧了,急坏了男人。男人半夜抱起弟弟去大队里敲卫生站的门,咚咚地响。这是男人在弟弟病好了之后才告诉女人的。也就这么一件简单的事,女人愈加相信自己当初的判断,并且在后来一连串的事故中愈加证实了男人这一可靠的品质。 女人学成归来。要在村子里开个自家的裁缝店。专给人定制衣服。可是连入货买布料的钱都没有,怎么办呢?借。有一个男人的兄弟很看得起男人和女人,借给了他们一千块。生意就这样做起来了。 先是第一年。还清了男人兄弟的帐,还积累了一些买布料的资金。有了一千多的存款。第二年,弟弟大病了一场,村里的卫生站医治不了,英德的医院医治不了,便被带到了韶关,天天打点滴,天天吃药。用了一千多块钱,存款全都用光了。第三年再存。第四年便把店铺从村子里搬了地方。生意又好了许多。第五年第六年存了一万多钱,买了一块地皮,钱又没了。第七年第八年,在地皮上面把房子建起来了。但是却没钱装修了。 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五年十年,直至今日,女人已经做裁缝做了二十年了。她现在还在经营着她的铺子。只是她开始老了。开始偶尔对我说要我帮她染发了。又开始对我说现在生意不好做了,你们三姐弟也快读完书了,我和你爸可以轻松一些了。又说最近总去喝别人家的喜酒,看到比你小的人都结婚了有小孩了,心里就想什么时候也让别人来喝我们家的喜酒?又说我二十三岁就结婚了,你今年也二十三岁了,遇到适合的就谈谈吧,带回给家里看看,也可以先考虑结婚的事了。又说··· 是啊!又一个女人二十三岁了。这个女人二十三岁了。二十三岁。这个女人怎样了?
    0 赞 · 29 评论 @第二个思思
  • 致HUA同学 阔别N久不上论坛,再上,见HUA同学勤奋,于文化版中发数帖,在此先谢过HUA同学支持之举措。同时亦察觉HUA同学言辞激动,观点强烈,已有掀起对“美术”一番热议之意之潮。也要先谢HUA同学以及参与讨论同学的此等热心。HUA同学亦于明言暗语之中,似乎要跟鄙人切磋切磋(老兄说得这样有品味[size=10.5pt],那拿些你的作品出来让我们开开眼界学习吓吧[size=10.5pt],有交流才会有促进的——[size=10.5pt]HUA同学言论),决出一高下来。鄙人虽不才,但不应[size=10.5pt]HUA同学之邀请与之交流几句,恐怕就要遭人笑柄了吧!?特于此请[size=10.5pt]HUA同学耐心,让鄙人慢慢告知心中所想。[size=10.5pt] 遂将[size=10.5pt]HUA同学帖子中鄙人不赞同之言论摘抄如下,好一一辩驳,提出反对的意见。[size=10.5pt] [size=10.5pt] 鄙人浅薄的反对意见:[size=10.5pt]HUA同学在帖子“看看当今中国画坛什么是顶尖级高手,你就不会再说外国月亮总是最圆”中放上了她认为是代表中国绘画最高水平的绘画作品。很可惜,鄙人学识浅薄,只于此中认出冷军和陈丹青的绘画。剩余的认为并不能首先把我打动,即使是罗中立的《父亲》也如此。暂不管那些约定成俗的评论,有一句话说“批评在有批评能力的人笔下才成批评。”窃以为评论也同样的道理吧? 在这也想问HUA同学,评论某人某人是高手与否,如果有标准,那你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你的标准自是由你来定的,但如果放眼开一些,面对市面上的种种绘画现象,流派,是高手与否又是由谁人定夺,谁人下定论呢? “放在任何一间世界级博物馆也毫不逊色”,敢问HUA同学去过多少家“世界级博物馆”,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顶级艺术品,还请指教。 为什么中国的画卖不起高价?这个单凭“中国还算是穷国”只怕也有些片面。中国怎样被界定为“穷国”“富国”,判定的依据是什么呢?是那些自己也不富裕,但是心里上却满足又自豪地聊着国家又捐助了多少多少钱给经济危机的美国的老太太吗?是听着国家宣传喉舌的话语“中国又创造了多少多少GDP”,却不知道美国失业的人拿着政府的补贴金也能在中国过着休闲自在贵族一般的生活的那些中国人吗?这样说也是很不全面的。如果HUA同学或者对这一点也有兴趣的话我们当然也可以再单就这方面讨论一番。画能不能卖得高价那是要看谁的画,也看画这个主人有没有刚好有这样的气运。市场价格依鄙人浅见,以为价格大部分只能代表名气。价格,这些怪现象~潜规则,不止出现在绘画作品上,HUA同学见识比我多许多,对这方面的了解应该也比我多的吧? [size=10.5pt]HUA同学能解释一下“集各家之长”集的是哪具体几家哪具体之长吗?我自己的经验是当我在学习西方美术史的时候被告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如何如何,有什么“三杰”,随后只粗略介绍这“三杰”的作品,其余一律被忽略之时,并不意识到这只是一种最粗知的认识。现在反省过来,这种粗线条的认知方式,没有感情,太过注重某几个人都不助于去了解整个时期的全貌,不助于去理清绘画的传承,延续。所以请[size=10.5pt]HUA同学具体解释一下?[size=10.5pt] “西画丰富真实性”说的又是什么呢?如果[size=10.5pt]HUA同学专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后来的写实绘画,那这句话当之无愧是成立的。但是西方艺术史就只有这两种绘画吗?听[size=10.5pt]HUA同学的意思像是整个西方艺术史中就只有“丰富真实性”存在。那文艺复兴后来的印象派呢?达达呢?冷热抽象呢?装置呢?观念呢?行为呢?要知道这些在作品呈现上可都不是“真实”的哦![size=10.5pt] “国画工笔严谨写意性”这同上也是一个模棱两可,甚至可以说是搞不清楚国画概念意思的词语。鄙人理解不了[size=10.5pt]HUA同学此话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按照我理解的字面意思,是不是说国画同时能“严谨”也能“写意”?还望[size=10.5pt]HUA同学解释。[size=10.5pt] “获得中国美协的认可,本人认为这才是配称大师的基础”。此言差矣吧?真不好意思。[size=10.5pt]HUA同学视为信仰的中国美术家协会恰恰是鄙人最不重视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也算是一种行政景观吧?它是“[size=10.5pt]中共中央书记处领导,中共中央宣传部代管”(网络百度介绍用语)的。以前的美协有一大群有学识有权的人担任评委,掌控局势。自是好。[size=10.5pt] [size=10.5pt]可是,[size=10.5pt]HUA[size=10.5pt]同学不见体系之外的力量吗?当年被官方沙龙拒绝在外的印象派,如今不是随着时间的沉淀而熠熠发光吗?当年反对印象派的官方沙龙展览上展出的作品,以及绘画的作者,不是早已经被历史的流沙洗涤近尽了吗?梵高,当时的社会,除了他弟弟,有谁在乎过他?席勒,他画裸体少女的时候还被人们告进法院,还被焚毁绘画作品呢?伦勃朗呢?晚年的时候不是生活所迫去给正一笔一画学着他绘画技巧的学生当模特吗?这些人不见得当时就被承认是大师了吧?不说这些远的,就说中国的美协。[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当下的美协谁人掌管我不清楚。所以没有说话权。但是近日听得一个朋友说起他老师的事。他说他老师用了几年时间去研究历届在美协中获得金奖的人的获奖作品。研究它们的色彩构成,画面构成,画面隐喻,绘画技法,然后自己按照总结出来的经验画了一张作品送去参展。毫不意外地也获得金奖。这个老师的姓名恕我不便相告。我倒是愿意这样去理解这个老师的作为:或者这作为倒可以称上是行为艺术。这个老师或者是在应证这样一个美协的模式,你了解它,吃透它,用它的规则去做便可被接纳,被金奖,被扬名。[size=10.5pt] [size=10.5pt]说实在话,美协是给年轻的人提供不少露脸和成名的机会。美协仍然是属于当下中国的主流艺术机构,它自己的主张,展览有主题,规规矩矩,正正经经,产业链也很庞大,养活了一大群的人和一大批刚出道没钱没权的艺术家。但是也很多野生的不入主流的艺术团体,它们同样生机勃勃,野火烧不尽。主流与非主流,是非功过,等着后人评论吧。[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size=10.5pt]比体能,比记忆能力,比跑步速度等等也是成立的。但是放在绘画方面,能比吗?能比的话比的是什么呢?是比谁画苹果画得更像更真实吗?或者比谁画的画多吗?还是比画石膏的造型谁更把握得好[size=10.5pt]?[size=10.5pt]鄙人浅见,绘画这些创作,包括文学,包括音乐,戏剧等等艺术形式,从来都是个人的事情。像鲁迅,谁要跟他比试说看看谁更能把中国当时的社会更好地呈现出来[size=10.5pt]?[size=10.5pt]像张爱玲,也有谁说要跟她比比看看谁更能把时光停留在她所在的那个时代?绘画不也同样的道理吗[size=10.5pt]?[size=10.5pt]除却文革时期典型的红色样式,清一色的是政府宣传政府这个特殊时期外,绘画不也从来是个人的事吗?至于个人关心的是什么,画的表现的是什么,那又另当别论了。[size=10.5pt] [size=10.5pt]所以鄙人理解[size=10.5pt]HUA[size=10.5pt]同学言语中有种要切磋切磋的意思(老兄说得这样有品味[size=10.5pt],那拿些你的作品出来让我们开开眼界学习吓吧[size=10.5pt],有交流才会有促进的——[size=10.5pt]HUA同学言论。[size=10.5pt]或者我理解错了,还请[size=10.5pt]HUA[size=10.5pt]同学指正),那不摆些画作上来只怕会被很多支持[size=10.5pt]HUA[size=10.5pt]同学的同学们所唾骂,鄙视。现就把几幅平日练笔放上来跟[size=10.5pt]HUA[size=10.5pt]同学交流交流。自知画的不好。心想,各位看了必少不了一番冷嘲热讽吧?哈哈哈哈哈哈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另外,我想应该要声明一点:[size=10.5pt] [size=10.5pt]第一,我不是所谓“搞艺术的”。亦不敢称与谁同道。我只是一个学过几年绘画,如今无所事事地生活着的人。在论坛中只是提出以及表达我的反对精神。这样解释是多余的了?[size=10.5pt] [attach]51258[/attach] [attach]51259[/attach] [attach]51260[/attach] [attach]51261[/attach] [attach]51262[/attach] [attach]51263[/attach] [attach]51264[/attach] [attach]51265[/attach] [attach]51266[/attach] [attach]51267[/attach] [attach]51268[/attach] [attach]51269[/attach] [attach]51282[/attach] [attach]51283[/attach] [attach]51284[/attach] [attach]51289[/attach]
    0 赞 · 30 评论 @第二个思思
  • 返回首页买户外保险手机版隐私保护指引
  • 侵权举报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粤ICP备14018191号-1
  •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087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联系我们 © 2008-2021 清远运动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