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缺少皈依的一群
自古以来,“从整体上讲,广州无论是社会氛围还是民风,都是趋利务实,经世致用,注重实际的获取,商业味太浓。”这个山高皇帝远的蛮痍之地,中原文化不够深厚,无一不给外来文化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广州2000多
广州圣心教堂,灵魂流离失所
从状元坊通往圣心教堂是遥远的。这种遥远,不是空间距离,也不是时间跨度,而是一种内心状态。我选择步行前往,双脚踩在大地的厚实感,使内心始终保持平缓的运作,不为人潮而动。交通工具,对通往一条修行之
英德又有大项目
广东省清远首个汽车露营地20日在广东唯一高山草甸--英德九州驿站破土动工,据悉,整个项目计划投资将达2亿元,届时可容纳上千辆小车露营,这里也将成为广东省又一以汽车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汽车
溥佐国画欣赏[分享]
溥佐(1918-2003),满族,1918年5月7日生,号庸斋松堪,北京人。自幼在父爱新觉罗·载瀛,及兄溥雪斋、溥敦斋、溥松窗熏陶下,酷爱书画。 1937年加入溥雪斋创办的松风画会。 19
寻找峡山归猿洞之五
探秘归猿洞有感 三次探洞,从终极意义上说,我们一无所获,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希望中的归猿洞。至此,我们终于对寻找归猿洞的艰难有了充分的认识: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二探时,在山腰等梁叔,记者小
寻找峡山归猿洞之四
三探归猿洞 2008年12月20日,距二探归猿洞一个多月后,我们又踏上了三探归猿洞的绝望旅程。 本来,我们计划从菜园坑口北上溯溪,沿二探路线至半山再往西搜寻归猿洞。然而,一入山我们就迷了路,东
寻找峡山归猿洞之三
二探归猿洞 二探归猿洞,是一个苦绝的探险。 第一次探寻归猿洞归来,在走访白庙村民中了解到,归猿洞不在飞来寺后山西面,而是在后山东面。而且,村民的描述与孙绳祖的《禺峡山志》中的记载很吻合,如树木
寻找峡山归猿洞之二
一探归猿洞 作为一个外乡人,一直对清远本土的文化知之甚少。一次偶然的机会,在1993年版的《清远县文化志》里,发现清远的本土文化虽不算丰富但也并非如大家所想象的那样贫乏。看来,在对本土文化的挖
寻找峡山归猿洞之一
神秘的归猿洞 寻幽不惮远,乃至归猿洞。细石路盘行,霜林日气烘。阴风出土口,飒飒添寒冻。下临万丈溪,圆窍如攲瓮。淄珠结紫金,石壁巢金凤。顾此生遐想,乾坤何巧弄?…… 这是清代诗人张鲲的《
画晴·情暖
“画好了,藏起来”——张晓风 (一)三月,如画。 姹紫嫣红,踏歌而行,迷醉不归。 小草青青,河水缓缓,远山若隐若现, 阳光淡抹,芬香弥漫,暖情缠绕 清风,明月,翠竹,蛙鸣, 串
“三教九流”中你处于几流?
“三教九流”是泛指社会上各色各样的人,也泛指江湖上各种职业。那么,“三教”、“九流”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从现存的历史文献记载看,关于“三教”最早的记载,是三国时吴侯孙权和上书令阚泽的一次谈话